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五娘又出新词啦!”
三周年祭过去没几日,那几首悼词就在京城里传开了。
如此高产,让全京城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陆家五娘难道是诗仙下凡不成?
王弗这会儿已经没有心思去嫉妒明玉了,她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写诗上。
京城双姝,若她不上进,这双姝可就没她什么事了。
可写诗哪是那么容易的?王弗虽有才华,可面对着明玉那凝聚了几百上千年的诗词功底,她一个十六岁的女子哪抵得过?
要再写不出诗,她可真就要被陆明玉比下去了。
日子就这样的细喘慢熬中度过。转眼,便是到了年脚,这让王弗更感焦躁。
按照惯例,正旦这天百官都可携家眷入宫与天子同贺新年。但今年与往日不同,听父亲说天子特意提了一句陆家五娘的名字。这意思再明显不过,天子都知道了陆明玉,要她入宫。
如果在天子面前露了脸,谁还会记得她庶女的身份?
就在王弗焦虑不安的时候,陆灏卿亲自领着钱嬷嬷到了陆家。
为了说动钱嬷嬷给明玉当教养嬷嬷,陆灏卿也是费了一番功夫。这嬷嬷上门指点下礼仪,教点仪态是愿意的。但要长期给人当教养嬷嬷,住进府里却是不愿意。
在宫中被束缚一辈子了,哪还愿意再受束缚?
只是陆灏卿态度诚恳,明玉的名声一日高过一日,让这位钱嬷嬷也起了好奇心。不过她也未完全答应下来,只说先入府三月,与明玉相处相处,看看有没有主仆的缘分。
钱嬷嬷打扮很朴素,但气质卓然。虽头发已有些微灰白,但梳得整整齐齐的,看着就很精神。
她见了明玉,先是怔愣了下,随即便行了个万福礼,“见过五姑娘。”
“嬷嬷快请起。”明玉赶紧上前,将人搀扶住,“能得嬷嬷教养,是我的福气。”
陆灏卿很满意明玉的作为。
礼贤下士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品德。
钱嬷嬷见这五姑娘虽才名在外,却不见一点傲慢,也是心生好感。当下便道:“老奴当不得。”顿了顿又道:“都是姑娘有福气。”
陆灏卿哈哈笑了起来,“钱嬷嬷若能留下,那才是我女儿的福气。好了,玉儿,你给安排收拾下,这几月钱嬷嬷就留在你院里,你要像尊敬自已的先生一般尊敬她,懂了吗?”
“是,女儿晓得了。”
院子早就收拾出来了,明玉领着钱嬷嬷去了五进院的倒座房的东间,“嬷嬷,房子我早给收拾好了,您看看,还缺什么吗?”
钱嬷嬷看着新褥子,新水盆等物,便知这位五姑娘是用了心的,便笑着道:“不缺什么了,多谢五姑娘。五姑娘这般用心,老奴着实惶恐。”
“我年岁尚小,还不懂做人的道理,以后还需嬷嬷多提点着。”
倒是个谦虚的人。只是是不是真谦虚,还得再观察。
钱嬷嬷在心里给明玉下了个评论。
等看完房间,明玉又将院子里的都召集起来,一个个介绍。
钱嬷嬷仔细观察着,见院中粗使婆子都是气色红润,笑容不似作伪,嘴角便有了一些笑意。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庶女的奋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等明玉走后,她便与两个粗使婆子闲聊了起来。
“老婆子初来乍到,还不清楚姑娘的脾性,两位老姐姐可有教我的?”
粗使婆子张婆婆笑了起来,“老姐姐尽管放心,姑娘人随和,只要把事办好了,便不会为难人。”
“不光如此。”另一个粗使婆婆周婆婆道:“姑娘待下人也是极好。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分一点给我们尝尝鲜。我们几个进府这么久了,就没有打骂过。不过姑娘丑话都说前头了,要是不用心办事,就出府去。”
“听说之前院里的人就是因为办事不牢靠,被姑娘整治后发卖出去了。”张婆婆提醒道:“咱们当下人的,碰上这样的主儿已是好福气,可不敢仗着主子脾气好就爬主子头上去。”
钱嬷嬷笑了起来,“是该这样,人要有自知之明。”
有仁心也有手段,这个陆家五娘看起来性情不错呀。
钱嬷嬷心里这样想着,在指点明玉时,也就用了几分心。
相处了五六日,她发现,这位陆家五娘的确就像其他下人说的那样,是个和气的人。而且也不大喜欢人伺候,平日不是在看书就是侍弄屋里的花草,话不多,人很贞静的样子。
但如果细细观察,尤其是给主母请安时,就能发现这个姑娘的厉害之处。
这个家的主母显是看这个五姑娘不顺眼的,但她总能恰到好处地反击回去。有时该忍着的地方也绝不会冒进,只会慢慢筹谋。
比如今日早上,因为还有两日就是元旦了,天子点了明玉的名,这回元旦必是要入宫面圣。主母想在她穿衣的问题上做文章,这位陆家姑娘面上都应承下来了,可等老爷回来,却又主动去问了入宫穿衣打扮的问题。
陆家老爷直接否了主母的意见,坚持她要穿绣有兰花的衣裳。如此一来,主母还能说什么?只能作罢。
懂得借力使力,也懂这府里谁是她真正的靠山,这样的主子跟着,省心还有前途。看来,自已老年的确还是有一场造化的。
明玉有前世的见识打底,钱嬷嬷也有宫中见识打底,很快主仆两人便相处亲密起来。
到了元旦这日,钱嬷嬷早早起来,将熟睡中的明玉叫了起来。
明玉看了看外面的天,见天还未亮,便打着哈欠问道:“钱嬷嬷,天还没亮呢。”
“姑娘,入宫最怕殿前失仪,你得早些起来准备。有些忌讳,老奴且得和你说一说。”
一说宫中忌讳,明玉便不困了。
忙起来梳洗,钱嬷嬷亲自上手,给明玉梳头。
“太后不喜奢华,姑娘打扮不宜花俏。”钱嬷嬷给明玉梳了个简单的双丫髻,“十四五岁的年纪头饰若戴多了,也显俗气。”她寻了一支兰花发簪给明玉别上,“如此就可以了。”
让明玉对着镜子照了照后,又道:“姑娘已是生得极美,这妆容上就宜清淡,抹个唇脂便可。”
“都听嬷嬷的。”
明玉笑着道:“嬷嬷是宫中老人,听你的准没错。”
看到明玉如此谦和,钱嬷嬷大为欣慰,“姑娘,等会儿就吃两个鸡子,水不宜多喝,要熬过正旦天子贺词,到了中午宴会时分才能净身,万万不能贪食……”
钱嬷嬷细心交代着宫中要注意的琐事,明玉听着,就一个感觉:这宫里可万万去不得,这也太累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4BU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