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第42章王芳萍的小心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老太婆凭啥让我养老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二天,老爸和三弟积极主动要去批发市场。王芳萍只笑着看他们讨价还价,最后敲定货物,然后拉开摊子。

渝市人流量大,场面依然火爆,让他们信心大增。

在创业的征途上,做生意本身,实则是一场勇气的试炼,而非恐惧的源泉。

其实,那看似波涛汹涌的商海并不全然令人畏惧。

真正令人心生怯意的,是对于未知未来的那份忐忑与恐惧。

无数人在梦想的门槛前徘徊,被内心的种种疑虑所困扰:

货物能否畅销?投入能否换来可观的回报?更有甚者,碍于薄薄的面子,连开口推销的勇气都难寻到。

更有甚者,即便是那些原本顺风顺水的生意,也被跟风然后落败。

虽然改革开放已经有十多年,下岗潮也已经在多地刮起。

但在内地偏远的地区,人们还是愿意待在舒适圈,不愿意去尝试。做生意还是会被嘲笑。

这就给王芳萍他们创造了机会。抓住机会,勇敢走出去。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这是八九十年代生意人的经验之谈。

王芳萍作为重生者有着后世几十年的经历,更有着网络、短视频的熏陶,眼力见那是杠杠的。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往往比实际困难更让人害怕。

很多人就是因为害怕失败、担心面子问题而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

但王芳萍却用行动告诉老爸和弟弟,劳动能创造财富,不要去在意别人的目光。

在她的引领下,两位亲人不仅跨越了心中的障碍,更是在市场的浪潮中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他们眼中,那些曾经视若珍宝的面子,在生存与发展的面前,早已变得微不足道。

八九十年代的黄金岁月,那是一个创业者的春天。“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你必须敢去风口,而不是躲着风。

现在,商业还不发达,加之交通不便,竞争的压力相对较小。

卖家们无需像后世那般绞尽脑汁地推销产品,只需凭借真诚与品质,便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跟风现象日益严重,人们似乎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跟从成为了常态。

但王芳萍深知,被跟风虽难以避免,却也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考验。

她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前行,带领家人不断积累人气与经验,为即将到来的机遇做好充分准备。

当然啦,让大家都参与“独家春联活动”不过是暂时安排,她对家人有更为深远的打算。

她只希望,家人们能在接下来的独家生意中捞上一笔,以后就不用再为钱的事儿犯愁了。

但她心里也明镜似的,直接给钱可不是啥好主意。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要是给钱成习惯,家里的弟弟妹妹产生惰性怎么办。觉得啥事儿都有姐姐顶着,自已就不用操心了。万事躺平不好么?那样不是害了他们吗?当然对自已也是灾难。

她可不愿,刚刚挣脱了婆家‘吸血魔’的束缚,转身又落入娘家的‘扶弟深渊’。

“扶弟魔”应该也是惯出来的吧?有父母的偏心、哥哥姐姐的无限忍让,才会导致弟弟妹妹理所当然的索取。

他们应该认为有事就找哥姐,就和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的道理吧!

王芳萍通过一世的经历,明白,作为“扶弟魔”的哥哥姐姐同样也需要改造,要勇敢说“不”,只要你不给、不同意,对方多次没能达到目的,应该也会反思?不知道能不能有所改变呢?

后世很多“熊孩子”不都是家长惯出来的吗?

所以啊,她的想法是,得让家人们在这次机会里学会怎么自已赚钱,怎么自已管钱。

这样,以后不管遇到啥情况,他们都能自已挺起腰板来,不用总是指望别人。

如今除了还在广市的二弟方安,一家人都行动起来了,王芳萍有着前所未有的满足。

话说王芳萍,她可不是那种只认娘家,不顾夫家的主儿。

虽然上辈子他们家过得一团糟。婆婆家人像吸血鬼一样,但她自个儿和老公宋晓东的责任也大。

她呢,胆小又有点愚孝,还固执得跟头牛似的,娘家人看着都着急,恨不得能帮她一把,可她愣是不领情。

这俗话怎么说来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说的就是她那时候吧。

老公宋晓东一直“长兄如父”洗脑,是真正无私做到“舍小家顾大家”。

但现在不同了,王芳萍她已经跟婆家人划清界限,决定全心全意相信娘家人。

老公宋晓东也清醒了,知道以小家为重。

所以现在王芳萍还得顾及到老公宋晓东的感受。毕竟目前婆家人对他们的伤害还小,很多事都没有发生。

所以王芳萍决定,售卖春联的时候,可以带带他们。但要像带弟弟妹妹那样,提前带他们做生意入门,你是不可能的。她王芳萍还是有点记仇的。

她只会让老公宋晓东回家去问问,看有没有人愿意批发她的春联去摆摊,她愿意给个优惠价,让大家伙儿都能赚点外快。

她心里暗想,婆家那边,恐怕难有响应之人。毕竟在他们看来,做生意就是吃苦受累,还丢人现眼。

不管最后咋样,老公宋晓东是必须得去的回去问问。

一来呢,是为了让老公宋晓东心里舒坦,别觉得咱只向着娘家,不顾婆家。这样他就不会有啥疙瘩了。

夫妻间的那份尊重与理解必须要维系好。她要让丈夫感受到,她的心中,婆家与娘家并重,绝无偏颇。

二来,也是给婆家人提前打个预防针,省得以后他们看到弟弟妹妹赚了钱,眼红心热,找麻烦。咱们这是“未雨绸缪,先声夺人”。

毕竟,机会咱们是给过他们的,是他们自已不愿意要。

机会的大门已经向他们敞开,是他们自已选择了视而不见,让机遇悄然溜走。让他们后悔去吧,那才是真正解恨。

最后啊,王芳萍也是想让老公亲眼看看婆家人的真面目,他们啊,就想着占便宜,不想出力干活。

这样,他便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何为真正的家庭责任与担当,何为值得珍惜与尊重的亲情纽带。

王芳萍不希望自已家富裕了,面对婆家人,宋晓东妥协退让。众所周知,退让是没有头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老太婆凭啥让我养老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