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和三弟方喜愉快的投身到买卖的快乐中,王芳萍交待他们注意培养人手。
毕竟当春联大战开始后,需要大量人力。他们不能一把抓,最多前几天亲自零售,后面几天肯定得批发下去。批发得越多,获利更大。
安排后,王芳萍夫妇匆匆来到码头批发市场,心中满是对新机遇的憧憬。
他们决定分批次精心挑选货物,巧妙利用空间,争取多带货、多获利。
渝市,是一座依江而建的城市,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水运的便捷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所以这里的货物丰富,价格亲民,那是内陆N市,万万不能比的。
王芳萍夫妇深知“价廉物美”给他们带来的机遇。
他们穿梭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力求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想要将利益最大化。
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过年人们需要啥,只要这批发市场有,他们就带回去。他们要不遗余力,节省成本、提升效益。
租了两辆人力三轮车才把他们送到火车站,再请“棒棒军”帮送上火车,补好货票,终于可以舒口气啦!
他们这趟火车,晚上8点开车,第二天6点到站,在火车上过一夜,到家刚刚好,不耽误挣钱。
钱钱钱,他们一心想的是多挣本钱。
他们本以为上了火车就能松口气,没想到另一场“硬仗”等着他们。
车厢里,“人山人海”,挤得跟罐头似的,转身都很费劲。
他们的货物也是五花八门,大包小包堆得跟小山一样,看来失策了。
为掩人耳目,不得不放一些在明面上的货物,看来还是放多了。
王芳萍不得不趁着黑夜,把一些重要货品放进空间。但还是要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货物。
这十小时的车程,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煎熬。
想睡个安稳觉?那怎么可能!只能轮流打个盹儿,还得掐着时间,生怕错过什么。
你可以想象一下,刚闭上眼睛,心里还记挂着:“我的货没事吧?可别少了哪一袋啊!”然后猛地睁开眼,四处看看,向对方确认确无事后,才敢再眯一会儿。能休息好?
和去时截然不同,去时轻松自在,两个人浓情蜜意。
王芳萍不得不给自已和老公补充点“神仙水”。喝了一口后,果然神清气爽。
王芳萍想如果没有她的“神仙水”,这十小时的车程下来,他们一定会累得腰酸背痛,得瞪成“国宝眼”吧。
所以呀!别羡慕那些做生意挣钱的,这其中的辛苦,真的是说不完道不尽。八九十年代交通不便,路上苦、进货难,;交通发达后,竞争太大,东西想卖出去也难。
照例花钱租车请人送到船城出租屋,摆摊的已经出门忙碌了。这更方便他们作弊。
看着满屋子的货物,王芳萍夫妻商议:到广市应该带点啥去最合适?
广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新鲜玩意儿、热门货那里都有。
你要是从内地随便拉点工业品过去,显然是不能满足市场那挑剔的目光。
所以啊,要想在那儿卖出去,挣到他们的钱,得好好动动脑筋,让带的东西有点儿不一样。
“对了,老婆!咱们C省是有很多地方比不上广市,但咱们的熊猫和蜀绣,那是远近闻名。”老公宋晓东惊呼。
“哇!好你个宋晓东,你还敢打国宝的主意!”王芳萍开玩笑的挠挠了老公。
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老公你说真聪明,蜀绣可是咱们这一绝。我们这就去收集蜀绣。”
“还有我们这遍地是楠竹、茨竹,我们还可以低价收购些竹编工艺品。”
竹编工艺品,那可是用竹子编出来的艺术品,手艺巧得跟变魔术似的,竹编篮子、竹碗、挂件----每个作品都独一无二,看着就让人喜欢。
蜀绣就更不用说了,一针一线都是功夫,绣出来的花儿跟真的一样,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两人说干就干!宋晓东拿些货品去找老妈他们,增加他们品种,同时也希望他们,帮忙大量收购或者打听哪里有竹子工艺品和蜀绣帕子等,凡是精美的都收。
而王芳萍则去给四妹芳乐补货。这次的货品价廉物美,生意达到空前的好。
拿足本金后,王芳萍和老公宋晓东穿梭在四川的各个古镇小巷中,他们搜寻着那些精美蜀绣与竹编工艺品。农产品也顺带着收。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还特的买了辆小的货运三轮车。
王芳萍是不会开的,但宋晓东会开拖拉机,小三轮一学就会。
至于驾照,等明年再去考,明年全家人都去考驾照。到时候人人都会开车,人人也可以把车安排上。
收农副产品容易很多,农家不缺这些,缺的是运输条件。所以有人上门收购,村人们都很乐意交易。
竹制工艺品和蜀绣,那就不仅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还得“踏破铁鞋”。
“晓东,那里有家竹制作坊。走,去看看。”
门缓缓打开,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映入眼帘,他手中正编织着一个精致的竹篮,每一根竹条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他的巧手下跳跃、交织。
“进来坐吧!需要啥?”老人热情地招呼着。
王芳萍步入作坊,四周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竹编作品,从实用的篮子、簸箕到精美的装饰品,每一件都透露出老人的匠心独运。
“这些竹编真是太美了,每一根竹条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手艺真是了得!”王芳萍由衷地赞叹道。
“哪里哪里,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老人谦虚地摆摆手,“现在手艺不管钱了哟,年轻人都不愿学,手艺要失传了。”
“姑娘要是看得上眼,尽管挑,价钱都好商量。”
王芳萍几乎包圆了所有的竹编工艺品,与老人讨价还价一番后,满意地达成交易。
她深知,这些竹编不仅是商品,更是四川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越是走访,王芳萍越是充满了对四川竹编工艺的敬畏与喜爱。更坚定她想把竹编工艺品带出C省的想法。
途中,他们也陆续收了一批蜀绣手帕。总之,看见喜欢的都买下来,反正空间大,能放的东西多着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