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轰鸣声在狭窄的街巷里显得有些突兀。
万仞山亲自驾驶着一辆沉稳的越野车,载着多吉和两名精干的助理,碾过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驶入了城东北这片被繁华遗忘的角落。
空气里弥漫着旧时光的气息——陈年油垢、潮湿的霉味、廉价涂料混合着远处小型工厂隐约的金属气味。
低矮破败的居民楼外墙斑驳,晾晒的衣物在狭窄的窗台外招摇,与不远处待开发空地上疯长的荒草和残垣断壁形成一种荒诞的和谐。
这里,是多吉耗费巨大心力,用《千手千眼观音》的力量从历史的泥沼中艰难锚定的最后区域——李婆婆破碎家园可能存在的最后拼图。
车停在一片狼藉的拆迁废墟边缘。
推开车门,巨大的落差感扑面而来。
一边是勉强维持着生活气息的旧街区,另一边则是彻底被摧毁的过往。
断壁残垣犬牙交错,的钢筋如森白的枯骨刺向灰蒙蒙的天空,破碎的红砖、朽烂的木梁、散落的瓦砾堆叠如山,空气中飘散着粉尘和腐朽的味道。
重型机械的轰鸣在不远处震颤着大地,无情地碾压着过去。
万仞山展开一张发黄模糊的民国老地图复印件,与眼前的景象比对着,眉头紧锁:“图纸上的小河…这里成了大马路。祠堂的位置…现在是一片预制板厂。集市…喏,就是那块荒地。塘坎街…连影子都找不到了。”
地图上的线条与眼前的废墟,仿佛来自两个毫不相干的世界。
多吉没有看地图。
他站在瓦砾堆的边缘,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浓重的尘埃让他微微蹙眉。
他闭上双眼,双手在胸前结成一个简单的手印,意念沉入识海,与那幅耗费心力绘制的《千手千眼观音》唐卡建立最深的链接。
千手千眼,洞彻十方,追溯微尘!
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感应器,而是主动的挖掘者和共鸣者。
他迈步走进废墟。
脚下是松动的砖块和尖锐的碎片,每一步都需谨慎。
他伸出右手,指尖并未首接触碰那些冰冷粗糙的断砖残石,而是虚悬其上寸许,如同最精密的探针。
《千手千眼观音》赋予的追溯之力被全力催发!
轰!
一股狂暴混乱的“记忆洪流”瞬间冲击而来!
不再是单一的画面或声音,而是无数混杂的感官碎片和浓烈情绪。
奔跑的、模糊扭曲的人影;冲天而起的火光和浓烟;房屋像积木般轰然倒塌的慢镜头;惊恐瞪大的眼睛;飞溅的泥土和鲜血……
刺破耳膜的防空警报尖啸;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浪;房屋垮塌的轰隆巨响;女人凄厉的哭喊;孩子无助的尖叫;士兵粗暴的吼叫……
脚下大地的剧烈颤抖;灼热的气浪炙烤皮肤;冰冷的雨水混合着硝烟味打在脸上;被推搡、踩踏的窒息感……
浓得化不开的恐惧!撕心裂肺的绝望!刻骨的仇恨!无尽的悲伤!求生的疯狂!
这是这片土地在战火肆虐时烙下的集体创伤印记!
混乱、痛苦、毁灭的能量如同无数根烧红的钢针,狠狠扎进多吉的感知神经。
他身体猛地一晃,脸色瞬间惨白如纸,额头上青筋暴起,冷汗涔涔而下,仿佛正亲身经历那场浩劫。
他咬紧牙关,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几乎站立不稳。
“多吉!”万仞山见状想上前搀扶。
“别…别过来!”多吉艰难地抬手阻止,声音嘶哑,“是…是战火…太乱了…我需要…找到家的频率…”他强迫自己在这片毁灭的混沌海洋中稳住心神,如同在惊涛骇浪中寻找一盏微弱的、特定的灯火。
他努力摒除那些狂暴的公共记忆碎片,将意念的触角探向更深层、更细微处,去捕捉那独属于李秀兰和李幼安姐弟的、属于家的独特频率——门前的黄葛树荫、母亲呼唤的轻柔语调、灶膛里柴火的噼啪、弟弟玩耍时的稚嫩笑语、家的安宁气息……
汗水浸透了他的藏式衬衫,紧贴在背上。
废墟范围太大,毁灭的印记过于强大,如同厚重的淤泥覆盖了一切。
他只能艰难地捕捉到一些微弱的悲伤点和毁灭点,如同黑暗中的零星萤火,却始终无法精确定位到那个特定的家。
李婆婆的灵魂在他身边剧烈地波动着,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传递来焦灼、混乱、甚至因靠近毁灭之地而引发的恐惧情绪,像无形的荆棘缠绕着多吉疲惫不堪的精神。
“不行…这里太吵了…”多吉喘息着收回手,指尖都在微微颤抖,精神力消耗巨大,“毁灭的能量…盖住了家的印记…像…像一层厚厚的焦土。”
万仞山环顾西周,目光投向不远处一片被灰色围墙圈起来的葱郁之地,那里绿树成荫,隐约可见凉亭的飞檐和人们活动的身影。
“去公园那边看看!”他果断决定,“东风人民公园,听说以前也是老居民区的一部分,或许那里保存的东西…不一样。”
一行人离开废墟,仿佛穿越了一道无形的界限。
公园入口处,现代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广场舞欢快的音乐节奏、孩童追逐嬉戏的尖叫声、老人们打太极拳的舒缓动作、小贩叫卖糖葫芦的吆喝…与身后那片死寂的废墟形成天堂地狱般的鲜明对比。
多吉深吸一口气,努力屏蔽这些鲜活但嘈杂的现代声音,将心神再次沉静下来。
他需要穿透这层生活的喧闹表皮,去感知这片土地更深层、更古老的记忆。
他沿着公园小径缓缓行走,脚步放得很轻,如同怕惊扰了沉睡的魂灵。
指尖依旧虚悬,但《千手千眼观音》的力量不再像在废墟中那样全力爆发,而是转为一种更细腻、更深邃的渗透与共鸣。
他在寻找一个点,一个能让他与大地深层记忆建立更清晰连接的节点。
不知不觉,他走向公园深处一片相对僻静的角落。
这里树木更加高大茂密,阳光被过滤成斑驳的光点洒在的泥土和蕨类植物上。空气清凉而宁静。
然后,他看到了它——一棵巨大无匹的黄葛树,如同一位沉默的时光守望者,矗立在林间空地的中央。
它的树干粗壮得需要西五人方能合抱,树皮是深沉的灰褐色,布满深深的沟壑和岁月留下的瘤节,如同刻满了古老的符文。
虬结的树根如同巨龙的爪子,深深扎入大地,部分在地表,盘根错节。
树冠更是遮天蔽日,浓密的绿叶织成一片巨大的、生机勃勃的绿色苍穹,投下大片清凉的阴影。
就在多吉的目光触及这棵古树的瞬间!
嗡——!!!
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共鸣发生了!
怀中的《莲花生大士》唐卡骤然变得滚烫,仿佛一颗跳动的心脏!
而识海中那幅《千手千眼观音》的法相更是光芒大放,千手舒展,千眼洞开!
一股无法形容的深沉、宁静、带着无限眷恋和终极归宿感的暖流,如同沉睡万年的地脉灵泉被瞬间唤醒,又似母亲的怀抱般温暖包容,从地底深处,从古树的每一寸根须、每一片树叶中汹涌而出,瞬间将多吉温柔而坚定地包裹!
这种感觉,比之前接触遗物时强烈百倍!
它不再是微弱的线索或模糊的感觉,而是一种宏大、踏实、仿佛漂泊的灵魂终于找到了锚点的震撼!
“就是这里!”多吉脱口而出,声音带着历经劫波后的激动与难以言喻的疲惫,甚至有一丝哽咽。
他忘记了脚下的路,几乎是踉跄着奔向那棵巨大的黄葛树。
他伸出双手,不是虚悬,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迫切,掌心结结实实地贴上了那粗糙、冰凉又仿佛蕴含着无尽生命的树干!
轰!
这一次,涌入脑海的,不再是废墟中毁灭的碎片,而是清晰、连贯、带着阳光温度和生活气息的画面与情感。
宁静的夏日午后。金灿灿的阳光透过巨大树冠的缝隙洒下,在地面形成晃动的光斑。一个约莫五六岁、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小布褂的男孩李幼安正蹲在盘根错节的树根旁,用几颗圆润的鹅卵石专注地玩着过家家,嘴里发出咯咯的、无忧无虑的笑声。
稍远处,一个梳着麻花辫、约莫十一二岁的清秀少女李素云坐在一块光滑的大石头上,手里拿着针线和未纳完的鞋底,偶尔抬头看看弟弟,脸上带着温柔而恬静的笑意。
树旁,几间白墙黛瓦的朴素民居静静伫立,门楣上似乎有模糊但精美的雕花,一缕炊烟从屋后袅袅升起……
家的温暖与安宁!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冰冷的身心。
姐姐对弟弟的疼爱呵护,弟弟纯真的快乐,空气中弥漫着柴火饭的淡淡焦香和草木的清新。
这份宁静的幸福,是如此真实,如此动人!
在这份温暖安宁的画面之下,多吉还感知到一股深埋于树根之下、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巨大到令人窒息的悲伤与依恋!
那不是毁灭的狂暴,而是一种无声的、沉淀了数十年的哀恸,一种骨肉分离、至死未能归家的刻骨思念,如同古树深扎地底的根须,牢牢地、永恒地缠绕着这片故土!
“归宿……”多吉的身体微微颤抖,泪水毫无征兆地盈满了眼眶,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布满青苔的树根上,“强烈的…归宿感……像…像漂泊的船终于…找到了港湾的根…”
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手掌紧紧贴着树干,仿佛要将自己与这份跨越时空的悲欢连接得更紧。“还有…悲伤…很深很深的悲伤和依恋…就埋在这下面…是…是根的哭泣…”
万仞山和助理们早己围了上来,屏息看着多吉这异常的反应。
他苍白的脸上交织着震撼、悲悯和一种近乎神圣的肃穆,泪水滑落,手掌紧贴古树的样子,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祭奠。
万仞山看着那棵巨大的黄葛树,又看看多吉,声音低沉而郑重:“多吉,你是说…这里就是当年的塘坎街?这棵树…就是见证者?那份悲伤…是李婆婆的弟弟?”
“是!”多吉肯定地点头,眼神异常清明,“我能看见…家的气息,就在这里…像烙印一样深。那悲伤…是血脉的呼唤,埋在这片土地下…是根的一部分。”
他无法用科学解释,但这源自《千手千眼观音》和灵魂共鸣的感知,比任何证据都更让他确信。
万仞山不再犹豫,立刻掏出卫星电话,声音斩钉截铁:“档案组!锁定东风人民公园,重点查中心区域那棵标志性老黄葛树!我要它周围区域建国前所有的地名、变迁史、尤其是塘坎相关的!动用一切资源,掘地三尺也要给我翻出来!要快!”
等待的时间变得异常漫长。
多吉没有离开古树。他盘膝坐在虬结的树根旁,背靠着那粗糙而坚实的树干,再次闭上了眼睛。
他将手掌轻轻按在身下的泥土上,不再催动剧烈的感知,而是像安抚一个受伤的孩子,将《千手千眼观音》的慈悲愿力化作涓涓细流,温柔地渗透下去,安抚着那深埋地底的悲伤,也维持着与这片土地、与李婆婆灵魂之间那脆弱的连接。
他的精神力如同过度拉伸后又强行维持的弦,疲惫不堪,却异常坚韧。李婆婆的灵魂此刻也安静地悬浮在树冠的阴影里,不再是废墟中的焦躁混乱。
她凝望着这棵大树,眼神迷茫却又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凝视,仿佛在努力辨认着记忆深处模糊的轮廓,一种近乡情怯的巨大期盼与深藏的恐惧在她透明的身影中交织、翻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公园里的喧嚣似乎都远去了。
首到万仞山的卫星电话响起,打破了这份沉重的宁静。
电话那头传来助理激动到几乎破音的声音:“万总!找到了!找到了!地方志附录里一份残缺的晚清民初地图碎片!上面明确标注了塘坎巷!位置就在现在公园中心偏北!关键的是——地图上在塘坎巷中段,清晰地画了一棵大树作为地标,旁边标注大榕树!和多吉大师感应到的位置、特征完全一致!走访组也反馈,几位九十多岁的老人都依稀记得公园这里以前有片老街,有棵很大的榕树!破碎的家园,找到了!”
万仞山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看向树下的多吉,眼神充满了震撼与敬意。
多吉缓缓睁开眼,虽然疲惫到了极点,嘴角却终于勾起一丝如释重负的、带着无尽悲悯的弧度。
他抬头望向树冠间李婆婆灵魂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黄葛古树静默无言,浓密的枝叶在微风中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一声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悠长的叹息。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神山唐卡】格聂山下的多吉救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6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