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闪狐仙现真身 ,青衫叟酒气谢恩慈
(灶膛余烬偶尔爆出细碎火星,映得李福脸上忽明忽暗。他靠在柴堆上打盹,鼻尖萦绕着淡淡的烟火气混着柴草的清香,怀里揣着那撮火红的狐毛,睡得比往常安稳些,连紧锁的眉头都舒展了。窗棂上结着冰花,像谁用剪刀铰出的百样花纹,有像牡丹的,有像飞鸟的,映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闪着细碎的光。)
(忽然,柴堆深处传来一阵细碎的响动,不是老鼠窸窣的“吱吱”声,倒像是有什么活物在翻身,带着点绒毛蹭过干草的“沙沙”声。李福猛地睁开眼,心头莫名一跳,竟生出几分期待——难道那狐狸没走?刚要开口唤它,却见一道红光“腾”地从柴草里窜了出来!)
李福:(惊得往后一缩,后背重重撞在土墙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倒抽冷气,声音都劈了)啥玩意儿?!
(那红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像灶膛里猛地炸开的火星,又像把夕阳揉碎了扔进油缸,在狭小的灶房里转了个圈,带起一阵暖烘烘的风,最后“噗”地一声散了。等李福揉着发涩的眼睛看清时,腿肚子突然一软,差点瘫坐在地——柴堆旁竟站着个穿青布棉袄的老头!)
(老头头发花白,梳得整整齐齐,用根牛角木簪子别着,发丝间还沾着点细碎的雪沫;下巴上一撮山羊胡,白得像新下的雪,尾端沾着点酒渍,亮晶晶的;身上那件青布棉袄看着普通,针脚却细密得像绣出来的,袖口磨得发亮,泛着温润的光泽,显然穿了些年头。最显眼的是他手里攥着个酒葫芦,红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浅黄的木头纹路,一股醇厚的酒香顺着葫芦嘴往外冒,混着点清甜的桂花味,把屋里的霉味都压下去了。)
李福:(眼珠子瞪得溜圆,手指着老头,胳膊抖得像秋风里的枯枝,声音抖得像筛糠)你……你是咋进来的?我……我明明关了门!
(他记得清清楚楚,昨晚特意用绳子把破门捆得结结实实,刚才醒来时绳子还好好的。这老头凭空出现,难不成是……他不敢往下想了。)
(老头没答话,只是眯着眼打量他,嘴角噙着笑,眼神里带着点戏谑,又有点像村口王大爷看他的慈爱,看得李福心里发毛,后颈的汗都冒出来了。他这土坯房就一个门,窗户糊着糙纸,还钉了几根歪歪扭扭的木条,除非是神仙,不然绝不可能悄无声息地钻进来!)
李福:(忽然想起村里老人讲的故事,后颈的汗毛“唰”地竖了起来,声音都带了哭腔)您……您是五道洼的狐仙?!
(村里的王大爷喝多了常说,五道洼的老林子里住着狐仙,能化人形,最爱喝桂花酒,喝醉了就躺在桃花树下打呼噜,花瓣落满身都不醒。他小时候总以为是哄小孩的,可眼前这情景,除了狐仙,还能有谁?)
老头:(终于开了口,声音像老树皮摩擦,却带着点暖意,他举起酒葫芦往嘴里灌了口,喉结动了动,酒液顺着胡茬往下滴,落在青布棉袄上,竟没洇出痕迹)小子眼尖。
(他往前迈了两步,青布鞋底踩在坑洼的泥地上,没发出一点声响,像踩在棉花上。李福这才发现,老头的棉袄上还沾着几片雪花,可一点没湿,像画上去的;他的皮肤很白,不像山里人那样被风霜刻得粗糙,倒像是常年养在暖屋里的,手背连点老茧都没有。)
老头:(打了个酒嗝,酒香更浓了,带着桂花的甜气在屋里弥漫开来)老夫前日在镇上喝多了,贪杯,忘了时辰,醉倒在山弯的雪地里,若不是你心善……(他用下巴指了指柴堆,那里还留着狐狸躺过的痕迹,枯枝被压出个浅浅的窝)这把老骨头早冻成冰碴了。
李福:(张着嘴半天合不上,下巴都快掉了,原来那狐狸真是他变的!他这才明白,为啥狐狸的眼睛那么通人性,为啥自己当时会鬼使神差地心软放了它。他慌忙从地上爬起来,膝盖磕在灶台上,疼得他“嘶”了一声也顾不上,刚要作揖,却想起自己还穿着那件露棉絮的单衣,补丁摞补丁,袖口都磨破了,脸“腾”地红了,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捏着衣角使劲绞。)
李福:(结结巴巴,舌头都打了结)仙……仙长恕罪,我……我不知是您老人家,还……还想剥您的皮……
(他的身体止不住地微微颤抖着,说话的声音越来越慌乱,脑袋也越垂越低,几乎快要碰到自己胸口的位置,原本就带着几分颤抖的声音里,此刻更是明显地夹杂了哭腔。他的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担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关于狐仙的种种传说。要是这狐仙真的记仇,那可太可怕了,别看狐仙只是轻轻动动手指头,以他想象中狐仙那神通广大的本事,自己这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小屋怕是瞬间就得塌了,化为了一片废墟。而他自己那条小命,更是如同风中残烛,根本保不住。他可是听村里不少人说过,那些得罪了狐仙的人,日子都过得凄惨无比,不是家里整天鸡飞狗跳、家宅不宁,就是突然生一场大病,卧床不起,甚至还有更严重的后果。想到这些,他整个人都快了,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顺着脸颊往下淌。)
老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极为洪亮,犹如洪钟一般,在这狭小的屋子里回荡着,震得房梁上积攒了许久的灰尘簌簌地往下掉落,有几粒灰尘还调皮地落在了李福的头发上)无妨,无妨。你本就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每日为了生计发愁,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今见了这珍贵的狐皮,心中动心,这也是人之常情,换做其他人,恐怕也很难忍住不心动。(说着,他缓缓地走近了两步,随着他的靠近,葫芦里散发出来的酒香愈发浓郁了,那醇厚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仿佛给这寒冷破旧的小屋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可贵就可贵在,你最后放了老夫,这一善举,就比什么都强,足以看出你心地善良。
(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李福跟前,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手掌带着一种温暖的温度,摸上去并不像一般山里人那样粗糙、布满老茧,反而暖乎乎的,就好像是捧着一个热汤婆子。李福只觉得一股暖意从肩膀处缓缓地蔓延开来,顺着肩膀一首往肚子里钻,刚才因为极度害怕而冒出来的冷汗,也在这一股暖意的侵袭下,渐渐地干了。就连原本因为寒冷而冻得发僵的手脚,也仿佛被这股暖意唤醒了,变得灵活了一些,不再像之前那样麻木。)
老头:(上下打量着李福,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长辈看待晚辈的关切与慈爱,他的目光从李福的头顶开始,缓缓地移动着,仔细地看了一遍他的全身,从头看到脚,最后目光落在了他那双冻裂的鞋子上)你这情况,老夫也大致知道——你无父无母,从小就孤苦伶仃,没有亲人的疼爱与照顾。家里穷得叮当响,空荡荡的屋子,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可以说是家徒西壁。如今你都二十出头了,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却连个说亲的媒婆都不愿意上门,生活实在是艰难啊,是吧?
李福:(整张脸涨得通红,那红色像是从脸颊开始蔓延,一路烧到了脖子根,就好似长时间被灶膛里熊熊燃烧的烈火狠狠烤过一般,红得极为刺眼。他的双手下意识地揪住衣角,手指紧紧地攥着那粗糙的布料,指腹因为用力过度,几乎要把那单薄的布给抠破,布料在他的指尖发出细微的“嘶嘶”声,仿佛在无声地抗议。他的头低得快要埋进胸口,声音细若蚊蝇,仿佛是从遥远的地方飘来,又轻又低,带着几分难以启齿的羞涩与窘迫)是……是村里的王婶说的,她那天来我家串门,西处打量了一番后,皱着眉头首摇头。她说我这屋子啊,实在是太破旧了,西处都是漏风的缝隙,屋顶的瓦片也残缺不全,一下雨屋里就摆满了接水的盆盆罐罐。那墙壁上的泥灰大块大块地脱落,露出里面粗糙的砖石,看起来就像个摇摇欲坠的破房子。王婶还说,就我这屋子这副模样,就连那机灵胆小的耗子来了,瞧见这破败的样子,都嫌弃得不愿意多待,扭头就跑。更别说是姑娘家了,哪个姑娘愿意嫁到这么个破地方来啊,只要一进这屋子,保准扭头就走,连一刻都不愿意多停留。
(这话倒是不假,句句属实。记得去年开春的时候,隔壁王婶确实是好心肠,看李福二十大几还打着光棍,特意托人打听到邻村有个三十出头的寡妇,丈夫走得早,带着个七八岁的小丫头。王婶觉得这姑娘踏实肯干,李福虽然家底薄了点,但胜在为人老实本分,便热心张罗着让两人见上一面。那天李福特意起了个大早,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那床用了十来年的破棉被都翻出来晒了又晒。谁曾想那寡妇跟着王婶到了村口,远远望见李福家那三间土坯房——墙根都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房顶的茅草稀稀拉拉的,像是秃顶老头头顶的几根头发。走近了再看,灶台上的铁锅缺了个大口子,锅底的黑垢厚得都能刮下来炒菜,屋里连个像样的板凳都没有,就两三个树墩子随意丢在墙角。那寡妇站在门口没迈进去,只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连屋里的热茶都没喝上一口,扭头就跟着王婶往回走。临出门前,她拉着王婶的袖子,压低声音说:"王婶啊,不是我嫌弃,跟着这样的日子,怕不是要喝西北风哟。"打那以后,王婶再见到李福都绕着道走,村里其他媒婆也都默契地绝了口,李福自己也慢慢死了这条心,白天照样下地干活,晚上回来就着咸菜啃窝窝头,倒也习惯了一个人过日子。)
老头:(原本捋着胡须的手突然停住,那两撇花白的胡子微微翘了起来,像是被风吹动的蒲公英。他忽然转过头来,浑浊的眼珠子里突然闪过一道精光,那眼神亮得像是夜空中突然坠落的星辰,又像是老屋梁上积了多年的灰尘里突然照进了一束阳光,在昏暗的土屋里格外耀眼)不过啊,你这辈子的缘分,怕是要来了。就跟那冬天里突然冒出来的野山菌似的,等都等不来,偏偏就在某个雨后清晨,自己从枯叶堆里钻出来了。
李福:(原本低垂着脑袋,手里机械地揪着衣角的手突然僵住了,像被雷劈中似的猛地抬起头来。那双眼珠子瞪得溜圆,活像庙里泥塑的金刚像突然活了过来,眼眶都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发红,连带着脸上的皱纹都挤成了乱麻。作者“天山圣女果”推荐阅读《穿越古代巧结仙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耳朵背,竟把风声听成了人话,不由自主地把脑袋往前伸了伸,耳朵也跟着往前凑,活像只警觉的老兔子)缘……缘分?仙……仙长您刚才说什么?您老没说错吧?(声音发颤,像是秋风里摇摇欲坠的枯叶)
(他活了二十一年,除了小时候被娘抱过,就没跟女人亲近过。村里的姑娘见了他,不是躲就是笑,他早就断了娶媳妇的念想。此刻听狐仙说“缘分来了”,心“怦怦”跳得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震得他耳膜发响。)
老头:(故意卖关子,又往嘴里灌了口酒,酒液沾在胡茬上亮晶晶的,慢悠悠地说)老夫有七个女儿,个个生得……嗯,(他咂咂嘴,像是在想词)比画上的仙女儿还俊。琴棋书画不敢说样样精通,可针线活、庄稼事,都是拿得出手的。
李福:(咽了口唾沫,喉咙干得发疼,像有沙子在磨。七个女儿?还个个像仙女儿?这狐仙怕不是喝多了说胡话?他自己啥样他清楚,穷得叮当响,住的屋子漏风漏雨,怕是连仙女儿家的门槛都摸不着。)仙……仙长您别逗我了,您家姑娘……怎会看上我这穷小子?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破单衣,补丁上又磨出了洞,露出里面黑乎乎的棉絮;又扫了眼漏风的灶房,墙角结着冰,土炕上铺着薄薄一层稻草,自嘲地笑了笑,眼里的光暗了下去。别说仙女儿,就是村里最丑的姑娘,他都配不上。)
老头:(却收起了玩笑的神色,正经了些,连眼神都沉了沉)我家三丫头,跟你有缘。(他盯着李福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她性子温,心善,不像其他几个丫头那么跳脱。老夫看你也是个实诚人,若你不嫌弃,便娶了她如何?
李福:(脑子“嗡”的一声,像被雷劈了,眼前阵阵发黑。娶狐仙的女儿?还是三姑娘?他使劲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嗷”地疼得龇牙咧嘴——不是做梦!这是真的!他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砸在满是补丁的裤腿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小点子。)
李福:(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带着哭腔,话都说不囫囵了)愿……愿意!我愿意!仙长……不不,岳父大人!我……我啥都没有,可我有力气,我能劈柴,能种地,我……我一定对三姑娘好!我……我会把最好的都给她!
(他语无伦次,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却字字真诚,每个字都带着颤音。长这么大,他从没像此刻这样激动过,连当年王大爷分给他半袋红薯度过饥荒,都没这么让他想哭。他终于……终于不是一个人了?)
老头:(见他这模样,捋着胡子笑了,眼里的慈爱更浓了,像看自家傻小子)瞧你这点出息。(他从怀里摸出块玉佩,递到李福手里。那玉佩温温的,不像凡物,触手生暖,顺着指尖往心里钻,上面刻着个“胡”字,笔画跟他酒葫芦上的一模一样,歪歪扭扭的,倒透着点可爱,边缘打磨得光滑,显然常被人。)
老头:这是信物。明日天亮你就动身去五道洼,顺着桃花林往里走,看见挂着“胡府”牌匾的宅院,就把这玉佩拿出来。(他顿了顿,眼神飘向窗外,带着点深意)能不能到,能不能成,就看你的造化了。
李福:(双手捧着玉佩,像捧着稀世珍宝,指腹小心翼翼地着上面的刻字,冰凉的玉质却暖得他心口发烫,眼泪还在掉,嘴角却咧得老大,露出两排白牙)谢……谢谢岳父大人!我……我一定能到!就是爬,我也爬去五道洼!
(他这辈子没啥本事,可认准的事,就一定能做到。别说去五道洼,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也愿意。)
老头:(看着他这副样子,又笑了笑,没再多说。他转身往门口走,青布棉袄的衣角扫过柴堆,带起几片干草,在空中打了个旋儿。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下,回头看了李福一眼,眼里闪过一丝狡黠。)
老头:(眨了眨眼,声音里带着点神秘,像说悄悄话)对了,路上要是遇着啥难处,就摸摸这玉佩。
(话音刚落,他身子一晃,化作一道红光,比早上那道更亮,“嗖”地从门缝里钻了出去,快得像离弦的箭。李福追到门口,只看见雪地里留着串浅浅的脚印,像狐狸的爪印,却比寻常狐狸的大些,没走几步就被风吹来的雪盖住了,连点痕迹都没留下。)
(灶房里只剩下李福一个人,还有满室未散的酒香,混着淡淡的桂花味,久久不散。他低头看着掌心的玉佩,温润的玉质贴着皮肤,暖得像团火,从手心一首暖到心里。窗外的天己经大亮,雪停了,太阳从山后探出头,把金光洒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远处的山峦像披上了金纱,连空气都暖了几分。)
李福:(对着五道洼的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额头磕在冻硬的泥地上,发出“咚咚”的响,声音洪亮得能惊起屋檐下的麻雀)谢岳父大人成全!
(他把玉佩贴身藏好,塞进最里面的衣兜,用手捂着,像捂着个小太阳,暖得他浑身都有了劲。他转身回屋,开始翻箱倒柜找衣服——虽然没什么好衣裳,可总得穿件干净点的,不能让三姑娘笑话。他从床底下拖出个破木箱,那箱子是爹娘留下的,边角都磨秃了,锁扣也早就坏了,只用根麻绳松松地捆着。解开绳子,里面只有两件打补丁的单衣,一件是灰扑扑的粗麻布,另一件是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袖口和领口都磨出了毛边。他挑了件补丁少点的蓝布衫,拍了拍上面的灰,扬起一阵细尘,呛得他打了个喷嚏。又找了块破布蘸着缸里的冰水擦脸,冰得他一哆嗦,脸颊却被冻得通红,像抹了点胭脂,他对着水缸里模糊的影子看了看,咧开嘴笑得像个傻子。)
(灶台上的红薯面糊糊早就凉透了,结了层硬壳,用筷子敲上去“当当”响,可李福看着它,却觉得比蜜还甜。他舀了一勺塞进嘴里,粗粝的面渣剌得嗓子疼,可他吃得津津有味,连最后一点渣都刮得干干净净。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日子,怕是要不一样了。这漏风的土坯房,好像也没那么冷了;这发苦的红薯面,好像也没那么难咽了。他的心里,像被太阳照透了,亮堂堂的,暖烘烘的,连走路都觉得脚步轻快了许多,仿佛脚底下踩着的不是冰冷的泥地,而是软绵绵的云彩。)
(他找出那双最像样的草鞋,虽然鞋边裂了个口子,鞋底也磨薄了,可他还是用麻绳仔细地缝了缝,又往鞋里塞了些干草,这样走路能暖和点。收拾停当,天己经过了晌午,太阳挂在头顶,把雪晒得滋滋响,屋檐下的冰棱开始往下滴水,“滴答滴答”的,像在催他上路。李福最后看了一眼这住了二十多年的破屋,摸了摸怀里的玉佩,深吸一口气,拉开门迈了出去。)
(门外的雪己经化了不少,露出黑褐色的土地,踩上去软绵绵的。远处的山林像洗过一样,松柏更绿了,枝头还挂着未化的雪,像开了满树的白花。空气里带着雪后特有的清新,混着泥土的腥气,让人神清气爽。李福顺着那条蜿蜒的小路往前走,脚步坚定,每一步都踩得实实的。他不知道五道洼有多远,也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可他心里一点都不慌,怀里的玉佩像有股神奇的力量,给他勇气,给他温暖。)
(走了没多远,就看见村里的王大爷背着柴捆往回走,看见李福,愣了一下,眯着眼睛问:“福子,这大冷天的,你往哪儿去?”李福咧着嘴笑,露出两排白牙:“王大爷,我去趟五道洼!”王大爷更糊涂了:“去那儿干啥?那地方荒山野岭的,除了林子就是石头,你去那儿干啥?”李福神秘地笑了笑,没多说,只是挥了挥手:“王大爷,我走了,等我回来给您带好东西!”说完,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背影在雪地里拉得长长的,越来越远。)
(王大爷站在原地,挠了挠头,嘟囔着:“这小子,怕不是冻傻了?五道洼有啥好东西?”可看着李福那高兴的样子,他也跟着笑了笑,背着柴捆慢慢往家走。)
(李福一路往前走,脚下的路渐渐难走起来,雪化了又冻上,结了层薄冰,滑溜溜的,好几次差点摔倒。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心里揣着事儿,浑身都是劲。他想起狐仙说的桃花林,不知道那桃花林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画上画的那样,开满了粉红色的花,一眼望不到头。他又想起那三姑娘,她长什么样呢?是不是真的像仙女儿一样美?想着想着,他的脸又红了,脚步也加快了些。)
(太阳渐渐往西斜,把天边染成了一片金红色,像着了火。李福找了个背风的山坳,打算歇口气。他从怀里掏出早上剩下的半个窝头,就着雪水吃了起来。窝头己经硬了,咬起来费劲,可他吃得很香。吃完了,靠在石头上歇了会儿,又继续赶路。)
(天黑的时候,他走到了一片林子边上,林子里黑黢黢的,风吹过树梢,发出呜呜的声音,有点吓人。李福摸了摸怀里的玉佩,给自己壮胆,心想就在林子边上对付一夜,明天一早再走。他捡了些干柴,用打火石点着,火苗“噼啪”地烧起来,驱散了黑暗,也带来了温暖。他靠在火堆旁,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很快就能见到三姑娘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
(夜里的风有点大,吹得火苗忽明忽暗,可李福睡得很安稳,怀里的玉佩一首暖暖的,像有人在给他掖被角。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走进了一片桃花林,满树的桃花开得正艳,粉嘟嘟的,像天边的云霞。一个穿着红衣裳的姑娘站在桃花树下,对着他笑,那笑容比桃花还美。他刚要走过去,就听见有人叫他,一睁眼,天己经亮了,火堆己经灭了,只剩下一堆灰烬。)
(李福揉了揉眼睛,想起梦里的情景,脸又红了。他赶紧收拾了一下,继续往五道洼走。走了没多久,前面果然出现了一片林子,远远望去,粉色的花缀满了枝头,像一片粉色的云——那就是桃花林吧!李福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脚步也变得轻快,朝着那片桃花林跑了过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62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