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旧人再相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曦初露,政君便如往常一般早早起身,踏入静谧的林间,采集晨露,用以煮茶。寒雾在脚下缭绕,她一边漫步,一边采露,清冷的面容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岁首后半月,恰逢上元佳节,这是魏府设宴之日。

魏郡的大户与官宦人家,纷纷前来拜年,以求沾染魏府的喜气,共度祥和佳节。清晨,魏郡仿若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被层层雾霭笼罩,朦胧而神秘。街头已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打破了这份寂静。

锦瑟深知今日意义非凡,绝不能让姑娘在装扮上落了下风。她精心挑选了一件雪白色的汉式绫罗长裙,腰间束着同色玉带。因清晨寒气逼人,又为她披上一件雪白色狐毛大氅,在脖子处系了个俏皮的蝴蝶结,略施薄妆后,原本如雪的脸颊泛起光泽,仿若春日枝头初绽的桃花。

政君带着几个丫鬟,忙碌的穿梭在街头巷尾。

“锦瑟,今日是大日子,咱们得挑些府里用得上的物件。”

政君穿梭于街市,挑选了诸多实用之物,花灯绚丽多彩,点亮后定能为魏府添几分佳节氛围;翠玉温润通透,尽显高雅品味;布匹色泽鲜艳、质地优良,可供裁剪新衣。她在前挑选,锦瑟则在后手忙脚乱地拿取、付钱。

待街上熙熙攘攘、人潮涌动时,二人已满载而归。街头巷尾,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两名姑娘,前者白衣飘飘,眼眸含笑,仿若遗世独立的仙子;后者红衣鲜丽,嘴角嘟囔,一路小跑,活脱脱一个受了委屈的娇俏丫鬟。

=========

回府后,政君仿若预感到风暴将至,果不其然,魏瑾传唤她至书房。她心中明白,父亲突然召见,准没好事,当年东平王便是如此,今日这般,究竟所为何事?

她仿若踏入自家房间般从容,莲步轻移,迈入书房,声音轻柔却透着礼貌:“女儿见过父亲,不知父亲此时唤女儿何事?” 开门见山,一如既往的作风。

“政君,前几告知为父,你杀人了?” 魏瑾将那接到的案件封存起来,故作姿态。

他眉心紧锁,声音低沉得仿若能冻住空气,正月的喜庆气氛瞬间消散。政君心下一沉,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可面上依旧云淡风轻:“是,那人与女儿狭路相逢,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女儿为求自保,只能先下手为强。” 清冷的语调不带丝毫波澜,这股子魄力让魏瑾心头一震。

魏瑾虽一生风流,却自问未做亏心事,如今看着自家骨肉如此果敢,满心疑惑:“你为何杀人?可晓得大夏律法?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看来事情果真败露,政君眼眸中闪过一丝失望,耳边是魏瑾的絮叨:“丫头,为父一直瞧你做事沉稳,顾全大局,怎会如此冲动,一怒之下犯下大错?你这般,让为父如何收场?”

她抬眸,眼神仿若幽潭般平静,幽幽开口:“祸是女儿闯的,女儿自会处理,不劳父亲费心。”

言罢,眼中情愫愈发冰冷,对着魏瑾轻点臻首,不顾魏瑾反应,拂袖而去。

===============

院子里,骄阳洒在政君身上,却映出一个落寞凄凉的影子。方才魏瑾之言,表明杀人之事已被人拿捏把柄,既然如此,绝不能让李亲背负罪名,唯有自已扛下。她心中默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沉思中的政君未察觉身后有人,那人怀着满腔赤诚,顺着她的喃喃自语承诺:“不管何时,不管多少艰难险阻,我都陪你一起扛。”

说罢,双手紧紧握住政君双肩,仿若传递无尽力量,驱散了她周身寒意。

================

正午时分,暖阳高悬,府里宾客纷至沓来,皆是魏郡有头有脸的大户与官宦人家。赵、郑、荀三大家族均有人至,又有绮梦轩掌事怜昕夫人送来福礼,东平王刘桓也有派人赠礼。

政君万事俱备,带着李亲步入正厅,让她并肩而坐,笑语嫣然:“姨娘,母亲已逝,政君唯有您这一位姨娘。既难得进府,便多住些时日。” 凑近李亲耳畔,悄声叮嘱:“今日府里大日子,望您配合,记住,您是我姨娘,未曾受刑,更未杀人。”

“嗯。” 李亲望向政君,余光瞥向荀氏座位处,生的几分害怕与记恨,转瞬眼中化为对政君的理解,乖巧点头,端庄落座,静候魏瑾。

宾客陆续到齐,唯有大娘子赵静如、三姨娘郑瑞楠与魏逸辰、魏惜君几人未现身,政君不焦不躁,与刚从武元山至魏府的连成轩相视一笑,眼中尽是掌控全局的自信。她魏政君,怎会轻易向命运低头?即便面临杀人偿命的危机,也要斗上一斗,看看这命究竟能不能偿。

须臾,魏惜君仿若无事般袅袅婷婷地走来。

身后跟着魏逸辰,这位魏府二郎,自幼便对政君心存不屑,此刻亦是一脸轻蔑地睨视着政君。当目光扫到政君身旁雍容华贵的李亲时,眼中闪过一丝质疑,转瞬化为一抹嘲讽。

李亲脸色微变,略显不自然,政君却悠然自得,嘴角含笑,手下暗暗拽紧李亲衣袖,似在无声安抚。李亲回望,对上政君镇定自若的双眸,瞬间明了,转而对魏惜君露出一抹漫不经心的笑,那神韵,与政君如出一辙。

魏惜君见状,美眸中疑惑更浓,政君仿若未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眼眸微抬,笑意妖娆,仿若一切尽在掌握。

正厅内,陈设富丽堂皇,几张屏风错落有致,将空间巧妙分隔。一面是武帝时期的雕着白雪红梅图的屏风,古韵悠长,仿若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另一面是文帝时期盛行的花样百花争艳图的屏风,繁花似锦,尽显盛世繁华。

魏惜君入厅后,在政君对面上角桌案跪坐。

媗君领着丫鬟步入,一眼瞧见政君与安静的李亲,扬起娇俏笑脸:“阿姐,你来得这般早?我还以为你又躲在闺阁研读《楚辞》呢,没想到今日如此勤快。”

言罢,快步走向政君。

政君见媗君一袭桃红色罗裙,发间金钗闪耀,鹅脸上略施淡妆,粉唇轻启,便知她要说什么,忙不迭打断:“三妹,你还不认得吧,这是前几日我刚接来的姨母,是母亲的胞妹。”

声音轻柔,却暗藏机锋。

媗君一怔,有些痴痴地望着政君,半晌才呐呐道:“这是姨母?”

李亲端庄一笑,适时开口:“你就是政君时常提及的三姑娘媗君吧,果真是个美人坯子。既我是政君姨母,你又是政君妹子,往后唤我姨母便是。” 语调不疾不徐,如清风拂面,让人顿感舒畅。

“萱儿见过姨母,姨母真美!” 媗君聪慧过人,瞬间领会政君之意,忙帮着圆谎。

闲聊几句后,媗君挨着政君入座。

不多时,大娘子赵静如与三姨娘郑瑞楠有说有笑地走进。大娘子赵静如身着赤色曲裾,岁月的磨痕被层层胭脂掩盖,一路走来,香气四溢;三姨娘郑瑞楠则是淡雅的湖水绿罗裙,颈口白色绒毛添了几分暖意,素颜薄妆,别有韵味。

政君起身,礼貌浅笑:“大娘子、三姨娘来了。”

接着介绍李亲:“这是政君的姨母,前几日政君甚是想念,便擅自接来小住。”

三姨娘郑瑞楠看向端庄的李亲,心中虽有惊,但很快镇定,微微点头:“有礼了。” 言简意赅,在政君对面下方落座。李亲亦大方回以笑脸。

大娘子赵静如却仿若被一道惊雷击中,瞬间呆立。当年她入府时,曾见过魏大娘子一面,虽印象模糊,可那独特气质,尤其是眼角与政君一模一样的泪痣,让她笃定眼前之人便是魏瑾原配李亲。

“你?你是……” 大娘子赵静如面色苍白,当年她进府时,正值李亲被冷落之际,李亲产女后离去,如今归来,她惊愕得语无伦次。

政君瞧出端倪,嘴角勾起一抹满意弧度,抢过话头:“大娘子,她是政君的姨母,母亲的胞妹。”

李亲微微点头,仪态万方:“有礼了 。”

连成轩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对政君智谋暗自赞叹,面上却化作一抹温润笑意。

此时,魏瑾和魏源二兄弟一同现身。宾客纷纷起身,拱手作揖:“大人。”

魏瑾环视一圈,见场面热闹,安排得当,政君招呼周到,满意颔首:“大过年的,何须多礼!一家人用膳,开心就好。”

言罢,迈步走向正门对面桌案,未留意一旁跪坐的李亲,正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脚尖,仿若在丈量与他的距离,回忆往昔恩怨。

路过政君时,魏瑾余光扫到李亲,脚步一顿。只见她鹅脸温婉,眉心微蹙,两弯如烟眉,一双含情目,眼角细纹难掩岁月沧桑,薄唇紧抿,神情自若,眼角泪痣夺目耀眼,仿若一道强光,瞬间刺痛魏瑾眼眸。

“夫人?” 魏瑾喃喃自语,思绪仿若被卷入时光旋涡,回到十几年前。

那时,他初任廷尉记,与李亲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不知何时起,他心性转变,骄奢淫逸,夜不归宿,留李亲独守空闺,对月长叹。

多少次,李亲盼他归来,却一次次失望转身。他从未细想,亦不知何时背弃了诺言,淡忘了初心。

如今,眼前这张相似容颜,仿若一面镜子,照出他过往罪孽,魏瑾陷入沉思,眼角酸涩刺痛。魏逸辰察觉异样,轻推父亲,低声唤:“父亲,父亲!”

魏源亦震撼不已,这女子与政君容貌相仿,任谁见了都难免惊愕。

政君嘴角噙着玩味笑意,目光流转,轻声提醒:“父亲,您怎么了?” 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

魏瑾回过神,强压情绪,脱口而出:“这位是?” 到底是久经官场,虽内心翻江倒海,面上却迅速恢复平静,可这细微变化,被政君敏锐捕捉。

“父亲,您忘了?这是政君的姨母啊,母亲的胞妹。” 政君俏皮眨眼,眼中喜色难掩,仿若恶作剧得逞的孩童。魏瑾仍有些茫然,反复念叨:“姨母?姨母?”

李亲端坐如松,扬眉浅笑:“大人安好!”

仪态优雅,仿若岁月未曾在她身上留下痕迹,静静等待着接下来的风云变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