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大智门火车站。
黑色的铁轨像两条冰冷的筋脉,延伸向炮火连天的北方。
站台上,人山人海,像一锅煮沸了的粥。
逃难的百姓,送行的家眷,还有不同番号的军队,混杂在一起。哭喊声,叫卖声,军官的嘶吼声,还有刺耳的汽笛声,交织成一曲属于战时中国的、混乱而悲怆的交响。
就在这片嘈杂之中,一支部队的出现,让整个站台都为之一静。
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踏过站台湿滑的水泥地,发出“咔、咔、咔”的、如同钟表般精准的声响。
五千人,鸦雀无声。
他们穿着崭新的土黄色军服,脚蹬着厚实的翻毛军靴,头戴着德制35钢盔,钢盔下的脸庞,年轻而肃杀。
他们手中的中正式步枪,枪刺在阴沉的天光下,汇成一片望不到头的、闪着寒光的钢铁森林。
“我的乖乖这是哪部分的兵?中央军的教导总队也没这么阔气吧?”一个穿着杂牌军服的军官,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你懂个屁!”旁边的老兵油子压低声音,眼神里满是羡慕和敬畏,“这就是从南京杀出来的方淮将军的部队!听说了吗?神兵天降,一夜之间,鸟枪换炮!”
“神兵?我看是财神爷下凡吧!”
方淮师的士兵们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
他们目不斜视,沉默地登上那一列长长的闷罐车。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车站对面,一座钟楼的顶层。
寒风从没有玻璃的窗口灌进来,吹得赵诚的风衣猎猎作响。
他举着一部德国蔡司的高倍望远镜,镜片里,是方淮师那整齐得令人发指的队列。
“诚哥,都查过了。”小李在他身后,声音里带着一股无法掩饰的挫败感。
“钢盔是德制,军靴是美式,水壶是苏式,步枪是国产最新的中正式,但枪身上的编号兵工署的档案里根本查不到这个批次。”
赵诚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移动着望远镜。
他的镜头,从一个士兵腰间的武装带,移到另一个士兵背上的行军囊。
“你看他们的刺刀,还有手榴弹的木柄。”赵诚的声音,像结了冰。
“所有东西,都是新的。新得像昨天才从生产线上下来。”
“可这根本不可能!”小李激动地反驳,“没有任何一家兵工厂,能同时生产出这么多不同制式的装备!更别说把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武汉,送到方淮手里!”
赵诚放下了望远镜。
他知道小李说的是对的。
这不合逻辑。
这不符合他所知晓的,关于运输、生产、交易的一切规律。
这支部队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专业能力的一种嘲讽。
“戴老板要知道,非得疯了不可。”小李喃喃自语。
赵诚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走到窗边,看着那列即将开动的军列,像一条即将出闸的钢铁巨龙。
“所以,我们不能让他疯。”
“我们得替他,找到答案。”
站台上,送行的人群中。
陈锋穿着一件半旧的工人蓝布衫,头戴一顶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
宋雅诗站在他身侧,打扮成一个要去乡下避难的女学生,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包袱。
他们像两滴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这片人海。
陈锋的目光,扫过那些登上火车的年轻脸庞。
他看到了那个叫王二狗的年轻士兵,正笨拙地调整着背上步枪的背带,脸上带着一种既紧张又骄傲的神情。
他看到了那些老兵,正靠在车厢边,默默地擦拭着自己的刺刀,眼神平静而坚毅。
他亲手缔造了这支军队。
此刻,他却像一个最普通的父亲,看着即将远行的孩子,心中五味杂陈。
有骄傲,有期盼,更有无法言说的担忧。
他知道,这列火车将驶向何方。
那是一个叫台儿庄的地方,一个巨大的、用血肉筑成的磨坊。
“老板”宋雅诗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他们”
“他们会赢的。”陈锋打断了她,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他不是在安慰宋雅诗,也不是在安慰自己。
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他必须用尽一切去实现的事实。
“呜——!”
一声长长的、穿透云霄的汽笛声,响彻了整个车站。
火车,要开了。
就在这时,站在一节军官车厢门口的方淮,目光突然扫向了人群。
他的视线,越过无数攒动的人头,精准地,落在了那个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身上。
隔着几十米的距离,隔着喧嚣的人潮。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了一瞬。
没有言语,没有动作。
但方淮读懂了对方眼中的嘱托。
陈锋也看懂了对方眼中的承诺。
方淮猛地挺首了脊梁。
他抬起右手,对着陈锋的方向,郑重地、标准地,敬了一个军礼。
然后,他转身,消失在车厢里。
火车缓缓开动,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巨大的“哐当”声。
“中华不亡!”
“抗战必胜!”
车厢里,猛地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
那声音,盖过了汽笛,盖过了哭喊,像一股滚烫的铁流,注入了这座正在风雨中飘摇的城市。
陈锋拉着宋雅诗,转身挤出人群。
他没有再回头。
钟楼上。
赵诚通过望远镜,清晰地捕捉到了方淮那个突兀的军礼。
他的镜头,疯狂地在方淮敬礼的方向搜索。
但站台上人太多了,他什么也没找到。
“诚哥,火车走了。”
“备车。”赵诚放下望远镜,眼中闪动着一种属于猎犬的、疯狂的光。
“我们也去徐州。”
“我要亲眼看看,这些‘神兵’,到底是怎么打仗的。”
陈锋和宋雅诗穿过几条小巷,甩掉了身后可能存在的尾巴。
就在他们准备拐进一条更僻静的里弄时,一个卖馄饨的摊贩,挑着担子,从他们身边走过。
摊贩没有看他们,只是在擦身而过的瞬间,用极低的声音,说了一句话。
“楚先生有急信。”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巷子口。
陈锋停下脚步。
他走到墙边,在一个不起眼的砖缝里,摸出了一张被卷成细棍的纸条。
他展开纸条。
上面没有字,只有一行用特殊药水写下的、熟悉的密码。
他迅速在脑中破译。
【李宗仁将军指挥部急电。】
【日军矶谷、坂本两师团动向诡异,我方侦察机损失惨重,无法获得其准确部署。】
【急需一份,台儿庄周边五十里内,敌军炮兵阵地、坦克集结点、野战机场的】
【精准布防图。】
(http://www.220book.com/book/63F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