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仙云缭绕、神秘莫测的天庭之上,生活着四位声名远扬的天师,他们便是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和邱弘济,各自有着非凡的经历,在这三界之中留下了诸多故事。
张道陵生得身姿挺拔,面容清癯,一袭素色道袍随风飘动,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仙家气质。
遥想往昔,人间可不像如今这般太平,那时鬼怪肆虐,六大魔王带着八大鬼帅在世间横行霸道,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狼藉,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一个夜晚都在恐惧中度过,孩童的啼哭声、大人的哀叹声交织在各个角落。
张道陵见此惨状,痛心不已,决心要凭借自已所学的道法,降伏这些邪魔外道,还人间一个安宁。他手持那把历经多年淬炼、蕴含着强大灵力的桃木剑,背着装满各种法宝的乾坤袋,孤身一人踏上了这充满艰险的降妖之路。
那一日,来到了青城山脚下,此处妖气弥漫,阴森恐怖,正是魔王鬼帅们的盘踞之地。
张道陵刚一现身,那六大魔王便察觉到了,他们发出一阵狂妄的大笑,笑声回荡在山谷之间,震得树叶簌簌作响。八大鬼帅更是迫不及待地冲了出来,张牙舞爪地朝着张道陵扑来,口中喷出阵阵黑色的烟雾,那烟雾带着刺鼻的腐臭味,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进去。
张道陵却面不改色,他先是口中念念有词,那声音低沉而有力,似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空气中蔓延开来。紧接着,他猛地一挥桃木剑,刹那间,桃木剑上绽放出万道金光,如同烈日当空,那金光所到之处,黑色的烟雾瞬间消散,八大鬼帅被金光击中,发出凄厉的惨叫,纷纷向后退去,有的鬼帅身上还冒起了青烟,显然是受了不轻的伤。
六大魔王见状,怒目圆睁,他们哪肯罢休,各自施展起看家的妖法。一时间,狂风呼啸而起,飞沙走石,天空瞬间变得昏暗无比,仿佛黑夜提前降临。巨大的石块、粗壮的树枝如同雨点般朝着张道陵砸来,那气势仿佛要将他彻底掩埋。
张道陵却不慌不忙,他从乾坤袋中迅速取出一件法宝,那法宝形似一个小巧的铃铛,看似不起眼,实则威力巨大。
他将铃铛往空中一抛,口中念起法咒,铃铛瞬间变大,发出清脆却又极具穿透力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有着一种奇异的魔力,产生出强大的吸力,八大鬼帅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这吸力吸了进去,在铃铛里挣扎着,却怎么也挣脱不出。
六大魔王大惊失色,他们合力朝着铃铛攻去,想要打破铃铛,解救鬼帅。张道陵看准时机,脚踏七星步,身形飘逸而又沉稳,每一步落下,地上都会出现一个闪烁着微光的符文。
随着他的吟诵,一道道古老而神秘的符文从他周身飞出,化作一条条散发着金色光芒的锁链,锁链如同灵蛇一般,朝着六大魔王缠去,瞬间就将他们紧紧缠住。
魔王们拼命挣扎,浑身散发出的妖力让周围的空间都扭曲起来,可那锁链却越缠越紧,任凭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挣脱。
这时,为首的魔王冲着张道陵怒吼道:“张道陵,你莫要多管闲事,今若放了我们,往后我们定不再为难人间百姓,否则,定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张道陵冷哼一声,回道:“你们作恶多端,残害生灵,我今日定不会放过你们,休要再做无谓的挣扎了。”
最终,张道陵大喝一声,双手结印,用力一推,便将魔王们连带那装着鬼帅的铃铛一并收入了乾坤袋中。
而后,他施展法力,将乾坤袋深埋在青城山山下,设下重重禁制,确保这些邪魔外道再也无法逃出为祸人间。自那以后,人间的鬼怪销声匿迹,百姓们终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们对张道陵感恩戴德,纷纷在家中供奉他的画像,祈求他能继续庇佑世间太平。
后来,张道陵在东汉时期的蜀地,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太上老君亲自传授的经书和法器。那经书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奥的道法哲理,法器更是件件精妙绝伦,有着不同寻常的神通。
张道陵深知这是莫大的机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决定要将这道法弘扬开来,让更多的人受益。
于是,他开始在蜀地广收门徒,无论贫富贵贱,只要心怀向道之心,他都愿意接纳教导。他常常在青山绿水间的道观里,或是在开阔的广场上,向弟子们耐心讲解经书里的内容,一招一式地传授降妖除魔、修身养性的法门。
有一回,弟子们围坐在他身边,眼中满是崇敬与求知的渴望,一位年轻弟子好奇地问道:“师父,这道法如此高深,我们何时才能学得像您一样厉害呀?”
张道陵微微一笑,和蔼地说:“徒儿莫急,道法的修行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要你们用心钻研,假以时日,必能有所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师道的名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投身门下,天师道也得以传承发展,不断壮大,成为了世间一大教派,而张道陵也被尊为祖天师,备受尊崇。
在天庭之中,张道陵身为值守通明殿的黄门官,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一日,孙悟空从那花果山一路驾着筋斗云,风风火火地赶来天庭。只见他身着金甲,头戴金冠,手持金箍棒,威风凛凛却又透着一股毛躁劲儿。
张道陵远远瞧见,心中暗自思忖这孙悟空的来意,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毕竟这猴子可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前些日子还大闹了龙宫、地府呢。
张道陵赶忙与葛仙翁、许旌阳、邱弘济三位天师一同上前,拦住了孙悟空的去路。
孙悟空嚷嚷着要面见玉帝,说是有要事相求。张道陵好言相劝,说道:“大圣,天庭有天庭的规矩,面见玉帝需按流程通报,不可莽撞行事呀,您且稍安勿躁,容我等前去传奏。”
孙悟空却不耐烦地挠挠头,说道:“哎呀,张道陵,你这也太麻烦了,俺老孙有急事,耽搁不得,你快些让俺进去便是了。”
张道陵依旧耐心解释道:“大圣,这规矩可不能坏呀,若是人人都如您这般随意闯入,那天庭岂不乱了套了,还望大圣理解,稍等片刻吧。”
孙悟空听了,虽还是有些不情愿,但看着几位天师一脸严肃的样子,也只好耐着性子等待。
而后,张道陵便带着其他三位天师进宫传奏,经过一番周折,这才引着孙悟空见到了玉帝,也算是完成了这传奏的职责。
葛仙翁常年隐居在江西阁皂山潜心修道,那阁皂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一处绝佳的修行之地。
葛仙翁一心追求仙道,对世间的功名利禄早已看淡,他常常辟谷服饵,以山中的灵果、仙草为食,借此净化自身,让自已的身心能更加贴近自然,感悟天地间的道法真谛。
他日夜钻研符咒诸法,在那幽静的道观之中,昏暗的烛光下,葛仙翁对着一本本古老的符咒典籍,仔细揣摩着每一个符文的画法、每一句咒语的发音和含义。他常常一练就是一整天,累了便闭目冥想片刻,接着又继续钻研,手中的符纸画了一张又一张,堆满了屋子的角落。
一日,葛仙翁正在山中闭关修炼,他周身散发着淡淡的灵气,与山中的灵气相互交融,仿佛已经与这天地融为一体。忽然,天地间灵气剧烈涌动,祥光冲破云霄,绚丽夺目。
太上老君与太极真人竟一同降临在他面前,那光芒太过耀眼,葛仙翁缓缓睁开眼,看到眼前的两位仙人,又惊又喜,赶忙跪地参拜,口中说道:“不知二位仙人降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太上老君微笑着看着他,说道:“你潜心修行,这份虔诚之心我等皆看在眼里,今日特来传你真经三十六卷,望你能继续精进修为,弘扬道法。”说罢,手中出现了一摞散发着神秘光芒的经书,递给了葛仙翁。
葛仙翁如获至宝,双手颤抖着接过经书,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激,说道:“多谢二位仙人厚爱,晚辈定当不负所望,用心钻研,将道法发扬光大。”
自那以后,葛仙翁更是日夜研习真经中的妙法,他的道法造诣愈发高深,对符咒的运用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后来凭借着自已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感悟,成为了道教灵宝派的创始祖师。
作为玉帝钦点的钦差大臣,葛仙翁时常奉命到三界各处巡查。他驾着祥云,所到之处,祥云都会染上一层淡淡的光晕,仿佛在彰显着他的上篮身份。
有一回,他巡查到一处人间城镇,刚一靠近,便察觉到一股异样的气息。他隐去身形,悄悄潜入城中查看。只见城中不少百姓都目光呆滞,行为怪异,像是被什么东西控制了心智。
葛仙翁施展法术,眼中闪过一道微光,瞬间看清了原来是一只千年狐妖在作祟,这狐妖躲在暗处,用妖法迷惑百姓,吸取他们的精元来提升自已的修为。
葛仙翁心中暗自恼怒,决定要立刻收伏这只作恶多端的狐妖。他先是在城中布下一个隐匿的法阵,防止狐妖逃脱,然后现身在狐妖面前。
那狐妖见有人识破了自已的行迹,先是一惊,随后露出狰狞的面容,朝着葛仙翁扑来,口中喷出狐火,那狐火呈幽蓝色,温度极高,周围的空气都被烤得扭曲起来。
葛仙翁却不慌不忙,手中掐起法诀,口中念起符咒,瞬间在身前出现了一道水幕,狐火碰到水幕,嗤嗤作响,瞬间熄灭。狐妖见状,又变幻出无数分身,从四面八方朝着葛仙翁攻来。
葛仙翁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张符咒,往空中一抛,符咒化作无数道光芒,精准地击中每一个分身,分身瞬间消散,只留下那只狐妖本体,吓得瑟瑟发抖。
这时,狐妖求饶道:“大仙饶命啊,小的也是为了修炼,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求您大发慈悲,放我一条生路吧。”
葛仙翁怒斥道:“你这孽畜,为了一已私欲,残害众多无辜百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休要再狡辩了。”说罢,葛仙翁再一挥衣袖,一道灵力将狐妖困住,收入了法宝之中,解救了那些被迷惑的百姓。
百姓们清醒过来,却不知是哪位仙人相助,只是对着天空跪拜感恩,口中念叨着感谢上天庇佑。
有一次,孙悟空为求玉帝降雨,解决人间的旱灾,又一次来到天庭求见。葛仙翁见了孙悟空,想起他往日那些大闹天宫的事迹,心中觉得这猴子实在是莽撞又大胆,忍不住调侃道:“哟,你这猴子,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动不动就来求玉帝降雨,也不看看这事儿哪能那般轻易就应下呀。”
孙悟空听了,也不气恼,挠挠头笑嘻嘻地回怼道:“哎呀,葛仙翁,你这话可就不对了,那人间百姓正受着旱灾之苦呢,我老孙这也是为了救他们呀,玉帝仁善,定会帮忙的,你就别在这儿说风凉话了。”
葛仙翁撇撇嘴,说道:“哼,你倒是会找理由,不过这降雨之事哪是你想得那么简单,得看诸多因素,玉帝也得权衡利弊呀。”
孙悟空双手抱胸,说道:“不管怎样,俺老孙就是要为百姓求来这场雨,你就别在这儿啰嗦了,赶紧帮忙传奏便是。”
葛仙翁见他这般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还是按规矩帮忙传奏此事,带着他一同去见玉帝了。
许旌阳本是在四川旌阳为官之人,他心怀百姓,一心想要为百姓谋福祉,让这一方水土的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在任期间,他严惩贪污腐败之辈,那些平日里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官员,只要被他发现,绝不姑息,必定依法严惩,让官场的风气为之一清。
有一回,下属向他汇报一起官员贪污案,说道:“大人,这李县令贪污的证据确凿,可他在朝中有些关系,咱们要不要……”
许旌阳眉头一皱,严肃地说:“不管他有什么后台,只要犯了法,就绝不能放过,按律处置,绝无二话。”
同时,他大力减轻刑罚,对于那些犯了小错的百姓,他总是以教育感化为主,引导他们改过自新,而不是一味地用严厉的刑罚来惩处。他还倡导仁孝之道,常常亲自到各地讲学,讲述那些仁孝的故事,鼓励百姓们要尊敬长辈、关爱亲人,让这一美德在当地深入人心。
在他的治理下,旌阳之地的民风日益淳朴,百姓们安居乐业,邻里之间互帮互助,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对他敬爱有加,都尊称他为许旌阳,他的名字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称赞。
后来,许旌阳深感尘世纷扰,虽然自已能为百姓做些事,但这世间的苦难太多,唯有通过修行,探寻更高的境界,或许才能找到真正解脱和帮助众生的办法。于是,他毅然辞官归隐,踏上了求道之路。
他游历四方,翻山越岭,寻找仙山灵地。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辛,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终于,他来到了南昌南郊梅仙祠旧址,此处山清水秀,灵气充沛,让他心中一动,觉得这就是自已梦寐以求的修行之地,便决定在此定居下来。
在此处,他潜心钻研道法,每日清晨,他都会在山顶迎着朝阳打坐冥想,感受着天地间的灵气缓缓流入体内,洗涤着自已的身心。
白日里,他便研读各种道家经典,与山中的其他修行者交流心得,探讨道法的奥义。
夜晚,他则在月光下独自修炼法术,尝试着将自已的感悟融入到法术之中,创造出独特的道法。
经过多年的努力,许旌阳终于创立了净明道派,他开始广收有缘弟子,将自已的所学所思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他教导弟子们要以修身养性为基础,以济世救人为已任,让道法在世间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长生不老。净明道派也在他的引领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道教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流派。
许旌阳也曾在天庭之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他见孙悟空被封了齐天大圣后,整日在天庭无所事事,四处闲逛,看这看看那,时不时还搞出些小乱子来,觉得这样下去恐生事端,毕竟这猴子生性好动,又本领高强,万一哪天闯出大祸可就不好了。
于是,许旌阳便向玉帝谏言道:“陛下,那齐天大圣整日闲散,这般下去,怕是不利于天庭秩序呀,不如给他安排些事务,也好让他收收性子,让他的本事能有个用武之地,也好为天庭做些贡献呢。”
玉帝听了,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道:“那依你之见,给他安排何事为好呢?”
许旌阳回道:“陛下,蟠桃园内果实鲜美,却需有人精心看守,那大圣本领高强,可担此任呀。”
玉帝点头道:“嗯,此计甚好,便依你所言,让他看守蟠桃园吧。”
却没料到由此引发了后来的大闹蟠桃会等一系列风波,让天庭一时间陷入了混乱之中,这也是后话了。
邱弘济相较于其他三位天师,身世显得颇为神秘,在道家典籍中记载较少,关于他的身世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的原型是长春真人丘处机,也有人认为他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可究竟是怎样,却始终难以确定。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天庭之中的地位,他和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一同承担着为各路仙人传奏玉帝、传达御旨等重要职责。
每当有仙人前来天庭求见或是有事禀报,邱弘济总是会和其他三位天师一道,谨慎地处理这些事务。
他们站在通明殿外,接待着来自各方的仙人,耐心地询问来意,然后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进宫向玉帝传奏。
若是玉帝有了旨意下达,他们又会仔细地将旨意传达清楚,确保每一位仙人都能准确知晓,让天庭的信息得以通畅传递,秩序井然有序。
有一回,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在西行途中遭遇了极为棘手的妖怪,那妖怪神通广大,不仅会变幻各种形态,还能施展厉害的妖法,将唐僧师徒困在了一处山谷之中,孙悟空想尽办法,与那妖怪大战了几十个回合,却依旧难以取胜,还差点让妖怪把唐僧给抓走了。
孙悟空无奈之下,只好驾着筋斗云上天庭搬救兵。邱弘济听闻后,赶忙与其他三位天师一同前去了解情况。他们聚在一起,听着孙悟空焦急地描述妖怪的模样、法术特点等情况,眉头都皱了起来,深知这妖怪确实不好对付。
邱弘济思索片刻后说道:“依我看,这妖怪的法术似乎与北方某位星君的神通有些相似,或许可以请那位星君前来查看一番,说不定能知晓这妖怪的来历,找到降伏它的办法呢。”
张道陵点头道:“弘济兄说得有理,只是不知那位星君此刻是否得闲呀。”
葛仙翁接话道:“不妨先差人去问问,若星君有空,此事便好办多了。”
许旌阳也附和道:“正是如此,事不宜迟,我这就差个仙童前去问问吧。”说罢,他便唤来一名伶俐的仙童,细细交代了一番,那仙童领命后,驾着祥云匆匆往北方而去。
不多时,仙童便回来了,朝着几位天师行礼后说道:“回禀天师们,北方星君此刻正在府中休憩,听闻是为了降妖助那唐僧师徒之事,便应下了,现正往此处赶来呢。”
众人听了,皆是松了一口气。没一会儿,北方星君驾着彩云到了跟前,拱手问道:“不知那妖怪是何模样,快快说来与我听听。”
孙悟空赶忙上前,将那妖怪如何施展妖法,如何变幻形态,又是怎样困住他们师徒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清楚。
北方星君一边听,一边微微皱眉,待孙悟空说完,他手抚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听这情形,倒真有几分像我那早年走失的灵宠,它偷学了我部分仙法,竟在此处为祸,实在是胆大妄为。”
说完,星君便随着众人一同往那山谷赶去。到了地方,只见那妖怪正得意洋洋地守在山谷口,幻化成一个威风凛凛的巨人模样,手里还挥舞着一根狼牙棒,嘴里叫嚣着:“那孙猴子,有本事再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呀,今那唐僧肉,我是吃定了!”
北方星君见状,怒喝一声:“孽畜,还不快快现形,随我回去受罚!”
那妖怪一听这声音,先是一愣,转头看到是星君来了,吓得脸色大变,却还强装镇定道:“哼,我如今有了这般厉害的本事,才不要回去受你管束,今日谁也别想拦我吃到唐僧肉。”
说罢,它挥舞着狼牙棒就朝着众人攻来。北方星君不慌不忙,手中变出一把拂尘,轻轻一挥,便有万千银丝飞出,那银丝看似柔软,却如有灵性一般,朝着妖怪缠去。
妖怪挥动狼牙棒去挡,可那银丝竟绕过狼牙棒,瞬间将妖怪的手脚都紧紧缠住,让它动弹不得。
妖怪挣扎着大喊:“放开我,放开我,你们这些多管闲事的家伙!”
北方星君走上前,严厉地说道:“你这不知悔改的畜生,犯下如此多罪孽,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说罢,星君口中念起咒语,手中拂尘光芒大盛,那妖怪惨叫一声,被收进了星君随身携带的法宝之中,瞬间化作了原形,果真是他走失的那只灵宠。
孙悟空见状,大喜过望,上前对北方星君拱手道谢:“多谢星君出手相助,若不是您,俺老孙今日还真不知如何是好了,俺这就带着师父继续赶路去。”
北方星君摆了摆手说道:“此乃我分内之事,那妖物本就是我没看管好,险些酿成大祸,你且快去照顾你师父吧,往后若还有难处,可再来天庭搬救兵。”
孙悟空谢过之后,便回山谷中救出了唐僧师徒,继续西行而去。
邱弘济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感慨道:“这取经之路着实艰难,也不知后面还有多少磨难等着他们呢。”
张道陵微微点头,说道:“是啊,不过这也是他们的劫数与造化,咱们能帮衬的,还是得尽力帮衬才是。”
葛仙翁接话道:“没错,只愿他们能早日取得真经,也好让这三界恢复安宁,近些日子,总感觉这天地间的灵气都有些紊乱了,想必是那些妖邪闹腾的。”
许旌阳也叹道:“但愿如此呀,只是如今这妖邪越发猖狂,咱们往后怕是要更加留意着些了。”
日子就这般在众人的忙碌与期盼中过去,天庭依旧是一片祥和中透着忙碌的景象,各路神仙各司其职,而四大天师也时刻关注着三界的动静。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西游记通俗版(http://www.220book.com/book/4I8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