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吗?”王芳萍大声询问。
她和宋晓东已经在门外摸清了这家人的底细。他们了解到这个家庭卖房的迫切性,他们要卖房走人。
“在在在。”老三媳妇最心急,连忙去开大门。
她期待着有买家来看房,希望能够尽快找到合适的买家。当她打开门时,看到了王芳萍和宋晓东站在门口,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王芳萍夫妻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而又整洁的院子。院子里没有一丝杂物,显然是将鸡鸭等家禽都清理掉了。
整个院子显得格外清爽宜人,院子四周环绕着四家独立的瓦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假四合院格局。院子面积相当大,至少有500平方米,这可能是为了方便晾晒谷粮所设计的。这样的布局让人感到舒适和惬意,给人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进入屋内,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内收拾得井井有条,家具摆放整齐,地面一尘不染。可以看出主家非常注重卫生和整洁,这让王芳萍夫妻对这个地方越发满意。
王芳萍诚挚地对郑老头说道:“大叔,你们院子宽敞,我们比较满意。但是,您也知道,我们年轻人刚刚开始打拼,经济条件有限,能不能在价格方面给我们一些优惠呢?”
郑老头听完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过了一会儿,他脸上浮现出了一抹会心的微笑。
“小姑娘,我能感受到你的诚意。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各自退让一步吧。我会在原价的基础上再给你打个九五折,你觉得如何?”郑老头语重心长地回答道。
王芳萍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喜悦。但她并没有立刻表现出来,而是摇了摇头,表示不满意。
“太贵了。我们还是去看看其他的房子吧。”王芳萍故意装出一副坚定的样子。她心里清楚,这样的谈判需要一定的策略和耐心,不能轻易妥协。毕竟,购房是一项重大决策,价格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九折?”郑老三怕煮熟的鸭子飞了,再等下一冤大头来,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不错,他把王芳萍夫妻当冤大头。有那钱不晓得在城里买房,傻子一个。
“老婆,走,买在这里,孩子上学不方便。”宋晓东不提钱的事,只说孩子的事,可信度高。他认真地看着妻子,眼中满是不赞成。
“最少八五折,要就立马去过户。”郑老大果断地拍板道。他知道这笔生意的重要性,也不想浪费时间讨价还价。
王芳萍夫妻两人相视一笑,连忙点头表示同意。他们心中暗自高兴,觉得这个价格非常划算。闲聊中得知他们要去深市哪里买房,心里有个谱,希望将来能有用。
和郑家商定好下午2点房管所见面后,他们俩又着急去下家。
王芳萍一边走一边思考着未来的计划。她想着,等买下了院子,就可以开始筹备火锅底料厂了。
她打算将院子搭建成厂房,厨房和猪圈可以拉通改成大库房。这样一来,不仅能满足生产需求,还能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而且,院子里还有现成的工人住房,既方便又节省成本。想到这里,她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接下来的一套院子虽然有点老旧,但却很宽敞。王芳萍毫不犹豫地以4万的价格拿下了这包括院子在内的五百平米的房子。
这套房子她决定记在老妈名下,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家人。她想象着一家人住在一起的温馨场景,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期待。
她早就和老公商量好了,宋晓东也没想过要给他家老头买房,他们不是有家属房吗?而且这次还可以买集资房。他们能带他们搭上挣钱的船,已经够意思了。
老婆已经很宽容了。没有记恨家里人,也乐意带他们挣钱,挣的钱够他们买上十套。他怎么还能怪老婆。
挨着那房买来给芳乐,其他人就不考虑了,他们回家时间少,到时候老妈的房子可以修很多间,够一家子住就行。
这个小小的村庄里,竟然有十几家要卖房!看起来同村效应,大家似乎都做出了同样的决定——勇敢地走出农村,追求更好的生活。
卖掉老家的房子,然后去深市买房,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明智之举。毕竟,未来深市的房价将会几十倍地上涨,那时候,他们都会笑得合不拢嘴呢!
对于那些和邻居挤在一起的房子,王芳萍可不敢恭维。她可不想给自已找麻烦,所以只挑选了五六家。
当然啦,她也不忘给两位舅舅每人选了一家相邻的房子。这些房子大多有四五间房间,厨房和猪圈都在外面,价格都非常便宜,只要两万块钱。总的来说,现在的房子简直就是白菜价。
不过话说回来,能一下子拿出两万块钱的人家实在是寥寥无几。而且,就算有人有两万块钱,也未必会愿意到这里来买房。
如今,工人的月工资才两百多,老师们以前每月还不到一百,直到最近两年才涨到了两百元。
再过两年时间,就可以将这些房屋整理修缮一番,然后出租给那些打工者。
毕竟这里距离丝厂和砖瓦厂很近,而随着打工热潮以及商品房的兴起,这些工厂将会迅速扩大规模,对租房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当然,最为可观的还是拆迁补偿。
实际上,王芳萍清楚地知道,如果前往深市,或者京市、沪市等地,获得的收益可能会更大。然而,她前世一直局限于这个县城,从未涉足其他地方。对于当地的政策也并不了解,不确定自已是否有购买的资格。
这辈子,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蓉市定居下来。
当然,等到过个一两年,她还想去京市、沪市给孩子们每人购置一套房产,以免将来他们想要到那里工作时却无力购房。
下午,签订了那一份份沉甸甸的购房合同,顺利办好过户手续。当她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那本象征着房屋所有权的崭新房产证时,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激动与喜悦,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她知道,这份房产不仅是一份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她努力与坚持的见证。
她相信,当老妈和芳乐拿上自已的房产证时,一样会兴奋,对这个城市有更大的归属感。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