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5章举报危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刘光福这几天右眼皮老跳。

他总觉得要出事。

果然,这天下午他正在帮老王头修屋顶,就看到赵卫东领着公社的干事往知青点走。

坏了!

刘光福心里咯噔一下。

这小子真去举报了!

他赶紧从屋顶上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往知青点走。

得赶在他们前头回去报信。

可他两条腿哪有人家骑自行车的快?

等他气喘吁吁跑回知青点,赵卫东和公社李干事己经站在院子里了。

“刘光福,你来得正好。”李干事板着脸,“有人反映你搞投机倒把,有没有这回事?”

刘光福心里骂娘,面上却装得一脸茫然:“啥?投机倒把?李干事,这话从何说起啊?”

赵卫东在一旁冷笑:“装,继续装!我亲眼看见你往黑市跑!”

“黑市?”刘光福挠挠头,“赵卫东,你怕是看错人了吧?俺这几天都在帮老乡干活呢。”

他指了指身上的灰:“这不,刚帮老王头修完屋顶回来。”

李干事打量着刘光福,见他满身灰尘,确实像是刚干完活的样子。

“那你这段时间,有没有卖过什么东西?”

刘光福心里快速盘算着。

绝对不能承认去过黑市。

但是完全否认也不行,万一有人看见过呢?

得找个合理的解释。

“卖东西?”他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您是说我帮老乡捎带的那点山货吧?”

李干事和赵卫东都愣住了。

“帮老乡捎带?”

“对啊!”刘光福一拍大腿,“前阵子不是收成不好嘛,几个老乡家里揭不开锅,就托俺把家里剩的山货拿到供销社换点钱。”

他叹了口气:“俺本来不想管的,但看着老乡实在可怜,就帮了这个忙。”

赵卫东急了:“你胡说!我明明看见你去的是黑市!”

刘光福不慌不忙:“赵卫东,你怕是看错地方了吧?供销社旁边那个小巷子,确实有点像黑市,但人家那是正规的收购点!”

这话半真半假。

供销社旁边确实有个收购点,专门收老乡的山货。

刘光福确实也去过几次,就是为了留个后路。

李干事将信将疑:“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刘光福一脸诚恳,“李干事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老王头、李大娘他们,都是他们托俺卖的。”

他早就留了一手。

每次去黑市前,都会先去供销社的收购点转一圈,跟工作人员混个脸熟。

而且确实帮几个关系好的老乡卖过山货,账目都清清楚楚。

李干事想了想:“那你把账本拿来我看看。”

刘光福心里暗喜。

还好他早有准备。

他跑回屋里,从炕席底下掏出个小本子。

上面清清楚楚记着:某月某日,帮王大娘卖蘑菇二斤,得款五元;某月某日,帮李大爷卖野枣三斤,得款六元...

每笔账都记得明明白白,后面还有老乡的签字画押。

李干事翻看着账本,脸色渐渐缓和。

“这么说,你真是帮老乡卖的?”

刘光福赶紧点头:“可不是嘛!俺要是真想投机倒把,还能把账记得这么清楚?”

赵卫东在一旁急得跳脚:“李干事,他肯定还有别的!我亲眼看见他...”

“你看见什么了?”刘光福打断他,“赵卫东,俺知道你一首看俺不顺眼,但也不能这么污蔑人吧?”

他转向李干事,一脸委屈:“李干事,您给评评理。俺好心帮老乡,倒成了投机倒把了?这以后谁还敢做好事啊?”

李干事合上账本,点了点头。

“账目确实没问题。刘光福同志帮助老乡,这是好事。”

他转头批评赵卫东:“赵卫东同志,没有证据就不要乱举报。这样会影响同志之间的团结。”

赵卫东气得脸都绿了,但又无可奈何。

他明明亲眼看见刘光福去黑市,可就是拿不出证据。

李干事又教育了两人几句,就骑着自行车走了。

看着李干事的背影消失在路口,刘光福长舒一口气。

好险!

差点就栽了。

赵卫东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刘光福,你等着!我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刘光福无所谓地耸耸肩:“随便你查。”

等赵卫东也走了,刘光福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

妈的,太刺激了。

这次虽然蒙混过关,但赵卫东肯定会盯得更紧。

以后得更加小心了。

晚上,他把这事跟苏晚晴说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苏晚晴吓得脸色发白:“这可怎么办?要不咱们收手吧?”

刘光福摇头:“现在收手就前功尽弃了。”

他想了想,说:“俺得换个法子。”

第二天,他去找那个帮他卖货的老乡。

“叔,以后俺的东西,您换个地方卖。”

老乡不解:“为啥?”

刘光福不好明说,只道:“树大招风,小心点好。”

老乡点点头:“行,我听你的。”

接着,刘光福又开始琢磨新的生财之道。

黑市是不能去了,帮老乡卖货这条路也被赵卫东盯上了。

得找个更隐蔽的办法。

他想起前世在电视上看过的,有些人家会偷偷搞家庭作坊。

做点手工艺品,或者加工食品,不容易被发现。

这个主意不错。

但他得找个合适的项目。

做衣服?他不会。

编筐?太普通,卖不上价。

想来想去,还是吃的靠谱。

他现在有灵泉水,做什么吃的都比别人强。

可是做什么呢?

现在天冷,做点能放的。

他突然想到一样东西——粉条。

西北冬天冷,粉条能放很久。

而且家家户户都要吃,不愁卖。

说干就干。

他先去找老乡打听怎么做粉条。

这倒不难,村里不少老人都会。

学会之后,他开始偷偷试验。

先用普通土豆做了一批,味道一般。

然后他换成优化过的土豆,又偷偷加了点灵泉水。

这下做出来的粉条,晶莹剔透,煮多久都不烂,味道还特别好。

成了!

刘光福心里乐开了花。

这东西好,原材料就是土豆,不显眼。

做粉条的过程虽然麻烦,但在自家就能完成,不容易被发现。

最重要的是,粉条耐储存,可以慢慢卖。

他先做了二十斤,让那个老乡帮忙卖。

果然,很快就卖完了,而且价格比普通粉条高出一大截。

买家都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劲道的粉条。

刘光福尝到甜头,开始加大产量。

但他很小心,每次只做二三十斤,卖完了再做。

而且让老乡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卖,避免引起注意。

这样过了半个月,相安无事。

赵卫东虽然还在暗中观察,但始终抓不到把柄。

刘光福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他寻思着,光做粉条太单一,得再开发点新产品。

这天他路过供销社,看见有人在买糖果。

现在的糖果都是硬糖,种类也少。

他忽然想起前世吃过的花生糖、芝麻糖...

这些东西做起来不难,而且耐放。

要是用优化过的花生、芝麻做,味道肯定更好。

这个主意不错。

但做糖果需要糖,这东西可是紧俏货。

他得想办法搞到糖票。

这事有点难办。

糖票都是按人头定量发的,谁家都不宽裕。

他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用粉条换。

他做的粉条质量好,很多人都愿意用粮票、糖票来换。

这样一来,他就能凑到足够的糖了。

果然,第一批花生糖做出来,立刻被抢购一空。

大家都说,这糖又香又甜,比供销社卖的好吃多了。

刘光福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粉条、花生糖、芝麻糖...

种类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可观。

但他始终保持着警惕。

每次交易都通过不同的渠道,从来不在一个地方卖太久。

而且严格控制产量,避免供大于求。

地窖里的钱越来越多,刘光福心里踏实了不少。

照这个速度,到开春的时候,他就能攒下一大笔钱。

到时候,他就可以开始实施那个大计划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笑什么呢?”苏晚晴问他。

刘光福神秘地笑笑:“没什么,就是高兴。”

他拉着妻子的手:“晚晴,再等等,好日子就快来了。”

苏晚晴看着他,也笑了。

虽然不知道丈夫在忙活什么,但她能感觉到,他们的生活正在悄悄改变。

这个冬天,似乎没那么难熬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