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的太医院,医女考核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却因一位老太医的暗中作梗,悄然生出波澜。此人便是太医院资深院判魏谦 —— 年过七旬,师从前朝太医令,一生恪守 “男女授受不亲” 的礼教,自苏小碗提出医女考核制起,便明里暗里表示反对,如今更是借着 “负责考核筹备” 的职权,开始处处设阻。
“魏院判,这是医女考核的‘实践试题初稿’,主要围绕妇幼常见病诊治与外伤急救,您看是否需要调整?” 负责考核文案的医官将试题递到魏谦面前,语气恭敬。
魏谦接过试题,扫了一眼便重重摔在桌案上,脸色阴沉:“胡闹!女子行医本就违背祖制,试题还如此简单,岂不是让些‘粗浅医术的妇人’也能混入医馆?重新拟定!理论考核需加入《黄帝内经》全文默写,实践考核要考‘外科缝合’—— 女子胆小,定难通过,正好让她们知难而退!”
医官面露难色:“魏院判,《黄帝内经》篇幅甚长,全文默写对民间女子而言难度过大;外科缝合更是男性医官的专长,医女主要负责妇幼诊治,考这个恐不合适……”
“有何不合适?” 魏谦打断医官,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考核便是要筛选‘真才实学’,若连这些都做不到,凭什么当医官?照我说的改,出了问题我担着!”
医官不敢再反驳,只能按魏谦的要求重新拟定试题。消息很快传到苏小碗耳中,她正在太医院查看医女报名名单,听闻此事后,眉头微蹙 —— 魏谦此举,分明是故意提高考核难度,且针对性避开医女擅长的妇幼领域,想让考核流于形式,甚至让医女考核制因 “无人通过” 而不了了之。
“青黛,备车,去魏院判的府邸。” 苏小碗放下名单,语气平静却带着坚定。她知道,魏谦在太医院资历深厚,不少医官都是他的门生,若不妥善处理,不仅考核会受阻,后续医女培训与派遣也会受影响。
魏府书房内,魏谦正对着一本《祖制汇编》唉声叹气,见苏小碗来访,虽起身迎接,语气却带着疏离:“苏大人今日前来,可是为医女考核之事?老夫丑话说在前头,女子行医违背祖制,老夫绝不会让此事败坏太医院名声!”
苏小碗坐在对面,端起侍女递来的茶水,语气温和却立场鲜明:“魏院判,晚辈敬重您的资历与学识,但‘祖制’的初衷是为百姓谋福祉,而非束缚民生。如今偏远地区女性就诊难,医女考核是为解百姓疾苦,并非‘败坏名声’。您故意提高考核难度,且偏离医女职责范围,恐非‘为百姓着想’之举。”
“为百姓着想?” 魏谦冷笑一声,指着桌上的《祖制汇编》,“祖制规定‘医官需为男性’,这是历代传下的规矩,岂能因一时之需便打破?女子心思细腻却胆小,外科缝合都不敢做,如何应对医馆的突发状况?苏大人年轻,怕是不懂‘规矩’的重要性!”
苏小碗并未动怒,反而取出一份 “民间女性医术案例”:“魏院判请看,这是西北民间草药婆赵大娘的案例,她十年间成功接生三百余名婴儿,救治难产孕妇二十余人;还有江南稳婆林氏,擅长诊治儿童积食、咳嗽,当地百姓都称她‘林神医’。她们虽不懂《黄帝内经》全文,却有实打实的民生实绩,这难道不是‘真才实学’?”
魏谦接过案例,草草翻看后仍固执己见:“这些不过是‘民间小技’,难登大雅之堂!太医院的医官需通经典、懂外科,岂能与民间妇人相提并论?苏大人若执意推行,恐会让太医院沦为笑柄!”
见魏谦态度坚决,苏小碗知道多说无益,只能暂时告辞。返回太医院后,她立刻召集考核核心成员,宣布调整方案:“魏院判坚持修改试题,我们不必硬争。但需在考核中增设‘实绩验证环节’—— 所有考生可提交过往行医案例,由百姓或患者出具证明,案例真实且成效显著者,可酌情降低理论与实践考核的合格线;另外,实践考核除外科缝合外,增设‘妇幼急救’为选考项,考生可二选一,确保擅长妇幼诊治的考生能发挥优势。”
方案调整后,魏谦虽不满,却因 “未否定他拟定的试题”,无法公开反对。三月二十,医女考核如期举行,首批三百余名考生进入考场,魏谦亲自担任主考官,眼神中满是 “等着看笑话” 的冷漠。
理论考核环节,果然如魏谦所料,多数考生因《黄帝内经》全文默写未达标,成绩不理想;实践考核中,选择外科缝合的考生,仅有不足十人完成,其余考生纷纷选择妇幼急救,却因魏谦暗中授意考官 “严格打分”,不少明明操作规范的考生,也被判定为 “不合格”。
考核结束后,魏谦拿着 “仅有十五人合格” 的成绩单,得意地找到苏小碗:“苏大人,您看,这便是您坚持推行的医女考核,多数考生连基础试题都无法通过,足以证明女子行医行不通,还是尽早取消为好!”
苏小碗接过成绩单,目光扫过 “不合格考生” 的名单,发现其中不少人都提交了优秀的行医案例,且妇幼急救操作规范,显然是被刻意压低分数。她不动声色地说:“魏院判,考核结果需结合‘实绩验证环节’综合评定,不能仅凭试题成绩定论。明日,我们邀请部分不合格考生,在太医院广场进行‘现场诊治演示’,时停起手,暴君也得喊我姐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时停起手,暴君也得喊我姐最新章节随便看!邀请百姓与朝臣作为见证,若她们能成功诊治患者,便应视为合格。”
魏谦心中一慌,却又无法拒绝 “公开验证” 的提议,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好!若她们演示失败,苏大人便需承认医女考核制行不通,从此不再提及!”
次日清晨,太医院广场上挤满了百姓与朝臣,魏谦坐在观礼台上,面色凝重;苏小碗则站在广场中央,邀请十名 “不合格考生” 上台,现场模拟 “难产急救”“儿童高烧诊治”“妇科炎症调理” 三个场景,由太医院医官假扮患者,百姓与朝臣担任评委。
首位演示的考生是江南稳婆林薇,她面对 “难产孕妇”(医官假扮),熟练地判断胎位、指导 “孕妇” 调整呼吸、进行穴位按压,不到半个时辰,便成功模拟 “接生”,操作规范,步骤清晰,赢得百姓阵阵掌声;随后上场的西北草药婆赵莲,针对 “高烧儿童”,准确诊断出 “风寒入里”,迅速配伍草药、讲解煎药方法,甚至详细告知 “如何物理降温”,让在场的妇幼百姓连连点头。
十名考生演示完毕,百姓与朝臣的评分结果显示,九人达到 “优秀”,一人 “合格”,远超魏谦判定的 “不合格”。魏谦坐在观礼台上,脸色惨白,却仍想辩解:“这不过是模拟场景,真遇到患者,她们未必能应对!”
“魏院判,不必等到‘真遇到患者’。” 苏小碗话音刚落,便有几名百姓走上前,其中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哭诉:“大人,我的孩子高烧三日不退,求哪位医女救救他!”
林薇立刻上前,为孩子诊脉后,取出随身携带的草药,当场熬制汤药,喂孩子喝下,又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与腋下。半个时辰后,孩子的体温明显下降,不再哭闹,妇人激动地跪倒在地:“多谢医女救命!您比太医院的男医官还厉害!”
紧接着,又有几位女性百姓上前,请求考生诊治,均被成功缓解症状。百姓们见状,纷纷高呼 “医女合格”“支持医女行医”,朝臣们也纷纷表态,认为 “实绩胜于试题,医女应视为合格”。
魏谦看着眼前的景象,再也无法辩驳,只能起身羞愧地说:“是老夫固执己见,错判了医女的能力,今后不再反对医女考核制。”
苏小碗走上前,扶起魏谦,语气温和:“魏院判不必自责,您也是为太医院着想。今后,还请您多指导医女学习经典医术,让她们既能保留民间实践经验,又能提升理论水平,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魏谦闻言,心中满是愧疚,当即表态:“苏大人放心!老夫愿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医女们,为民生事业尽一份力!”
此事过后,苏小碗重新评定考核结果,最终有一百二十名考生(含原合格十五人)通过考核,成为医女;魏谦则主动提出 “负责医女的经典医术培训”,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医女们讲解《黄帝内经》《伤寒论》,弥补她们的理论短板。
西月初,医女培训正式启动,魏谦每日准时授课,耐心解答医女们的疑问,甚至亲自示范 “如何将经典理论与民间实践结合”,一改往日的固执,成为医女培训的重要力量。朝臣与百姓得知后,纷纷称赞 “苏大人以实绩化解矛盾,既推动了民生,又团结了老臣”。
皇帝也特意召见苏小碗,笑着说:“苏爱卿,你不仅能推行创新举措,还能化解阻力、团结众人,真是朕的得力助手!医女考核制能顺利推进,你功不可没!”
苏小碗躬身道:“陛下过奖了。此事能成,多亏百姓的支持与魏院判的转变,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未来,臣会继续完善医女考核制,让更多有能力的女性,为民生事业贡献力量。”
西月中旬,医女们完成培训,陆续派往各地乡村医馆。魏谦亲自为她们送行,赠送亲手批注的《妇儿科经典汇编》:“你们要记住,行医不分男女,只需以百姓健康为重,用心诊治,便是好医官。”
医女们感动不己,纷纷躬身致谢:“多谢魏院判教诲,我们定不负您与苏大人的期望!”
苏府书房内,苏小碗看着 “医女派遣名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萧烬走进书房,手中拿着江南医馆的来信:“阿姐,林薇在江南医馆表现出色,首月便诊治妇幼患者三百余人,百姓都称她‘林医女’,连之前反对医女的地方官员,也上奏称赞‘医女解民生难题’!”
苏小碗点头,眼中满是坚定:“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还要让医女考核制覆盖更多领域,让女性行医不再受偏见束缚,真正实现‘以实绩论英雄,以民生定价值’。”
秦烈此时也前来拜访,带来了 “禁军协助医女安全行医” 的消息:“我己下令,各地禁军需定期巡查医女所在的乡村医馆,为她们提供安全保障;若医女遇到世家或百姓阻挠,禁军可随时介入,确保她们能顺利开展工作。”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京城的街道上,派往各地的医女们开始了新的行医生活;魏谦在太医院整理医书,准备为下一批医女授课;百姓们则在乡村医馆外排队,期待着医女们的诊治。这便是苏小碗与她的同盟,用智慧与坚守守护的 “太平盛世”,也是他们心中 “天下无劣药、无疾苦” 的美好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68Y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