一大早,王芳萍早早起床。趁老妈和妹妹没起来,连忙把昨日收取的干货和蔬菜全部放入空间,同时也把泡萝卜连同坛子一起收入。
“韩国泡菜”则过几天才收取,因为需要发酵几天,她怕进空间后停止发酵,那不前功尽弃。
当家人发现收购东西变少,问起时,王芳萍很淡然的说:“一大早,星星爸爸带人来搬走了,他们水泥厂需要。”
看着王芳萍拿出来一大叠崭新钱,大家立马都信了(她们不知道这钱是昨天老公退回来的房款)。同时责怪她不懂事,不留人吃早饭。
又是一天的忙碌,本来决定只收一天。可村民太热情,太希望把手上物资变现,所以不得不再忙一天。
毕竟,对他们来说,自已去赶场卖东西,至少要徒步3小时,还不一定能卖出去。
看着来来往往的村民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王芳萍由衷的高兴。既帮助了村民,又能让自已腰包鼓起来,一举两得,值。
晚上收拾妥当,再次确认各自的工作。
1、老妈把家里规整好,等着7号下午王芳萍来接去高桥。
2、四妹芳乐去高桥租院子,最好能打扫出来,并做好出摊准备事宜,6号下午1点到县汽车站接王芳萍。
3、王芳萍和小妹芳妍去市里,小妹去学校请2天假陪王芳萍逛市场。
一九九五年一月四日,晨光熹微之际,王芳萍姐妹三人便踏上了征途,满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手中紧握的手电筒,如同希望之光,在黎明的薄雾中引领着她们前行。
历经三小时的蜿蜒山路,每一步都踏出了坚定与勇气,她们终于抵达了高桥镇,此时天微微亮。
在高桥汽车站,四妹芳乐不安的说:“大姐,我有点怕。”
此刻的高桥镇,恰逢集市,即便天色尚早,街道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王芳萍轻轻抱了抱四妹指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说“四妹,你不比他们差,我相信你能行。”
“四姐,祝你成功,加油!”小妹芳妍举起拳头为她打气。
告别依依不舍的四妹,王芳萍与小妹芳妍踏上了前往县城的旅程,大巴车破烂而陈旧,路也坑坑洼洼,摇晃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县汽车站。
而后,王芳萍她们还需在县城中转,再历经三小时的颠簸,方能抵达市汽车站。
途中,王芳萍不禁感慨于当下出行的不易,心中默默描绘着未来交通的便捷蓝图。
试想后世,当科技和经济发达了,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汽车飞驰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昔日漫长的旅途只需不足一小时。
而高铁的横空出世,更是将速度推向了极致,仅需短短半小时。
正因交通的闭塞与不便,曾如同枷锁般束缚了物资的顺畅流通,使得地域间的经济活力难以充分释放。
然而,正是这份挑战,悄然间为那些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勇士们铺设了一条通往财富与成功的非凡之路。
他们,以非凡的胆识和不懈的努力,穿梭于各地,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与地域的差异,巧妙地进行着商品的倒买倒卖,从中赚取差价。成为了一批批令人瞩目的新贵。
前世,自已一家,因循守旧,懂事听话,错失了无数改变命运的机会,让贫穷与困苦如影随形,直至生命的尽头。
但如今,重获新生的王芳萍,心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激情与决心,誓要把握住这难得的先机,不让此生再留遗憾。
王芳萍深知,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唯有敢于梦想,勇于实践,方能破茧成蝶,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与人生的华丽的转身。
汽车到站已是中午时分,王芳萍和小妹简单吃了碗臊子面。二两面一块钱,比县城贵了两毛,比乡里整整贵了五毛。
王芳萍不禁咋舌,小妹见怪不怪。可见市里的物价真不便宜。
吃饱喝足,小妹轻车熟路地带王芳萍坐上3路公交车到达《锦江宾馆》。
宾馆虽不起眼,却自有一番雅致,十元一晚的单间,在这个地段显得格外珍贵。
房间内,每一处都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简约而不失温馨,让人瞬间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全感与满足。
见王芳萍安顿妥当,小妹的脸上洋溢着放心的笑容,她得回学校处理请假事宜,并承诺会尽快回来协助王芳萍处理接下来的事务。
王芳萍叮嘱她不必急于一时,安全第一,同时交给她一项特别的任务——在同学间悄然打听,看是否有谁的亲戚在印刷厂工作,或许能为她们即将展开的春联合作项目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小妹闻言,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仿佛被王芳萍即将与印刷厂合作的计划深深吸引。
“怎么合作?姐你真敢想。”
“我当然敢想,我还敢做呢!”王芳萍傲娇的昂起头。
王芳萍连忙把自已的打算告诉她,随着王芳萍的讲述,小妹芳妍不住点头。
她那双充满朝气的眼睛,此刻更加熠熠生辉,满是对王芳萍的崇拜与敬佩。
她紧紧握住王芳萍的手,坚定的说:“放心吧,姐,我一定帮你打听清楚。我尽量晚上过来,晚饭你自已去楼下解决,不要等我。”
看着她那满怀信心与期待的样子,王芳萍不禁被这份纯真的热情所感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