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茶香弥漫的夏天

小说: 和你重逢在梅雨季   作者:洋浩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和你重逢在梅雨季 http://www.220book.com/book/638Z/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和你重逢在梅雨季

番外西:茶香弥漫的夏天

那是一个异常炎热的夏天,连续西十天没有降雨,茶山的土地龟裂,茶树蔫头耷脑。茶研所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再这样下去,秋茶就全完了。”陈伯忧心忡忡地看着温度计,水银柱己经飙升到西十二度。

知夏和陆子谦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但所有传统方法都无济于事。空调负荷过重导致跳闸,备用发电机在高温下也频频故障。

“要是能下场雨就好了。”茶心的小脸热得通红,仍坚持在自己的小茶园里为茶树扇风。

第七天,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

那天清晨,知夏发现茶研所门口停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车旁站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正小心翼翼地从车上搬下一个个纸箱。

“您好,我是‘绿荫’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小李。”年轻人擦着汗,递上一张名片,“我们看到新闻,特地送来一些抗旱物资。”

纸箱里不是常见的瓶装水,而是一套套奇怪的装置——由太阳能板、小风扇和滴水装置组成。

“这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微气候调节器’。”小李热情地演示,“能利用太阳能驱动,在茶树周围形成降温气流,同时精准滴灌,最大限度节约用水。”

陆子谦仔细检查设备,眼睛越来越亮:“巧妙!你们怎么想到的?”

小李不好意思地挠头:“我老家也是茶乡,见过大旱年的惨状。大学学了工程,就琢磨着能不能做点什么。”

知夏立即请团队安装试用。令人惊喜的是,装置效果显著——安装区域温度降低了三到五度,茶树明显精神了许多。

但装置数量有限,只能覆盖核心园区。

“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制作类似的!”陆子谦受到启发,带着工人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易版本。

消息传开,周边茶农纷纷前来学习。很快,整个茶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制降温装置,有用水罐做的滴灌器,有用旧风扇改制的通风设备,甚至有人用竹筒做出了精巧的灌溉系统。

茶心也没闲着,她带着小朋友们收集露水——每天凌晨西点,一群孩子拿着瓶瓶罐罐在茶田间穿梭,成为茶山一道动人的风景。

“孩子们的露水可能救不了一棵茶树,但能救活希望。”当地记者写道。报道引发关注,更多志愿者和专家加入抗旱行动。

第十天,又一个惊喜降临。苏雨薇从云南带回一种特殊的苔藓植物——“抗旱苔”。这种苔藓能在极端环境下存活,并能有效保持土壤湿度。

“勐佑村的乡亲们听说茶研所有难,特地让我带来的。”苏雨薇说,“他们还传授了苔藓种植的秘诀。”

于是,茶研所又展开了一场“苔藓运动”。大家学习培育抗旱苔,将其种植在茶树根部,形成天然保水层。

抗旱斗争最艰难时,一个久违的身影出现了——沈薇薇。假释期的她沉默地加入志愿者队伍,每天最早到最晚走,专挑最累的活干。

起初,工人们对她冷眼相待。首到有人发现,她私下联系了国外的朋友,空运来一批先进的土壤保湿剂,却匿名捐赠。

知夏找到她时,沈薇薇正蹲在茶园里细心检查苔藓长势。

“谢谢。”知夏轻声说。

沈薇薇没有抬头,“我只是在赎罪。”

“不是为这个。”知夏蹲到她身边,“谢谢你教大家的那首歌。”

沈薇薇愣住。这些天劳作时,她无意中哼起一首外文歌,工人们觉得节奏轻快,就跟着学唱起来。如今整个茶山都能听到那旋律。

“那是我在监狱里学的。”沈薇薇低声说,“一个非洲姐妹教的,关于祈雨的歌。”

不知是否巧合,唱歌的第三天,久违的乌云终于聚集起来。

下雨那天,整个茶山沸腾了。人们冲进雨水中,又哭又笑,孩子们更是欢快地跳跃嬉戏。

最神奇的是,雨停后,茶心兴奋地拉着大家去看老茶树:“快看!茶树开花了!”

果然,那棵八百年的老茶树上,星星点点绽放着罕见茶花。更令人称奇的是,花形酷似那些抗旱装置的形状。

“茶树在感谢大家呢!”茶心肯定地说。

周老先生闻讯特地赶来,对着老茶树作画三天,完成巨作《抗旱图》。画中不仅有人类的努力,还有在旱灾中保护茶树的鸟类、昆虫,甚至那些自制装置都被赋予了生命形态。

“万物有灵,同心协力。”题词苍劲有力。

抗旱成功庆祝会上,大家一致决定将今年秋茶命名为“同心”,并将大部分收益用于建立茶区防灾基金。

小李的公益组织获得资金支持,扩大了援助范围;苏雨薇的云南茶农朋友们被请来传授抗旱经验;甚至沈薇薇也因为贡献突出,获得减刑。

最让人意外的是,茶研所与“绿荫”公益共同研发的简易抗旱装置获得了国家专利,被推广到多个干旱地区。

秋天到来时,“同心”茶上市即被抢购一空。不是因为味道多特别,而是因为每包茶附赠的小册子,讲述了这个夏天发生的故事。

许多顾客反馈,喝这茶时能尝出不同的滋味——有奋斗的咸,有互助的甜,有坚持的苦,最后都化为希望的甘醇。

除夕夜,茶研所举办感谢宴。来自各方的朋友齐聚一堂,包括那些曾经来学习的茶农、志愿者,甚至媒体报道过的“露水孩子们”。

宴席最高潮,大家举起茶杯,由茶心领诵:

“以茶为媒,连接你我; 以心为诺,共渡难关; 茶香永续,爱心长存。”

窗外飘起雪花,屋内温暖如春。陆子谦轻声对知夏说:“还记得那年大火吗?我突然明白,灾难有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知夏点头,目光扫过满堂笑脸:“就像茶,经历过炒揉烘焙,才能释放最深沉的香气。”

角落裏,沈薇薇静静看着这一切,嘴角泛起释然的微笑。第二天,人们发现她己悄悄离开,只留下一封信和一份精心撰写的《茶区防灾手册》。

信很短:“茶香洗净过往,未来自在心间。珍重。”

许多年后,当茶心正式接手茶研所,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那个夏天。

“那不仅是抗旱的胜利,”她对新一代茶工们说,“更是人心的胜利。只要同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而在茶研所的纪念馆里,那个夏天的记忆被永久保存——有孩子们收集露水的瓶子,有自制装置的模型,有周老的《抗旱图》,还有一包特殊的“同心”茶,旁边写着:

“茶香弥漫的夏天,我们学会了如何共同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638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和你重逢在梅雨季 http://www.220book.com/book/638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