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1章 我要让大唐的盐便宜下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唐:程咬金求我卖他泡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68J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唐:程咬金求我卖他泡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立政殿。

长孙皇后亲自下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家宴。李承乾和李泰两个小子也在,一见到李立,就“李大哥”、“李大哥”地叫个不停,缠着他要听那些“神仙故事”。

气氛温馨而融洽,完全没有了朝堂之上的君臣之别,更像是一家人在聚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世民的兴致很高,多喝了几杯,脸上泛起了红光。

“李立啊。”他端着酒杯,看着李立,感慨道,“朕有时候真在想,你小子,到底是不是天上哪个星宿下凡,来辅佐朕的。你出现的这短短不到一年,给我大唐带来的变化,比过去十年都大。”

“修路,炼钢,现在又不费一兵一卒,就让突厥俯首称臣。这些事,随便拿出来一件,都足以名垂青史。你一个人,全给办了。”

长孙皇后也在一旁微笑着说道:“是啊,陛下这几日,嘴都快笑得合不拢了。天天在臣妾耳边念叨,说得了李立,如高祖得子房,光武得子陵啊。”

这评价可就太高了。张良、严子陵,那都是帝王之师,开国元勋级别的人物。

李立赶紧站起来,端起酒杯:“陛下、娘娘谬赞了,臣愧不敢当。臣只是运气好,恰好知道一些小门道罢了。若无陛下雄才大略,信任支持,给臣施展的平台,臣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只是个乡野村夫,空有屠龙之技,无处施展。”

这番话不卑不亢,既谦虚了,又捧了李世民,让他听得十分受用。

“你啊你,就是这张嘴会说话。”李世民哈哈大笑,“行了,坐下吧,自家人,别搞这些虚礼。”

他喝了一口酒,又说道:“突厥之事,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你那个‘藩属国改造计划’,就放手去做。朕给你撑腰!不过,这事非一日之功,急也急不来。你最近,可还有什么新的想法?比如,再给朕搞出点像水泥一样,能镇国安邦的好东西?”

李世民这是尝到甜头了,对李立的新发明,充满了期待。

李立心里一动,知道机会来了。

他放下筷子,正色道:“回陛下,臣最近,确实在琢磨一件事。只是此事干系重大,臣还没想好,该不该跟陛下说。”

“哦?还有让你都觉得为难的事?”李世民来了兴趣,“说来听听,朕给你参谋参谋。”

李立沉吟了一下,开口道:“陛下,臣想……动一动大唐的盐。”

“盐?”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了一眼,脸上的笑容都收敛了起来。

盐,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最敏感的话题之一。

因为,盐,不仅仅是调味品,更是维系人生存的必需品。控制了盐,就等于控制了天下所有人的命脉。

所以,自古以来,盐铁专营,就是历朝历代朝廷控制财政,稳定国家的重要手段。大唐也不例外。盐政,是户部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一块谁也不敢轻易触碰的禁耴。

“你想怎么动?”李世民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

“陛下,您可知,如今我大唐百姓,吃的盐,是什么样的?”李立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李世民皱了皱眉:“自然是官府发卖的官盐。”

“那官盐,是什么样的?”李立追问。

这下,李世民答不出来了。他身为皇帝,吃的自然是最好的贡盐,雪白细腻,哪里知道普通百姓吃的粗盐是什么样子。

李立叹了口气,说道:“臣前些日子,特意去东西两市的盐铺看过。市面上售卖的官盐,色泽灰黑,颗粒粗大,入口又苦又涩,里面还夹杂着大量的泥沙杂质。就这样的盐,一斗,还要卖到近百文钱。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光是在盐上的开销,就要数百文。对于那些贫苦百姓来说,这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很多百姓为了省钱,甚至几年都舍不得买一次盐,只能去吃那些不含盐的淡食。长此以往,身体羸弱,百病丛生。陛下,盐,是民生之本啊!百姓吃不上盐,吃不起盐,何谈安居乐业,何谈国富民强?”

李立的这番话,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知道李立说的是事实。唐初虽然国力日上,但普通百姓的生活,依旧是十分清苦的。

“那你待如何?”长孙皇后柔声问道,“盐政乃国之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冒然改动,恐怕会引起朝局动荡。”

她这是在提醒李立,盐政背后,牵扯着无数权贵世家的利益。那些被朝廷授予特权,负责分销官盐的盐商,背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动盐,就是动他们的钱袋子,他们会拼命的。

“娘娘说的是。”李立点点头,“所以,臣不打算去动现有的盐政。官盐,还是照样卖,盐铁专营的国策,也不用改。”

“哦?”李世民有些意外,“那你说的‘动盐’是何意?”

李立笑了笑,说出了一句让李世民震惊的话。

“臣,有办法,可以制出一种全新的盐。这种盐,比陛下现在吃的贡盐,还要洁白,还要细腻,没有任何苦涩味道。最关键的是,它的成本,极低!低到可以让天下所有百姓,都吃得起!”

“什么?!”李世民再次站了起来,“比贡盐还好,成本还极低?这……这怎么可能?”

制盐之法,无非就是煮海、晒盐、采井盐、刮地盐几种。无论哪一种,过程都繁复无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盐价才居高不下。李立竟然说他有办法,可以低成本地制出精盐?

“臣有一法,名为‘精炼提纯法’。”李立开始了他忽悠,“无论是海盐、井盐还是池盐,其本质,都是一种名为‘氯化钠’的东西。但粗盐之中,除了这个‘氯化钠’,还含有很多其他的杂质,比如‘氯化镁’、‘氯化钾’等等,这些东西,就是盐又苦又涩的来源。”

“臣的法子,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步骤,将这些杂质去除掉,只留下最纯净的‘氯化钠’。如此一来,得到的盐,自然就雪白细腻,味道纯正了。”

这套化学理论,听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云里雾里,但他们听懂了核心意思:李立有办法,把又黑又苦的粗盐,变成雪白的精盐。

“此法……成本真的能很低?”李世民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陛下,这么说吧。”李立伸出一根手指,“用臣的法子,一石粗盐,大约可以提炼出七到八斗的精盐。而所耗费的成本,除了些许燃料和人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大规模生产,一斗精盐的成本,甚至可以控制在十文钱以内!”

“十文钱?!”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

现在市面上一斗粗盐都要近百文,李立竟然说,他能用不到十文钱的成本,制出一斗比贡盐还好的精盐?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盐,将不再是奢侈品。它可以像粮食一样,走进千家万户。

这意味着,朝廷可以用极低的价格,向百姓出售食盐,既能获得巨大的民心,又能保证百姓的健康。

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一笔……无法想象的巨大财富!

就算一斗精盐只卖二十文,其中的利润,也高达一倍。而大唐,一年要消耗多少盐?数百万石?数千万石?

这其中的利润,足以让国库的收入,翻上一番!

李世民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死死地盯着李立,就像在看一座移动的金山。

“此法,你真的有把握?”

“绝无虚言。”李立斩钉截铁地说道,“臣愿意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若不能在长安城外,建起一座日产精盐千斤的盐场,臣愿交出爵位,任凭陛下处置!”

“好!”李世民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朕信你!此事,朕准了!你需要什么,人手,钱粮,地方,尽管开口!朕只有一个要求!”

他走到李立面前,一字一顿地说道:“朕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朕,是朕李世民,让他们吃上了便宜的白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J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唐:程咬金求我卖他泡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68J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