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誉归国,机场的景象与出发时己截然不同。不再是无人问津的悄然离开,接机口聚集了大量的乐迷和媒体。鲜花、标语、尖叫、闪烁的快门……热烈的空气几乎令人窒息。
团队成员们经历了最初的错愕后,很快被这种家乡的热情所感染,疲惫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友好地签名、合影。沈默依旧不太适应这种场面,但他尽量配合着,只是眼神深处保持着一贯的疏离与冷静。
苏晚晴熟练地挡开过于拥挤的人群,安排车辆,确保所有人安全离开机场。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无声乐队”和沈默将面对国内舆论的再次转向和更高强度的关注。
果然,随着他们在国际舞台成功的消息传回,国内媒体的报道口径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之前的“争议”、“偏执”、“哗众取宠”迅速被“为国争光”、“文化输出”、“天才崛起”等赞誉所取代。曾经批评过他的媒体,开始推出深度分析文章,解读其音乐中的“国际性元素”与“民族性根源”;曾经保持沉默的权威,也开始发表言论,称赞其“坚持自我的可贵”。
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赞誉,沈默只是淡淡地对团队说:“记住他们以前说的话,也记住他们现在说的话。然后,忘掉它们。我们的工作,在排练室,不在头条上。”
他谢绝了绝大部分的商业采访和综艺邀请,只选择性地接受了一两个极其严肃的音乐文化类媒体的深度对谈。在那样的对谈中,他谈论音乐创作、技术探索、艺术追求,对过往的争议轻描淡写,对未来的规划务实而清晰。他的冷静与专注,在这种时候,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折服的气场。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团队内部。国际成功的经历,像一次高效的淬火,将团队彻底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彼此之间的信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种共同经历过低谷、又共同征服过高峰后所形成的默契与认同,千金难换。他们更加自信,也更加清楚自己所要追求的方向。
归航,不是为了停泊,而是为了下一次更远的启程。
在回国后的第一次全员会议上,沈默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回顾中,而是首接摊开了一张新的蓝图。
“国际舞台只是让我们获得了发声的渠道,”他指着白板上写下的新项目关键词,“下一步,我们要思考的是,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真正留下印记。”
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概念性音乐项目——暂定名为《文明的回响》。他试图跳出个人情绪表达和风格实验的范畴,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人类文明图景,探索不同文化脉络下,声音与音乐如何作为文明的载体和回声,思考技术爆炸时代下,人类情感的流变与归宿。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甚至有些狂妄的计划。它涉及大量的跨文化研究、田野采样、以及前所未有的声音设计。
团队成员们听着,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挑战的光芒。没有人质疑其可行性,经历过法兰克福那一夜,他们相信,只要沈默敢想,他们就能并肩将其实现。
王座己然铸就,但王者的目光,己投向更遥远的星河。归航的船,正在加注更澎湃的燃料,即将驶向更深邃、更未知的艺术海洋。那片海,名字叫“永恒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娱乐:我的网约车电台爆火全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4V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