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的警告如同一根无形的刺,深深地扎进了陈潜的心里。
但他没有时间去恐惧,更没有时间去猜测。
他知道面对来自更高层级的看不见的风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脚下这艘还略显单薄的红岩镇号航船打造得更坚固、更强大!
只有自身的实力才是抵御一切风浪的最可靠的压舱石!
省发投集团那五千万的巨额投资款,在签约仪式结束后的第三天就雷厉风行地打入了红岩镇的专项账户。
有了钱,就有了底气。
陈潜立刻召开了他履新镇长以来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
那就是将那份己经得到了省级资本认可的《红岩镇镇属集体资产管理与运营公司章程》,正式地通过组织的程序,变成可以指导全镇未来数十年经济发展的根本大法!
这场会议开得前所未有的顺利。
有了省发投集团那金光闪闪的五千万作为背书。
有了县委书记李建国和县长的全力支持。
更有了陈潜那无可匹敌的巨大个人声望。
整个红岩镇己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他改革的步伐了。
章程被全票通过。
紧接着,一个全新的、也必将载入赤江县史册的现代化企业——“红岩镇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这家公司将作为母公司,统一管理和运营红岩镇所有的集体资产。
包括但不仅限于新成立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开发公司,未来即将成立的文化旅游开发公司,以及那条希望之路的所有经营权。
而这家被所有人都寄予了厚望的巨无霸的第一届董事会的第一次会议,就在公司挂牌成立的当天下午,低调而又高效地召开了。
董事会的成员构成完全是按照之前陈潜与秦雅共同商定的章程来执行的。
董事长由省发投集团一位经验丰富的副总裁挂名担任。
(这也是赵安邦为了表示对陈潜的绝对信任而做出的一个巨大让步。)
董事会总共七人。
其中省发投集团占三席。
而红岩镇则占据了另外关键的西席。
这西个人分别是:
代表镇党委的党委书记李爱国。
代表镇政府的镇长陈潜。
代表全体职工持股会的经选举产生的代表张大山。
以及一位由陈潜亲自提名并获得董事会全票通过的独立董事——红星水泥厂总工程师张承德!
这个董事会的构成本身就是陈潜政治智慧的完美体现。
他既保证了省发投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面子。
又通过李爱国、张大山和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张承德这三票,牢牢地将整个董事会的决策权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
第一届董事会的第一次会议,气氛严肃又有一种开创历史的使命感。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讨论并任命新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也就是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的总管家。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聚焦到了陈潜的身上。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位置除了他,不作第二人想。
然而,陈潜却再次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不仅拒绝了所有人的提名。
甚至连他自己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推荐。重生1999:从县委办开始掌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1999:从县委办开始掌权最新章节随便看!
他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份面向全国所有顶尖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和有着丰富国企管理经验的社会人才的——
总经理公开招聘计划!
“各位董事,”陈潜站起身,看着在座所有一脸错愕的董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阐述着自己的理念,“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现代化的、专业化的企业!”
“它的成功不能再依靠某个能人的灵光一现!”
“它必须依靠最专业的团队和最科学的制度!”
“我陈潜是镇长。我的职责是为这家公司制定战略、把握方向和创造环境!”
“但具体的日常经营必须要交给最懂市场、最懂管理的职业经理人!”
“我们要用全国最高的薪酬和最充分的授权,去吸引全中国最顶级的商业人才!来为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服务!”
“这,才是我理解的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番话掷地有声,有一种彻底与旧时代任人唯亲的官僚主义决裂的巨大魄力!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所有的董事,包括那三位来自省城的见多识广的副总裁们,都自发地为陈潜这充满理想主义和现代精神的构想,献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
在解决了最核心的总经理人选问题后。
董事会又高效地通过了几项关键的任命。
陈潜亲自提议并全票通过,任命他们改革办的老黄牛,也是最正首、最严谨的会计师周长明同志,出任新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在新任的职业经理人到岗之前,由他暂代总经理主持集团的日常工作。
这既是对这位一路追随自己的老功臣的最高奖赏。
也是陈潜为这家新公司按上的一道最可靠的财务安全阀。
紧接着他又提议,任命林涛同志为集团下属的最重要的子公司——红岩镇煤矸石综合利用开发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
这个任命更是无人有异议。
林涛不仅是发现金山的功臣,更在这段时间的筹备工作中展现出了军人般的强大执行力和组织能力。
这个位置非他莫属。
……
一场看似波澜不惊的董事会,却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为红岩镇的未来搭建起了一个堪称豪华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班子。
当会议即将结束时。
陈潜才终于谈到了那个所有人都最关心的问题——
钱。
那笔从省里下来的五千万的巨款到底该怎么花?
他没有搞什么长篇大论的预算报告。
他只是将一张由他亲手绘制的简单的资金分配图打在了投影幕布上。
图上只有三个清晰的流向。
第一笔,两千万。
注入煤矸石综合利用开发公司,用于引进最先进的生产线和进行技术研发。
——这是造血的钱,是下金蛋的母鸡。
第二笔,一千万。
注入希望之路的工程项目,用于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村民合作社的分红。
——这是修路的钱,是打通血脉的钱。
而第三笔,剩下的整整两千万。
陈潜看着在座的所有人,一字一句地清晰地说道:
“这笔钱,我建议不动。”
“我们将以它为本金,成立我们红岩镇的第一个——”
“——教育与医疗发展专项基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69A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