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106 章 朝臣改观,对烬多支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停起手,暴君也得喊我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YP/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十一月初的京城,寒风渐起,太和殿内却因一场关于 “民生推进的朝堂议事”,气氛格外热烈。萧烬身着 “护国惠民王” 的蟒纹常服,站在殿中,手持 “全国乡村医馆扩建计划”,正详细阐述明年的民生规划 ——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日殿内的朝臣们,不再有往日的质疑与沉默,反而频频点头,甚至主动提出补充建议,这份转变,源于萧烬近半年来以实绩赢得的认可。

“萧王,你提出的‘医馆扩建需优先覆盖偏远山区’,老夫深表赞同!” 户部尚书周博率先开口,这位曾因萧烬 “非宗室掌兵权” 而多次上奏反对的老臣,如今却语气恳切,“只是偏远山区运输不便,药材供应恐成问题,老夫建议从户部拨银二十万两,在山区修建‘临时药材中转站’,确保医馆药材充足。”

萧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躬身回应:“周大人所言极是!药材中转站的建设,正是扩建计划中的关键一环,若能得户部支持,定能加快推进速度,早日让山区百姓享受到医馆服务。”

这一幕,让站在殿侧的苏小碗与秦烈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 谁能想到,半年前萧烬初掌右营兵权时,朝堂上反对声一片:宗室大臣认为 “非宗室掌兵权,恐乱朝纲”;文臣担忧 “武将不懂民生,只会滥用武力”;甚至有武将质疑 “萧烬无军旅经验,难管禁军”。而如今,这份质疑己被萧烬的实绩彻底击碎。

议事继续,工部尚书李默也主动发声:“萧王,医馆扩建需大量建材,工部愿调配全国最好的工匠与木材,优先供应偏远山区医馆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另外,针对山区冬季寒冷的问题,我们还会改进医馆的取暖设计,为百姓提供温暖的就诊环境。”

“多谢李大人支持!” 萧烬连忙致谢,心中感慨 —— 此前工部因 “萧烬非宗室”,对医馆建设多有推诿,如今主动配合,正是对他民生实绩的最大认可。

议事过半,兵部尚书赵岩也站出来:“萧王,右营在边境的药材基地守卫成效显著,兵部愿协调边境守军,与右营开展‘每月联合巡逻’,共同抵御北狄残余,确保药材运输线安全;同时,兵部还会拨出部分军粮,支援山区医馆,解决百姓就诊时的饮食问题。”

一时间,殿内朝臣纷纷响应,有的提出 “派翰林院学士前往医馆教授百姓识字”,有的建议 “让地方官员参与医馆运营监督”,原本的 “民生议事”,竟变成了 “朝臣主动助力民生” 的热烈场景。

皇帝坐在御案后,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众卿能主动支持萧烬的民生计划,实乃大胤之福!朕宣布,准户部、工部、兵部所奏,全力配合医馆扩建计划;同时,赏萧烬‘黄金百两、锦缎百匹’,以嘉奖他凝聚朝堂共识、推进民生的功绩!”

议事结束后,萧烬刚走出太和殿,就被几位老臣围住。吏部尚书王显握着他的手,语气诚恳:“萧王,此前老夫因循守旧,质疑你掌兵权之事,今日见你以实绩护民生、安朝堂,老夫深感愧疚!今后,吏部定会优先选拔‘懂民生、肯实干’的官员,协助你推进医馆与药材管控事务。”

萧烬连忙回握,笑着说:“王大人言重了!当初臣初掌兵权,确实经验不足,诸位大人的质疑,也是为了朝堂安稳。如今能得诸位大人支持,臣定当更加努力,不负众望。”

这一幕,被前来等候的苏小碗看在眼里,她走上前,对萧烬轻声道:“你能以实绩打破身份偏见,赢得朝臣支持,真是不容易。这不仅是你的胜利,更是民生事业的胜利。”

萧烬点头,眼中满是坚定:“若没有阿姐你一首以来的指引,没有秦将军的协助,没有右营士兵的努力,我也难以走到今日。接下来,有了朝臣们的支持,我们的民生事业定能更上一层楼。”

朝臣对萧烬的支持,很快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十一月中旬,户部的二十万两白银如期拨付,山区 “临时药材中转站” 的建设迅速启动;工部的工匠与木材也陆续运往各地,偏远山区的医馆扩建速度比预期快了三成;兵部与右营的 “联合巡逻” 更是让边境药材运输线的安全系数大幅提升,北狄残余再也不敢轻易袭扰。

十二月初,江南巡抚李明上奏朝廷,称 “江南世家主动向医馆捐赠药材十万斤,还派家族子弟参与劣药清查”—— 这份转变,源于江南世家看到萧烬不仅有兵权护民生,更有朝臣支持,若再阻挠民生事务,只会自讨苦吃。萧烬得知后,当即建议皇帝 “表彰江南世家”,既安抚了世家情绪,又为其他地区的世家树立了榜样。

消息传到各地,世家纷纷效仿,向医馆捐赠药材、钱财,甚至主动将自家的药材种植园交由 “军民协作总部” 管理,确保药材质量。至此,曾一度阻挠民生的世家势力,企鹅企鹅企鹅企鹅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彻底转变为民生事业的助力者。

十二月中旬,皇帝为进一步巩固朝臣对萧烬的支持,下旨举办 “民生实绩表彰宴”,邀请文武百官、宗室代表、地方官员及世家首领参加。宴会上,皇帝让萧烬坐在身边,亲自为他斟酒,对众人说:“萧烬虽非宗室,却以民生实绩赢得民心,以兵权护得安稳,这样的栋梁之才,无论出身如何,都该得到重用!今后,凡支持民生者,朕必赏;凡阻挠民生者,朕必罚!”

皇帝话音刚落,殿内响起热烈的掌声。户部尚书周博率先起身,举杯向萧烬致敬:“萧王以民生为本,实乃百官之楷模!老夫敬萧王一杯,愿未来与萧王携手,共推民生!”

朝臣们纷纷起身,举杯响应,一时间,殿内 “萧王千岁” 的呼声此起彼伏,宗室代表与世家首领也不得不起身附和,眼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再表露丝毫不满。

宴会过半,苏小碗起身,手持 “全国民生实绩册”,向众人展示:“自萧王掌右营兵权以来,全国乡村医馆新增五十所,受益百姓百万余人;劣药流通率下降至不足 1%;边境药材基地产量提升三成…… 这些成果,离不开萧王的努力,更离不开诸位大人的支持。未来,我们计划在明年实现‘全国乡村医馆全覆盖’,还请诸位大人继续助力。”

众人看着实绩册上的数据,再想起自家辖区内百姓对医馆的称赞,心中对萧烬的认可愈发坚定。兵部尚书赵岩当即表态:“萧王放心,明年兵部会继续协调边境守军,配合右营守护药材基地与运输线,确保民生无虞!”

宴会结束后,萧烬与苏小碗、秦烈并肩走在宫道上。夜色渐深,月光洒在宫墙上,映着三人的身影。秦烈感慨道:“没想到,短短半年,朝臣们对萧王的态度竟有如此大的转变。这充分说明,只要以民生为本,以实绩说话,就能打破一切偏见,凝聚朝堂共识。”

萧烬点头:“这还要多谢阿姐与秦将军一首以来的支持。若没有你们协助我整顿右营、推进民生,我也难以赢得朝臣的认可。”

苏小碗笑着说:“这是你自己用努力换来的。朝臣的支持,不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民生为本’理念的认同。未来,有了他们的助力,我们的民生事业定能少走许多弯路,‘天下无劣药、无疾苦’的梦想,也会早日实现。”

十二月下旬,在朝臣的支持下,“全国乡村医馆全覆盖计划” 的筹备工作顺利完成:户部拨付了足额的建设资金,工部准备好了建材与工匠,兵部协调了运输与守卫,地方官员也开始组织百姓参与医馆建设,甚至有世家主动捐赠土地,用于修建医馆。

次年正月初,“全国乡村医馆全覆盖计划” 正式启动。萧烬亲自前往西北山区,为第一所新建医馆奠基;苏小碗则在京城主持 “医官培训开班仪式”,为各地医馆输送合格医官;秦烈则坐镇禁军大营,协调全国禁军,为医馆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正月中旬,皇帝收到各地 “医馆建设进展报告”,看到 “全国己有百所医馆开工建设,百姓参与热情高涨”,龙颜大悦,下旨:“萧烬推进民生有功,再加封‘太傅’一职,负责教导皇太孙民生实务;苏小碗、秦烈协助有功,各赏黄金五十两、锦缎五十匹。”

消息传到苏府,柳芽与联盟核心成员都兴奋不己。柳芽拿着 “各地百姓送来的感谢信”,笑着说:“萧王如今真是深得民心与朝臣支持!以前那些质疑他的人,现在都成了他的助力,这真是太解气了!”

萧烬看着感谢信上密密麻麻的签名,心中满是温暖:“这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继续坚守‘民生为本’的初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苏小碗也补充道:“朝臣的支持,为我们的民生事业打开了新的局面。未来,我们还要借助朝堂的力量,推广‘药材种植合作社’‘医馆信息化管理’等新举措,让民生事业更上一层楼。”

二月初,皇太孙赵琰在萧烬的陪同下,前往各地视察医馆建设。看到百姓们积极参与医馆建设,听到他们对萧烬的称赞,赵琰感慨道:“萧王兄,你用行动证明,无论出身如何,只要真心为百姓做事,就能赢得所有人的支持。今后,我定当以你为榜样,好好学习民生实务,未来成为一名守护百姓的好皇帝。”

萧烬笑着回应:“殿下能有此心,便是百姓之福。未来,我会继续协助殿下,与朝臣们一同推进民生,守护好大胤的江山与百姓。”

春日的阳光洒在京城的街道上,新建医馆的工匠们忙碌着,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朝臣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民生事业出谋划策。这便是苏小碗与她的同盟,用智慧与坚守守护的 “太平盛世”,也是他们心中 “天下无劣药、无疾苦” 的美好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68Y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停起手,暴君也得喊我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Y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