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静谧如深海,唯有酥油灯芯燃烧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以及多吉沉稳绵长的呼吸交织其中。
空气中悬浮的矿物颜料微尘,在斜射的光柱里无声地沉浮、旋转,如同被无形之力牵引的星屑。
多吉额角的汗珠不断汇聚、滚落,在他清瘦的脸颊上犁出一道湿痕,最终在下颌处不堪重负,“啪嗒”一声,砸落在厚实的藏毯上,洇开一个深色的、迅速被吸收的小点。
他浑然不觉,全部的感官、意志、乃至灵魂,都己凝聚在指间那支纤细的紫毫笔和眼前那片承载着众生悲欢的巨大画布上。
短暂的停顿,如同风暴前的宁静。
他眼中那团炽热的、被神山淬炼过的火焰,非但没有减弱,反而燃烧得更加纯粹旺盛。
他拿起一支全新的、笔锋细长如兰叶、弹性极佳的紫毫笔,在笔洗的清水中轻柔地润了润毫尖,水光浸润,毫毛瞬间饱胀。
他手腕一抖,甩去多余的水分,毫尖在空气中划过一道微不可察的弧线。
这一次,他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牢牢锁定在调色石盘上那一汪深沉内敛、如同子夜深海般的石青色颜料。
笔尖深深地探入浓稠的石青颜料中,如同汲取了夜空的精髓与冷静的智慧。
多吉的呼吸变得异常平稳悠长,眼神却锐利如锁定猎物的鹰隼。
他沉稳地移步到画布偏右上方的位置,手腕悬停,气息凝于一瞬。
落笔!
笔锋刚劲、迅捷、带着一种外科手术般的精准与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一道深沉、冷峻、如同寒冰淬炼而成的石青线条,破开画布的空白,悍然呈现!
它并非描绘完整的手,而是精准地勾勒出一只戴着薄薄橡胶手套的手的局部!
那手的姿态稳定有力,指关节因专注而微微凸起。
它正稳稳地握着一柄闪烁着冰冷寒光的手术钳!
多吉用一支细若蚊须的描金笔,蘸取最纯净的银粉,以近乎微雕的技艺,在钳尖和关节处点染出细微却无比锐利的高光,金属的冰冷质感与生命的脆弱感瞬间碰撞!
背景,则用极淡的、带着灰调的墨色与稀释的石青,渲染出模糊而压抑的手术室光影,冰冷、无菌、充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如同无形的囚笼。
然而,就在这象征着医者专业与力量的石青线条旁边,多吉的笔锋陡然一转!
紫毫被弃置一旁,他闪电般抓起一支更大的狼毫!
笔尖狠狠扎入那如同熔岩般炽烈、也如同鲜血般刺目的朱砂颜料中!
饱蘸!
提笔!
他不再勾勒,而是泼洒!
用一种近乎狂暴、宣泄般的笔触,将浓稠的朱砂颜料狠狠地甩、泼、晕染在石青手与手术钳的周围!
一片混沌、翻腾、如同地狱业火般熊熊燃烧的猩红色块骤然炸开!
这片猩红,如同无形的、粘稠的怨念和滔天的恨意,带着灼人的温度与毁灭性的力量,死死地缠绕、裹挟、甚至试图吞噬那只握着手术钳的、石青色的手!
朱砂的炽烈、狂暴、不祥与石青的冷静、克制、理性形成了触目惊心、令人心颤的对比,将误解与怨恨对医者仁心的残酷吞噬,具象成一场无声的视觉风暴!
风暴中心,多吉的眼神却沉静如古井。
他放下狼毫,呼吸微促。
他拿起那支最细的、毫尖如同针尖的勾线笔,笔尖轻柔地蘸取了纯净如初雪、带着安抚力量的蛤粉。
他的动作瞬间变得极其精细、沉稳,带着一种近乎神性的抚慰力量。
笔尖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片翻腾的怨念猩红边缘,如同在烈焰中寻找唯一的生路。
它在混乱的色块间游走,以不可思议的耐心和精准,勾勒出另一只手的轮廓——那是一只属于愤怒家属的手,肌肉紧绷,指节因为极致的用力而发白、扭曲,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整个姿态充满了撕心裂肺的控诉与破坏欲,仿佛要撕碎眼前的一切!
但多吉的笔没有停留在愤怒的表象。
他的笔尖在蛤粉中轻点,带着一种拨动命运琴弦的轻柔。
他用极细、极流畅、近乎透明的蛤粉线条,在这只狂暴手腕的内侧、脉搏跳动之处,描绘出几道极其微弱、却坚韧无比、如同晨曦微光般的无形丝线!
这些丝线纤细得几乎融入背景,却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们如同被慈悲之指拨动的琴弦,穿透翻腾的怨恨之火,温柔而坚定地连接向画面下方一个区域。
那里,多吉用极其柔和、温暖、充满包容力的藤黄与淡石绿,晕染出一个朦胧却散发着安宁气息的光团。
光团中,没有任何清晰的五官,只有一个用极简练、带着疲惫弧度的赭石线条勾勒出的模糊侧影,以及影子的中心,那用两粒极小、却无比传神的浓墨点染出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辩解,只有深深的遗憾、未竟的责任与一份沉默的坚持。
随着这些承载着理解与真相的丝线被清晰地描绘出来,奇迹发生了!
那片翻腾的、狂暴的怨念猩红,如同被无形的甘霖浇灌、被慈悲的清风吹拂,开始肉眼可见地缓缓消散、退却、失去那灼人的戾气!
最终,在蛤粉丝线的引导与光团的感召下,那只愤怒家属的手,动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紧绷的肌肉松弛下来,扭曲的指关节舒展,撕扯的姿态变成了……无力的、沉重的垂下。
指间的张力彻底消失,只剩下深不见底的茫然和如同深渊般的悲伤。
多吉用柔和的赭石混合极淡墨色,在松弛的指关节和微微下垂的手腕处精心渲染出这种沉重的疲惫与心死般的哀伤。
一缕代表最终释然与心灵解脱的、极其微弱的青绿色气息,如同初春的第一抹新芽,从消散殆尽的怨念灰烬中袅袅升起,飘向画面之外,融入无垠的虚空。
放下这支承载了巨大情感转换的勾线笔,多吉长长地、深深地呼出一口气,胸膛起伏明显,仿佛他自己也刚刚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灵魂风暴与救赎。
额头的汗水更加密集。
喘息未定,创作的洪流不容他停歇。
他立刻又抓起一支扁平的、毫毛短而齐整的排笔。
笔锋饱蘸了厚重如格聂山岩、深沉如千年泥土的深赭石色。
这一次,他的笔触陡然变得沧桑、粗粝,充满了时光沉淀的故事感与被遗忘的沉重。
在画布偏左中下的位置,远离了医者的风暴,排笔带着沉重的力道落下。
他用饱含深情却又带着岁月刻痕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巨大画框被遗忘的一角!
画框本身用深赭石混合浓墨勾勒,木质的纹理粗粝而真实,边角布满干裂的缝隙和厚厚的灰尘——多吉用一支枯笔,蘸取灰白色蛤粉,以干扫的技法,在画框表面和裂缝处制造出逼真的积尘效果,仿佛轻轻一触就会扬起岁月的尘埃。
画框内,并非描绘完整的风景或人物,而是一块巨大、斑驳陆离、充满了狂野不羁生命力的抽象色块!
这色块以暗沉压抑的深赭石、如夜般深邃的群青、如苔藓般阴郁的墨绿为底色,如同沉重的枷锁。
然而,在这片压抑的底色上,却用极其大胆、锐利、如同刀锋破空般的笔触,泼洒、切割出刺目的朱砂、耀眼的金黄、凛冽的石青等亮色!
这些亮色如同困兽的怒吼,如同不屈的灵魂在绝境中迸发出的最后光芒,在黑暗中挣扎、搏动、呐喊!
这是赵松年潦倒一生却从未熄灭、在困苦中愈发炽烈的艺术灵魂的具象化呈现!
而在画框之外,蒙尘与遗忘的角落,多吉的笔锋陡然一变!
蘸取了最纯粹、最耀眼、如同神祇目光般的金粉,混合了象征生命热力的朱砂!
他的动作变得简洁、有力、充满仪式感!
他用果断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几道强烈的、如同舞台聚光灯般的光束轮廓!
这些光束带着冲破黑暗的力量,从天而降,精准地、慷慨地投射在那蒙尘、被遗忘的画框之上!
光束本身并非空白,其中,多吉用极细的笔尖蘸取金粉,点染出无数极其微小的、如同繁星般的眼睛符号!
这象征着无数观众终于看见的目光,代表着迟到却无比珍贵的认可与理解。
蒙尘的画框在这神圣光束的照耀下,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
画框内部,那片原本在黑暗中挣扎搏动的狂野色彩,骤然变得鲜活无比、光芒西射!
压抑的底色被照亮,亮色的呐喊被赋予了荣耀的光环!
整幅抽象的画面如同获得了新生,爆发出震撼人心的艺术生命力!
一缕代表艺术家最终获得满足与灵魂安息的、淡淡的金色烟雾,如同欣慰的叹息,从画框饱经沧桑的边缘袅袅升起,消散在光柱之中。
多吉的动作如同永不停歇的溪流。
他放下排笔,没有丝毫犹豫,拿起一支笔锋圆润、饱含墨色的羊毫笔。
笔尖探入上品赭石与明亮藤黄的完美调和,如同深秋落叶的颜色,温暖而略带忧伤的土黄色。
这一次,他的笔触变得悠长、舒缓,充满了时间的重量与空间的遥远。
在画布中下偏右的位置,羊毫笔尖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颤抖感落下。
它描绘出的,不是实物,而是一张被时光侵蚀得模糊不清的影像——一张泛黄、脆弱、边角严重卷曲起翘的老照片!
照片上的人物面容和细节早己被岁月磨蚀,只剩下一些朦胧的、如同水渍晕染开的灰暗轮廓和无法辨识的光影。
照片的背景,只能勉强辨认出几道低矮、歪斜的土坯房线条,以及一角巨大树木伸展的、模糊的枝干轮廓——那是黄葛树!
多吉用极淡的赭石和墨色,暗示出枝干的虬劲,用微不可察的藤黄小点,暗示着曾经满树的繁花。
而在老照片的上方,空间仿佛被无形的乡愁扭曲。
多吉用深沉、凝重、如同大地承载万物般的笔触,描绘出一只苍老的、布满深褐色老年斑和如同沟壑般皱纹的手!
这只手跨越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正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无比珍惜地、带着轻微颤抖的力道,虚空抚摸着照片上那片模糊的黄葛树影!
指尖并未真正触及画布上的照片,但那小心翼翼的姿态,仿佛在触碰最易碎的珍宝,又仿佛在抚摸久别亲人的脸庞。
手背上,一滴浑浊的、饱含一生漂泊心酸的老泪,正缓缓地、沉重地滑落,轨迹精准地滴向照片中那片模糊的黄葛树影所在的位置。
与此同时,在现实与记忆交织的层面,多吉用极其写意、却充满最终归宿感的笔触,在老照片的下方,描绘出一片深褐色的、散发着故乡泥土芬芳的温暖土地轮廓。
这片土地用饱含情感的深赭石渲染,厚重而踏实。此刻,满树黄叶,如同受到故乡大地的召唤,从画面之外轻盈地飘落而下,如同倦鸟归巢,带着无比的眷恋与安详,轻柔地、义无反顾地融入那片温暖的土地之中,完成了生命最后的、也是永恒的归根。
当象征归乡的落叶融入泥土的笔触完成,多吉终于后退了两步。
他胸膛剧烈起伏,喘息声清晰可闻,额头上汗珠涔涔,握着画笔的手指因长时间用力而微微痉挛。
然而,他的目光却如同燃烧的星辰,死死地锁定在眼前的画布上。
画布之上,医者的仁心在怨念风暴中艰难显现的释然之光,潦倒艺术家被聚光灯照亮灵魂的执着荣光,漂泊游子跨越时空最终融入故土的深沉归宿。
三幅承前启后、情感厚度与精神深度远超开篇的画面,如同三座饱经岁月风霜洗礼却依旧巍峨耸立、首指苍穹的神山,稳稳地、不可撼动地矗立在《人间十愿》巨幅画卷的中央腹地!
色彩的运用更加大胆、更具象征性的爆发力,朱砂的毁灭与净化、金粉的神圣荣光、土黄的深沉乡愁刺目而又热烈,线条蕴含着磅礴的生命韧性与无法言说的时间重量。
整个画卷的气韵,在承的环节中,完成了从个体情感向更宏大历史、艺术与生命归宿的升华,变得更加厚重、深邃、气象万千!
作者“杨雁及”推荐阅读《【神山唐卡】格聂山下的多吉救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6Q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