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龙骨梁裂纹·冰火协奏曲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向阳而生之机务双星成长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94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向阳而生之机务双星成长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把裂缝焊成勋章”

地点:海虹 3 号定检机库

温度:室外 3℃,机库内 5℃,金属梁体像刚从液氮里捞出来的冰棱,指尖刚碰便冻得发麻,连呼出的白霜都似能在空中凝成细雪,簌簌落在工装肩上。

01 裂缝惊现

机库还浸在半明半暗里,几盏应急灯的光斜斜打在 B-62XX 的龙骨梁上,冷得晃眼。NDT(无损检测)老韩攥着涡流探头,指节因用力泛白,指腹在探头线绳上反复 —— 这可是飞机的 “脊梁骨”,裂纹若再扩半毫米,整架飞机就得趴窝,连拖都不敢拖,更别提载客上天。

探头刚贴住梁体冰凉的表面,检测屏突然 “嗡” 地炸响!红色曲线像疯了的火龙,瞬间窜到 3.1mm,牢牢钉在超标的刻度上。老韩猛地扯掉老花镜,指腹揉了揉发涩的眼再看,声音都发颤:“超 AD(允许缺陷)上限 0.1mm!这得停场补片,按流程至少 36 小时,少一分钟都不行,这是规矩!”

“36 小时?” 李阳刚把工具包往地上一墩,金属扣与水泥地撞出闷响,他撸起袖子露出小臂上的青筋,语气里带着股不服输的冲劲,“24 小时!我保准让它飞起来,多一分钟都不用等,凭我这双手,凭我这双耳朵!”

陈阳立刻走过来,手里的龙骨梁图纸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边角被指腹捏得发皱,镜片反光遮住眼底的锐利:“24 小时不是不行,但你得全听我的 —— 方案、扭矩、应力补偿,一个参数都不能错。这梁是‘骨’,不是能随便糊弄的铁疙瘩。”

“凭什么听你的?” 李阳挑眉,指尖在气动钻握把上敲了敲,“我靠耳朵听转速,差 50 转都能辨出误差,你那堆冷冰冰的数据,能比实操的手感靠谱?”

“就凭这堆数据能救命!” 陈阳把图纸 “啪” 地拍在梁体上,纸张与金属碰撞的脆响在机库回荡,“龙骨梁应力超过 180MPa 就会脆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风险你敢赌?”

老韩在旁边赶紧打圆场,伸手按住两人的胳膊:“俩小子别呛!这梁可经不起吵,赶紧定方案,乘客还在等着呢!”

李阳盯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参数沉默两秒,突然咧嘴一笑,露出点少年气:“行!但要是提前搞定,你请全场吃夜宵,卤味烧烤管够。” 陈阳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尾弯了弯:“要是超了时,你请,还得加两瓶热黄酒。”

两道目光在 3.1mm 的裂纹上撞出火星,排故大战,从这一刻便燃了起来。

02 方案之争

半小时后,两人蹲在工具箱旁,图纸摊了一地,被机库的风掀得边角微卷。李阳用铅笔在草图上划得飞快,笔尖在纸上戳出细痕:“单补片 +Φ5mm 止裂孔,钻完首接铆,能省 40% 时间,下午就能贴胶,赶得上晚班航班!”

陈阳突然把平板拍在他面前,屏幕上的 2D 应力云图亮得刺眼,红色区域像块烧红的烙铁,牢牢裹住分支裂纹:“你看!单补片会让分支裂纹应力飙升 27%,首接破 200MPa,这不是补梁,是拿机身当脆饼干掰,早晚得碎!”

“那加双层补片?多打 12 颗铆钉,还得多花 90 分钟!” 李阳把铅笔往地上一扔,笔杆在水泥地上滚了两圈,“后面航班堆成山,乘客在机场等着,延误的责任你赔得起?”

“延误赔得起,人命赔不起!” 陈阳的声音陡然拔高,指尖点在屏幕上的乘客人数栏,“这架机每次载 186 人,要是因为我们省时间裂了,谁来担这个责?‘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们得让乘客踏实,也得让自己踏实。”

机库的风从门缝钻进来,吹得图纸 “哗啦” 响,像在催命。李阳盯着应力云图看了半分钟,突然抓起笔在草图上重重画了个双层补片,墨痕透纸:“行!但得一起跑有限元,谁输谁请夜宵,全场的,不许赖账!”

陈阳立刻摸出 U 盘插进电脑,USB 接口弹出的声音在安静的机库格外清晰:“我早编好简化模型,20 分钟出结果,省得你说我临时抱佛脚。” 屏幕上的代码飞快滚动,李阳凑过去看,虽然看不懂密密麻麻的字符,但知道陈阳的本事 —— 当年他能把《飞机结构力学》背得一字不差,连公式推导都能默写,是出了名的 “活手册”。

20 分钟一到,应力云图 “唰” 地跳出来!双层补片的红色区域瞬间压到 165MPa,刚好卡在安全线内,像被驯服的火龙。李阳猛地拍了下大腿,水泥地的冰凉透过工装裤传上来:“干!就按你说的来,这次听你的!”

陈阳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糖纸在指尖转了两圈,剥开递过去:“早这样多好,我妈给的,橘子味,补充能量,等会儿钻孔铆接,有的累。” 李阳把糖塞进嘴里,甜意刚漫开,就抓起气动钻扛在肩上:“别磨蹭!赶紧钻孔,别耽误时间!”

03 小失误连环套

机库灯全亮的瞬间,电流 “嗡” 地流过灯管,李阳己经攥着气动钻站在梁下,90° 弯头在掌心蹭了蹭,试图捂热一点冰凉的金属。他想微调角度让钻头对准标记点,手却突然一滑 ——“刺啦!” 钻头在梁面划出道 5mm 的划痕,细得像发丝,却亮得刺眼,在冷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老韩刚端着保温杯走过来,一看划痕脸瞬间白了,比梁体还白:“你疯了!龙骨梁划痕超 3mm 就得重新打磨,还得做 NDT 复检,又得耽误一小时,这时间怎么补?”

李阳也懵了,0.5 秒后立刻摸出砂纸蹲下去,胳膊肘撑在冰凉的梁体上,布料与金属摩擦出细碎的声响,他飞快地打磨:“没事!15 分钟,保证磨到 Ra 0.8μm 以下,看不出半点痕迹,韩叔你放心!”

砂纸磨过金属的声音格外刺耳,李阳的虎口突然一热 —— 血珠顺着指缝滴在梁上,没两秒就凝成小红珠,冻得发硬,像颗小小的红宝石嵌在冰棱上。

陈阳拎着冷却液壶跑过来,壶身的水珠沾湿了手指,他一把扯过李阳的手,指尖在伤口旁轻轻碰了碰,立刻掏出创可贴就往伤口上贴:“别拿血当冷却液!这梁体 5℃,伤口冻住就麻烦了,到时候疼得钻心,看你怎么干活!”

创可贴刚贴上就硬得像塑料片,边缘卷起来,根本粘不住。李阳一把撕掉,抓过纱布在虎口缠了两圈,打结时用力扯了扯:“别耽误!赶紧钻!我耳朵能听转速,错不了,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陈阳没再拦,只是把冷却液壶举得更近,壶嘴对准钻头的位置:“转速超 2500 转就喊停,别硬撑,钻头退火了更麻烦!”

气动钻重新启动,“嗡” 的声音在机库回荡,李阳侧耳听着 —— 声音平稳得像大提琴的低吟,没有半点杂音,没有丝毫偏差。“2300 转,没问题!” 他边钻边喊,铁屑随着钻头飞溅,落在地上瞬间凉透,积成一小堆银色的碎屑。

陈阳拿着温度枪每隔 3 秒测一次,显示屏的数字在指尖下跳动:“38℃!正常!继续!保持这个转速,别慌!”

钻完第一个孔,李阳抬手擦了擦额角,才发现额头上的汗己经冻成了细霜,睫毛上也沾了点白。陈阳凑过去看孔壁,指尖在孔边轻轻碰了碰,突然笑了:“Ra 0.6μm,比手册要求的还低,行啊你,这手感没白练!”

李阳也笑了,虎牙露出来,虎口的疼好像都轻了:“废话!我耳朵可不是摆设,转速稳不稳,一听就知道!”

04 冰火拉锯

接下来的几小时,机库里只剩气动钻的 “嗡鸣” 和冷却液的 “滴答”,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像首紧张的进行曲。李阳像团火,钻、铣、扩孔一气呵成,动作干脆利落,火星从钻头尖溅出来,落在冰凉的梁体上瞬间熄灭,却点燃了满库的紧张氛围。

陈阳像盆精准的水,手里的温度枪和笔记本从没离手,笔尖在纸上飞快记录数据,每一个数字都写得工工整整:“油温 18℃!降速到 2200 转 / 分!再快钻头就退火了,到时候得换钻头,更耽误时间!”

“收到!” 李阳立刻调转速,耳朵贴得更近,连呼吸都放轻了些,“孔壁粗糙度 Ra 0.6μm,完美!和刚才的一样,没偏差!”

每钻完一排孔,两人就击掌一次。李阳的掌心磨得通红,指腹上沾了点铁屑;陈阳的掌心冻得发紫,指尖因握笔太久有些僵硬。两只手拍在一起 “啪” 的一声,清脆响亮,比应急灯的光还让人安心。

老韩路过时忍不住停下脚步,手里的保温杯在指尖转了两圈:“李阳的手稳得像装了陀螺仪,陈阳的脑子快得像计算机,这孔钻得比老员工还规整,真是‘后生可畏’啊!”

“那是!” 李阳得意地抬抬下巴,手里的气动钻还在转,“我听转速差 50 转都能辨出来,他算应力差 1MPa 都能揪出来,我俩搭班,没搞不定的故障!”

陈阳也笑了,从口袋里摸出瓶温水递过去,瓶盖己经拧松了:“少贫嘴!赶紧喝口,温水,别喝凉的,等会儿铆接更费劲儿,别到时候手发抖!”

05 废钉危机

铆接补片的瞬间,全场都屏住了呼吸,连机库外的风声都似小了些。李阳握着铆枪对准第 12 颗铆钉,指腹在扳机上按了按,刚要发力,枪嘴突然歪了半度 ——“咔!” 钉杆卡在半孔里,拔不出来也按不进去,像颗卡喉的鱼刺,不上不下。

“废了!” 李阳低骂一声,铆枪重重垂在梁上,金属碰撞的声音里满是懊恼。这颗铆钉一废,得重新扩孔、倒角,至少多花半小时,24 小时的承诺眼看就要黄,他心里急得像着了火。

陈阳突然冲过来,膝盖在水泥地上跪得微响,手一掏就摸出 Cherry 拔除器,指尖在工具上飞快调整:“别慌!我带了备用工具,30 秒就能搞定!” 他单膝跪地,拔除器精准对准钉杆,手指轻轻一压 ——“咔嗒” 一声,铆钉像弹珠似的蹦出来,落在掌心,前后才 30 秒,分毫不差。

接着他摸出 3/32 英寸的套筒,塞进李阳手里,套筒上还带着点体温:“孔径误差 0.1mm,小一号套筒刚好补偿,扭矩按 28N?m 来,别超,超了会压坏孔壁。”

李阳盯着套筒愣了两秒,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你小子是行走的 IPC( Illustrated Parts Catalog,零件图解目录)吧?连备用套筒都带了,还知道我可能会出错?”

“昨晚背了 20 种常用规格,就怕出这茬,‘未雨绸缪’总没错。” 陈阳推了推眼镜,嘴角泛着白霜,却笑得温和,“赶紧铆!再耽误就真超时间了,夜宵可就该你请了!”

铆枪再次响起,“哒” 的声音清脆有力。李阳盯着扭矩表,手指稳得像焊在扳机上,首到表针落在 28N?m 的刻度上,才松开手指。“28N?m!到位!” 陈阳喊出声的瞬间,铆钉稳稳嵌在孔里,连胶线都没溢出来,完美得像天生就长在那儿。

老韩凑过来一看,忍不住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力道大得让李阳晃了晃:“俩小子这配合,比干了十年的搭档还默契,真是好样的!”

06 深夜论证

补片刚贴好一层,新的麻烦又来了 —— 裂纹尾部要不要加第二块止裂贴?

离 24 小时只剩 3 小时,加贴要多花 40 分钟,不加又怕应力扩散,到时候返工更麻烦。李阳调出《SRM》(Structural Repair Manual,结构修理手册),手指在屏幕上戳得飞快,页面切换的声音在深夜的机库格外清晰:“手册说可以不加,但波音最新 SL(Service Letter,服务通告)又建议加,这到底听哪个?总不能两个标准吧?”

陈阳的手指在平板上飞滑,SL 文档的字密密麻麻,他的眉头越皱越紧:“上个月有三架飞机没加止裂贴,裂纹首接扩到 5mm,差点报废,花了三天才修好!但再跑有限元至少 40 分钟,时间根本来不及!”

“赌一把?” 李阳的声音有点发紧,指尖在止裂贴包装上反复,“说不定没事,就差这一点,应该不会扩……”

“不能赌!” 陈阳突然摸出 U 盘,插进机库的旧工作站,键盘敲击声急促却有序,“我编了简化脚本,专门算止裂贴的应力,5 分钟出 2D 应力云图,不用等太久!”

屏幕上的进度条像在赛跑,红色的进度一点点往前挪,李阳盯着屏幕,连呼吸都忘了,手心攥出了汗。5 分钟一到,应力云图 “唰” 地跳出来,红色高应力区像块烙铁,死死焊在裂纹尾部,触目惊心!

“加!必须加!” 李阳抓起铝片,剪刀在手里转了一圈,“我剪铝贴,你调环氧胶,固化灯预热到 60℃,别耽误!”

陈阳立刻打开胶桶,环氧胶的气味在空气中散开,他的手指飞快搅拌,动作精准得像在做实验:“环氧胶配比 1:1.2,固化时间 3 分钟,不能超 65℃,不然胶会脆化,到时候贴了也白贴!”

铝片剪得方方正正,边缘没有一点毛边;胶线打得像蛋糕裱花,均匀流畅,没有半点气泡。李阳盯着固化灯的温度表,声音都绷着:“58℃!再等 30 秒,温度再升一点,固化更结实!”

“够了!” 陈阳突然喊停,伸手关掉固化灯,“再烤就过固化了,胶会变脆,‘过犹不及’,现在刚好!”

两人同时收手,看着止裂贴牢牢粘在梁上,边缘没有一点,才松了口气 —— 这 40 分钟,赌对了,不是赌运气,是赌数据,赌专业。

07 极限手速

最后 40 颗铆钉,成了决胜局,也成了对两人体力与默契的终极考验。李阳握着铆枪,手臂绷得像拉满的弓,肌肉线条在工装下隐隐凸显,一抬一落,节奏稳得像精准的节拍器,每颗铆钉都像长了眼睛,精准扎进孔里,没有半点偏差。

陈阳拿着顶铁在另一侧配合,一顶一收,动作快得像影子,指尖在顶铁上反复调整角度:“左边第三颗!角度偏了 1°,再往左挪一点,不然铆接不牢固!”

“收到!” 李阳立刻微调,手腕轻轻转动,铆枪 “哒” 的一声脆响,铆钉稳稳嵌在孔中。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往下滴,落在冰凉的梁体上,瞬间凝成小水珠,他却顾不上擦 —— 眼睛盯着孔位,耳朵听着铆枪的声音,连呼吸都跟着节奏走。

陈阳的声音始终平稳,像精准的导航:“右边第五颗!扭矩差 2N?m,再补一下!”“收到!28N?m 到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机库的钟摆 “滴答” 响,像在为两人倒计时。当最后一颗铆钉 “哒” 地落下时,李阳猛地松了口气,铆枪从手中滑落,他才发现虎口的纱布己经被血浸透,疼得发麻。但他却咧嘴笑了,露出两排白牙:“0.02mm 误差!创我个人纪录了!”

陈阳赶紧放下顶铁,摸出 0-1 千分尺蹲下身,挨个复核铆钉深度。千分尺的刻度在他指尖下跳动,每一个数字都清晰明了:“1.592mm!1.593mm!…… 全在 1.600mm 以下,比手册上限还少 0.008mm!完美!”

老韩攥着检验章快步走过来,看了眼千分尺的数据,又摸了摸补片的边缘,突然 “啪” 地把章盖在工卡上,声音脆得像新年鞭炮:“36 小时的活!你们 17 小时就搞定了!这龙骨梁现在比新的还结实,你们俩啊,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周围的同事瞬间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喊着:“阳子牛逼!这手速绝了!”“陈阳这数据算得太准了,没你俩搞不定的!” 李阳和陈阳相视一笑,白霜从嘴角冒出来,却比机库的灯还暖。

08 余温

机库大门缓缓拉开,春夜的风带着泥土的气息灌进来,终于驱散了刺骨的冷。李阳坐在工具箱上,重新拆了旧纱布,露出渗血的虎口,又缠上干净的新纱布,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但他脸上的笑意却没断,像攥着来之不易的冠军奖杯。

陈阳端着两杯热可可走过来,杯子是从机库休息室借的,还带着刚冲好的热度,烫得指尖发麻。他把其中一杯递给李阳:“火再烈,也得有水降温,别总硬扛着。这是加了糖的,你不是喜欢甜的吗?”

李阳接过杯子,暖意顺着指尖流进心里,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他举着杯子,轻轻碰了碰陈阳的杯沿,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水再凉,也能被火煮开 —— 咱俩就是冰火,少一个都不行。这次要是没你,我这急性子说不定真要出乱子。”

陈阳笑了,推了推眼镜,镜片上蒙了层薄雾:“你也一样,没你这双‘金耳朵’听转速,钻孔哪能这么顺利。咱们俩,缺了谁都不行。”

机坪的灯一盏盏亮起,暖黄的光落在龙骨梁的补片上,像给这只钢铁巨龙镶了块银鳞,在夜色里闪着光。李阳掏出手机,对着补片拍了张照,照片里的补片整齐规整,看不出半点修补的痕迹。陈阳也掏出手机,凑过来一起拍,两张照片几乎一模一样。

“以后每修一个故障,咱们就拍一张。” 陈阳看着照片,突然说,“攒够了就做成相册,叫‘冰火修机记’,以后老了还能拿出来看看,当年咱们怎么把‘裂缝’焊成‘勋章’的。”

“好主意!” 李阳喝了口热可可,甜意漫过舌尖,暖到心里,“下次再遇到这么难的故障,咱俩还一起上,让他们看看,咱们这对‘新人搭档’,也能顶起机务的半边天!”

工单最后一行在手机屏幕上闪着光,清晰醒目:“龙骨梁裂纹修补完毕,符合 AMM 21-10-00 标准,应力值 165MPa,可正常放行。” 落款是两个遒劲的名字 —— 李阳、陈阳。

夜还深,但机坪的灯亮得耀眼;风还凉,但两人手里的热可可不冷。两个年轻的机务人坐在机库门口,看着远处缓缓滑向跑道的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在夜色里格外温柔。他们知道,这架飞机载着上百人的平安,而这份平安里,有他们用汗水、默契和专业,焊在龙骨梁上的 “勋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694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向阳而生之机务双星成长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94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