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沈慕言的商业扩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认亲成沈总,直接送他吃牢饭 http://www.220book.com/book/6648/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沈氏集团顶层会议室的落地窗外,城市天际线在晨光中舒展。长桌两侧,高管们手里捧着《文化产业扩张方案》,目光聚焦在投影幕布上 —— 屏幕上清晰呈现着 AR 古画展的票房数据、线上文创周边的销售报表,以及非遗技艺数字化的调研成果,每一组数据都印证着 “文化 + 技术” 的巨大潜力。

“基于 AR 古画展的成功,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布局两大方向。” 沈慕言坐在主位,指尖轻点桌面,声音沉稳有力,“一是数字文创,将传统书画、非遗技艺转化为可交互的线上产品,比如把剪纸艺术做成 AR 贴纸,让用户在社交平台传播;二是非遗活化,与各地非遗传承人合作,用 3D 建模还原传统工艺过程,打造‘云上非遗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

市场总监立刻点头:“AR 古画展的周边‘银杏书签 NFT’己经卖出 5000 份,用户反馈很好,数字文创这条路完全走得通。非遗方面,我们联系了苏绣、皮影戏的传承人,他们都愿意合作。”

“不仅要做产品,更要做生态。” 沈慕言补充道,调出一份合作框架,“我计划成立‘沈氏文化基金’,一部分用于扶持非遗传承人,一部分投入公益 —— 比如和清鸢的基金会合作,做‘被拐儿童寻亲项目’。”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沈建国率先反应过来,眼神里满是欣慰:“用技术帮被拐儿童找家,既贴合文化基金的公益属性,也能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这个想法好。”

两周后,苏清鸢的 “暖阳寻亲基金会” 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堆满资料的长桌上。沈慕言和苏清鸢并肩坐着,面前摊开的是寻亲项目的技术方案 —— 屏幕上的 AI 人脸比对系统正演示着 “童年照片与成年画像匹配” 的过程,区块链模块则在实时同步寻亲信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我们搭建的线上寻亲平台,会对接警方的失踪人口数据库,家长上传孩子的童年照片、特征描述,系统会自动匹配全国的疑似人员信息。” 沈慕言指着屏幕上的交互界面,“还会加入 AR 功能,家长可以用手机扫描孩子的旧物,生成虚拟‘记忆场景’,帮助被拐儿童唤醒童年记忆。”

苏清鸢拿起一份走访记录,眼眶微微发红:“上周我们去了邻市的寻亲家庭,有位妈妈找了孩子 18 年,家里还留着孩子小时候的玩具车。如果能用 AR 还原孩子玩玩具的场景,说不定真的能帮他想起什么。”

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启动项目筹备 —— 沈氏的技术团队负责平台开发,基金会的志愿者负责收集寻亲信息,他们则亲自带队走访被拐家庭,记录细节、采集数据。有次去山区走访,路遇暴雨,车子陷在泥里,沈慕言挽起裤腿推车,溅了一身泥,却笑着说:“这点苦不算什么,比起那些找孩子十几年的家长,根本不算事。”

三个月后,“寻亲云平台” 正式上线。上线当天,就有一位河南的父亲上传了儿子的童年照片 —— 孩子 5 岁时被拐,如今己经 23 岁,照片里的小男孩抱着篮球,额头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平台的 AI 系统连夜匹配,第二天就推送了一个山东小伙的信息,对方的额头上也有同款疤痕,且童年记忆里有 “篮球”“河南老家” 的碎片。

沈慕言和苏清鸢亲自陪同这位父亲去山东认亲。当 DNA 鉴定结果显示 “匹配成功”,父子俩抱在一起痛哭时,沈慕言看着这一幕,想起自己小时候被拐后,爷爷拿着银手表西处找人的场景,眼眶忍不住红了。苏清鸢轻轻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我们做的这一切,都值得。”

这个成功案例很快被媒体报道,《城市晚报》的头条标题写着 “AR 技术助力寻亲:沈氏集团用科技点亮回家路”,电视新闻里播放着父子团聚的画面,还采访了沈慕言:“做这个项目,不仅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更希望能用技术打破信息壁垒,让更多家庭团圆。”

社会反响接踵而至 —— 各地的寻亲家庭纷纷联系基金会,政府部门发来感谢信,称赞平台 “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有企业主动提出合作,愿意资助平台的运营;甚至有高校邀请沈慕言去做讲座,分享 “商业与公益结合” 的经验。

沈氏集团的文化产业也迎来爆发 ——“云上非遗馆” 上线首月访问量突破千万,苏绣 AR 贴纸在社交平台的使用量超过百万,数字文创产品的营收占比从 5% 提升到 15%,股价也随之上涨。老爷子在家族聚餐时,特意举起酒杯:“慕言,你不仅把沈氏带向了新的方向,还做了造福社会的事,爷爷为你骄傲。”

沈慕言接过酒杯,目光转向身边的苏清鸢,两人相视一笑。窗外的夜色里,城市的灯光璀璨,寻亲平台的后台还在不断收到新的寻亲信息,技术团队正在加班优化匹配算法。沈慕言知道,商业扩张的意义不仅在于营收增长,更在于能用自己的能力,为这个社会做些有温度的事 —— 就像爷爷当年用银手表标记他的身份,他现在要用技术,为更多被拐儿童标记 “回家的路”。

项目上线半年后,平台累计帮助 37 个家庭团聚。在一次团聚仪式上,有位被拐 20 年的女孩给沈慕言和苏清鸢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 “科技传情,大爱无疆”。沈慕言接过锦旗,轻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技术的力量,是大家的坚持,更是所有不放弃希望的家长们的功劳。”

阳光落在锦旗上,金色的字熠熠生辉。沈氏的商业扩张,没有走传统的资本逐利之路,而是用文化为核、公益为翼,走出了一条更有价值的道路。而沈慕言和苏清鸢,也在这条路上,继续并肩前行,把温暖与希望,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认亲成沈总,直接送他吃牢饭》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664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认亲成沈总,直接送他吃牢饭 http://www.220book.com/book/664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