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年间,西方如来佛祖为传经东土,精心策划了一场取经大业。彼时,东土大唐正值盛世,国力强盛,威名远播四海,其广袤无垠的疆土如巨龙横卧。
然而,在那边境之地,有一处名为双叉岭的所在。此岭虽隶属于大唐,却因地处偏远,地势险要,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成为人迹罕至之所,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妖邪隐匿的绝佳之地。
双叉岭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那时,此地乃是戎狄等游牧民族的活跃范围,他们逐水草而居,部落之间纷争不断。马蹄声如雷鸣般踏碎了山川的宁静,烽火硝烟终年弥漫在这片天空之上,仿佛一层驱之不散的阴霾。
历经秦汉,中原王朝强势崛起,不断开疆拓土,与边疆民族的征战与融合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未停歇。
双叉岭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目睹了无数英雄豪杰金戈铁马的壮烈场景,他们的壮志豪情与悲歌哀怨都被这片土地默默承载,沉淀于岁月长河之中。
至唐时,双叉岭又成为大唐与吐蕃的交界地带,局势愈发复杂微妙。两国在此地既有商贸往来的繁华盛景,驼铃悠扬,胡商带着异域的奇珍异宝穿梭其间,中原的丝绸茶叶也由此运往远方;又有军事冲突的紧张时刻,双方驻军剑拔弩张,气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来。
这种特殊的地缘环境,既孕育了丰富的民间传说与神秘信仰,仿佛每一块山石、每一株草木都蕴含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也为妖类的修炼提供了独特的灵气源泉。
寅将军便在这等环境下修炼,受地域灵气与杀伐之气双重影响,虽有了灵智,却仍脱不了妖类的野性与凶残。
一日,寅将军在妖洞之中,忽闻有东土大唐而来的僧人,那僧人乃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吃其肉可长生不老。
此等消息在寅将军心中激起千层浪。他心动不已,遂于山间要道设下隐蔽陷阱。
不多时,唐僧骑着白马,带着两名随从缓缓行至双叉岭。踏入陷阱范围,四周顿时飞沙走石,狂风呼啸,寅将军率群妖现出身形。
随从惊恐大呼:“妖怪啊!这可如何是好?”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颤抖的音调在山谷间回荡。
唐僧却镇定自若,双手合十,宝相庄严,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途中遇此劫难,只望各位施主手下留情。”
寅将军却不为所动,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狂笑:“和尚,莫要多言,今等落入我手,休怪我无情。”言罢,便张牙舞爪地扑向众人。
两名随从虽害怕,但为了保护唐僧,也鼓起勇气抽出腰间佩剑。一随从率先挥剑砍向寅将军,剑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寅将军身形一闪,轻松避开,虎尾如钢鞭般甩向随从,随从躲避不及,被虎尾扫中,整个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飞出去数丈远,重重地摔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另一名随从见状,双眼通红,怒吼着冲上来,剑势凌厉,直刺寅将军咽喉。
寅将军猛地一仰头,躲过此剑,随即前爪一挥,带起一阵腥风,随从的胸口瞬间被划出几道深深的血痕,鲜血如泉涌般溅洒在地上,将周围的枯草染得殷红。
寅将军三两下便将两名随从制住,把他们和唐僧擒获带回妖洞。
回到洞中不久,熊山君和特处士前来拜访。寅将军赶忙出洞迎接,满脸堆笑:“二位兄长,今日怎得空来我这小地方?”
熊山君笑道:“听闻你捉了东土来的和尚,特来看看。”
特处士目光落在唐僧三人身上,微微点头道:“这和尚模样倒是不凡。”
熊山君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对寅将军说:“此僧人暂且莫要动,先吃了他的随从,日后再做打算。”
寅将军满脸疑惑道:“为何?这和尚难道有何特别?”
熊山君神秘一笑:“贤弟,你有所不知,这其中缘由且莫多问,听我便是。”
寅将军虽觉蹊跷,但熊山君在妖界颇有威望,只好依言。
这时,寅将军的一个小妖忍不住嘀咕:“大王,这和尚细皮嫩肉的,看着就美味,为何不吃?”
寅将军呵斥道:“休得多嘴,熊山君兄长自有安排。”
唐僧的随从听闻要被吃,“扑通”一声跪地,苦苦哀求:“大王,饶了我们吧,我们家中还有老小。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子,若我们死于此地,他们必将孤苦伶仃,难以存活。”
寅将军冷哼一声:“你们入我妖洞,便是盘中餐,哪有求饶的道理。”
而唐僧只是默默诵经,其一名随从绝望地喊道:“师傅,难道我们今日要命丧于此?”
唐僧轻声道:“生死有命,我佛慈悲,若能感化这些妖邪,也算功德。”
于是,那两名随从惨遭毒手。寅将军将随从的首级与心肝奉献给熊山君和特处士,自已则大嚼起随从的四肢,其余骨肉分给了众小妖。
唐僧在一旁闭目诵经,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悲叹。
寅将军却不知,他错过了一个足以改变他妖生命运的机会——唐僧肉的巨大价值。
待众人散去,寅将军独自坐在洞中,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来到唐僧面前,问道:“和尚,你这一路西去,到底所为何事?真有那西方极乐世界?”
唐僧微微睁眼,目光深邃而平静,道:“施主,贫僧前往西天,乃是为了求取真经,普度众生。那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片祥和之地,无有苦难,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人人皆具善念,无有争斗。”
寅将军冷哼一声:“我在这世间为妖,逍遥自在,何需你这真经。”
唐僧却道:“施主虽为妖身,然亦有灵智,若能弃恶从善,皈依佛门,亦可得解脱。”
寅将军听后,心中一阵狂笑:“和尚,莫要在此蛊惑我。”
但不知为何,唐僧的话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疑惑的种子。
过了一会儿,寅将军又忍不住问道:“和尚,你说的普度众生,难道也包括我等妖类?”
唐僧平静地回答:“在我佛眼中,众生平等,无论是人是妖,只要有心向善,皆可被度化。昔日,白娘子虽为蛇妖,却因心存善念,行医济世,亦得世人敬仰。”
寅将军不屑地说:“我在这双叉岭称霸多年,靠的就是弱肉强食,若是皈依佛门,岂不是要受诸多约束?”
唐僧叹了口气:“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约束亦是一种修行,可让你摆脱无尽的杀业与轮回之苦。世间万物皆在因果之中,你今日之行,他日必有果报。”
寅将军陷入沉思,喃喃自语:“杀业与轮回之苦?这真有其事?”
唐僧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因果循环,真实不虚。昔日有妖作恶多端,终被降伏,打入无间地狱,受尽折磨;亦有妖改过自新,修成正果,得享极乐。”
寅将军在洞中来回踱步,内心如波涛般汹涌挣扎不已。他想到自已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那些被他吞噬的生灵,他们临死前的恐惧与绝望的眼神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闪现,难道真的会有报应?他又看向唐僧,见其宝相庄严,不似说谎之人。
正在此时,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寅将军警觉地竖起耳朵,随后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去查看,只见一群猎人正朝着妖洞的方向赶来。
原来,这双叉岭附近的村民饱受妖患之苦,家中牛羊被掳,孩童受惊,便请来了这些猎人除妖。猎人们手持弓箭、长刀,个个神情严肃,气势汹汹。
寅将军心中一紧,他知道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寅将军怒吼一声,声震山谷,率先冲向猎人。他身形矫健,如一道黄色闪电般扑向人群。虎爪在空中划过,带起呼呼风声,瞬间抓伤了最前面的几个猎人。
猎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但很快反应过来,纷纷举起弓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寅将军左躲右闪,虎尾不停地扫动,将一些箭矢击飞。
然而,箭实在太多,仍有几支箭射中了他的身体,鲜血从伤口处汩汩流出,染红了他的皮毛,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血花。
寅将军吃痛,却更加愤怒,他猛地一跃,跳过猎人的防线,落入人群之中。前爪挥舞,将一名猎人手中的长刀拍飞,长刀“哐当”一声落地。接着张开血盆大口,向那猎人咬去。
那猎人惊恐万分,瞪大了眼睛,瞳孔中映出寅将军狰狞的面容,眼看就要命丧虎口。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旁边一名猎人眼疾手快,用长刀的刀柄猛击寅将军的头部。
寅将军被这一击打得脑袋嗡嗡作响,身体摇晃了一下,脚步略显踉跄。
他甩了甩头,试图让自已清醒过来,转身又扑向那名猎人。两人在地上翻滚搏斗,寅将军的爪子在猎人身上划出一道道血痕,猎人也死死地抱住寅将军的身体,双手青筋暴起,用尽全身力气不让他的利齿靠近。
其他猎人见状,围拢过来,长刀纷纷刺向寅将军。寅将军用力挣脱猎人的纠缠,后腿猛地一蹬,将周围的猎人踢开,猎人们被踢得东倒西歪。
但猎人们源源不断地涌上来,寅将军渐渐有些不敌。他的体力在不断消耗,伤口也越来越疼痛,每一次动作都似牵动全身的伤痛。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出现一道奇异的光芒,光芒笼罩住寅将军,猎人的攻击瞬间被挡了回去。
原来是太白金星暗中出手相助。太白金星现身,看着寅将军说道:“此妖尚有善念未泯,且留他一命,日后或可改过自新。”言罢,太白金星手抚长须,轻轻一挥拂尘,唐僧便被救起,白马也回到了唐僧身边。寅将军惊恐万分,想要逃窜,却发现自已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禁锢,动弹不得。
太白金星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深意,却并未对他有所惩处,只是带着唐僧飘然而去。
寅将军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已犯下了大错,放走了唐僧,日后恐怕会有大麻烦。
从那以后,寅将军整日提心吊胆,在双叉岭上也不再像往日那般嚣张。他时常回忆起唐僧那镇定的面容和诵读经文的声音,心中竟渐渐生出一丝悔意。
几日后,寅将军在山中觅食时,不慎陷入了猎人设下的另一处陷阱。这次的陷阱布满了尖锐的木桩和铁刺,寅将军的腿部被刺伤,伤口深可见骨,鲜血不停地流淌,他在陷阱中挣扎咆哮,声音中充满了痛苦与绝望,却无济于事。
就在他绝望之时,一只曾经被他放过的小鹿路过。寅将军本以为小鹿会趁机报复,然而小鹿却停下脚步,眼中流露出怜悯之色。
小鹿转身奔去,四蹄扬起阵阵尘土。不久后带来了一位隐居在山中的老者。老者手持拐杖,拐杖顶端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他口中念念有词,施展法术,破除了陷阱,救出了寅将军。
寅将军看着老者和小鹿,心中满是愧疚与感激。老者叹道:“寅将军,你虽为妖,但也有向善之心,莫要再行恶事。”
寅将军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泪花,道:“多谢老者搭救,从今往后,我定当改过自新。”
此后,寅将军开始尝试改变自已。他不再随意捕杀生灵,而是在山中寻找野果和草药充饥。
清晨,他穿梭于山林间,寻觅着成熟的野果;午后,他在山洞前静坐,研习着曾经听闻的佛法要义;傍晚,他望着西方的天空,那是唐僧离去的方向,默默祈祷唐僧能顺利取得真经,也盼望着自已能有机会真正洗去罪孽,找到救赎之路。他
深知,自已的妖生之路,从此刻起,已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未知,而他唯有坚定信念,才能在这善与恶的边缘,寻得最终的归宿。
西游记通俗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西游记通俗版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4I8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