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8章 张飞与严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http://www.220book.com/book/376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苍茫的子午谷外,寒风凛冽,战云密布。蜀中老将严颜,一身银甲,须发皆白,屹立于山崖之上,目光如炬,直视着谷口那支仅由五百精骑组成的民军先锋队。领头的,正是闻名遐迩的猛将张飞,他胯下乌骓马,手持丈八蛇矛,气势逼人。

“张飞匹夫,可敢与我蜀中大将严颜一战?”严颜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带着几分怒意与不甘。他深知,自已与这五百骑兵的悬殊差距,但身为蜀中宿将,他的骄傲与尊严不容许他退缩。

张飞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他故意放慢了语速,仿佛是在享受这一刻的心理较量:“严颜老匹夫,我家贾军师说,你已经无路可走,五万蜀中二郎的性命你可要想好了!现在可只有我们民军可以救你们!”话毕,张飞似乎不经意间泄露了贾诩的深谋远虑,让这场对话更添了几分复杂与微妙。

严颜闻言,脸色微变,他深知张飞所言非虚。身后的一万蜀中士兵,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这几天来,他们靠着挖野菜、饮山泉勉强维持生计,士气低落至极。士兵们的窃窃私语如同寒风中的低语,不断侵蚀着严颜的决心。他们谈论着民军的丰饶,那每日三餐、顿顿有肉的生活,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堂般的存在。

严颜的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作为将领,首要任务是保护士兵的生命安全,而眼前的困境让他陷入了两难。投降民军,或许能保全这五万将士的性命,但自已作为蜀中大将,不战而降,无疑是对自已一生荣誉的极大侮辱。更何况,蜀中的将领中,许多都是他的弟子和后辈,他怎能轻易放弃,让他们看到自已软弱的一面?

然而,理智与情感在严颜心中激烈交锋。他明白,如果继续坚守,等待他们的很可能是饥饿与死亡。而战胜张飞,虽然希望渺茫,但若能成功,至少能为他自已以及整个蜀中军队保留一丝颜面,也为未来的投降增添一些谈判的筹码。

于是,严颜做出了决定。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更加坚定,仿佛要将所有的犹豫与恐惧都燃烧殆尽。“张飞,我严颜虽老,但尚能饭否!今日,就让我们一决高下,看看是你民军勇猛,还是我蜀中儿郎不屈!”

随着严颜的一声令下,蜀中士兵们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他们齐声呐喊,士气大振。虽然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可能是一场悲剧,但他们愿意跟随严颜,为了荣誉,为了生存,做最后的挣扎。

而张飞,也收起了先前的玩味之色,他深知严颜的勇武与坚韧,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紧握蛇矛,准备迎接这场注定不平凡的较量。

讲排面,即便是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人们的第一要务。

在子午谷那狭窄而深邃的谷口,阳光勉强穿透密集的云层,斑驳地洒在激战正酣的两位将领身上。民军大将张飞,一身战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立于马背之上,犹如战神降临,气势磅礴地对着蜀中老将严颜喊道:“来来来,看我张飞擒你!”这声呐喊,不仅是对严颜的挑战,更是对自已武艺的自信展现。然而,在这豪言壮语背后,张飞心中却暗自思量着贾诩的叮嘱——“严颜不可杀”,这句话如同警钟,时刻提醒着他要保持冷静与克制。

严颜闻言,怒不可遏,胡须因愤怒而颤抖,仿佛每一根都承载着他对张飞挑衅的回应。他紧握手中大刀,这是他多年来在战场上披荆斩棘的伙伴,此刻正随着他策马冲锋,以一招力劈华山的绝学向张飞劈去。这一刀,凝聚了他毕生的武艺与不屈的意志,誓要将这位狂妄的敌将斩于马下。

张飞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蒙恬矛法的精髓已与他融为一体,他轻松一横长矛,以“举火烧天”之势迎了上去。这一式,不仅化解了严颜的凌厉攻势,更将对方的刀劲反弹回去,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严颜的大刀被弹起三尺,他双手虎口震得生疼,心中不禁暗自惊讶:这猛张飞,果然名不虚传,其力量与技巧皆在自已之上。

二马交错,尘土飞扬,两人再次战到一处。严颜不甘示弱,他深知自已面对的是一位强大的对手,于是施展出毕生所学的精妙刀法,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力与丰富的战场经验。张飞则以不变应万变,蒙恬矛法在他手中仿佛活了过来,时而如龙腾九天,时而似蛟龙入海,灵活多变,让人目不暇接。

四十回合过去,张飞越战越勇,他享受着这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带来的,同时也刻意控制着自已的力量与节奏,生怕一不小心就伤了这位值得尊敬的对手。而严颜也是气定神闲,妙招频出,两人之间的战斗,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既激烈又充满美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颜逐渐感到了压力。他发现自已原本得心应手的刀法,在张飞面前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张飞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显得那么精准而有力,仿佛能洞察他的所有破绽。战至八十回合时,张飞终于开始暗中加力,长矛在他手中运转如飞,犹如一条活灵活现的蛟龙,让严颜应接不暇。

严颜心中暗自叫苦,他明白自已已处于下风。但他毕竟是蜀中老将,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咬紧牙关,拼尽全力抵挡张飞的攻势,试图寻找反击的机会。然而,张飞却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每一招都恰到好处地封死了他的退路。

终于,在九十回合之际,张飞觉得已经给了严颜足够的面子与尊重。他深吸一口气,运起全身力气,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杀猪吼”,随后长矛横扫而出,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向严颜袭去。严颜大惊失色,用尽全身力气挥刀抵挡,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张飞那沉重的一击。随着一声巨响,他连同手中的大刀一起被扫落马下。

张飞见状,立即下马奔至严颜身旁,用力将他扶起。他深知严颜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和战友,因此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恳与歉意:“老将军莫怪,俺一下失手,请老将军莫怪!”此时的严颜已是精疲力竭,他望着张飞那双充满力量与温情的大手,心中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这位传说中的猛张飞,竟有如此细腻的心思与胸襟。在这一刻,他彻底被张飞的勇武与仁义所折服。

从此,子午谷口一战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张飞以他的勇武与智慧征服了严颜这位蜀中老将的心,也为民军赢得了更多的盟友与尊重。而严颜则因这场战斗而深刻体会到了“英雄相惜”的真谛,他甘愿归顺民军,与张飞等一众英雄共谋大业,共同书写着三国乱世的壮丽篇章。

夕阳如血,洒在子午谷那蜿蜒曲折的山谷之中,为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张飞,这位民军中的猛将,在战马上,目光如炬,身后是五万益州大军的浩浩荡荡,他们刚从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归来,带着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向着鄠邑的民军大营进发。

“军师,末将前来交令!”张飞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他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向营帐,身后跟着被俘后转而归顺的蜀中名将严颜。贾诩,那位总是面带微笑,却满腹经纶的军师,早已在帐内等候多时。他见到张飞与严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笑道:“翼德将军功不可没!来呀,摆酒给严颜将军压惊。”

营帐内,灯火通明,酒香四溢。贾诩亲自为严颜斟酒,言谈间尽显对这位老将的尊重与赏识。严颜初时还有些拘谨,但渐渐地,也被这份真诚与热情所感染,心中的戒备逐渐消散。

第三日清晨,军事会议在紧张而庄重的氛围中召开。贾诩站在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益州的轮廓,目光深邃而坚定。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各位将军,锦衣卫传来紧急情报,蜀中局势已如沸水般动荡不安。吕布的汉中军蠢蠢欲动,赵缇、孙权亦不甘寂寞,纷纷伸出了贪婪的触手。我们民军,作为乱世中的一股清流,岂能坐视不理?”

关羽,民军第二军的主将,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汉中的战略地位对民军而言至关重要。于是,他站起身,拱手问道:“军师,我们是否应将汉中纳入此次行动的考虑范围?毕竟,一旦汉中落入敌手,我们将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

贾诩微微一笑,那笑容中似乎藏着无尽的智慧与深邃。“云长将军所言极是,但主公早有远见,对于吕布之事,我们已有安排。此次入川,我们需专注于益州,与吕布大军各行其事,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见关羽点头表示理解,贾诩继续部署战略:“本次入川作战,我将亲自率领翼德将军、廖化将军以及严颜将军麾下的三万蜀中降兵作为主力。云长将军与周仓将军,你们则分别从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三路进发,每路各领五万大军,大张旗鼓,作出全面进攻益州的架势,声势越大越好。”

此言一出,帐内众将面面相觑,关羽更是直接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军师,我们若只是佯攻,又如何能够真正谋划益州?”

贾诩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自信。“诸位将军莫急,听我细细道来。鄙人亲率的三万降兵,便是此次谋划益州的奇兵。严颜将军,你可在降兵中挑选出那些身手矫健、善于攀爬的精锐之士,后日夜间,我们秘密出发,沿险峻山路直取成都。这一路,我们将偃旗息鼓,悄无声息,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成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说到这里,贾诩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将,继续说道:“我知此战凶险异常,但若能成功,不仅益州可定,更可震慑四方诸侯,使我民军威名远播。故我承诺,凡参与此次突袭行动者,无论胜负,归来后每人官升一级,赏赐十金!”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沸腾起来。张飞拍案而起,大声叫好:“军师这招够狠!俺老张就喜欢这种出其不意的打法,定要让那刘璋小儿措手不及!”廖化、周仓等将亦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关羽虽然心中仍有顾虑,但见贾诩胸有成竹,且众将士气高昂,也只得点头同意。他深知,作为将领,必须信任军师的智谋,更要与兄弟们并肩作战,共同为民军的未来而奋斗。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益州争夺战悄然拉开序幕。在贾诩的精心谋划下,民军不仅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更以智取胜,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牢牢握在了手中。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军师贾诩那深不可测的智慧与对时局的精准把握。

十日后的凉州武都郡,贾诩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军师,末将一事不明,还请军师解惑!”严颜实在是看不懂贾诩的作法。既然你要打成都,跑到武都来干什么。

“老将军可听说国阴平古道?”贾诩一句话便让严颜茅塞顿开。

“军师妙计,只不过如果刘璋在江油设下重兵,我军很难突破。”严颜当然知道阴平古道,但是山路崎岖不说,还要经过数百里无人区,而且出口在江油附近,如果在那里设下伏兵,突破道路艰难的大军,基本上没有力量可以突破伏兵的灭杀。

“我笃定刘璋不会在那里设下伏兵,即便是有,老将军也可去劝降,若果劝降没有把握,我军还有手段,小小江油不在话下。”贾诩对于严颜的疑虑,很是赞赏,这就是一员大将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严颜通了贾诩的分析,觉得所有的问题贾诩都想到了,跟着这样的军师作战,岂能不战场立功?益州动乱,百姓民不聊生,作为益州老人,严颜希望早一点结束益州战事,让益州数百万百姓早日安居乐业,这个目标也只有强大的民军可以做到,严颜对此深信不疑。跟着他投降的五万大军没有受到民军的半点歧视,武器盔甲全部更换,士兵津贴、饮食都和民军一模一样,这让五万降军快速的融入了民军的温暖的大家庭。

作者“三国老高”推荐阅读《三国:开局误杀袁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376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http://www.220book.com/book/376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