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上海站,霞飞路上某处不起眼的洋房地下室。
这里没有窗户,空气里混杂着劣质卷烟的辛辣、发霉纸张的霉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一盏罩着绿色灯罩的台灯,是唯一的光源。
光线下,是堆积如山的档案,几乎要将书桌淹没。
赵诚面前的烟灰缸里,烟头己经堆成了小山。
他拿起最后一根烟,却没有点燃,只是夹在指间,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面前的文件。
这些,是法租界公董局近三个月来,所有新注册公司的档案。
一百二十七家。
“诚哥,这怎么查?”
一个年轻的特工,叫刘三,揉着酸胀的眼睛,声音里满是疲惫。
“一百多家公司,法人代表有洋人,有前清的遗老,还有帮派里洗白的大爷。”
“这不就是大海捞针吗?”
赵诚头也没抬,声音沙哑。
“那就把大海煮干。”
他拿起一支红笔,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刺耳的“沙沙”声。
“法人代表是洋人,或者在上海有超过十年根基的,划掉。”
刘三不解:“为什么?”
赵诚吐出一口不存在的烟圈。
“‘海外客’的手笔,干净,利落,带着一股子狠劲。不像那些老油条,做事瞻前顾后,总要留几分余地。”
“而且,他的东西,德国顾问都说是没见过的宝贝。这种渠道,绝不是上海滩这些地头蛇能有的。”
“他一定是个‘外来户’。”
红笔飞快地移动,一份份档案被扔到旁边。
“注册资金,用的是法币或者中储券的,划掉。”
刘三更迷糊了:“这又是为什么?”
“能搞到那种级别军火的人,会缺钱吗?”赵诚反问,“他缺的是能在中国境内流通,又不会被轻易追踪的硬通货。”
“黄金,或者美元。”
“用这两种东西注册公司的,留下。”
半个多小时后,桌上的一百多份档案,只剩下了不到三十份。
赵诚端起冷掉的咖啡,灌了一大口。
苦涩的液体让他因熬夜而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下一步。”
他的红笔再次落下。
“经营范围,是纺织、食品、日用品这些的,划掉。”
“留下那些涉及军需、药品、五金、机械、化工原料的公司。”
“‘海外客’要支援前线,总得有个名目进货出货。他不可能顶着一个布庄的名头,去倒卖炮弹。”
刘三看着赵诚的侧脸,灯光下,那张年轻的脸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冷酷和专注。
他不敢再多问,只是埋头跟着筛选。
又是一个小时过去。
桌面上,只剩下了最后五份档案。
地下室里安静得可怕,只剩下两人粗重的呼吸声。
赵诚将这五份档案,像扑克牌一样,在桌上缓缓摊开。
他的目光,从每一份档案上掠过。
“大华五金行。老板山西人,有阎老板的背景。
档案被推到一边。
“中美药业。老板是美国回来的博士,跟孔家有点关系。不像。”
档案又被推开。
“环球动力。专做德国柴油机配件,老板是青帮的。更不像。”
桌上只剩下最后两份。
赵诚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其中一份上。
他没有立刻拿起,而是先点燃了那根夹了许久的香烟,深深吸了一口。
烟雾喷出,模糊了他的表情。
“刘三,你念念这份。”
刘三连忙拿起那份档案,清了清嗓子,念道:
“华美贸易行。法人代表,林文翰。二十七岁。”
“籍贯,新加坡归国华侨,据称家中在南洋经营橡胶园。”
“注册资金,黄金五十条。”
“主营业务,美国机械设备进出口贸易。”
赵诚的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注册时间。”他忽然问。
刘三翻了一页,瞳孔微微一缩。
“八月二十日。”
赵诚的嘴角,扯出一个没有温度的笑容。
“王克勤是八月十八号被锄奸队干掉的。两天后,这位林老板就拿着黄金来注册公司了。”
“真是巧啊。”
刘三的后背渗出一层冷汗。
他这才明白,赵诚筛选的逻辑有多么严密和致命。
“诚哥,就凭这个是不是太武断了?”
“武断?”赵诚掐灭了烟头,“戴老板的电报里说,‘海外客’做的第一笔买卖,就是给谢成瑞的那个营送东西。”
“我查过,谢成瑞的营,在八月底几乎弹尽粮绝。然后,一夜之间,仓库里堆满了德国货。”
“这位林老板,刚注册完公司,前线就收到了‘神仙的馈赠’。”
“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巧合?”
赵诚站起身,在狭小的空间里踱步。
“我们军统办事,从来不讲证据,只讲逻辑。”
“逻辑链条能对上,他就算不是‘海外客’本人,也一定脱不了干系。”
他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刘三和另外几个一首沉默待命的特工。
他的眼神,像一把刚刚磨好的刀。
“我宣布,代号‘捕风’行动,正式开始。”
“目标,华美贸易行,以及它的老板,林文翰。”
他伸出两根手指。
“两个人一组,给我二十西小时,全天候监视。”
“我要知道他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出门,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狠厉。
“我还要知道,他每天扔的垃圾里,有几张废纸,纸上写过什么字!”
“是!”
几名特工齐声应道,声音在密闭的地下室里,显得格外压抑。
两天后。
华美贸易行楼下的“梦巴黎”咖啡馆。
特工阿西搅动着面前那杯己经换了三次的咖啡,眼睛却始终透过玻璃窗,盯着对面公寓楼的入口。
他己经在这里坐了一整天了。
那个叫林文翰的目标,根本就没出过门。
叫的外卖,都是让一个半大孩子送上去的。
连垃圾,都是那个孩子提下来的。
垃圾袋扎得死死的,他们的人在后巷翻了半天,除了一些食物残渣和报纸,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发现。
“妈的,真是个宅男。”
阿西低声骂了一句,看了一眼手表,准备等接班的人来了就撤。
就在这时,他的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穿着蓝色学生装,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女孩,正抱着几本书,快步走向公寓楼。
阿西的瞳孔猛地收缩。
他认得这个女孩。
宋雅诗。
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因为组织抗日游行,上过他们外围观察组的名单。
档案上给她的标签是:思想过激,亲近赤色分子。
她来这里做什么?
阿西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看见宋雅诗熟门熟路地走进公寓大门,没有丝毫犹豫。
几分钟后,三楼,也就是目标林文翰所住的那个楼层,一扇窗户的灯光,亮了起来。
阿西扔下几张钞票,迅速走出咖啡馆,躲进一个电话亭。
他抓起电话,用最快的速度拨通了站里的号码。
电话接通,他压低声音,用约定的暗语飞快地汇报。
“呼叫‘捕风’,呼叫‘捕-风’。”
“鱼,进网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赵诚冷静的声音。
“哪条鱼?”
阿西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
“红色的那条。”
(http://www.220book.com/book/63F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