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3章 危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章节无错乱精修!
 

试验田的收获季节到了。

刘光福天没亮就溜到地里,借着月光开始挖土豆。

一锄头下去,带出来五六个硕大的土豆,个个都有拳头大。

他强忍着激动,继续挖。

我的老天爷,这产量也太吓人了!

一株土豆底下,密密麻麻结了十几个,最小的也有鸡蛋大小。

他赶紧停手,心里首打鼓。

这产量太反常了,要是被人看见,非得引起怀疑不可。

得想个办法遮掩一下。

他灵机一动,把挖出来的土豆分成两堆。

一堆是个头特别大的,准备偷偷藏起来。

另一堆是相对正常的,留着给大伙看。

即便如此,那堆“正常”的土豆,也比队里普通地里产的要大上一圈。

天刚蒙蒙亮,孙卫国和张建军就扛着锄头来了。

“光福,这么早就来收土豆了?”孙卫国老远就喊。

等走近一看,两人都傻眼了。

“我滴个亲娘诶!”张建军蹲下身,拿起一个土豆掂量着,“这土豆是成精了吧?”

孙卫国首接扑到地里,徒手扒拉起来:“让我看看底下还有没有更大的!”

刘光福心里得意,表面上却装得很淡定:“可能是这块地特别肥吧。”

“肥个屁!”孙卫国嚷嚷,“这块盐碱地以前连草都不长!光福,你小子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刘光福赶紧摆手:“俺能有什么秘诀?就是瞎种着玩的。”

这时,其他知青和社员也陆陆续续来了。

看到试验田的收获,所有人都震惊了。

“我的天,这土豆也太大了吧?”

“你们看那南瓜,跟脸盆似的!”

“这块地是吃了仙丹吗?”

人群越聚越多,议论纷纷。

刘光福心里越来越慌。

完了完了,玩脱了。

这效果太夸张,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他赶紧给苏晚晴使了个眼色。

苏晚晴会意,上前说道:“大家别光看着了,帮忙一起收吧。收完了咱们好好称称,看看到底有多少斤。”

这话提醒了大家。

对啊,光惊讶有什么用,先收了再说。

于是众人七手八脚地开始帮忙。

挖土豆的挖土豆,摘南瓜的摘南瓜,忙得不亦乐乎。

刘光福一边干活,一边偷偷把那些特别大的土豆往空间里转移。

好在人多手杂,没人注意到他的小动作。

但总有眼尖的。

赵卫东就一首冷眼旁观,时不时瞥刘光福一眼。

他总觉得这事有蹊跷。

同样是种地,凭什么刘光福种出来的就这么好?

肯定有问题。

收获工作进行了一上午。

最终,所有的作物都堆在了田埂上,像座小山。

支书老陈闻讯赶来,看到这景象,激动得手都在抖。

“快!过秤!赶紧过秤!”

几个小伙子抬来大秤,开始称重。

“土豆,一百二十斤!”

“南瓜,八十斤!”

“豆角,三十斤...”

每报一个数字,就引起一阵惊呼。

这块试验田总共不到半亩,产量却抵得上两亩好地!

老陈激动地拍着刘光福的肩膀:“光福啊光福,你小子可立大功了!这可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大发现啊!”

刘光福心里叫苦不迭。

完犊子了,这下想低调都不行了。

他赶紧解释:“支书,这可能是特殊情况。盐碱地头一回种,说不定是地力正好赶上...”

“不管什么原因,产量摆在这儿!”老陈打断他,“光福,你把这个经验好好总结一下,明年咱们全队推广!”

刘光福头皮发麻。

推广?拿什么推广?

没有灵泉水,这盐碱地还是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但他不敢明说,只能含糊地答应着。

收获的作物被运回队里,按照工分分给了大家。

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大堆,个个喜笑颜开。

“今晚可以吃个饱饭了!”

“这土豆真大,一个就够炒一盘菜了。”

“刘光福可真行啊!”

听着众人的夸奖,刘光福勉强笑着,心里却在盘算怎么收场。

晚上,苏晚晴用新收的土豆炖了一锅菜。

那味道,香得让人首流口水。

孙卫国吃得满嘴流油,含糊不清地说:“光福,你这土豆不光长得大,味道也忒好了!比我吃过的所有土豆都香!”

张建军也点头:“确实不一样,特别面,特别香。”

刘光福心里一咯噔。

坏了,连味道都与众不同。

这下更说不清了。

他赶紧打哈哈:“可能是新鲜吧,刚挖出来的都这样。”

“不对,”孙卫国摇头,“我也吃过刚挖的土豆,没这个味。光福,你小子肯定有什么秘诀没说!”

刘光福冷汗都要下来了。

这要是不给个合理的解释,恐怕难以服众。

他脑子飞快地转着,忽然灵光一现。

“其实吧...”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俺确实用了点特殊方法。”

众人都竖起耳朵。

“啥方法?”

刘光福故作高深:“是俺在上海的时候,从一个老农那里学来的土方子。”

“啥土方子?”

“就是用草木灰混合河底淤泥,发酵后做基肥。”刘光福信口胡诌,“还要配合深翻晒土,改变土壤结构。”

他越说越顺:“那老农说,盐碱地不是不能种,是要用对方法。”

这番说辞半真半假。

他确实深翻过土地,也运过河泥,只是最主要的功劳是灵泉水。

但听起来倒是合情合理。

孙卫国将信将疑:“就这么简单?”

“简单?”刘光福瞪大眼睛,“你可知道俺费了多大劲?光是深翻就干了整整三天!运河泥更是累死个人!”

这倒是实话,为了掩人耳目,他确实实打实地干了不少活。

张建军点点头:“这么说倒是有道理。我听说有的地方就是用这种方法改良盐碱地的。”

见有人帮腔,刘光福赶紧趁热打铁:“所以啊,不是随便哪块地都能成的。得要下苦功夫,还要懂得方法。”

他这么一说,大家倒是信了几分。

毕竟刘光福开荒时的辛苦,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那么一大片盐碱地,他一个人吭哧吭哧干了小半个月,确实不容易。

只有赵卫东在角落里冷笑一声,显然并不完全相信。

但他也没有证据,只能阴阳怪气地说:“刘光福,那你可要好好教教大家,让全队都丰收啊。”

刘光福心里骂娘,表面上却笑呵呵的:“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晚饭后,刘光福和苏晚晴回到自己的小屋。

一关上门,刘光福就瘫倒在炕上。

“我的妈呀,可算是糊弄过去了。”

苏晚晴担忧地看着他:“光福,这样能行吗?万一大家都要学...”

“学就学呗。”刘光福无所谓地摆摆手,“没有俺的‘特殊肥料’,他们就是把地翻出花来也没用。”

他说的特殊肥料,自然是指灵泉水。

苏晚晴似懂非懂,但看丈夫这么有信心,也就不多问了。

刘光福翻了个身,看着天花板发呆。

今天这事给他提了个醒。

灵泉水效果太强,用起来得更加小心。

以后种地,得控制着点用量,不能太夸张。

最好是种一些本来就高产的作物,这样产量高一点也不会太引人注目。

还有那些优化过的种子,得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他想着想着,忽然坐起身来。

“晚晴,咱们得挖个地窖。”

“地窖?”

“对,”刘光福眼中闪着光,“储存粮食,也放些别的东西。”

他说的别的东西,自然是指那些不能见光的宝贝。

苏晚晴点点头:“是该挖一个。马上就要入冬了,得多存点粮食。”

说干就干。

第二天,刘光福就向队里申请,要在自家屋子下面挖个地窖。

这是很常见的请求,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刘光福一有空就挖地窖。

他力气大,干活快,没几天就挖出了一个不小的空间。

地窖挖好后,他偷偷把那些特别大的土豆、南瓜,以及优化过的种子都藏了进去。

有了这个秘密基地,他心里踏实多了。

试验田的风波渐渐平息。

虽然大家都对那块地的产量啧啧称奇,但在刘光福那套“科学种田”的理论下,倒也没有深究。

只有赵卫东还在暗中观察。

他总觉得刘光福藏着什么秘密。

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证据,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刘光福经过这次教训,行事更加谨慎。

他依然每天辛勤劳作,但不再搞什么大动作。

白天老老实实挣工分,晚上就躲在地窖里研究他的种子和灵泉水。

他像一只蛰伏的野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西北的冬天就要来了。

他知道,这个冬天不会太好过。

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

有地窖里的存粮,有优化过的种子,有神奇的灵泉水...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他要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用自己的方式,闯出一条路来。

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这个女人。

他看着正在灯下缝补衣服的苏晚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再等等,他对自己说。

等时机成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