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 第二十五章:旧观念与新思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保卫科的小李来啦,快跑 http://www.220book.com/book/394K/ 章节无错乱精修!
 

四合院的丰收节刚过,院子里还残留着几分热闹的余韵。但这平静很快就被新的话题打破,一场关于孩子教育的观念之争在四合院悄然兴起。

在四合院的一角,几个老人正坐在石凳上晒太阳。其中一位是赵大爷,他年近古稀,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却透着一股硬朗劲儿,思想比较传统守旧。他吧嗒着旱烟袋,慢悠悠地说:“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育方法,那都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送孩子去新式学堂,那能学出个啥?还不如老老实实跟着师傅学手艺呢。”

旁边的孙奶奶也附和道:“是啊,新式学堂那些洋玩意儿,能有咱老祖宗的东西实在?孩子们要是都去了,忘了本可咋办?”

另一边,年轻的父母们聚在一起,看法却截然不同。李想和妻子也在其中,李想作为一个有见识的年轻人,一直都支持新思想。一位年轻的母亲,林芳,她穿着朴素却干净整洁,眼神里透着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有些激动地说:“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新式学堂能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让他们有更广阔的天地。咱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另一位年轻的父亲,陈强,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也点头称是:“没错,孩子们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新式学堂里,他们可以学习科学知识、文化艺术,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

易中海、阎埠贵等老一辈听到这些言论,眉头都皱了起来。易中海作为四合院的一大爷,觉得自已有责任维护传统,他走上前,严肃地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太冲动。新式学堂是好,但咱们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都扔了。孩子要是没了根,那还得了?”

李想站出来,语气平和但坚定地回应:“一大爷,我知道您是为孩子们好,传统的东西确实不能丢。但新式学堂也有它的好处,我们可以两者结合啊。孩子们在学堂里学新知识,在家里我们可以继续教他们传统文化。”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尖着嗓子说:“结合?哪有那么容易。这要是搞混了,孩子学个四不像,可咋办?”

这时候,一位在学校教书的年轻人,名叫张宇,路过听到了他们的争论,也加入进来。他笑着说:“各位叔伯阿姨,我是在新式学堂教书的。其实我们也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学校里也有专门的课程教孩子们传统文化呢。而且,新式学堂的教育方法更科学,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赵大爷却不以为然,“哼,什么创造力?那都是虚的。孩子就得老老实实听话,好好学手艺,以后能有个安稳日子过就行。”

林芳有些着急地说:“赵大爷,您这想法太局限了。现在社会在发展,孩子们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知识,不能只局限在四合院里啊。”

孙奶奶也不依不饶,“广阔视野?那学了那些洋玩意儿,以后还能看得起咱这四合院?还能记得咱们这些老家伙?”

陈强耐心地解释:“奶奶,这怎么会呢?孩子们接受新思想,不代表他们会忘记四合院,忘记咱们这些长辈啊。相反,他们会用新的知识和理念,让咱们四合院变得更好。”

在争论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围了过来,好奇地听着大人们的讨论。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李强,是李想邻居家的孩子,他眨着大眼睛问:“叔叔阿姨,新式学堂真的那么好吗?能学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啊?”

张宇蹲下身子,笑着对李强说:“新式学堂里有很多有趣的课程呢,比如科学实验,你可以看到很多神奇的现象;还有美术课,可以画画你喜欢的东西;音乐课能唱歌跳舞呢。”

李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哇,那真的好有趣,我想去新式学堂。”

李强的爷爷,刘大爷,在一旁听到了,有些生气地说:“你个小孩子懂什么,不许去。咱老刘家就没出过不尊传统的人。”

李强委屈地低下了头,李想见状,走过去摸摸李强的头,对刘大爷说:“刘大爷,您别生气。咱们可以让李强先去试试,如果他不适应,再回来也不迟啊。”

刘大爷哼了一声,“这哪能行?这一去,孩子的心就野了。”

这时候,四合院的一位中年妇女,王婶,站出来打圆场。她性格温和,善于调解矛盾,笑着说:“大家都别争了,这事儿啊,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要不这样,咱们找个时间,让张宇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讲新式学堂是怎么回事,咱们再做决定,怎么样?”

大家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纷纷点头。易中海说:“那行,就这么定了。咱们也不能不明不白地就反对或者支持,得了解清楚。”

过了几天,四合院的居民们聚在院子里,听张宇老师介绍新式学堂。张宇在院子里摆了个小黑板,边写边说:“大家看,新式学堂除了教孩子们基本的识字算术,还有很多丰富的课程。像自然科学,孩子们可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还有体育课程,可以让孩子们强身健体。而且,新式学堂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位大妈疑惑地问:“那这些课程对孩子以后有啥用呢?能挣钱养家吗?”

张宇笑着回答:“大妈,这些能力对孩子的未来都很重要呢。有了独立思考能力,他们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精神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和别人合作。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只是会手艺就行啊。”

赵大爷还是有些怀疑,“那这些新式的东西,会不会让孩子变得不孝顺了?”

张宇耐心地解释:“大爷,孝顺是一种品德,和在新式学堂学习并不冲突。我们在学校也会教育孩子们要尊重长辈,传承美德。”

在张宇的讲解下,一些原本坚决反对的老人态度也有些松动了。但还是有一些人持保留意见。

又过了几天,院子里来了一位从新式学堂毕业的年轻人,名叫苏然。他穿着得体,举止文雅,给大家讲述了自已在新式学堂的经历和现在的成就。

苏然站在院子中间,自信地说:“各位叔叔阿姨,我就是从新式学堂毕业的。在学堂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我现在在城里的一家工厂工作,靠着在学堂里学到的知识,我改进了生产工艺,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而且,我也没有忘记咱们四合院的传统,我经常回来,把新的思想和技术分享给大家。”

大家听了苏然的话,都很惊讶。一位大爷感慨地说:“没想到这新式学堂出来的孩子这么有出息。”

林芳趁热打铁地说:“是啊,咱们不能让孩子们错过这样的机会。”

但阎埠贵还是有些犹豫,“这毕竟是少数例子,咱们还是得谨慎啊。”

李想思考了一下,说:“我觉得咱们可以先让一部分孩子去试试,如果效果好,再让其他孩子去。这样既可以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也能减少风险。”

大家听了,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易中海作为四合院的代表,最终拍板:“那行,咱们就先选几个孩子去新式学堂试试。但这几个孩子得经常回来,给咱们说说学堂里的情况。”

就这样,四合院关于孩子教育的观念之争暂时有了一个结果。虽然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大家都在尝试着接受新思想,为孩子们的未来寻找更好的道路。而这场争论也让四合院的居民们更加意识到,时代在变,他们需要与时俱进,才能让四合院继续充满生机。在这个过程中,李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不仅坚持自已的观点,还努力协调各方,让大家能够理性地看待新思想和传统观念的碰撞。这也让他在四合院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为大家信赖的对象,无论是在保卫科的工作还是四合院的生活中,他都继续履行着自已守护和促进的责任。

作者“佛系小郎君”推荐阅读《四合院:保卫科的小李来啦,快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394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保卫科的小李来啦,快跑 http://www.220book.com/book/394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