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只觉得陆诗语是得了失心疯了。
她抽开自己的手,轻声道:“三姐,我回你不是,不回你也不是,你要我如何?我说没有笑话你,你又不信。难道我还要在这继续自证下去吗?三姐,你想想,我可有为难过你?”
陆诗语被噎了下,沉默了下来。
好像……
陆明玉的确从来没有为难过她。
哪怕自己话说的很难听,但她也从未对自己真下过手。
“哼!”陆诗语冷哼了一声,“你只是虚伪罢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明玉道:“你就说,我有害过你吗?”
“那是你不敢!”
陆诗语猛地一把推开明玉,“你莫要在这装好人了!我娘说了,你就是个坏种,可坏可坏的坏种!”
明玉叹气,“你要这样想,我也没办法。三姐,时候不早了,父亲就快回来了。你若再这样发疯,父亲会不高兴的。”
“你拿父亲来威胁我?”
不提陆灏卿还好,一提,陆诗语眼里便有了泪水,“他眼里只有你这个庶女了。你嫁得比我好,嫁妆还比我,我又不会写诗,他哪里还会想到我这个女儿?”
明玉望着陆诗语,并未接话。
陆诗语察觉到自己眼泪掉下来了,忙又狠狠擦去,瞪着明玉道:“你就得意吧,小人!”
明玉伸出手,陆诗语下意识地后退。
明玉只打过她一次,可那一次明玉的狠劲却是给她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因此,她最多也只敢在嘴上刺啦下明玉,真要动手却是不敢的。见到明玉抬手,她本能地后退。
说白了,就是上次给明玉打怕了。
但明玉却是上前一步,拉住了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我们是姐妹,我真的没有笑话你。”
陆诗语怔了下,随即便甩开明玉的手,“你少来骗人!”
说罢便是离去。转身时,嘴里还不忘念叨,“你惯会做好人的,伪君子!”
明玉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便是笑了笑。
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她其实也只有十七岁。她哪里能看懂陆灏卿的心思?
对这个父亲有期待,便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在这一点上,其实她与陆诗语……不,应该说她与她其他所有姐妹的命运都是关联的。
陆灏卿不养闲人,只养工具。
如此又过了五六日,章家人来了。
章家是陆灏卿为陆诗语定下的夫家。
说起来,这户人家其实也不差。
陆诗语说亲的男子叫章懋,是翰林院侍读。别看只是六品官,但侍读是陪天子读书论学的,身份相当清贵。
且年二十就能成为侍读,若无差错,朝中还有人托举的话,将来是有机会成为六部官首的。这几乎是一条大周的潜规则,侍读最后为六部高官的可能性非常大。
陆灏卿是什么人?他可以退一步,但退这一步,必然会谋划十步。待他老去时,女婿正当是年富力强之时,筹谋一番,便是陆家的好助力。
陆诗语看着是低嫁,但其实是嫁了个潜力股。
只可惜陆诗语并不懂陆灏卿的“良苦用心”。
章懋带着礼物上门,其实也是个古代比较隐晦的相看方式。
亲虽定了,但也总想看看彼此的模样。因此带上些礼物,做些拜访,女方家中一般都会安排家中的女眷出来相看下。
陆诗语发了好一阵疯了,如今男方上门相看,自是不乐意。王氏心里也不痛快,但她却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事上忤逆陆灏卿。
好说歹说的,终于是逼得陆诗语梳妆打扮,前来见章懋。
明玉作为家中女儿,自然也要陪着姐妹一起来相看。
她穿过走廊,在花厅外等候的时候,陆诗语来了。
陆诗语见到明玉身上的兰花褙子,便是刺啦开了,“又不是你相看夫君,你打扮得这么好看作甚?”
“三姐,我平日都是这样穿的。”明玉只觉陆诗语的无理取闹己过了头。为了防止她等会儿做出什么失智的事来,她只好走近她,低声道:“三姐,其实我羡慕你。”
“你羡慕我什么?”陆诗语觉得明玉又在阴阳自己了,气鼓鼓地道:“羡慕我嫁了个六品小官?他父亲都只是一个地方县令!”
明玉长长叹了口气,低声道:“但他是侍读啊。”
“侍读怎么了?我可是尚书的女儿!”陆诗语眼泪又涌了出来,“你们都是来看我笑话的!”她说着就指向了陆妧萱,“她都能嫁到佥都御史家里去,我凭什么就只能嫁到芝麻官家里去?!”
陆妧萱撇撇嘴,“妹妹,但我未来夫君还只是个举人呢。”
言下之意,你的郎君都是侍读了,你就满足吧。
明玉低声道:“我大周六部高官好多都是做过侍读的。而且姐姐身世好,嫁到他家也不必受气,将来若郎君得了个好前程,姐姐一样能封诰命的。”
这话动听。
陆诗语听了,竟是收了眼泪,问道:“真的吗?”
“真的。”明玉道:“这都乔先生告诉我的。侍读都是有大好前程的,父亲没有偏心。”
没人跟陆诗语说过这些,听明玉这么一分析,她感觉心气顺了不少。但一想到自己竟然被明玉说服了,心里又别扭起来。
“哼!那你跟我换换好了,你去嫁。”
明玉笑了笑,“天子赐婚我也反抗不得啊。若可以,我真的只想嫁个小门小户的人家安省过日子。高门大户的娘子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陆诗语翻了个白眼,“你就矫情。”
说罢便道:“母亲在喊了。”说着她就看向明玉,低声道:“你要真把我当姐姐,那你等会儿帮我多看看。”
明玉笑了起来,“一定的。”
嘴上还刺啦,但陆诗语也不得不承认,姐妹几个里,就属陆明玉的脑子最好。己经嫁到小门小户去了,若人再不好,那她可真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进了花厅,大家行了礼,章懋的母亲钱氏便笑着道:“夫人家里的姑娘都是个顶个好。就是我家贫寒,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
钱氏说着就让身边的老嬷嬷将手里的匣子打开,“这是蜀地特产的米饼粉。我夫君特意让人买了捎来京中,就给几个姑娘当个见面礼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4BU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