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成轩见得摩鸠到来,不禁又惊又喜。待击退黑衣人,战场逐渐恢复平静,连成轩几步上前,对着摩鸠拱手道:“师傅,你来得可真是时候,此番多亏有你。”
摩鸠微微颔首,神色间带着几分凝重,目光扫向众人,缓声道:“成轩,无需多礼。魏瑾魏大人随后便至,他听闻此处有变,心急如焚,即刻起身赶来。”
言罢,他又看向政君,微微欠身,“魏姑娘,还望你莫要受惊。”
政君微微点头,神色间虽有疲惫,却仍不失端庄,轻声道:“多谢摩鸠大师挂念,政君无妨。”
此时,连成轩拿起那枚从黑衣人身上搜出的禁军令牌,眉头紧锁,正思索间,赫连颉仔细一看那令牌,却是心有怒色,他大步走来,指着那令牌道:“这令牌分明是大夏之物,莫不是你们夏国想要对我不利,故意设下这等埋伏?”
连成轩闻言,神色一凛,直视赫连颉的眼睛,沉声道:“左贤王,我此前便已提醒过你,朝堂局势复杂,需小心身边之人。此事真相尚未查明,还望左贤王莫要妄下定论。”
敏君也急忙上前,神色焦急地解释道:“左贤王,此事绝非我夏国本意,定是有人故意设局,想要挑起两国纷争。”
政君亦上前一步,神色温婉却又透着坚定,和声说道:“左贤王,政君以性命担保,我大夏绝无伤害您之意。还望左贤王能给我们一些时间,定会查明真相,给您一个交代。”
赫连颉听了众人之言,神色稍缓,但眼中仍带着疑虑与不甘,道:“好,本王且信你们一回。但此事我绝不会善罢甘休,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若真是夏国之人所为,我匈奴定不会坐视不理。”
众人正说着,刺杀匈奴左贤王的消息仿若一阵疾风,迅速传遍了长安。
与此同时,高丽大儒金墨寻传出死讯,这两件事犹如两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翌日朝堂之上,宣政殿满朝文武皆立于殿内两侧,纷纷对昨日那事议论纷纷,更有百官人心惶惶,唯恐此番给大夏招来战事。
匈奴和高丽两邦使臣听闻消息,怒不可遏,径直闯入朝堂。
众人正说着,刺杀匈奴左贤王的消息仿若一阵疾风,迅速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与此同时,高丽大儒金墨寻传出死讯,这两件事犹如两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议论纷纷,朝堂之上亦是一片哗然。
匈奴和高丽两邦使臣听闻消息,怒发冲冠,径直闯入朝堂。
匈奴使臣身着华丽胡服,腰间佩刀,刀柄上镶嵌的宝石闪烁着冷光,此刻他满脸怒容,大步跨至大殿中央,伸出粗壮的手指,指着皇帝的龙椅,大声咆哮道:“我匈奴左贤王在你们夏国境内遇刺,这是对我匈奴的公然挑衅!你们夏国必须给个说法!否则,两国之间,再无和平可言,铁骑之下,必让你们夏国生灵涂炭,山河破碎!” 那声音仿若洪钟,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震得群臣耳中嗡嗡作响。
高丽使臣亦是面色铁青,身着宽袍大袖的高丽服饰,袍角绣着精致的花纹,随着他激动的动作微微晃动。他甩了甩衣袖,尖声说道:“我高丽大儒金墨寻无故身亡,此事必定与你们夏国脱不了干系。金墨寻乃我高丽学识渊博之士,他的死是我高丽的重大损失。今日若不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我等绝不罢休,两国邦交,就此破裂!” 言辞间,满是悲愤与威胁。
宣帝高坐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眼中透着威严与不悦。他扫视了一眼朝堂上乱作一团的众人,沉声道:“诸位卿家,此事关乎我大夏与两国的邦交,不可不慎重。太子、三皇子,你们可有何看法?” 这一声,如同一记重锤,瞬间让朝堂安静下来,众人皆屏气敛息,等待着两位皇子的回答。
太子刘炽身着华丽蟒袍,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金龙,随着他的动作仿若要腾空而起。
他上前一步,神色沉稳,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出御史台和监察院,彻查此事。这两桩案件,疑点重重,背后定有阴谋。若真有人胆敢挑起事端,破坏我大夏与友邦的和平,定要严惩不贷,以正国法,方能彰显我大夏的威严。在此期间,还望匈奴和高丽两国使臣稍安勿躁,静候消息。我大夏定会给两国一个公正的交代。”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一字一句,仿若金石落地,掷地有声。
刘轼亦上前一步,微微欠身,脸上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仿若春日暖阳,让人如沐春风,可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他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太子所言极是。但为表我大夏的诚意,不妨先送些金银财宝给匈奴和高丽两国,以作安抚。如今两国使臣盛怒之下,若不先安抚其情绪,恐生变故。同时,加紧严查刺客,务必尽快查明真相。如此,既能平息两国怒火,又能彰显我大夏处理此事的诚意与决心。”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转头,目光扫向群臣,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三皇子,此举不妥。”太尉林瑜反驳道:“我大夏泱泱大国,此事疑团重重,若是先行赠与金银,岂不是自认乃我大夏所为?”
“林太尉。”傅相沉声道:“毕竟此事是在我大夏发生,大国邦交,也应有所斡旋转圜。”
“这有何惧?”林太尉怒目圆睁:“若此事乃外邦自演所为,是为乱我大夏内政呢?依老夫来看,刺杀现场,又众人皆在场,也有可能是有刺客要谋杀监察院连大人与郑大人。或是谋杀未来储妃魏姑娘。怎就变成我大夏先要赠送金银安抚。”
“可若是两邦不愿,以此乱我大夏边境。”大司农崔行知出列插话道:“若真演变成如此,也是有些得不偿失。”
两位皇子各执一词,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群臣们交头接耳,有的点头表示赞同太子的观点,认为应以国法为重,严惩凶手;有的则觉得三皇子所言有理,先安抚两国,避免战事。
宣帝微微皱眉,目光在两位皇子身上来回扫视,沉思片刻后,微微颔首,“不是说连成轩和郑清则都在现场吗?传他二人。”
一语出,内侍急传连成轩和郑清则入殿内。待得二人入殿叩首礼罢后,宣帝才把目光投向连成轩与郑清则二人之身。
宣帝沉思片刻,沉声道:“连成轩,此事便交由你负责。你即刻命郑九郎和程佳翎严查刺客线索,务必抽丝剥茧,找出幕后真凶。朕给你十日之期,若不能查明真相,提头来见!” 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连成轩跪地领命,高声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声音坚定,仿若在向众人宣告他的决心。
此后几日,监察院严查刺客一事,而政君这边,因着魏瑾回京上任,魏氏一门又共居一院,此番魏瑾自魏源府邸从旁安顿园子,二府中间隔墙又有门连通,一座魏府俨然比之从前扩张不少。
将近岁首日,暖阳高照,积雪刚化,突然接到皇后的懿旨,宣她入宫。
旨意中言道,若政君日后要嫁入皇室,需先认识一下宫中之人,并学习一些规矩礼仪。政君接了旨意,心中暗自思忖:这皇后突然宣我入宫,不知是何用意?但旨意难违,她只得留信给敏君,而后带着子衿和桃夭,踏入了那威严庄重的皇宫。
皇宫之中,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政君在宫女的引领下,来到了皇后所居住的椒房殿。
踏入殿内,只见皇后王璃身着凤袍,头戴凤冠,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端庄,仿若一尊威严的佛像。三皇子安阳王妃司马静则坐在一旁,身着华丽的王妃服饰,眉眼间透着温婉与优雅。
政君微微欠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廷礼,轻声道:“臣女魏政君,见过皇后娘娘、安阳王妃。” 声音轻柔,却不失端庄。
皇后王璃微微抬眸,目光在政君身上打量了一番,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和声说道:“起来吧,早就听闻魏姑娘聪慧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政君微微低头,谦逊道:“娘娘谬赞了,政君不过是一介臣女,承蒙娘娘厚爱。”
说话间,皇后王璃吩咐宫女摆上膳食,微笑着说道:“魏姑娘初入皇宫,想必还未用过膳。今日便留下,与本宫一同用膳吧。”
政君心中虽有些疑虑,但又不好推辞,只得谢恩入座。她的目光在那一道道精致的菜肴上缓缓扫过,只见玉盘珍馐,摆放得极为讲究,每一道菜都冒着袅袅热气,散发着的香气。然而,长期身处复杂局势的政君,心中始终保持着警惕,她暗自留意到,皇后王璃和安阳王妃在劝膳时,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政君浅尝了几口菜肴,起初并未觉出异样。但没过多久,一阵轻微的眩晕感如潮水般悄然袭来,她心中暗叫不好:难道这膳食有问题?政君强作镇定,继续与皇后和王妃交谈,可眩晕感却愈发强烈,她的眼前开始变得模糊,周围的一切都仿若被笼罩在一层薄纱之后。
她强撑着身体,想要起身告辞,却发现四肢发软,仿若灌了铅一般,难以挪动分毫。每一次试图用力,都只换来一阵乏力与酸痛,她的指尖微微颤抖,连手中的筷子都险些滑落。政君心中惊恐万分,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她深知此刻自已身处险境,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此时周围宫娥将政君搀扶着进入椒房殿偏殿暖阁休息。而在那偏殿内,门却被打开。三皇子刘轼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椒房殿。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腰间束着一条玉带,面上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仿若春日暖阳,让人如沐春风。
“政君姑娘,别来无恙。” 刘轼微微拱手,目光中透着一丝别样的情愫,“一直想与姑娘相识,今日终得机会。”
政君心中一惊,强撑着精神,微微欠身道:“三皇子,臣女身体不适,恐怕不能久留。” 她的声音略带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刘轼却仿若未听见一般,上前一步,轻声道:“政君姑娘,我知晓你与连成轩情投意合。但你可曾想过,他不过是一介臣子,能给你的,我刘轼同样能给,甚至更多。只要你选择我,日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皆在你手中。”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靠近政君,眼中满是期待。
政君看着刘轼那张脸愈发靠近,她仿若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响。上一世傅如实所带来痛苦,一幕一幕呈现在眼前。刘轼此刻的神态、语气,连带着那如出一辙的容貌,那就是傅如实。
恐惧瞬间涌上心头,政君的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眼前更是有些头晕目眩,但她强忍着心中的恐惧与愤怒,撑住眼前那眩晕,咬着牙,冷冷道:“三皇子,政君已有心仪之人,还望您莫要再提此事。” 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毫不退缩地直视着刘轼的眼睛。
刘轼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便又恢复了笑容,说道:“政君姑娘,你莫要急着拒绝。不妨再考虑考虑,我会给你时间的。” 他微微转身,缓缓走向殿门,走到门口时, 政君以为刘轼会就此离开,可他却是直接将那椒房殿偏殿殿门一关。
政君心中暗自叫苦,她深知自已此刻处境危险,必须尽快逃脱。她强撑着药力,暗自运功,试图恢复力气。她的目光在椒房殿内四处搜寻,寻找着逃脱的机会。而此时,殿外的天色渐暗,仿若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君恩录:熠凰策(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