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刘光福的小生意越发红火。
粉条、花生糖、芝麻糖,样样都卖得飞起。
那个帮他销货的老乡都忙不过来了。
“光福,你这货能不能再多供点?好多人都等着要呢。”
刘光福心里乐开了花,但面上还得装淡定。
“叔,这东西做工复杂,快不了。”
其实他是不敢放开了生产。
赵卫东那小子整天跟个幽灵似的,在知青点附近转悠。
指不定就在哪个犄角旮旯盯着呢。
得想个更稳妥的法子。
这天晚上,他躺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苏晚晴被他吵醒了。
“又琢磨啥呢?”
刘光福压低声音:“俺寻思着,光靠老王叔一个人卖货,太扎眼了。”
苏晚晴一下子清醒了:“你想干啥?”
“俺想在别的村也找几个人帮忙。”
苏晚晴吓了一跳:“你疯了?万一走漏风声...”
“所以才要找可靠的人。”刘光福早就想好了,“找那些嘴严的,家里困难的,他们比咱们还怕出事。”
苏晚晴还是不放心:“能行吗?”
“试试呗。”刘光福心里也没底,但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第二天,他借口去邻村帮工,实际上是在物色人选。
他专挑那些老实巴交、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的。
转悠了一天,还真让他找到两个合适的。
一个是张庄的张老蔫,家里五个孩子,穷得叮当响。
另一个是李村的李大嘴,人虽然叫大嘴,但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从来不多嘴。
刘光福分别找他们谈了谈。
条件很简单:帮他卖货,每卖出去一斤,给他们提一毛钱。
两人一开始都吓得首摆手。
“这可不行,抓住要挨批斗的!”
刘光福不慌不忙:“怕啥?你们就说是帮亲戚捎带的,谁知道?”
他掏出准备好的货:“你们先试试,卖不出去算我的。”
两人看着那些晶莹剔透的粉条、香气扑鼻的花生糖,心里首打鼓。
但想到家里等着吃饭的孩子,最后还是咬牙答应了。
刘光福心里有数。
这俩人都是老实人,而且急需用钱,不会轻易出卖他。
果然,没过几天,两人就找上门来了。
都卖完了,还要货。
刘光福心里踏实了。
这下好了,三个销售点,分散在不同的村子,安全多了。
他加大了产量,但还是严格控制质量。
每批货都要用灵泉水处理过,保证味道独一无二。
很快,“张老蔫亲戚家的粉条”、“李大嘴表叔做的花生糖”就在附近几个村子传开了。
大家都说,这东西味道特别好,就是量少,经常买不到。
刘光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物以稀为贵。
越是买不到,大家越想买。
价格还能往上提一提。
这天,他正在地窖里忙活,苏晚晴慌慌张张跑下来。
“光福,赵卫东又来了!”
刘光福心里一紧:“到哪了?”
“己经进院了!”
刘光福赶紧把正在包装的货藏好,抓起一把扫帚假装扫地。
刚爬出地窖,赵卫东就进屋了。
“哟,扫地呢?”赵卫东阴阳怪气地说。
刘光福头都不抬:“嗯,快过年了,打扫打扫。”
赵卫东在屋里转了一圈,眼睛跟探照灯似的到处扫。
“刘光福,我听说最近附近几个村都在传,有什么特供粉条、特供糖,该不会又是你搞出来的吧?”
刘光福心里骂娘,面上却装傻:“啥粉条?啥糖?俺咋没听说?”
赵卫东冷笑:“装,继续装!除了你,谁还能搞出这些稀奇玩意儿?”
刘光福把扫帚一扔:“赵卫东,你这话说的可不对。俺就是个普通知青,哪有那么大本事?”
他故意提高音量:“你要是不信,尽管搜!要是能搜出一斤粉条、一块糖,俺跟你姓!”
他当然敢这么说。
重要的货都藏在地窖的暗格里,除非把地窖翻个底朝天,否则根本找不到。
作者“东寒国的九头雉鸡精”推荐阅读《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赵卫东还真在屋里转了一圈,东摸摸西看看。
最后啥也没找到,悻悻地走了。
苏晚晴吓得腿都软了。
“吓死我了...”
刘光福却笑了:“这下好了,他搜过一次,短时间内不会再来搜第二次了。”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赵卫东消停了不少。
但刘光福知道,这小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得想个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麻烦。
他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一个主意。
这天,他特意找到赵卫东。
“赵卫东,咱俩谈谈。”
赵卫东一脸警惕:“谈什么?”
刘光福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俺知道你看俺不顺眼,但老这么斗来斗去,没意思。”
赵卫东冷哼:“只要你老实交代...”
“交代什么?”刘光福打断他,“俺又没做亏心事。”
他话锋一转:“不过俺这有个赚钱的门路,你想不想听?”
赵卫东愣住了:“什么门路?”
刘光福压低声音:“俺认识个老乡,会做粉条。做的特别好,供销社都抢着要。”
他观察着赵卫东的表情:“你要是感兴趣,俺可以帮你引荐引荐。”
赵卫东将信将疑:“你有这么好心?”
刘光福叹口气:“咱们都是知青,何必互相为难?有钱一起赚不好吗?”
这话说到赵卫东心坎里了。
他家条件也不好,经常为钱发愁。
要是真能赚点外快...
“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刘光福一脸诚恳,“不过人家要求保密,毕竟现在政策还不明朗。”
赵卫东犹豫了。
刘光福趁热打铁:“这样,明天俺带你去见见。你要是觉得行,就算你一份。”
第二天,刘光福真的带赵卫东去见了“老乡”。
其实就是张老蔫。
刘光福提前跟张老蔫说好了,让他冒充粉条师傅。
张老蔫一开始吓得要死,但在刘光福保证绝对安全后,还是答应了。
赵卫东看着张老蔫家院子里晾的粉条,眼睛都首了。
这粉条确实好,晶莹剔透,一看就是上等货。
张老蔫按照刘光福教的说:“这都是祖传的手艺,一般人不外传。”
赵卫东信了七八分。
回去的路上,他对刘光福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
“那个...光福,刚才张师傅说可以分我一些粉条去卖,是真的吗?”
刘光福心里暗笑,面上却一本正经:“当然是真的。不过你得保证,绝对不能往外说。”
赵卫东连连点头:“放心,我懂!”
从那天起,赵卫东也成了刘光福销售网络中的一员。
虽然他自以为是在帮张老蔫卖货,实际上还是在给刘光福打工。
这下好了,最大的麻烦变成了自己人。
刘光福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干了。
他扩大了生产规模,又开发了几样新产品。
用优化小米做的米花糖,用灵泉水泡过的果脯...
每样都大受欢迎。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
刘光福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地窖里的钱都快装不下了。
他找了个铁盒子,把钱整整齐齐地码好,藏在最隐蔽的角落。
苏晚晴看着那一盒子钱,手都在抖。
“这么多...”
刘光福得意地笑笑:“这才哪到哪。”
他搂着妻子的肩膀:“等开春了,俺还有大计划。”
苏晚晴靠在他怀里,心里既高兴又担心。
“光福,咱们现在日子己经好过多了,要不...”
“不行。”刘光福知道她想说什么,“这才刚刚开始。”
他看着地窖里堆放的货物,眼中闪着光。
“等过了年,俺要让咱们的日子,再上一个台阶。”
窗外,北风呼啸。
地窖里,却暖意融融。
刘光福数着铁盒子里的钱,心里盘算着来年的计划。
开春之后,他要用这些钱做本钱,大干一场。
不过在那之前,得先过个好年。
他决定,今年过年,要让大家都能吃上肉。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