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4章 寒冬将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章节无错乱精修!
 

西北的天气说冷就冷。

才十一月初,北风就跟刀子似的,刮得人脸生疼。

地里早就没什么活计了,知青们都窝在屋里,靠着那点存粮过日子。

刘光福却闲不住。

他算过了,地窖里的存粮虽然不少,但要撑过整个冬天还是有点悬。

更别说他还惦记着那个大计划——需要更多的本钱。

这天一大早,他就把孙卫国和张建军叫到一边。

“哥几个,想不想弄点外快?”

孙卫国眼睛一亮:“啥外快?”

刘光福压低声音:“俺寻思着,进山弄点山货。蘑菇、木耳啥的,晒干了能放好久。”

张建军皱眉:“这都快入冬了,哪还有山货?”

“俺知道个地方,”刘光福神秘地笑笑,“那边背风,应该还有。”

其实他早就用灵泉水在空间里培育了一批山货,就等着找机会拿出来。

孙卫国来了兴致:“真有你的!那还等啥?赶紧去啊!”

三人说干就干,收拾了背篓和干粮就出发了。

刘光福故意带着他们在山里绕了半天,最后来到一个偏僻的山谷。

“就是这儿了。”

他指着前面一片林子。

孙卫国和张建军一看,都傻眼了。

这地方他们从来没来过,地上居然真的长着不少蘑菇和木耳!

“我的老天爷!”孙卫国扑上去就采,“这下可发财了!”

张建军也赶紧动手,一边采一边纳闷:“怪了,这都快下雪了,怎么还有这么多?”

刘光福心里暗笑。

能不新鲜吗?这都是他昨晚偷偷撒在这里的。

但他嘴上却说:“可能是这地方暖和,你们摸摸这地,是不是还有点热乎气?”

两人一摸,还真是。

其实那是刘光福用灵泉水浇过的缘故。

三人忙活了一整天,采了满满三大背篓。

回去的路上,孙卫国乐得合不拢嘴:“这么多,够吃一冬天了!”

刘光福却另有打算。

这些山货,他准备分成三份。

一份自己留着吃,一份分给关系好的知青,剩下的...

他要去黑市试试水。

第二天,他借口要去公社办事,一个人溜出了知青点。

背篓里装着晒干的山货,都用布包得严严实实。

公社的黑市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

刘光福还是头一回来,心里有点打鼓。

这要是被抓到,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他想起地窖里那些需要变现的存货,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巷子里人不多,都是三三两两蹲在墙角,面前摆着要卖的东西。

有卖鸡蛋的,有卖粗布的,还有卖自家腌的咸菜。

刘光福找了个角落蹲下,把布包打开一角,露出里面的干蘑菇。

很快就有个老太太凑过来。

“小伙子,这蘑菇怎么卖?”

刘光福心里没底,试探着说:“三毛一斤。”

老太太眼睛一瞪:“这么贵?供销社才卖两毛!”

刘光福赶紧解释:“大娘,您看看这成色,都是野生的,比供销社的好多了。”

老太太仔细看了看,确实,这蘑菇又大又完整,闻着还有股特殊的香味。

其实那是灵泉水滋养过的缘故。

“两块五行不行?”老太太开始讲价。

刘光福咬咬牙:“两块八,最低了。”

最后以两块七成交。

老太太称了一斤,付钱的时候还嘟囔:“小伙子,你这蘑菇要是真的好,我明天还来买。”

刘光福心里一喜:“您放心,保证好!”

有了第一单生意,他信心足了不少。

果然,接下来又来了几个人,都是被蘑菇的品相吸引来的。

不到两个小时,他带来的五斤干蘑菇就卖完了。

揣着十三块五毛钱,刘光福激动得手都在抖。

这可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靠自己做买卖赚到的钱!

虽然不多,但是个好的开始。

回去的路上,他一首在盘算。

这些山货在黑市这么受欢迎,说明好东西从来不愁卖。

他地窖里还有那么多存货,要是都拿出来卖...

不行,不能太着急。

这次只带了五斤,下次可以多带点,但要换个地方卖。

免得被人盯上。

回到知青点,天己经快黑了。

苏晚晴在门口等他,一脸担忧。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刘光福把她拉进屋,神秘兮兮地掏出那叠毛票。

“你看这是什么?”

苏晚晴吓了一跳:“哪来的这么多钱?”

刘光福压低声音,把今天去黑市的事说了。

苏晚晴听得脸色发白:“你疯啦?万一被抓到怎么办?”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放心,俺小心着呢。”刘光福把钱塞到她手里,“收好了,这是咱们的第一笔本钱。”

苏晚晴握着那叠带着体温的毛票,心情复杂。

既担心丈夫的安全,又为这笔意外之财高兴。

“光福,咱们还是小心点好。”

“知道知道。”刘光福满口答应,心里却在盘算下一步。

这次试水成功,证明他的计划是可行的。

接下来,他要扩大规模。

不过不能只卖山货,太单一了。

他想起地窖里那些优化过的土豆和南瓜种子。

要是用这些种子种出来的东西,肯定比普通的好卖。

但现在是冬天,种不了地。

那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第二天,他又去找孙卫国和张建军。

“哥几个,再进趟山怎么样?这次咱们弄点别的。”

孙卫国现在对刘光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你说干啥就干啥!”

这次刘光福带他们去摘野枣。

同样是在一个偏僻的山谷,同样长满了又大又红的野枣。

孙卫国一边摘一边纳闷:“光福,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好地方?”

刘光福早就想好了说辞:“俺平时就爱往山里跑,这些地方都是偶然发现的。”

张建军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回去后,刘光福把野枣分成两份。

一份给大家当零嘴,另一部分他偷偷用灵泉水浸泡后晒干,准备拿到黑市上卖。

这次他换了个更远的黑市,在邻县。

有了上次的经验,他从容多了。

晒干的野枣因为品相好,很快就卖完了。

这次他赚了二十多块。

揣着这笔“巨款”,刘光福心里踏实了不少。

照这个速度,用不了一个冬天,他就能攒下一笔可观的本钱。

但好景不长。

这天他刚从黑市回来,就被赵卫东堵在了半路。

“刘光福,最近挺忙啊?”赵卫东阴阳怪气地说。

刘光福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啥意思?”

“我听说,有人最近老往黑市跑。”赵卫东盯着他,“该不会是你吧?”

刘光福强装镇定:“你听谁瞎说的?俺这几天都在帮老乡修房子呢。”

这是实话,他确实经常帮老乡干活,就是为了给自己打掩护。

赵卫东冷笑一声:“最好是这样。我可提醒你,投机倒把是什么罪,你心里清楚。”

说完,他转身走了。

刘光福站在原地,后背都湿透了。

妈的,被这小子盯上了。

看来以后得更小心了。

回去后,他把这事跟苏晚晴说了。

苏晚晴担心得不行:“要不就算了吧,太危险了。”

刘光福摇头:“不行,这是咱们唯一的机会。”

他想了想,说:“俺得换个法子。”

接下来的几天,刘光福果然安分了不少。

不再往黑市跑,整天就在知青点和老乡家之间转悠。

赵卫东盯了他几天,没发现什么异常,也就放松了警惕。

但他不知道,刘光福己经在暗中找到了新的渠道。

通过帮老乡干活,他认识了一个经常往城里跑的老乡。

这个老乡偶尔会帮人捎带东西,挣点跑腿费。

刘光福试探着问他,能不能帮忙卖点山货。

老乡一开始很犹豫,但在刘光福答应分他两成利润后,终于松口了。

这样一来,刘光福就不用亲自去黑市了。

虽然利润少了点,但安全多了。

他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上。

现在他每天除了干活,就是琢磨怎么利用灵泉水制造更多可以变现的东西。

山货、干果、甚至用优化过的粮食做的干粮...

种类越多,越不容易引起怀疑。

这天晚上,他在地窖里清点存货。

晒干的蘑菇、木耳、野枣,还有用优化面粉做的烙饼...

林林总总,够卖好几次了。

照这个速度,到开春的时候,他就能攒下不少钱。

到时候,他就可以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了。

苏晚晴下来给他送水,看到地窖里的存货,吓了一跳。

“这么多?”

刘光福得意地笑笑:“这才哪到哪。”

他拉着苏晚晴的手:“晚晴,你信俺,用不了几年,咱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苏晚晴看着他闪闪发亮的眼睛,轻轻点头。

她信。

虽然不知道丈夫到底用了什么方法,但她能感觉到,他正在一步步实现他的承诺。

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这个秘密,变得不再难熬。

北风依然在窗外呼啸,但小屋里的两个人,心里却暖洋洋的。

他们有了希望,有了目标,有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就够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