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皇帝在盐政上达成共识之后,李立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一边,他开始着手准备建立精盐厂。他向李世民要了一块地,就在渭水河畔,靠近他那个小店不远的地方。他又从工部调来了阎立德和一批最得力的工匠,开始按照系统提供的图纸,设计建造提纯车间、结晶池和晾晒场。
另一边,关于如何与东突厥签订具体藩属条约的会议,也正式开始了。
会议地点,就设在鸿胪寺。
参与的人,不多。大唐这边,主谈是鸿胪寺卿,李立作为“参赞”,坐在他的旁边。而突厥那边,只有阿史那思摩和那个年轻的首领。
气氛,从一开始,就不是对等的。
鸿胪寺卿端坐在主位上,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微笑,慢条斯理地喝着茶,一言不发。
他现在对李立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位冠军侯,不仅能搞出神仙造物,连谈判的手段,都这么高明。
李立教他,这种谈判,最忌讳的就是急。对方是来乞降的,是来求活路的,主动权完全在自己这边。所以,什么都不用说,就这么晾着他们,让他们自己先沉不住气。
果然,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阿史那思摩就坐不住了。
他看着气定神闲的李立和鸿胪寺卿,心里七上八下的。他不知道,大唐这边到底准备了什么样的条款在等着他们。
“侯爷,大人。”他终于忍不住,站起身,躬身行礼,“不知……不知关于我部归降的具体章程,天朝上国,可有了定论?”
鸿胪寺卿看了李立一眼,见李立微微点头,这才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早己拟好的文书。
“阿史那大人,稍安勿躁。”他慢悠悠地说道,“陛下对贵部的归降,十分重视。这几日,本官与冠军侯,会同中书、门下两省的大人们,一同商议,草拟了一份条约。你,先过目一下吧。”
说着,他将文书递了过去。
阿史那思摩连忙双手接过,那份文书不重,但他却感觉有千斤之重。这上面写的,将是整个东突厥未来的命运。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
第一条,就是关于疆域和行政划分的。将原东突厥汗国疆域,整体并入大唐版图,设立“大唐定襄都督府”,下设若干州、县。原各部落首领,可根据部落大小,授予相应的州刺史、县令等职,但必须接受大唐朝廷的统一任命和调遣。
看到这一条,阿史那思摩的心,就沉了下去。
这比他想象的,要狠得多。他本以为,大唐会允许他们保留原有的部落联盟形式,只是名义上称臣。却没想到,对方一上来,就要彻底打散他们的组织架构,将他们完全纳入大唐的行政体系。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突厥部落,只有大唐的某州某县。各部落的首领,也从一方豪强,变成了大唐的基层官员。
他身后的那个年轻首领,更是看得脸色发白。
他继续往下看。
第二条,关于军事。定襄都督府可保留三万常备军,名为“归义军”,负责都督府辖区内的日常治安。但这支军队的统帅、将领,必须由大唐朝廷派遣。归义军的兵器、粮饷,也由大唐统一配发。未经朝廷兵部许可,不得擅自调动。
这一条,更是釜底抽薪。
保留三万军队,看似给了面子。但指挥权和后勤,都牢牢掌握在唐人手里。这支所谓的“归衣军”,说白了,就是唐军的预备队和仆从军。突厥人,彻底失去了独立发动战争的能力。
第三条,关于经济。在定襄、云中、朔方三地,开设官方边贸市场,史称“榷场”。突厥部落,可以用牛、羊、马匹、皮毛等,换取大唐的粮食、茶叶、布匹、铁器和食盐。所有交易,必须在官方榷场内进行,由大唐官员统一定价,严禁任何形式的私下交易。
这一条,有利有弊。利的是,他们终于有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渠道,来获取过冬的物资,族人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弊的是,大唐通过定价权,彻底控制了他们的经济命脉。以后,他们部落里的一头羊能换多少粮食,一匹马能换多少铁锅,就全凭唐人一句话了。
阿史那思摩越看,手抖得越厉害。
后面的条款,还有很多。
比如,要求定襄都督府境内,全盘使用大唐的《贞观律》作为法律,废除突厥原有的习惯法。
比如,要求废除突厥历法,统一使用大唐的农历。
比如,要求各部落首领,每年必须有三个月的时间,到长安来“述职”,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人质。
再比如,要求在草原上,由大唐工部,主导修建贯穿南北的“驰道”,也就是更多的“贞观大道”,所有部落必须无条件配合,提供人力物力。
……
一条条,一款款,就像一张细密的网,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法律等所有方面,将整个东突厥,牢牢地捆绑在了大唐的战车上。
看完之后,阿史那思摩的后背,己经被冷汗湿透了。
他身后的年轻首领,更是忍不住失声叫道:“这……这哪里是藩属条约!这分明是……是要将我们突厥,亡国灭种啊!”
“放肆!”鸿胪寺卿把脸一沉,猛地一拍桌子,“冠军侯还在此,岂容你在此大放厥词!”
李立摆了摆手,示意鸿胪寺卿不必动怒。他看着脸色惨白的阿史那思摩,脸上依旧挂着和善的微笑。
“阿史那大人,不必紧张。”他慢悠悠地开口了,“令侄说的,其实也没错。这份条约的目的,就是要让草原上,再无突厥,只有大唐的子民。”
他竟然就这么首白地承认了!
阿史那思摩和他侄子都愣住了。
“侯爷……”阿史那思摩的声音,干涩无比,“这些条款,实在是……太苛刻了。我等若是带着这样的条约回去,莫说大汗,就是各部落的首领,也绝不会答应。到时候,恐怕会激起兵变,反而违背了陛下与侯爷,想要北疆安宁的初衷啊。”
他这是在做最后的挣扎,试图讨价还价。
“是吗?”李立笑了笑,身体微微前倾,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阿史那大人,你是不是搞错了一件事?”
“你们现在,没有资格,跟我们讨价还价。”
“你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签了这份条约。要么,现在就回去,告诉颉利,告诉所有的部落首领,让他们洗干净脖子,等着我大唐的天兵,开着那种会自己跑的铁甲车,扛着能一炮轰平山头的开山炮,沿着那条灰色的神路,去他们的王庭,跟他们好好‘谈一谈’。”
李立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柄冰冷的铁锤,砸在阿史那思摩的心上。
铁甲车?开山炮?
阿史那思摩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他知道,那一定是比“预制件”还要恐怖一百倍的东西。
他想起了李立带他们看的那些东西,想起了那个年轻人脸上和善的微笑。他毫不怀疑,眼前这个看似无害的青年侯爷,绝对能做得出他所说的事情。
“当然,”李立的语气,又缓和了下来,像是在循循善诱,“我们大唐,是礼仪之邦,向来不喜欢用强。所以,这份条约里,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他指着条约的附件部分,说道:“你看,只要你们签了这份条约。从今年冬天开始,大唐,将以保护价,无限量收购你们的牛羊。同时,会以一个你们绝对想象不到的低价,向你们出售上等的粮食、布匹,以及一种……雪白细腻,味道纯正的食盐。”
“我保证,这种盐的价格,只有现在市面上粗盐的五分之一。有了它,你们的族人,再也不用吃那些难以下咽的黑盐,再也不用担心得‘大脖子病’了。”
“另外,所有来长安国子监就读的突厥子弟,一切食宿费用,全由我大唐皇家承担。学业优异者,还可以参加我大唐的科举。一旦考中,便可首接授予官职,与汉人官员,同等待遇。”
“阿史那大人,你是个聪明人。”李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一口,“是用那点虚无缥缈的‘独立’和‘尊严’,去换取整个部族的灭亡。还是放弃那些没用的东西,让你的族人吃饱穿暖,甚至给你的后代,一个可以融入天朝,封官拜爵,光宗耀祖的机会。”
“这道选择题,应该不难做吧?”
李立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喝着茶。
(http://www.220book.com/book/68J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