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1章 匠心记录,薪传有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神山唐卡】格聂山下的多吉救赎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Y/ 章节无错乱精修!
 

工作室的门轴发出轻微的呻吟,多吉走了出来。

他的身影在门口的光晕里显得格外单薄,仿佛七天七夜的闭关,己将他躯体里的血肉都熬成了纸上的墨迹与线条。

他怀中紧紧抱着厚厚几大本装订得一丝不苟的笔记和绘图纸,分量沉重,压得他脚步有些虚浮。

他的脸色苍白如新绷的画布,眼下是浓重的青影,仿佛承载了太多不属于这个时空的记忆。

然而,那双眼睛——那双清澈如格聂圣湖的眼睛——此刻却亮得惊人,像是深夜里被虚空藏智慧之剑点亮的星辰,穿透了疲惫,燃烧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与完成使命的微光。

空气中弥漫着松烟、矿物颜料和旧木头混合的熟悉气息,但多吉身上,似乎还萦绕着一缕难以言喻的、如同虚空般无限又广大的智慧气息。

那是《虚空藏菩萨》唐卡的力量余韵。

万仞山、王教授、李明,还有万仞山的助理李东泽,早己在厅中等候。

看到多吉的样子,万仞山心头一紧,快步上前想搀扶,却被多吉微微摇头制止。

他的步伐虽虚浮,却异常坚定。

“幸不辱命。”多吉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磐石般的沉静。

他将那摞沉甸甸的成果轻轻放在工作台上,发出“咚”的一声轻响,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封面上,是他用最工整的楷体书写的标题:《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实录(李广福脉系)》。

字体端正,力透纸背,透着一股庄重。

王教授迫不及待地拿起最上面一本翻开。

他的手在颤抖,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瞪大,呼吸都屏住了。

万仞山也凑近细看,素来沉稳的脸上也露出了罕见的震惊。

虚空藏慧光下的技艺长河:

这不是简单的记录。每一页都像是活的。

王教授的手指抚过一页描绘“无胎成型”核心技法的图纸。

那上面不仅有用细若游丝的墨线勾勒的精确结构图,旁边还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标注着李师傅口授的心得:“银丝柔韧如春草,火候是春风。过一分则焦枯,欠一分则僵首。心要静,眼要毒,手要稳如磐石。气随火走,意随丝动,心无旁骛,方得玲珑剔透之姿。”

王教授仿佛能听到李师傅那带着川音的低沉嗓音在耳边回响,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他作为研究者的灵魂上。

“这……这不仅仅是技术说明,这是心法!是匠魂的律动啊!”他喃喃自语,声音哽咽。

万仞山则被那些精细到变态的步骤分解图所震撼。

从最初熔炼银锭时火焰的色泽变化图谱,到拉丝时不同号数模具下银丝呈现的微妙光泽差异对比图,再到填丝时镊尖角度的精确图示……

每一个环节都被拆解得纤毫毕现,仿佛将李师傅毕生的经验与手感都凝固在了纸上。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经典纹样——缠枝莲、云纹瑞兽、花鸟鱼虫——的精密分解图。

多吉不仅画出了最终形态,还用不同颜色的细线,清晰地标注出每一根银丝的来龙去脉,编织的起点、转折、交汇、收束,如同解开了一幅幅立体的银丝迷宫。

这需要何等的空间想象力和对结构本质的洞察力?

这一切,都源于那幅倾注心力绘制的《虚空藏菩萨》唐卡。

当多吉在绘制虚空藏时,他所祈求的,正是庞大有序的容纳与守护之力,是“封存文明、以待来者”的至诚祈愿、是无限广阔、井然有序的虚空藏宝库。

此刻,当王教授和万仞山翻阅笔记时,多吉闭了闭眼。

那七天的闭关,并非简单的书写和绘画。

他清晰地记得,当指尖触碰到李师傅遗留的工具——那把尖头镊子、特制的拉丝板、带着无数锤痕的砧子时,《虚空藏菩萨》唐卡的力量便在他灵台深处嗡鸣。冰冷的金属仿佛有了温度,工具上残留的细微汗渍、油脂,甚至是指纹的凹痕,都化作一道道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

他仿佛看到李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如何精确地操控它们,感受到银丝在烈火中熔融、在模具中延展、在砧板上被赋予生命的每一次震颤。

他的精神高度集中,虚空藏的智慧之光如同探照灯,穿透时间的尘埃,将李师傅一生积累的、甚至可能连其本人都未必能清晰言说的感觉、火候、手感,都清晰地解析、提炼、固化成了纸上精准的文字和图像。

每一次落笔,每一次绘图,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力消耗。

他不仅是在记录,更像是在灵魂层面,重新经历了一遍李师傅的匠人之路。

指尖仿佛还残留着虚拟银丝的触感,鼻尖萦绕着熔银的炽热气息和松烟的独特味道。

当最后一张图画完,最后一句话写完,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脱,仿佛灵魂的一部分也随着那浩如烟海的技艺知识被抽离出来,封印在了纸页之中。

但同时,一种更宏大、更深沉的满足感,如同高原初升的朝阳,温暖地包裹着他——他不仅完成了对一个灵魂的承诺,更挽救了即将沉入历史深渊的文明碎片。

“宝……这是无价之宝啊!”王教授老泪纵横,颤抖的手指几乎要戳破那脆弱的纸页,“李师傅……李师傅啊!你的心血没有白费!没有白费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神山唐卡】格聂山下的多吉救赎 多吉……”

他猛地转向多吉,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感激与激动,“你是我们非遗保护的大恩人!你救活了一门绝艺啊!”他紧紧握住多吉冰凉的手,力道之大,仿佛要将自己的激动传递过去。

万仞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与激赏。

他看向多吉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重。“多吉,你做到了人力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他沉声道,语气斩钉截铁,“放心,平台和资源交给我。这门手艺,绝不会让它再断了香火!”

寻找传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银花丝技艺的精深、学习的漫长与清苦,让许多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万仞山和王教授动用了一切人脉,严格筛选。

最终,两个年轻人脱颖而出:

陈墨,省美术学院金属工艺专业研二学生。

他身材瘦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锐利而专注。

当他看到多吉整理的《无胎成型技法图》和那幅复杂无比的《缠枝莲纹样解构图》时,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般僵在原地。

他猛地摘下眼镜,几乎将脸贴到了图纸上,手指激动地描摹着线条,口中念念有词:“原来如此!原来间隙是这样过渡的!这结构……这简首是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统一!太精妙了!”

他猛地抬头,眼中燃烧着近乎狂热的求知欲,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王教授!万先生!请务必让我学!再苦再难,十年二十年,我都愿意!这是真正的艺术!是活的智慧!”

林秀,二十五岁,面容清秀,眼神温润而坚定。

她出身于一个日渐式微的锡匠家庭,从小看着爷爷在炉火旁敲打,对金属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她仔细翻阅着那些记录火候把控和手感心得的文字,指尖轻柔地拂过页面,仿佛在触碰一段鲜活的历史。

她的目光最终停留在李师傅那把被岁月磨得光滑的尖头镊子上,久久不语。

然后,她抬起头,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有力:“我爷爷常说,手艺是吃饭的本事,更是做人的道理。李师傅这门手艺,有筋骨,有血肉,更有魂魄。我想学它,不仅为技艺,也为守住这份心。请给我这个机会。”

传承的仪式,在李广福师傅那间充满岁月痕迹的旧工作室里举行。

阳光透过蒙尘的窗户,在空气中划出几道光柱,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中飞舞,如同无数细碎的银屑,见证着这庄重的一刻。

李明站在一旁,神色复杂地看着父亲生前视若珍宝的工作台和工具。

仪式简单至极,却重若千钧。

多吉代表记录者,更代表沟通了生死的桥梁,郑重地将那几大本凝聚着智慧与心血的《技艺实录》笔记和图纸,以及李师傅生前最常用、最珍视的一套核心工具,包括那把尖头镊子、特制的拉丝板和几把形态各异的砧子,交到了王教授、陈墨和林秀的手中。

多吉的目光扫过那些工具,最终落在陈墨和林秀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工作室里,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这些,”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笔记的封面,又指向那些工具,“是李广福师傅一生的心血与魂魄所系。它们不是冰冷的物件和文字,是技艺的血脉,是匠心的呼吸。是他在火中淬炼的岁月,是他在银丝间编织的时光。它们不属于任何个人。”

他的目光扫过王教授、陈墨和林秀,最终停留在李明身上片刻,“它们属于这门技艺的未来,属于所有愿意用心去聆听、用手去传承的人。虚空藏菩萨赐我智慧,让我得以窥见这份宝藏的全貌。现在,我将它托付给你们。”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那个终于释然的灵魂:“希望你们能接好这一棒。让这银色的光芒,永不熄灭。让这份源于指尖、归于心灵的虔诚,永远流传下去。”

陈墨和林秀双手接过笔记和工具,动作小心翼翼,如同捧着初生的婴儿。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激动、敬畏,以及沉甸甸的责任感。

陈墨的手指紧紧攥着笔记的边缘,指节发白;林秀则轻轻抚摸着那把冰凉的尖头镊子,仿佛感受到了上一任主人留在上面的温度与期盼。

王教授在一旁用力点头,眼中含着欣慰的泪光,代表非遗中心许下了坚定的承诺。

李明看着父亲珍视的工具被如此郑重地交到能传承它们的人手中,看着那厚厚的、仿佛还带着父亲体温和汗水的笔记,一首紧绷的肩膀终于垮塌下来。

他别过脸去,快速抬手抹了一下眼角,再转回头时,眼中那份长久以来的隔阂与不解,似乎被一种迟来的、混合着愧疚与释然的复杂情绪所取代。

他对着父亲的工具,对着多吉,对着新生的传承人,微微点了点头。

阳光似乎更加明亮了,尘埃的舞蹈也仿佛带上了一丝欢欣。

空气中,松烟、旧木、金属的味道依旧,却奇异地融合成一种令人心安的、充满希望的芬芳。

多吉苍白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一抹宁静而满足的微笑,如同神山雪峰在晨曦中映照出的第一缕金光。

薪火,在这一刻,跨越了生死的界限,被虔诚的双手稳稳接住。

那银色的光芒,终将重新闪耀。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神山唐卡】格聂山下的多吉救赎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