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3章 济北惊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http://www.220book.com/book/376S/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风萧瑟,吹过青州北部的原野,带起一片枯黄的草浪。这日,曹纯,作为曹丕麾下的千里驹,疾驰而至,满脸风尘,却难掩眼中的急切与兴奋。他手中紧握着一封密报,如闪电般冲进议事大厅,高声禀报:“报!主公!袁绍大军兵分三路南下,目标直指庐江;而张邈与刘协在陈留已经交上了手,战局胶着。”

曹丕,这位年轻的主公,正端坐于案前,目光如炬,闻言不禁眉头一挑。他深知,这不仅是袁绍对庐江的觊觎,更是对曹氏一族的一次重大考验。庐江,作为曹氏在青州的根据地,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青州北部,魏延的五万民军铁骑和田豫的十万预备役,如同一头沉睡的雄狮,等待着主公的召唤。这股力量,无疑是曹丕手中的一张王牌。然而,西南方向的济北,却是曹丕心中的一块心病。鲍信,这位游离于曹氏与张邈之间的诸侯,始终让曹丕难以安心。张邈为了限制曹丕,更是派出五万大军协助鲍信守济北,实际上是对鲍信的一种震慑,也是对曹丕的一种牵制。

然而,张邈的这番布置,却给曹丕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为了集中兵力攻克陈留,张邈不得不从济北抽走了自已的五万大军。此时的济北,只剩下鲍信自已三万人马,这对于拥兵三十万的曹丕来说,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

曹丕心中快速盘算着局势,脸上却不动声色。他深知,此时必须冷静分析,不可轻举妄动。他挥手示意曹纯退下,随即高声传令:“速速请两位夏侯叔父和曹仁将军前来议事!”

不一会儿,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三位大将联袂而至。他们一进入议事大厅,便感受到了大厅内紧张而凝重的氛围。曹丕见状,也不废话,直接将袁绍南下和张邈与陈留之战的情报和盘托出。

“诸位将军,袁绍大军南下,张邈与陈留之战又打得难解难分。此时,正是我曹氏一族大展宏图的好时机。我意趁此机会,一举拿下济北,削弱张邈的势力,同时扩大我曹氏的地盘。”曹丕的目光在三位大将脸上扫过,语气坚定地说道。

夏侯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沉声道:“主公所言极是。济北之地,地势险要,若能拿下,对我曹氏来说意义重大。我愿领兵出征,誓破济北!”

夏侯渊也点头附和道:“兄长所言甚是。我亦愿随军出征,助兄长一臂之力。”

曹仁则微微皱眉,沉声道:“主公、两位夏侯将军,济北之地虽然重要,但张邈在陈留的兵力亦不可小觑。我们若全力攻打济北,万一张邈从陈留抽兵回援,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曹丕闻言,微微颔首道:“曹仁将军所虑极是。但此时正是天赐良机,若我们不趁机而动,待张邈腾出手来,再想攻取济北就难了。至于陈留方面,我们可以派人密切监视张邈的动向,一旦有变,即刻回援。”

夏侯惇和夏侯渊闻言,也觉得曹丕所言有理。他们纷纷表示愿意领兵出征,誓破济北。

“传令!”曹丕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大堂之中,“以夏侯惇为主帅,荀愖为军师,曹洪、曹纯、夏侯德、夏侯霸为副将,统军十万,兵发济北。此战是我曹氏以诸侯身份面对天下的第一战,各位需努力奋进,一战下济北!”

此言一出,大堂内的将领们无不肃然起敬,他们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曹丕虽然年轻,但他的智慧和胆识早已在军中传为佳话。此刻,他们更加坚定了跟随曹丕的决心。

“另外,”曹丕继续说道,“以曹仁为青州大都督,率兵北拒魏延,曹昂、曹彰、曹休为副将;我自带十万大军西拒张燕的黑山军,夏侯渊、曹植、夏侯恩、夏侯杰随我行动。全军准备两日,后日一早各自行动。曹植为各路信息总管,随时关注各方变化!”

曹丕的部署周密而详细,每一个将领都清楚自已的任务和目标。他们一声应诺,立即展开行动,整个曹氏大军在曹丕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备战。

然而,在济北城的鲍信,却并不知道这一切。鲍信,字允诚,多年与曹操并肩作战,情同手足。这几日,他时常想起年少时与曹操一起闯荡的日子,那些无忧无虑、热血沸腾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然而,当斥候的报告声打断他的沉思时,他知道,自已即将面对的,将是一场关乎济北命运的大战。

“禀报主公!那曹丕以夏侯惇为将荀愖为军师发兵十万直扑我们济北!”斥侯的声音带着一丝惊慌。鲍信听后,心中一沉,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他知道,自已不能慌乱,更不能让济北的百姓陷入战火之中。

“速速传令,”鲍信沉声说道,“我济北兵马全部撤回临淄,不许私自与曹氏大军交战。”下达命令后,鲍信对着镜子看着自已两鬓的灰发,心中默念:“孟德兄,我就将这济北交给贤侄吧!也只能为老友做这些了!”

随着鲍信的命令下达,济北的兵马开始有序地撤退。他们知道,自已即将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但他们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为了济北的百姓,为了他们的家园。

十日后,当夏侯惇的大军包围临淄城的时候,鲍信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打开城门,携带着官印和印玺,直接投降。夏侯惇看着眼前的鲍信,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他知道,这位老将是为了济北的百姓而投降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敬意。

夏侯惇兵不血刃地取得了济北的胜利。曹丕得知消息后,也感到十分欣慰。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是他曹氏一族的胜利,更是济北百姓的胜利。他深知自已的责任重大,他将继续努力,为曹氏一族和天下的百姓谋求更多的福祉。

在济北之战后,曹氏一族已经全据青州。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自已的政权和军队,为未来的征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曹丕也在这场战斗中证明了自已的能力和智慧,他将继续带领曹氏一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济北的投降消息在曹丕的严格封锁下,并未在军中广泛传播。曹丕迅速调整战略部署,以展现他敏锐的军事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他当即任命曹纯为将领,率领三万济北降军镇守济北,以确保这一战略要地的稳定。

三国老高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夏侯惇的大军原本计划进行休整,但在得知济北不战而降的消息后,曹丕果断取消了休整计划。他深知战机稍纵即逝,必须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于是,夏侯惇的大军转而直扑东平郡、山阳、泰山三郡,意图一举拿下这些地区,进一步巩固曹氏在青州的势力范围。

这一连串的命令和行动,充分展示了曹丕的野心和胃口。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占据济北一地,而是要将整个青州都纳入自已的掌控之中。这种雄心壮志和果断行动,无疑给民军中原战区最高统帅郭嘉敲响了警钟。

郭嘉站在屋内,目光紧盯着地图上的青州地区。他深知曹丕的野心和能力,也明白这一战对于民军的重要性。他沉思良久,最终做出了三项重要决策。

首先,他传令程昱密切关注泰山郡的局势。泰山郡地处青州腹地,是连接各个郡县的重要枢纽。如果泰山郡失守,那么曹丕的大军将能够长驱直入,曹丕有可能会长驱直入南下徐州,看来,徐州也快点动手了。因此,郭嘉必须确保泰山郡的安全,不能给曹丕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其次,他传令魏延全取北海郡。北海郡是青州的重要粮仓和军事基地,如果民军能够成功占领北海郡,那么就能够给曹丕造成巨大的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分兵防守。这样一来,曹丕的攻势就会受到削弱,民军就有机会在战场上取得主动。

最后,他命令黑山军张燕所部佯攻曹丕青州西部防线。这一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牵制曹丕的兵力,使其无法全力进攻泰山郡和北海郡。同时,这也是一种心理战术,让曹丕感到民军在各个方向都有威胁,从而分散其注意力。

在烽火连天的中原大地,三条命令如雷霆般在军帐中回荡,郭嘉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他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民军的生死存亡,更是对天下格局的一次重大洗牌。曹丕的大军如同一只凶猛的猛虎,企图吞噬青州这块肥沃的土地,而民军,便是那只守护家园的雄狮。

郭嘉的眉头紧锁,仿佛要将心中的智谋与决心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他回想起过往的种种,从初出茅庐的年少书生,到今日名震天下的智囊,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他从未退缩,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前行,才能为天下苍生带来一丝安宁。

“哈哈,奉孝,你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程昱的声音打破了军帐中的沉默。作为一线最高指挥官,他深知郭嘉的每一条命令都蕴含着深意。从挺进军臧霸所部归属司马懿指挥,到整备军械、马匹粮草,再到马忠所部截杀各路诸侯的联络信使,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民军在这场大战中占据有利地位。

程昱眼中闪烁着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原大地纷纷燃起的战火。他知道,这一战,将是一场空前的较量,不仅考验着双方的兵力与智慧,更考验着双方的意志与决心。而他,作为民军的一员,将竭尽全力,为军师郭嘉的智谋与决断提供坚实的后盾。

与此同时,在中原南部的军营中,司马懿也收到了郭嘉的命令。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兴奋与期待。作为中原南部主力军团的主将,他一直期待着能够有更大的作为,为民军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军师郭嘉终于给了他这个机会,他怎能错过?

“传令虎贲立即准备,随我前往泰山郡!”司马懿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与信心。他知道,泰山郡是曹丕攻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他此次行动的关键所在。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充分发挥出挺进军臧霸所部的战斗力,阻止曹丕的进攻步伐。

同时,司马懿还下令南部贺齐、董袭两部兵马统一由李义将军统辖,密切关注江夏战场和徐州局势。他深知,这场大战不仅仅是两个军团之间的较量,更是整个中原地区诸侯势力的博弈。只有密切关注各方动态,才能制定出更加精准的作战计划。

在司马懿的指挥下,民军迅速行动起来。虎贲精锐如同猛虎下山,一路疾行直扑泰山郡;而南部兵马也在李义将军的统辖下,严密监视着江夏战场和徐州局势的变化。整个民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宣高将军的挺进军第三军,威名远播,如泰山般屹立不倒,独据泰山郡,扼守兖、青、徐三州的要冲之地,这些年来的坚守与付出,让人敬佩不已。”司马懿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臧霸的赞许,他紧握着臧霸宽厚有力的手掌,眼神中闪烁着钦佩与欣赏。

臧霸虽然年近三十,面容刚毅,但面对比自已年轻许多的司马懿,他仍然保持着应有的谦卑与恭敬。他深知司马懿虽然年轻,但智谋过人,是主公倚重的大才。此刻,他跪倒在地,向司马懿施礼,声音洪亮而坚定:“司马将军足智多谋,庐江一役,袁绍元气大伤,将军不仅斩杀了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更是将袁绍的三十万大军一举击溃,实乃我辈楷模。臧霸及泰山郡的军民,愿听从将军号令,共御外敌,保卫家园!”

司马懿见状,连忙扶起臧霸,他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宣高将军快快请起,你我同为主公效力,自当携手并进,共谋大事。如今,曹丕的势力日益膨胀,对我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阵以待。”

随后,司马懿与臧霸围坐在案前,开始详细研究泰山郡的态势。司马懿指着地图上的泰山郡,说道:“泰山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兖、青、徐三州的要冲之地。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布置重兵防守,同时加强与其他军团的联络,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相互支援。”

臧霸点头称是,他接着说道:“司马将军所言极是。泰山郡的防御工事已经加固完毕,粮草辎重也储备充足。同时,我还派出了多支斥候队伍,密切关注曹丕的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便能迅速做出反应。”

司马懿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继续说道:“很好,宣高将军果然心思缜密,行事周到。不过,我们还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曹丕的大军可能会从多个方向发起攻击,我们必须制定出多种应对策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臧霸听后表示赞同,他接着提出了自已的建议:“司马将军,我认为我们可以加强与其与泰山预备军的联合演练,提高我们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招募更多的士兵,扩充我们的兵力,以备不时之需。”



    (http://www.220book.com/book/376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http://www.220book.com/book/376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