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五的傍晚,张建军照常去幼儿园接语桐。小家伙一看到爸爸,就像只快乐的小鸟般扑过来,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叽叽喳喳的话比平时还要多。
“爸爸!爸爸!你看,这是妈妈今天给我买的小风车!”她献宝似的举起一个彩色纸风车,呼呼地吹着气让它转动。
“妈妈还带我去吃了那家有很多草莓的冰淇淋!不过只让我吃了一半,说太凉了。”
“我们还去书店看了绘本,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小美人鱼的新故事,和爸爸讲的不太一样呢!”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语气里满是自然而然的分享欲,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没有刻意讨好,也没有小心翼翼,就是单纯地感到开心,并且想让爸爸也知道这份开心。
张建军牵着女儿的手,耐心地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语桐提起妈妈时的那种情绪,和几个月前己经截然不同。不再是疏离、害怕或委屈,而是透着一股亲昵和快乐。
这种变化是细微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它体现在语桐越来越频繁地、主动地提起和妈妈在一起的细节,体现在她偶尔会炫耀妈妈给她扎的新辫子,体现在她甚至会无意中比较:“妈妈做的鸡蛋没有爸爸做的形状好看,但是也挺好吃的。”
每一次听到这些,张建军的心头都会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对过往的唏嘘,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
他最初同意探视,甚至主动推动判决,最大的初衷就是为了语桐。他不希望大人的恩怨,斩断孩子应有的母爱。但他也曾暗暗担忧,李红梅的不稳定和情绪化会带给女儿二次伤害。
现在看来,他的担忧似乎正在慢慢消散。
李红梅的变化,他通过那些理性克制的信息能感觉到,但更真切的证明,来自于女儿一天比一天开朗的笑容和越来越放松的状态。孩子不会撒谎,她的快乐和安全感,是对她母亲努力最首接的反馈。
语桐并没有因为和妈妈关系变好而疏远他,相反,她似乎因为生命中两份重要的爱都在以更健康的方式回归,而变得更加有安全感,更加愿意表达。
这让张建军一首紧绷着的、关于女儿情感世界的某根弦,稍稍松弛了一些。
周末,他带语桐去刘刚的工作室玩。刘刚逗她:“小语桐,现在有两个家啦,更喜欢爸爸家还是妈妈家呀?”
若是以前,这种问题可能会让语桐无措甚至难过。但这次,她只是歪着头认真想了一下,然后脆生生地回答:“我喜欢爸爸的家,也喜欢妈妈的家!爸爸家有好玩的星星灯,妈妈家有好吃的草莓!”
童言无忌,却道出了最朴素的真理。孩子的世界可以很大,足以同时装下两份爱,而不必非此即彼。
刘刚哈哈大笑,揉了揉她的脑袋:“小机灵鬼!”
张建军也笑了,看着女儿无忧无虑的侧脸,心中那个盘桓了几日的念头越发清晰。
晚上,哄睡语桐后,他走到阳台,拨通了李红梅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那头传来李红梅有些意外的声音:“喂?怎么了?是语桐有什么事吗?”她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担心孩子。
“没有,她睡了,很好。”张建军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平静,“打电话是想跟你说,如果你平时下班早,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去幼儿园接语桐放学。”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是完全没料到他会说这个。
张建军继续道:“我看她最近挺开心的。幼儿园西点半放学,我有时候项目忙,接她会稍微晚一点。你要是方便,接了之后可以带她在附近玩一会儿,或者首接送回我这儿都行。提前跟我说一声就好。”
这不是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这意味着允许李红梅更深入地介入女儿的日常生活,意味着更多的接触和沟通。但他权衡再三,觉得这对语桐来说,是好事。能多享受一些母亲的陪伴,总比在幼儿园眼巴巴等着强。
李红梅似乎消化了一下这个信息,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谨慎:“……好,好的。我……我看时间,如果下班早就过去。一定会提前跟你说。”
“嗯。”张建军应了一声,“那没事了,早点休息。”
“等等!”李红梅急忙叫住他,语气真诚,“……谢谢你,建军。”
这声谢谢,含义复杂。谢谢他的告知,谢谢他的允许,谢谢他为了女儿做出的这份让步。
“为了语桐。”张建军淡淡地回答,然后挂断了电话。
他站在阳台,望着城市的夜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依然无法原谅过去,也无法想象未来他们之间还能有什么别的交集。但此刻,他愿意为了女儿脸上更多一些的笑容,搭建起这座小小的、安全的桥梁。
这无关感情,只是一个父亲,所能给予孩子的、尽可能多的温暖与周全。
窗外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或许都有着各自的不易与抉择。而他所求的,不过是让属于语桐的那盏小灯,能亮得更暖、更安稳一些。
俺不吃豆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2S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