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 魏府
北苑之中,晨曦初破,那柔和的光线如丝缕般透过枝叶的罅隙,洒下一地斑驳的碎金。政君的贴身丫鬟锦瑟,一如既往地怀揣着精心准备的早膳,迈着轻盈的步伐,向着政君的闺阁款步走去。她的嘴角噙着一抹温婉的笑意,心中暗自思量,今日定要让姑娘品尝这新学来的糕点,想必姑娘定会欢喜非常。
然而,当她轻轻推开闺阁的门,屋内的景象却让她瞬间僵立在原地,仿若被定住了一般。只见床铺整整齐齐,屋内静谧得有些诡异,却独独不见政君的倩影。锦瑟的笑容瞬间凝固,手中的食盒险些滑落,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令她的心脏猛地一缩。
“姑娘?姑娘!” 锦瑟焦急地呼喊着,声音在屋内回荡,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她慌乱地在屋内四处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每一个橱柜、每一处床底,皆被她仔细搜寻,可政君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不见丝毫踪迹。
锦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她强忍着内心的恐惧,迅速转身,如疾风般跑出了闺阁。她下定决心,哪怕将魏府上下翻个底朝天,也一定要找到政君。
于是,锦瑟开启了一场疯狂的搜寻之旅。她穿梭在魏府的各个庭院之间,脚步急促而慌乱,裙角飞扬。她奔至政君平日里喜爱的花园,那曾经繁花似锦、蝶舞翩跹的地方,如今在她眼中却显得格外冷清孤寂;她又匆匆跑去藏书阁,满心期望能在那堆积如山的书卷中寻到政君的身影,可回应她的唯有寂静的书架和自已急促的呼吸声。
魏府中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锦瑟匆忙的足迹。她逢人便问,询问了每一个路过的仆人,可得到的皆是摇头和茫然的眼神。她的心中愈发焦急,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如珍珠般滚落,发丝也在奔跑中变得凌乱不堪。
锦瑟路过西苑搜寻时,却在那片绿荫草地上,发现遗落的一方丝巾,上面还有一个标准的‘政’字,是政君遗落之物。锦瑟的手忍不住剧烈颤抖起来,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与姑娘失踪有着莫大的关联。
紧接着,她在闺阁的窗台上发现了一小片不属于府中黑色粗麻布,质地粗糙且厚实,不像是寻常人家所用之物。锦瑟将布料小心地拿起,放在手心细细端详,心中疑惑丛生,暗自思忖:这会是那些带走政君之人留下的吗?
带着这些发现,锦瑟又来到了政君时常去的花园。在花园的小径旁,她注意到一处草丛有明显被踩踏过的痕迹,周围的花朵也被压得东倒西歪,花瓣散落一地。锦瑟蹲下身,仔细查看,发现草丛中还掉落了一枚造型奇特的玉佩,玉佩上雕刻着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图案,似是某种神秘的标记,透着一股神秘而诡异的气息。
眼见着在魏府中毫无所获,锦瑟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她深知仅凭自已一人之力,难以寻到政君下落。
于是,她想到了二姑娘敏君和四姑娘惜君。敏君向来聪慧果敢,行事雷厉风行;而惜君自那日揭露赵敬修恶行后,与政君愈发亲近,且心思较为细腻,若能得到她们的帮助,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锦瑟匆匆赶到南苑,此时的敏君正在整理衣物,准备出门。看到锦瑟那慌乱失措的模样,敏君心中一惊,连忙问道:“锦瑟,发生何事了?如此慌张,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锦瑟气喘吁吁地说道:“二姑娘,不好了!大姑娘…… 大姑娘不见了!奴婢把魏府都找遍了,可就是不见她的踪影。” 说着,她的眼中泛起了泪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与此同时,她将在那丝巾、布料和玉佩一并拿给敏君看,焦急地说道:“姑娘,你看,我还发现了这些,会不会和姑娘的失踪有关?”
敏君接过仔细查看,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说道:“这些东西确实可疑,看来长姐的失踪绝非偶然,背后怕是有隐情。”
敏君听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如霜。
她深知政君在魏府中的重要地位,若真的失踪,那必定是一场大祸,甚至可能危及整个魏家。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说道:“莫要慌张,我这就带人在魏郡满城搜寻。你且放心,我们定会竭尽全力找到长姐。”
说罢,敏君迅速召集了一群家丁,言辞简洁而有力地交代了几句后,便带着他们匆匆离开了魏府,朝着魏郡的大街小巷奔去。
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匆忙,仿若在与时间进行一场生死赛跑。
与此同时,锦瑟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惜君的居所。惜君正在窗边专注地刺绣,看到锦瑟闯了进来,她微微皱眉,放下手中的针线,轻声问道:“锦瑟,这是怎么了?如此冒失,可是有什么急事?”
锦瑟将政君失踪的事情又详细地说了一遍,眼中满是哀求之色:“四姑娘,求你帮帮我,一起找找姑娘吧。她若是出了什么事,我可怎么活啊。”
惜君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她点了点头,说道:“你莫要着急,我这就带人去翎华阁找找。或许大姐姐在那里也说不定。”
于是,惜君也带着一群人出发了。她先是在魏府中仔细地搜索了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隐蔽的角落,哪怕是最偏僻的柴房、最不起眼的杂物间,她都一一查看。之后,她又前往翎华阁,那是政君偶尔会去的地方,她期望能在那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而锦瑟,在求助完敏君和惜君后,心中依然放心不下。她突然想到了三姑娘媗君,媗君与政君一向要好,哪怕因着连成轩跟政君婚事有所隔阂,可依然是要好姊妹。
锦瑟怀着一丝希望再次来到西苑。此时媗君正在院子里悠然地赏花,看到锦瑟前来,她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轻声问道:“锦瑟,你怎么来了?可是阿姐出事了?”
锦瑟行礼后,焦急地说道:“三姑娘,大姑娘失踪了,您可知道她去了何处?”
媗君听后,脸上露出一副惊讶至极的表情,说道:“竟有此事?我丝毫不知啊。近日阿姐与我鲜少往来,更没跟我提过要去何处。这可如何是好?”
锦瑟看着媗君的表情,心中虽有些疑惑,但此时她也顾不上许多。她继续说道:“三姑娘,求您帮忙找找我家姑娘吧。她若是出了什么事,我……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此时魏瑾那妾室郑瑞楠从西苑正厅走出,及时接过话茬道:“锦瑟你莫担心,我这就派人同三丫头一起找寻。大姑娘她素来有所主张,不一定就是有危险。没消息,也许是好消息。”
媗君被母亲郑瑞楠打断后,也不敢多言,微微点头,说道:“你放心,我定会帮忙寻找。阿姐是魏氏嫡女,阖府众人皆不会袖手旁观。” 说着,她便叫来了几个丫鬟,吩咐她们也一起帮忙寻找。
转眼一个日夜都过去,众人依旧没有找到政君的下落。整个魏府都沉浸在一片压抑沉闷的气氛之中,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敏君在魏郡中四处打听,询问了无数人,从街头的小贩到巷尾的居民,从店铺的老板到衙门的差役,可得到的都是失望的答案。她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双眼布满血丝,但眼神中却依然透着坚定不屈的光芒。
惜君在魏府和翎华阁之间来回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瓦砾,她都仔细查看。她的心中也充满了担忧,不知政君到底遭遇了何事,是被歹人掳走,还是陷入了什么困境。
而锦瑟,更是心急如焚,整日以泪洗面。她心中充满了自责,觉得若不是自已疏忽大意,政君也不会失踪。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跪在佛前,默默祈祷,希望上天能保佑政君平安归来。
敏君思忖,此事不能再隐瞒下去了。
于是,她独自前往魏瑾的书房,将政君失踪之事如实上报。
魏瑾听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与愤怒。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若政君真的遭遇不测,那对魏家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可能影响到家族的兴衰荣辱。
“立刻传令下去,让魏潇带人在满城搜寻。务必找到政君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魏瑾大声道,那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要将这压抑的气氛冲破。
一旁魏瑾之子魏逸辰,不轻不重的开口道:“长姐向来自有主张,或许此番是有事耽搁。父亲也莫着急,兴许她只是独自去武元山找连大哥而已。”
“闭嘴。”魏瑾呵斥一声,看着魏逸辰不由得斥道:“你长姐何时出过这等岔子?便是要去,也会有所留信。哪像你,成日里不见踪影。”
魏逸辰闻训也不好多言,只心中生怕事情败露,索性一切都装作不知一般,沉默不语。
此言一出,倒是提醒敏君,连成轩回武元山备婚已近月余,若政君真在武元山,起码人是平安,若不在武元山,有他相助,也能事半功倍。
“伯父,不如我去一趟武元山,将此事告知连郎君。他已经与长姐备婚在即,又江湖阅历丰富,人脉广泛,或许能从中得到线索。” 敏君说道。
魏瑾听后,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你说得有理。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吧。你即刻出发前往武元山。务必尽快将大姑娘平安带回。”
敏君领命后,便匆匆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前往武元山。她深知此行责任重大,若能找到连成轩,或许就能找到政君的下落,拯救政君于水火之中。
在出发前,敏君来到了锦瑟的住处。此时的锦瑟正坐在床边,神情恍惚,眼神空洞。敏君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锦瑟,你莫要太过自责。此事并非你的错。我这就前往武元山,去找连郎君。相信他定会有办法找到长姐。”
锦瑟抬起头,眼中满是希望的光芒,犹如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说道:“二姑娘,你一定要找到连连郎君,让他救救姑娘。大姑娘,她一定不能有事。”
敏君点了点头,说道:“你放心,我定会尽快赶到武元山。你且在府中好好等候消息。若有任何线索,即刻派人通知我。”
说罢,敏君便转身离开了。她骑上一匹快马,朝着武元山的方向疾驰而去。她的身影在道路上渐渐远去,只留下一路扬起的尘土,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急切与坚定。
而在魏府中,众人依旧没有放弃寻找政君。他们继续在魏郡的各个角落搜寻着,哪怕是最偏远的山村、最隐蔽的山洞,他们都不放过。
仿佛每一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政君能平安归来,希望这场噩梦能早日结束。唯有那二人,在心中燃起的黑暗,却又带着一丝败露的紧张……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