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1260年 蒙古铁骑展豪情

小说: 民族焕境编年史   作者:5路偷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民族焕境编年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4L2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公元1260年,天下局势恰似那风云际会的广袤苍穹,变幻莫测且波谲云诡。蒙古帝国的赫赫威名早已随着铁骑的征伐传遍四方,其疆域之辽阔,令人咋舌,东抵那浩渺无垠的太平洋之滨,西至欧洲大陆的多瑙河流域,南到温暖的印度、中南半岛,北达冰寒彻骨的西伯利亚之地,真可谓是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然,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潮涌动。大汗蒙哥在那征伐南宋的钓鱼城一役中骤然崩逝,仿若一颗巨石砸入平湖,瞬间搅乱了原本看似稳固的局势。消息传开,蒙古帝国的内部,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着无尽的躁动与纷争。忽必烈与阿里不哥,这两位皆具雄才大略的兄弟,皆将目光紧紧锁在了那至高无上的汗位之上,一场没有硝烟却关乎帝国命脉的争斗,就此拉开了沉重的帷幕。

彼时,诸多民族在这蒙古铁骑的统治之下,各自演绎着不同的生活篇章。或顺应时势,在蒙古的宏大版图中找寻着新的生机;或坚守传统,于故土之上守护着先辈传承的文化火种。

据《元史》载:“庚申,帝(忽必烈)驻跸桓、抚间,宪宗(蒙哥)令断事官牙鲁瓦赤与不只儿等总天下财赋于燕,视事一日,杀二十八人。其一人盗马者,杖而释之矣,偶有献环刀者,遂追还所杖者,手试刀斩之。帝责之曰:‘凡死罪,必详谳而后行刑,今一日杀二十八人,必多非辜。既杖复斩,此何刑也?’不只儿错愕不能对。”

从这简短的记载之中,便可窥得当时局势之一二。忽必烈于细微之处尽显其治国理念,在那众人皆忙于争权夺势的乱局之中,他独独关注着律法之公正、行事之合理,与部分行事鲁莽的蒙古旧贵族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期,天下间的商贸往来却并未因这汗位之争而全然停滞。沿着那蜿蜒曲折的丝绸之路,宛如一条串联起多元世界的璀璨丝带,不同民族的身影穿梭其中,演绎着别样的繁华。维吾尔族的能工巧匠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将五彩丝线编织成一匹匹华美的锦缎,那锦缎之上,绣着寓意吉祥的图案,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无论是东方的达官贵人,还是西方的领主富商,皆对其青睐有加,使之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炙手可热的珍宝,引得商人们竞相争抢。

回族的商贾们更是凭借着他们的聪慧机敏,游走于各个城市之间。那香料铺子中,摆满了从遥远之地运来的各类香料,乳香、没药、丁香等,一经点燃,馥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在大街小巷,让过往之人皆沉醉其中。他们熟稔各地的风土人情,操着不同的语言,与各族商人谈笑着、交易着,为这动荡的时代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热闹与生机。

在蒙古草原的深处,有一处名为乌兰图雅的部落,部落里有个名叫巴特尔的蒙古族少年,年方十六,生得虎头虎脑,双目犹如那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他身材魁梧,虽年纪尚轻,却已然有着成年男子的体魄,那是在草原上长期放牧、习练骑射练就的好身板。

巴特尔的阿爸,是部落里德高望重的巴特尔图老族长,一生经历过无数风雨,跟随先辈们征战过不少地方,身上留下的一道道疤痕,仿佛是岁月镌刻下的荣耀勋章。老族长时常坐在篝火旁,给族里的孩子们讲述那往昔的故事,每当讲到成吉思汗带领着蒙古铁骑踏破山河、威震四方之时,他的眼神中便会燃起炽热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岁月。

巴特尔就坐在阿爸身旁,听得最为入神,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他,在他心底种下了一颗渴望像先辈们一样纵横驰骋、建功立业的种子,随着年岁的增长,这颗种子愈发茁壮,几欲破土而出。

这日,巴特尔正与好友们在草原上放牧,湛蓝的天空中,几朵洁白的云彩悠悠地飘荡着,仿佛是被天神随手洒落在画布上的棉花。羊群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时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好似在演奏着一曲草原的牧歌。

突然,远处扬起一阵尘土,如同一团黄褐色的云雾朝着他们滚滚而来。巴特尔心中一惊,忙握紧了手中的马鞭,警惕地望向那尘土扬起之处。待那尘土渐近,才看清原来是外出打探消息的族中青年们回来了。

众人赶忙围了上去,急切地想知道外面的情况。为首的青年名叫朝鲁,他面色凝重,先是大口喝了几口水,润了润那因赶路而干裂的嘴唇,然后缓缓说道:“大汗蒙哥已逝,如今忽必烈王爷在开平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已然宣布即汗位,可那阿里不哥王爷却在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也宣称自已才是正统的大汗,两边的人马都在集结,看样子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了呀!”

众人听闻,皆是一阵唏嘘,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巴特尔却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心中想着,这或许就是自已一展身手、成就一番功业的时机到了。

没过几日,部落里便接到了忽必烈派来使者传达的命令,要求各部落派遣精壮男子前往开平城集结,以备后续可能发生的战事。巴特尔听闻此消息,兴奋得一夜未眠,第二日一早,便迫不及待地跑去跟阿爸说自已要去。

阿爸看着儿子那急切又坚定的模样,心中虽有万般不舍,可也明白巴特尔的性子,就如同那草原上脱缰的野马,一旦认准了方向,便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拍了拍巴特尔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啊,此去定要小心谨慎,战场上刀剑无眼,可莫要逞强,记得你是为了部落,为了咱蒙古的荣耀而去,平安归来才是最重要的啊。”

巴特尔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阿爸放心,我定会小心的,定要让咱乌兰图雅部落的名字在这战场上被众人传颂!”

随后,巴特尔便随着部落里选拔出的精壮男子们一同踏上了前往开平城的路途。一路上,他们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有赶着驼队的维吾尔族商人,驼背上驮满了精美的锦缎、璀璨的珠宝,那商人操着不太熟练的蒙古语,与他们打趣道:“哟,这是去建功立业了呀,可得多抢些战功回来,到时候也好来我这儿换些好宝贝呀!”巴特尔听了,哈哈大笑,回应道:“那是自然,等我立了大功,定要把你这驼背上最亮眼的宝贝都换走咯!”

还有那骑着毛驴的回族老者,驴背上驮着几个大大的香料袋子,一路上香气飘散。老者眯着眼睛,笑着对他们说:“小伙子们,这一去可得小心着点儿呀,那战场上虽说能挣得荣耀,可也凶险得很呐,愿真主保佑你们咯。”巴特尔等人赶忙谢过老者的好意。

进入开平城,作者“5路偷懒”推荐阅读《民族焕境编年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那热闹喧嚣的景象让巴特尔等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独特的乐章。汉族的书生们手持书卷,摇头晃脑地诵读着诗词文章,那模样甚是有趣;朝鲜族的百姓们聚在一起,敲着长鼓,跳着欢快的舞蹈,引得众人纷纷驻足观看;藏族的喇嘛们身着红黄相间的僧袍,手持念珠,口中念念有词,为这世间祈福。

巴特尔他们被安置在城中的一处营地,开始了紧张的训练。每日天还未亮,他们便要起床,先是围绕着营地跑上几圈,锻炼体力,然后便是练习骑射之术。那射箭的靶子立在远处,一开始,巴特尔还有些射不准,为此懊恼不已。旁边的一位蒙古族老兵看到后,笑着打趣他:“嘿,小家伙,你这箭射得呀,怕是连那靶子都要笑话你咯,莫急莫急,慢慢来嘛,当年我刚练的时候,还不如你呢!”巴特尔听了,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更加刻苦地练习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巴特尔的骑射技艺日益精进,在一众新兵中已然脱颖而出。可就在众人都以为会继续这样平静地训练下去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这份宁静。

原来,阿里不哥那边得知忽必烈在开平城集结兵力,竟暗中派人前来破坏,意图扰乱军心。一日夜里,巴特尔所在的营地突然燃起了大火,一时间,喊叫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乱作一团。巴特尔从睡梦中惊醒,赶忙拿起武器,冲出营帐。只见火光冲天之中,一群黑衣人正朝着营地的粮草处奔去,他心中明白,若是粮草被烧,那后果不堪设想。

巴特尔大喊一声:“兄弟们,有人来偷袭粮草了,随我来!”说罢,便翻身上马,朝着黑衣人冲了过去。其他的士兵们也纷纷反应过来,跟着巴特尔一同追了上去。

双方在火光中展开了一场激战,巴特尔挥舞着手中的弯刀,那刀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他左劈右砍,一时间竟也拦住了不少黑衣人。可那黑衣人也甚是凶悍,其中一人趁着巴特尔不备,挥刀朝他砍来,巴特尔躲闪不及,手臂上被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但他咬了咬牙,忍着疼痛,继续与黑衣人搏斗。就在众人渐渐有些抵挡不住之时,城中的守军及时赶到,与巴特尔他们一起,将黑衣人打得落花流水,生擒了不少。

经过这一场变故,营地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起来,训练也愈发严格。巴特尔的手臂受伤,本应好好休养,可他却不肯落下训练,每日依旧坚持练习,让众人对他愈发敬佩。

又过了些时日,忽必烈传来命令,要对周边的一些不安定地区进行巡查,以确保开平城的安全。巴特尔主动请缨,带着一队士兵踏上了巡查之路。

他们一路西行,经过了不少城镇村落。在一处名叫塔尔巴哈台的小镇上,住着许多不同民族的百姓。有哈萨克族的牧民,他们的帐篷如同那草原上盛开的白色花朵,点缀着这片大地。巴特尔他们走进一户哈萨克族人家,主人热情地招待了他们,拿出了自家酿制的马奶酒,还有烤得滋滋冒油的羊肉。巴特尔喝了一口马奶酒,只觉得那味道酸酸甜甜,甚是独特,他笑着对主人说:“这马奶酒真是好酒呀,喝了这酒,怕是我这一路上都有力气咯!”主人哈哈大笑,说道:“那你们就多喝点儿,这可是我们哈萨克族的宝贝呢,喝了能祛寒保暖,最适合你们这些赶路的人了。”

继续前行,他们又遇到了一群柯尔克孜族的猎人,猎人们肩上扛着打来的猎物,正兴高采烈地往回走。巴特尔与他们交谈起来,得知他们在这山林间狩猎,靠着自已的本事养活一家人,还时常会将多余的猎物拿去与其他民族交换生活用品。巴特尔夸赞他们的箭法厉害,一位猎人笑着说:“我们柯尔克孜族的男儿,若是连箭都射不好,那可娶不到媳妇咯!”众人听了,皆是一阵哄笑。

巡查归来,巴特尔等人带回了不少关于周边地区的消息,也让忽必烈对局势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而巴特尔也在这一次次的经历中,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他的名字,开始在军中流传开来,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少年英雄。

在这1260年,天下依旧在动荡中前行,而像巴特尔这样的蒙古族少年,以及各个民族的百姓们,都在这历史的洪流中,书写着属于自已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此时,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与蒙古相关的少数民族也有着各自的情况。

在中亚地区,维吾尔族的分支在花剌子模等旧地继续传承着他们精湛的手工艺,除了制作锦缎,在陶器、金银器制作方面也有着极高的造诣。他们与周边的波斯、阿拉伯等民族进行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其制作的精美工艺品深受各地贵族喜爱,成为了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少维吾尔族的商人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传播着本民族的文化与技艺,同时也带回了外面世界的新奇事物,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回族的族人们在中东地区,依托着当地繁荣的商业环境,经营着各类生意。他们在大马士革、巴格达等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个聚居区,这些聚居区内有着宏伟的清真寺,是人们进行宗教活动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回族的学者们在这里钻研伊斯兰教教义,与当地的宗教学者交流探讨,不断丰富着宗教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们也将东方的造纸术、印刷术等先进技术传播开来,对当地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东欧草原上,钦察族与蒙古的联系较为紧密,他们在蒙古西征的影响下,自身的军事组织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钦察族的骑兵借鉴了蒙古铁骑的一些战术,战斗力得到了提升,成为了东欧草原上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与周边的罗斯公国时而合作,时而争斗,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争夺着资源与领地,其独特的草原文化也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演变。

藏族的部分分支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民族有着频繁的往来。他们将藏传佛教传播到了这些地区,不少印度、尼泊尔的信徒慕名而来,前往藏地的寺庙朝拜学习。同时,藏族的传统医学、建筑艺术等也在交流中被外界所知晓,像藏式的碉楼建筑风格,以其坚固美观的特点,让当地的人们大为赞叹,甚至有一些地方开始模仿这种建筑形式来建造房屋。

朝鲜族在朝鲜半岛上,继续传承着他们悠久的农耕文化与独特的民俗传统。尽管当时处于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边缘,但依然保持着与中原地区以及周边日本的交流。在农业方面,他们不断改进稻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使得半岛上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在文化上,他们的歌舞、服饰等特色文化吸收融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



    (http://www.220book.com/book/4L2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民族焕境编年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4L2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