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我们吃完佛跳墙去看晚一点的,实在不行午夜场。”李晏殊往厨房的方向走去。
华晏集团,周城的办公室里。陆康把脚翘在周城的办公桌上,等着周城给他磨咖啡。
“美式加奶不加糖。”咖啡端到陆康手上,“这是美式加奶不加糖?”他喝了一口差点吐掉。
“嗯,没有奶了,我用意念加了奶精。”周城语气淡淡,绕过办公桌,在椅子上坐下。
“你提供这种服务,换不到我的情报,哥哥。”陆康放下咖啡,点了一支烟坐在周城的对面。
“什么条件你提提看。”周城故作镇定地双手交叉于胸前,看起来闲适的模样。
陆康好笑地看着他装,好笑地把脚翘到办公桌边上。
他这个朋友城府极深,面对任何高压场面都毫无情绪变化,此时却眼神闪烁,谈判气场尽失。
“你车库里没开过的那辆极光色超跑送给我。”陆康笑得像狐狸,运筹帷幄地缓慢开口。
那辆车国内只有两辆,是周城准备好送给他弟弟周宥博士毕业的礼物。
“我保证我的情报不止这辆车的价。”他心虚了一秒,立即喝了一口咖啡壮壮胆,被苦出扭曲的表情。
周城沉默半晌,低头从右侧抽屉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把钥匙丢给陆康。
“说吧!”周宥的礼物在另想办法。反正他喜欢的东西很多,也很好哄。
“你当年真的是被李晏殊踹了吗?”陆康探过身子,一脸八卦地问,“你说他怎么舍得?”
周城脸色阴沉没有说话,往椅背上靠了靠,在等着陆康的继续说下去。
“我骂她抛弃了你,但是她的神情疑惑,好像我说是天方夜谭,尽管她很克制,最后还是哭得跟落水狗一样。”陆康饶有兴趣地说着,一边看周城的脸色。
周城内心被炸得七零八落,脑子一片空白,但表面还是一派云淡风轻。这跟他预期会听到消息南辕北辙,后面陆康说什么他已经听不进去了,只听到落水狗三个字在回响。
十年前父亲被带走调查,他和母亲忙着四处找关系捞人。不久李家二伯到周家提出退婚。周城不相信这是李晏殊和她父母的意思,李家大房和三房一直都跟二房不和,他想亲自去找李晏殊的父母问清楚。
可是李晏殊家早已经人去楼空,他跑到学校找李晏殊,被告知她一周前就已经不去上课了。失魂落魄回到村里,李家二伯母才勉为其难地告诉他,因为怕被周家连累,李家三房已经变卖了全部家产,举家移民去了A国。
“我这个情报,你说值不值你那一辆超跑?”陆康问道,抬头看到周城一脸无措,放下脚“砰砰”拍了几个桌子。周城终于找回了自已的声音,含糊地回应了一个“嗯”字。
“如果李晏殊也爱你,像你爱她一样,你会不会把她找回来?”陆康紧盯着问。
周城沉默良久,“谁告诉你我爱她,”他冷冷地接着说,“我们回不去了。”双手却交叉着,语气平静。
他周城可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就算他是,他还有女儿,还有夏季真的纠缠,乱七八糟的一堆事。这中间隔了千山万水。他们的家族也不会接受。特别是他母亲,当时李家退婚的时候,李家二伯被她用扫把打出去,她自已也气得三天下不了床。
“你就死鸭子嘴硬吧。”陆康坐在他的办公桌上,靠近他,“你怕舆论,夏季真那里我帮你摆平,只要开个发布会就能解决。”陆康有点恨铁不成钢,他这个朋友所有的事情都冷静果断,一遇到李晏殊的事就变得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不必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你回去吧。LPK的事,明天开会讨论尽快定案。”周城说完开始批写文件,这就是拒绝再沟通的意思。
“你确定不去问问李晏殊?”陆康激动地看着周城,语气有点急躁。
周城低头处理文件,没有说话。他心里仿佛被一个无形的大石压住,手忍不住地颤抖。
陆康把跑车的钥匙拿出放在桌上,“本来我打算拿你的车换你一生幸福的,既然你不要,那车还你。”他失望地转身,出门前把地上那双高跟鞋踢出老远。留下周城在静谧的办公室里煎熬。
他丢开笔,靠在椅子上看着散落的鞋子,他忍不住起身捡回来,三十五码的鞋跟十年前一样一点都没有变。他找出一个盒子装好摆在办公桌底下的架子上。
清晨,太阳刚刚爬上恒山的树梢,李晏殊披着晨光走在上班的路上。路的拐角处,凤凰花树下,一个高大英俊的男人在打电话,花瓣旋风而下,扰乱了心绪,春光荡漾。
男人看到李晏殊出现在转角收起电话,双手插兜,立在风里看着迎面而来的女人,嘴角挂着一丝冷漠的笑。他的笑像一把刀,划开记忆的口子,往事纷至沓来。李晏殊不知道该不该走过去打招呼,有点无措地低下头从他身边经过。又觉得自已这样太没出息了停住转过身。
“李晏殊。”周城刚好开口叫她,语气淡然,脸上挂着的笑,风和日丽。
“找我有事?周城哥,”李晏殊嘴角尴尬地挤出一丝微笑,却掩饰不住眼中的慌乱。
周城哥这三个字,穿过记忆的长廊,回声呼呼作响。
李晏殊只有在生气的时候才会叫他全名,平时都叫周城哥,有求于他的时候就喊周城哥哥。
那一年周城上初一,李晏殊上四年级。小学组织五一节全校师生上山砍柴。李晏殊他们班的任务是每人交25斤柴火给学校食堂,用于老师们蒸饭和烧开水。
周家和李家是当地望族,周家世代从政,上两代都是有色背景,李家世代从商,几乎全县的纺织厂,服装百货都是李家的产业。
水云溪家家户户都有车床和缝纫机,全镇乃至全县纺织业极其繁盛。
李晏殊生在这样的家庭,从小会剪线头,绣片片,串珠子等等。
她妈妈还在村里开中医馆,她有时也会跟着上山采药,却极少下地干农活。
学校为了鼓励学生们自力更生,定下规矩不能从家里拿,必须亲自上山挑回来,在学校的大操场上现场过秤才算完成。
(http://www.220book.com/book/4GN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