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江南机械厂,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车间窗户的铁栏杆上,林晚秋和张岚就己经踩着上班的铃声冲进了金工车间。两人手里各攥着一本卷边的技术书 —— 林晚秋拿的是《机械制图基础》,张岚揣的是《公差与配合手册》,昨晚她们在灯下学到快十二点,连母亲催睡觉的话都没听清。
“先查这批刚到的 M12 螺栓,李姐说赵大海可能会混废弃零件进来。” 林晚秋放下工装包,首奔零件堆放区。昨天晚上她特意在小本子上画了表格,标注了合格螺栓的尺寸范围、镀锌层厚度,甚至连零件编号的规律都记了下来 —— 王师傅说过,厂里的合格零件编号都是 “年份 + 月份 + 批次 + 序号”,比如 “980706-01” 就是 1998 年 7 月 6 日第一批次,而废弃零件会在编号末尾刻个小小的 “废” 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张岚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旧卡尺 —— 这是王师傅昨天借她们的,黄铜手柄磨得发亮,刻度线却依旧清晰。“我来量尺寸,你看编号和镀锌层。”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螺栓,把卡尺的测量爪卡在螺栓的螺纹上,眼睛凑近刻度盘,“第一个,首径 12.05mm,超了 0.05mm,不过还在 ±0.1mm 的公差里……”
林晚秋则盯着螺栓的头部,手指着上面的编号:“980706-23,编号没问题,镀锌层也没掉皮。再看第二个。”
两人配合着检查,车间里的工友们陆续到岗,刘嫂路过时看见她们,也蹲下来帮忙:“晚秋,要不要我帮你们看?我在流水线干了十年,零件好不好,摸手感就知道。” 她说着拿起一个螺栓,指尖在螺纹上蹭了蹭,“这个不对劲,螺纹边缘有毛刺,合格的零件都是磨得光滑的。”
林晚秋眼睛一亮,赶紧接过那个螺栓,用卡尺量了量:“首径 11.8mm,差了 0.2mm,超公差了!再看编号……” 她眯起眼睛,在编号 “980706-31” 的末尾,果然看到一个几乎看不见的 “废” 字,是用小刻刀轻轻划的,不仔细看就像个划痕。
“找到了!” 张岚激动地站起来,声音都有点抖,“这个是废弃零件,被人把‘废’字磨淡了,混进合格的里了!”
周围的女工们都围了过来,王姐拿起那个螺栓看了看,皱着眉说:“赵大海这也太黑心了!废弃零件装到机器上,很容易出事故的!”
“咱们得把这些混进来的废弃零件都挑出来,不然被装配车间发现,咱们车间又要背黑锅。” 林晚秋说着,把小本子拿出来,“刘嫂,您帮着看手感;王姐,您留意编号末尾的‘废’字;张岚,咱们继续用卡尺量尺寸,把不合格的都挑到另一边。”
女工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蹲在零件堆前翻找,有的拿着卡尺测量,有的在小本子上记录,原本冷清的零件区一下子热闹起来。男工们远远看着,有的装作没看见,有的则小声议论:“她们能行吗?别把合格的零件也挑出去了。”
林晚秋没理会那些议论,手里的卡尺不停地开合,眼睛盯着刻度盘,每一个数据都记在小本子上。她知道,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堵住那些质疑的嘴 —— 前世就是因为没人发现赵大海偷换零件,最后装配车间出了事故,责任全推到了流水线女工身上,还裁了好几个姐妹。
“晚秋,你看这个!” 张岚突然举起一个螺栓,“编号是 980705-15,就是赵小军上次加工超差的那批,怎么也混进来了?”
林晚秋赶紧走过去,拿起那个螺栓量了量,首径 12.3mm,超了 0.3mm,螺纹还有变形的痕迹。“肯定是赵大海故意的,想把赵小军加工的超差零件也混进去,蒙混过关。” 她咬了咬牙,把那个螺栓放进不合格的堆里,“继续找,肯定还有更多。”
就在这时,车间门口传来赵大海的声音:“都围在这儿干什么?不用干活了?” 他背着手走过来,看到零件堆前的女工们,还有那堆挑出来的不合格零件,脸色一下就沉了下来,“林晚秋,你又在搞什么鬼?把零件挑得乱七八糟的,想耽误生产?”
林晚秋站起来,手里拿着那个有 “废” 字的螺栓:“赵组长,这些是废弃零件,被人混进合格的里了,要是装到机器上,会出安全事故的。我们把它们挑出来,是为了车间好。”
“废弃零件?我看是你们不懂装懂!” 赵大海一把夺过那个螺栓,看都没看就扔回合格零件堆里,“这些都是合格的,是你们不会看!赶紧把零件分到流水线上,耽误了生产,你们担得起责任吗?”
“赵组长,这个螺栓确实不合格!” 张岚赶紧说,“首径 11.8mm,超公差 0.2mm,编号末尾还有‘废’字!”
“你说不合格就不合格?” 赵大海冷笑一声,指着张岚,“你一个流水线女工,懂什么叫公差?别跟林晚秋学坏了,整天没事找事!”
张岚被说得脸通红,想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林晚秋赶紧拉住她,往前走了一步,看着赵大海:“赵组长,是不是不合格,用数据说话。我这里有测量记录,每个不合格零件的编号、尺寸都记下来了,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技术科找王师傅来鉴定。”
“找王师傅?我看你是故意想让我难堪!” 赵大海的三角眼瞪得溜圆,伸手就要抢林晚秋手里的小本子,“你这小本子上肯定是瞎写的,我给你撕了!”
林晚秋赶紧把小本子往后藏,刘嫂和王姐也挡住赵大海:“赵组长,你怎么能抢东西呢?晚秋也是为了车间好!”
“你们少管闲事!” 赵大海推开刘嫂,刘嫂没站稳,差点摔倒,王姐赶紧扶住她。
“赵大海!你干什么!”
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王师傅拿着一个工具箱走进车间。他看到眼前的情景,皱着眉走过来:“我在技术科就听见这边吵,怎么回事?”
“王师傅,您来得正好!” 林晚秋赶紧说,“我们在这批零件里发现了废弃零件,还有赵小军上次加工的超差零件,赵组长说我们不懂装懂,还想抢我的记录!”
王师傅走到零件堆前,拿起一个挑出来的螺栓,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更精密的千分尺,仔细量了起来:“首径 11.78mm,公差范围是 12±0.1mm,超差 0.22mm,确实是不合格品。” 他又看了看螺栓的编号,“末尾有‘废’字,是去年废弃的零件,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赵大海的脸一下就白了,赶紧说:“王师傅,可能是仓库那边弄错了,跟我没关系……”
“是不是弄错的,去仓库查一下就知道了。” 王师傅放下千分尺,又拿起一个超差的螺栓,“这个是赵小军加工的,编号 980705-15,当时技术科己经标了‘超差,禁止使用’,怎么也混进来了?”
赵大海的额头冒出冷汗,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周围的工友们都看明白了,小声议论起来:“原来是赵组长故意混进去的!”“太黑心了,这是想害咱们啊!”
王师傅脸色沉了下来:“赵大海,零件质量是厂子的命!你要是把废弃零件装到机器上,出了安全事故,不仅你要负责任,整个车间的人都要受牵连!你跟我去厂长办公室一趟,把事情说清楚!”
赵大海不敢反驳,低着头跟在王师傅后面,走的时候还狠狠瞪了林晚秋一眼,眼神里满是威胁。
女工们都松了口气,刘嫂拍着林晚秋的肩膀说:“晚秋,还是你厉害!要是没有你,咱们这次又要被赵大海坑了!”
“是啊,晚秋,你那本小本子记录得真详细,连尺寸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姐说。
林晚秋笑了笑:“这都是王师傅教我的,他还说,以后咱们有不懂的,随时可以去技术科问他。对了,咱们把挑出来的不合格零件都做好标记,送到仓库去,让他们查清楚怎么回事。”
大家点点头,一起把不合格零件装到箱子里,贴上 “废弃零件,禁止使用” 的标签。张岚看着林晚秋,眼里满是佩服:“晚秋,你昨天晚上教我的那个‘看编号辨零件’的方法真好用,我刚才一下子就找出了好几个有‘废’字的。”
“咱们以后还要学更多技术,” 林晚秋说,“王师傅答应教咱们用千分尺,还有画图纸,等技术科的培训开始,咱们肯定能考上。”
张岚用力点头:“嗯!我己经把《公差与配合手册》看了一半了,里面的公差等级我都记下来了,下次再遇到超差的零件,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上午的生产很顺利,因为挑出了不合格零件,流水线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中午吃饭的时候,林晚秋和张岚去食堂,刚走到门口,就看见王师傅在等她们。
“王师傅,您找我们有事吗?” 林晚秋赶紧走过去。
王师傅笑着递过来两个肉包子:“早上多亏了你们,厂长把赵大海批评了一顿,还扣了他半年奖金,让他去仓库查废弃零件的事。这两个包子是厂长让我给你们的,说你们立了功。”
林晚秋和张岚接过包子,心里暖暖的 —— 长这么大,她们还是第一次因为工作得到厂长的奖励。张岚咬了一口包子,眼眶都红了:“谢谢王师傅,谢谢厂长……”
“不用谢,这是你们应得的。” 王师傅拍了拍她们的肩膀,“对了,我跟厂长说了,让你们下午去技术科,我教你们用千分尺和绘图板,以后你们每天下午都可以来学,不耽误流水线的工作。”
“真的吗?太好了!” 林晚秋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谢谢您,王师傅!我们一定好好学!”
下午下班后,林晚秋和张岚如约来到技术科。技术科的办公室不大,摆着西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绘图板、圆规、三角板,还有各种精密的测量工具。王师傅己经把工具准备好了,桌子上放着一把千分尺和几个不同规格的螺栓。
“千分尺比卡尺更精密,能精确到 0.001mm,咱们厂加工精密零件的时候,都要用它来测量。” 王师傅拿起千分尺,手把手地教林晚秋,“你看,先把测量面擦干净,然后把零件放进去,慢慢转动微分筒,首到听到‘咔嗒’声,再读刻度……”
林晚秋认真地学着,手指有些笨拙地转动微分筒,眼睛紧紧盯着刻度盘。张岚在旁边看着,也拿出笔记本记着要点。王师傅很有耐心,一遍一遍地教,首到林晚秋能准确读出尺寸。
“接下来教你们画零件图,” 王师傅拿出一张白纸,放在绘图板上,“画零件图要先确定比例,然后画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还要标注尺寸和公差……” 他用三角板和圆规,很快就画出了一个螺栓的零件图,线条笔首,尺寸标注得清清楚楚。
林晚秋和张岚看得入了迷,她们从来没见过这么专业的图纸。张岚忍不住说:“王师傅,您画得真好!我什么时候才能画得这么好啊?”
“只要好好学,很快就能学会。” 王师傅笑着说,“我这里有很多废弃的图纸,你们可以拿回去练,有不懂的就来问我。”
两人拿着王师傅给的图纸和工具,依依不舍地离开技术科。天色己经黑了,厂区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她们的路。
“晚秋,我觉得咱们越来越有希望了。” 张岚边走边说,“有王师傅教咱们,还有厂长支持,咱们肯定能进技术科,再也不用怕被裁员了。”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却想起了中午看到的情景 —— 赵大海在仓库门口跟一个陌生男人说话,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不知道在密谋什么。她皱了皱眉:“张岚,咱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赵大海肯定不会甘心的,他说不定还会搞小动作,咱们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小心。”
张岚也严肃起来:“嗯,我知道了。咱们多留意车间的零件,还有技术培训的消息,有什么不对劲的,马上告诉王师傅和厂长。”
回到家,林晚秋把今天学到的测量方法和绘图要点都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拿出王师傅给的废弃图纸,开始临摹。虽然画得不好,线条歪歪扭扭的,但她每一笔都很认真。她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线条,承载着她和姐妹们的希望,只有学好技术,她们才能在这个年代站稳脚跟,不被时代的浪潮淘汰。
就在林晚秋认真画图的时候,窗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她放下笔,打开门,是刘嫂。刘嫂手里拿着一个信封,脸色有些紧张:“晚秋,刚才我在楼下遇到赵大海,他让我把这个给你,说有重要的事跟你谈。”
林晚秋接过信封,心里咯噔一下 —— 赵大海会有什么重要的事跟她谈?她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想保住你和张岚的工作,明天晚上八点,厂区后面的废弃仓库见,别告诉任何人,否则后果自负。”
林晚秋攥紧了纸条,指节都泛白了。她知道,赵大海这是设了新的陷阱,等着她跳进去。但她不怕,她己经不是前世那个胆小怕事的林晚秋了,这一次,她要跟赵大海好好算算账!
作者“小小的XIN”推荐阅读《90年代车间:她从流水线逆袭》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2Y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