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之上,敏君与赫连颉比武之事方息,又有连成轩与那东瀛武士以忍术而比武,一时之间殿内众人沉醉其中,哪怕一次比武较量作罢,殿内众人意犹未尽,正沉浸在那紧张刺激的氛围之中。
而此番献艺由政君全权负责,宴会既已达到高潮迭起,多国献艺难分高下。政君此刻正心思缜密的盘算着接下来如何将此宴会抵达高潮,她神色从容,仪态万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下一场献艺。
此次,她将重任托付于凤瑶,以托盘为舞之依托,重现昔日那名震世界的《长安歌》,且更有甚者是以托盘作舞,此一场惊世之舞,或可名动世界,更可让凤瑶堂堂正正回归李府。
此时凤瑶身着一袭绯红色绣凤舞衣,那凤凰刺绣栩栩如生,仿若下一秒便要振翅高飞,裙摆如彩云飘动,随着她的每一步轻盈移动,散发出如梦似幻的光泽。
她云鬓高耸,金钗玉簪点缀其间,在灯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她款步走向那特制的托盘,那托盘仿若承载着她的整个舞台,承载着她的梦想与荣耀。
乐声悠扬而起,如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凤瑶莲步轻移,踏上托盘,身姿轻盈,仿若一只灵动的凤凰,在九天之上翩翩起舞。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举手投足间,尽显舞者的神韵。
她时而旋转,如柳絮随风飘荡,轻盈而自在;时而跳跃,似凤凰展翅高飞,气势磅礴。那舞姿,恰似凤舞九天,美得令人窒息,引得满堂喝彩。
众人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她,仿若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无法移开分毫。
然而,就在舞蹈即将进入高潮之时,变故突生。
凤瑶在一个高难度的旋转动作中,突然感觉到舞鞋上有异样的刺痛,低头一看,竟是在那舞鞋一侧暗藏着锋利的刺刀。何人竟然有人敢在国宴上破坏献艺?
她心中一惊,脚下一滑,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差点从托盘上跌落。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一时间,整个大殿内充满了惊呼声。
而政君,自凤瑶上台时一直密切关注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不待凤瑶发觉舞鞋有异,她已从凤瑶那旋转脚尖中,赫然观察到舞鞋侧面那一抹寒光。看来此番作舞,是有人蓄意破坏。
她毫不犹豫,迅速起身,快速将那繁重外衫尽数褪去,仅留下一身火红凤凰于飞舞衣呈现,此时她如同闪电一般,借助那舞台托盘之力,长绫一甩。
此时不远处连成轩仿若看穿政君一般,他脚尖轻点,如长虹贯日般飞身而去,转瞬一手拉住政君,一手拉住长绫,自那舞台下方挥手一甩,政君顺着那飞舞长绫,仿佛腾飞九天玄女般,自舞台一侧飞身而往,稳稳落上了托盘。
她稳稳地扶住摇摇欲坠的凤瑶,轻声安慰道:“莫怕,有我在。”
说罢,她迅速蹲下,为凤瑶脱掉那暗藏危险的舞鞋。
此刻,政君站在托盘之上,身姿挺拔,仿若一朵盛开在风雨中的铿锵玫瑰,坚韧而美丽。她向凤瑶微微点头示意,凤瑶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恐惧,继续在托盘上翩翩起舞。而政君,则与凤瑶双姝并行作舞,二人宛若那两只腾飞凤凰般,此时《长安歌》那乐声,已逐渐被那编钟与鼓声交织着箜篌之声代替。
只见政君长袖一挥,身姿轻盈地跃上那巨大的战鼓。
此时,一众舞姬纷纷鱼贯而出,她们身着素色轻纱,宛如仙子下凡,手中展开一幅幅雪白锦帛,在大殿中缓缓铺陈开来,仿若一片洁白的云海。
政君脚尖轻点,蘸取墨汁,随着激昂的乐声响起,她开始边跳舞边作画。
她的舞姿灵动多变,时而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时而如彩凤朝阳,优雅动人。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与那激昂的鼓点完美契合。她的脚尖在锦帛上轻点、滑动,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那墨汁随着她的动作,逐渐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山河画卷。此时乐声宛若气吞山河般,由缓转急,又似那战场上马蹄纷纷,犹如那勇猛战士踏足。政君舞蹈由软转为英姿飒爽,在那锦帛来回间,宛若凤凰于飞。
而托盘上,凤瑶那手中长绫腾飞,宛若龙凤缠绕般,仿佛九天之中玄女下凡。
政君在那四肢蘸墨间,那气吞山河般的万里山河图,已将近完成。
几个来回之间,舞蹈与画作同步进行,众人看得目瞪口呆,被这精彩绝伦的表演深深震撼。
此时宣帝目光落在台上二人配合作舞上,无论是托盘作舞的凤瑶,或是那锦帛飞舞作画之人,都深深引起他那注意。
刘炽看着舞台上那女子,内心泛起一阵涟漪,果然是不会令他失望之人。有那么一瞬,他竟然心生能拥有此人之欲,不过转瞬,已经化作虚无,自心底为连成轩感到幸福,只愿这二人能抓住幸福。
而东平王刘桓首次见到这般之人,他不由得加重当初刘魏两门姻亲不应当就此妥协。他不由得自言自语道:“此番名动长安,日后定成祸患。”
连成轩目光从始至终都落在政君身上,无论是惊艳才绝般舞蹈,还是那气吞山河般画作,他眸中都已将政君深深印入,仿佛二人早已灵魂交织,死生无转移。
当众人都在赞叹与惊艳之余,那三皇子刘轼,从原本饶有兴致欣赏表演,逐渐目光落在政君身上,那是一张何其神似的面庞,在那百转千回间,仿佛千百年不见,在将要遗忘中重生,那一颦一笑,一舞一动。他整个人几乎愣住,从前那以往记忆,犹如汹涌潮水般浮现在眼前。
“阿……”一句话几乎将要不受控制般脱口而出:“是了,学舞蹈与美术。”
他紧紧盯着政君,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那光芒中,既有惊讶,又有失而复得,又有贪婪。他心中暗自思忖:“传闻中的魏政君,竟然是她?这一次,你这般貌若天仙,才情出众,我定会将你牢牢握住。”
政君在鼓上翩翩起舞,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她的舞蹈也完美收官,而那幅万里河山图,也在她的笔下徐徐展开。末了,政君咬破手指,弹指一挥间,一滴血红落在雪白锦帛之上。
整幅画作气势恢宏,山河壮丽,栩栩如生,更有那一轮血色红日,似又照耀天下,仿若将整个天下都囊括其中。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那掌声和喝彩声,仿若要冲破宫殿的屋顶,响彻整个长安城。
“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此幅画卷,可是此意?”一舞作罢,那朗声出自于宣帝之声。
这一次舞蹈,除却那凤舞九天,更是那日月所照的气吞山河图。政君与凤瑶一舞作罢后施礼,顺着宣帝那赞叹之声,应声答道:“陛下,臣女魏氏政君携李氏凤瑶,在此万国来朝国宴上,斗胆献艺。实在是,臣女自千里外那魏郡而来,一路千里奔赴长安,沿途所见所得,日月所照之处,均为我夏土。叹我东方大夏疆域辽阔,故而在此班门弄斧。”
“臣女观外邦来使,均有所长。或有舞蹈,或有武艺,更有豪情壮志。我东方大夏之国,是为礼乐之邦,无论武艺或是舞艺,均不落于外邦。此画卷,便是政君千里所见。”政君补充道,转而将句,看似重礼,实则丝毫不愿输其他外邦一分之语说出:“凡日月所照,皆为夏土土,江河所至,皆为夏臣。”
一语毕,她将目光投向那匈奴使臣,不卑不亢道:“匈奴欲与我大夏缔约和平数十年,却要缔结姻亲之约。在臣女看来,这是交易亦是威胁。若我大夏不从这交易,那试问匈奴便会举兵南下吗?若是真心缔约,那该拿出诚意,而不是连带着勇士身份都不明。”
政君一语而出,几乎震惊所有人,连带着台上那宣帝和刘炽都有所震撼。而三公九卿之中,纷纷窃窃私语。此时连成轩徐徐从宴会中走出,对着宣帝行礼后,目光落在那匈奴勇士赫连颉身上,缓缓开口道:“左贤王,真心缔约,也当以诚示人。”
这话一出,宛如平静湖面投石,激起千层浪。人人皆知万邦来朝,重外贸邦交,都是以诚相待。可偏生匈奴与大夏百年交战,便是又几年和平,也是不得安宁。眼下堂堂匈奴左贤王,却扮作勇士跟随使团赴夏,此后又提出和亲之约,其心其意难明。
彼时,满堂哗然。纷纷对匈奴议论不断。
而那匈奴使臣听闻,顿时面色一黑,似有被戳破般。而上位宣帝,更是直接表明态度道:“言之有理,匈奴若非真心缔约,心生他思。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这一语一出,那匈奴使臣急忙出列,对着上位深深施礼道歉。此时那赫连颉从席位中出,颇有诚意道:“好一位奇女子,竟能勘破本王身份。本王此行赴夏,确为缔约而来,此前不露身份,也是为方便行事。止于犯边一说,只要本王尚在,两邦定为友好之约。”
此时宣帝不急于答复,而外邦各国使臣,在这精彩绝伦表演中,既有羡慕又生嫉妒。尤其是高丽与新罗两国,此前一直受制于大夏,又爱以自身为大儒始祖而自居,此刻,更是按捺不住。
高丽大儒金墨寻,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方巾,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前来。他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高傲与自信,仿若世间万物皆不被他放在眼中。
金墨寻来到大殿中央,对着众人微微拱手,声音洪亮地说道:“缔约一事,应当陛下与匈奴两邦协商。今日有幸参加大夏这万国来朝之国宴,实乃金某之荣幸。我高丽向以文学昌盛著称,今日不妨以文会友,在这宴会上,金某不才,愿七步做诗,也请诸位一同七步成诗,以展各国文学风采。”
说罢,他微微闭上眼睛,沉思片刻,而后开口吟道:“高丽山川秀,文风千古传。七步诗成韵,雅士聚华筵。”
吟罢,他微微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环顾四周,傲然说道:“谁能达到这个程度,金某甘愿当场认大夏为风雅大儒大国,且高丽全国学子均以此人为文学大家之尊。”
此言一出,众人皆面面相觑,一时间,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因为众人皆知,七步成诗,不仅需要敏捷的才思,更需要深厚的文学底蕴,谈何容易。
此时,三皇子刘轼目光从政君身上从未离开,他如有所思,后似做好决定般,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微笑。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袍上绣着金龙图案,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他迈着优雅的步伐,缓缓走上前来,不过三步而行。
刘轼已然站定,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地吟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吟罢,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这掌声和喝彩声,持续了许久许久,仿若要将整个宫殿都掀翻。众人纷纷赞叹:“三皇子好诗!此诗意境深远,词句优美,实乃佳作。”
然而,此诗一出,对于政君而言,却是宛若惊涛骇浪般。她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心中暗自思忖:“这首诗,分明是我上辈子那个时代所学的五言律诗,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为何三皇子会知晓?”
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惧怕,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政君缓缓抬起头,目光远远地望向刘轼。当她看清刘轼的脸时,整个人瞬间僵住。那面容俊逸,五官硬朗,与连成轩有五六分相似,与刘炽也有三分近似,可若是当真与谁有十分相似,那便是……上一世,令她常年沉浸在噩梦中之人。
她的眼中充满了震惊和恐惧,仿若看到了世间最可怕的东西。她心中暗自惊呼:“傅如实……”
曾经她惊觉连成轩长得有几分像傅如实,如今对比眼前这三皇子刘轼,那才不称之为相似,而是就是同一人。
无数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惧怕。她不禁暗自思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刘轼为何会王维的五言律诗?难道刘轼就是傅如实?”
此时,大殿内依旧热闹非凡,众人还在为刘轼的诗而赞叹不已。
然而,政君却仿若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她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作者“一只不废的天天”推荐阅读《君恩录:熠凰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