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仪式的庄重感尚未散去,李广福师傅那间弥漫着松烟、金属与岁月气息的工作室,便被一种崭新的、充满生机的喧闹所取代。
在非遗中心和王教授的高效运作下,这里成为了临时的传承教学点。
尘埃被小心拂去,工具被重新擦拭、归位,仿佛沉睡了许久的器物,正被年轻的气息唤醒。
陈墨和林秀,这两位承载着希望的新学徒,早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敬畏。
他们换上素净的工作服,神情肃穆地站在工作台前。
王教授请来的一位经验丰富的金属工艺张新远、张老师傅,作为初期指导,而多吉则静静地站在光线稍暗的角落,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期待与紧张。
学徒生涯的第一步,是最基础也最见功底的——拉丝与掐丝。
陈墨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根银条。
他学着多吉笔记中描述的火候是春风的感觉,将其放入小巧的坩埚炉中加热。
银条在火焰中逐渐褪去冷硬,变得温顺而富有弹性,散发出柔和的光泽。
他屏住呼吸,用钳子夹住烧红的银条一端,小心翼翼地对准拉丝板上最粗的孔洞。
笔记中力要均匀,如溪水长流的字句在脑中回响。
他用力拉动,肌肉紧绷,感受着金属在狭窄孔洞中变形、延展的坚韧阻力。
然而,初次尝试总是生涩的。
银丝忽粗忽细,在一次用力不均时,“啪”的一声轻响,纤细的银丝断开了,徒留一截倔强的银头卡在孔里。
陈墨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细汗,脸上却没有气馁,只有更深的专注。
他立刻拿起笔记,凑近灯光,反复对照图解和文字说明。
另一边,林秀选择从更精细的掐丝入手。
她拿起一小块薄如蝉翼的银片和那把被李师傅得无比光滑的尖头镊子。
笔记里那句心细手要稳如磐石仿佛就刻在镊柄上。
她屏住呼吸,镊尖小心翼翼地夹住银丝一端,尝试弯出一个最简单的圆环。
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镊尖下的银丝似乎有自己的想法,不肯轻易就范,弯出的弧度不是歪斜就是接口不平。
一次、两次、三次……小小的银环在她指间一次次失败。
她抿紧嘴唇,眼神却愈发沉静,每一次失败后,她都停下来,闭目片刻,似乎在回忆笔记中关于意随丝动的描述,调整着呼吸的节奏。
张师傅在一旁耐心地指点着基本要领,声音温和而沉稳:“拉丝不是蛮力,是韧劲。掐丝不是捏泥,是对话。多听,多看,多感受。”
多吉安静地伫立着,怀中那幅《虚空藏菩萨》唐卡似乎散发着微弱而持续的温热。
他并未刻意凝视某处,但在虚空藏赋予的、洞悉万物内在联系的智慧视野下,工作台的虚空中,一个熟悉而专注的身影渐渐清晰。
李广福师傅的灵魂虚影,正无声地悬浮在那里。
他不再是那个焦虑徘徊的匠魂,此刻的他,身形似乎凝实了一些,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舒展开来,那双曾经锐利如鹰、如今却饱含深情的眼睛,正一瞬不瞬地凝视着陈墨和林秀每一个笨拙却无比认真的动作。
他的神情,像一个在产房外焦急等待又满怀期盼的老父亲,更像一个老匠人,看着自己的徒孙第一次颤巍巍地拿起他视若生命的工具。
当陈墨在一次失败的拉丝后,没有抱怨,而是立刻拿起笔记,眉头紧锁地对照图解,手指在图纸上反复比划着力道的方向,然后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调整姿势,再次稳稳拉动银条——
这一次,伴随着均匀而持续的阻力,一段虽不完美、但粗细相对均匀的银丝,如同一条初生的银色小溪,缓缓地从拉丝板的孔洞中流淌出来!
当林秀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她放下镊子,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指,目光再次投向笔记上关于气随火走的心得。
她闭眼,深深吸气,仿佛要将那份沉静吸入肺腑,再睁开眼时,眼中只剩下一片澄澈的专注。
她再次拿起镊子,动作变得异常轻柔而稳定,指尖仿佛带着微弱的韵律。
镊尖下的银丝似乎感受到了这份变化,顺从地弯曲、缠绕,终于,一个虽然不够圆润光滑、但接口处平整密合的小小银环,在她微颤却坚定的指尖诞生了!
就在这两份微小却意义非凡的成果诞生的瞬间!
李广福师傅的灵魂虚影,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剧烈地波动起来!
那不是痛苦的涟漪,而是源自灵魂最深处的、汹涌澎湃的激动与欣慰!
他那双饱经沧桑的眼中,竟不可思议地凝聚起两点晶莹的光华——那是属于灵魂的泪光!
璀璨如凝结的银珠,在虚空中折射着工作室里并不明亮的光线。
他看到了!真切地看到了!
年轻的双手,带着敬畏和生涩,却无比坚定地触摸着他曾倾注一生心血的工具和冰冷的银材!
那份对技艺本能的敬畏和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如同初生的火苗,正在点燃!
那在他手中千锤百炼、如臂使指的银丝,在年轻的手指间虽然稚嫩笨拙,却终于再次被赋予了形态,拥有了新的生命!哪怕只是最粗糙的雏形!
希望!
这门如同风中残烛、即将彻底熄灭的古老技艺,在绝望的边缘,被一双年轻的手,稳稳地接住了火种!那微弱的火星,正顽强地燃烧起来!
他的目光,带着无尽的眷恋,缓缓扫过这间承载了他一生悲欢的斗室。
那张布满锤痕的工作台,那些被得温润发亮的工具,尖头镊子、特制拉丝板、形态各异的砧子,最后,深深地、无限托付地定格在陈墨和林秀那两张专注而年轻的脸庞上。
那眼神中,是终于卸下千斤重担的释然,是心愿得偿的巨大满足,更是对未来传承者无声的、最厚重的祝福。
然后,他的嘴角,缓缓地、缓缓地向上弯起。
那不是一个夸张的笑容,而是一种从灵魂深处弥漫开来的、纯粹至极的安宁与欣慰。
这是匠人看到自己毕生心血得以延续、技艺之魂得以安放时,所能流露出的至高幸福。
这笑容,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隔阂,凝固在了这一刻。
点点柔和而温润的光芒,如同无数细碎的银屑被无形的风扬起,又如同晨曦穿透神山薄雾时的第一缕辉光,开始从他灵魂的轮廓上散发出来。
那件洗得发白、仿佛还带着烟火气的工装虚影,那专注而饱含深情的面容,那双布满老茧、曾创造无数奇迹的虚影手掌……都在这温暖的光晕中,一点点变得模糊,一点点变得透明。
光芒越来越盛,而身影越来越淡。
最终,那片承载了无数执念与期盼的温暖光晕,如同晨露融入朝阳,无声无息地、彻底地消散在工作室那混合着金属冷冽、松烟清苦与新木微辛的空气里。
没有留下任何物质的痕迹,仿佛从未存在过。
然而,就在李师傅灵魂彻底消散的刹那——
工作台上,那把被林秀刚刚放下的尖头镊子,似乎极其微弱地闪过一道温润的光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再次抚摸过。
陈墨手中那段刚刚拉出的、尚显粗糙的银丝,在透过窗户的一缕阳光下,竟也奇异地折射出一瞬比之前更明亮的光彩。
空气中,似乎有一声悠长而满足的叹息,如同高原的风掠过经幡,轻柔地拂过每个人的心头,然后彻底归于平静。
多吉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
虚空藏唐卡带来的智慧视野缓缓褪去,但灵魂深处那份与李师傅紧密相连的羁绊,如同完成了最终使命的银丝,在阳光下闪耀出最后一道极致璀璨的光华后,彻底消融,化为最纯粹的安宁。
一股前所未有的、深沉如海的圆满感包裹了他。
这感觉与之前送走其他灵魂的释然不同。
这一次,他不仅见证了一个灵魂因夙愿得偿而安然归去,更亲眼目睹了一段濒临消亡的文明血脉,在两个年轻的生命中重新搏动!
他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执念,更是一份穿越时光长河的集体记忆,一种独特的、属于人类创造力的表达方式。
这份沉甸甸的满足感,带着历史的回响和未来的期许,在他心中激荡。
他深切地感受到守护二字的分量——守护文化根脉的紧迫与沉重,如同背负着无数先辈的目光;而守护本身,又是如此神圣而充满希望。
他低头,下意识地抚摸着自己随身携带的唐卡画具。
作为唐卡传承人,他的责任同样如此。
技艺的载体或许不同,但那份虔诚、专注、追求极致并将之传递下去的心,是相通的。
这份守护,任重而道远,却也是生命赋予他最深沉的使命。
匠心安,技艺存。
银丝虽细,绕指可传千古意。
心灯己续,薪火不灭照前川。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神山唐卡】格聂山下的多吉救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6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