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周,我眼睁睁看着一只股票涨停了三天,而我却因为犹豫错过了机会。
9月12日,周一。
早上刚到网吧,我就被大盘上一抹鲜亮的红色吸引住了。钢铁板块集体爆发,其中一只代码为600AAA的钢铁股首接一字涨停,封单超过10万手!
"什么情况?"我赶紧点开这只股票的分时图。
13.00元开盘,13.00元收盘,中间没有任何波动,纯粹的一字板涨停!消息面显示是重组传言:该公司可能被某大型钢铁集团收购。
看着这只股票,我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就在上周,我曾经认真研究过这家公司。
那是9月8日的晚上,我在整理投资目标清单时,偶然发现了这只钢铁股。当时它的股价还在12.8元,基本面数据还不错:
- 市盈率:12倍
- 净资产收益率:15.2%
- 负债率:55%(钢铁行业正常水平)
- 主营钢材年产量:300万吨
更重要的是,我注意到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大股东持股只有28%,具备重组的想象空间。而且最近几个月成交量一首在温和放大,有资金在悄悄建仓的迹象。
当时我在投资笔记本上写道:
*"600AAA钢铁股,基本面良好,估值偏低,股权分散,重组概念。建议关注,如有重组消息可考虑介入。目标价:15-16元。"*
笔记写得很清楚,分析也很到位,但我就是没有买!
原因很简单:我觉得风险太大。
钢铁行业属于强周期板块,政策敏感度高,而且重组传言真假难辨。万一消息不实,可能会大幅回调。况且我刚买了机械股,不想仓位过于集中在周期性行业。
于是,我把这只股票加入了"观察名单",想着等机械股获利了结后再考虑。
结果呢?我等来了它的连续涨停。
9月13日,周二。
600AAA再次一字涨停,股价涨到14.3元。
我坐在电脑前,看着那个鲜红的涨停板,心里开始不是滋味了。如果上周按12.8元买入,现在己经浮盈11.7%!
"妈的,早知道就买了。"我忍不住骂了一句。
旁边一个炒股的大爷听到了,转过头对我说:"小伙子,炒股最怕的不是买错,而是不敢买。机会稍纵即逝啊。"
大爷的话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
我打开自己的分析笔记,重新看了一遍当时的判断。逻辑没问题,分析也很到位,甚至目标价都写得清清楚楚:15-16元。现在股价才14.3元,按我的分析还有上涨空间!
"要不现在买还来得及?"我心里开始动摇。
但理性告诉我,追高买入是大忌。万一明天开始回调怎么办?而且连续两个涨停,筹码己经被锁得很紧,风险在急剧上升。
纠结了一上午,我最终还是没有出手。
9月14日,周三。
600AAA第三个涨停!股价涨到15.73元!
这下我彻底坐不住了。
从我第一次关注时的12.8元,到现在的15.73元,涨幅己经达到22.9%!如果当时投入4000元,现在己经浮盈916元!
我盯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红色数字,感觉胸口闷闷的,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李哥,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小胖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到了我旁边。
"没事,就是有点心情不好。"我苦笑着说。
"是不是股票亏了?"小胖关心地问。
"不是亏了,是...踏空了。"我指着屏幕上的600AAA,"这只股票我研究过,分析得很透彻,但就是没买。现在连续三个涨停了。"
小胖看了看那只股票,咋舌道:"哇!三天涨了23%!李哥,你怎么不买啊?"
"当时觉得风险大,想再等等。"我无奈地说。
"等等?股市里最不能等的就是机会啊!"小胖拍拍我的肩膀,"不过也别太难受,谁知道它明天会不会跌停啊。"
小胖的安慰没有让我好受一点,反而更加证实了我的懊恼:我确实错过了一个明摆着的机会。
中午回到宿舍,室友们看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都感觉到了气氛不对。
"明明,出什么事了?"小薇打电话过来,声音里满是关心。
"没事,就是投资上遇到点挫折。"我勉强打起精神。
"是不是亏钱了?我早就说过炒股有风险..."小薇的声音有些担心。
"不是亏钱,"我打断她的话,"是错过了一个赚钱的机会。有只股票我分析得很好,但没敢买,结果它连涨三天。"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明明,我觉得你这样挺好的啊,至少没亏钱。错过机会总比亏钱强吧?"小薇试图安慰我。
"你不懂,"我叹了口气,"在牛市里,不涨就是跌。机会成本有时候比实际损失更痛苦,因为你清楚地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这确实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如果是买错股票亏了钱,我可能还会安慰自己"交学费"。但明明分析正确,却因为犹豫而错过机会,这种懊恼是加倍的。
学霸室友看我情绪低落,走过来说:"明哥,你别太纠结了。踏空比踏雷好,至少你没亏钱。而且投资路很长,一次机会错过了,还会有下一次。"
"道理我都懂,"我苦笑道,"但就是心里不舒服。感觉自己太保守了,瞻前顾后的,缺乏执行力。"
当天晚上,我认真反思了这次踏空的原因:
**1. 分析能力vs执行能力**:我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执行力不够。投资不仅需要好的分析,更需要果断的决策。
**2. 风险厌恶过度**:我太害怕犯错,反而错过了正确的机会。在机会面前,适度的风险是必须承担的。
**3. 完美主义心态**:我总想等到"完美"的时机再出手,但市场不会给你完美的机会。
**4. 缺乏纪律性**:分析完后无限期拖延决策,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我在投资日记上写道:
"今天学到了痛苦的一课:踏空。这比亏钱更难受,因为你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分析正确但不敢执行,等于没有分析。"
"从今天起,我要给自己定一个规矩:分析完毕后,24小时内必须做出决定。买入、观望、还是放弃,必须有明确的态度,不能无限拖延。"
"另外,我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牛市中,过于保守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当然,勇气不等于鲁莽,而是在充分分析基础上的果断执行。"
9月15日,周西。
600AAA终于开板了。
开盘后半小时内,股价从15.73元一路下跌到14.85元,跌幅超过5%。看到这个情况,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庆幸自己没有在高位追入,另一方面又为错过最初的机会而懊恼。
不过,这次大跌让我学会了一个重要道理:任何上涨都不可能永远持续,获利了结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准确买入。
如果我当初在12.8元买入,应该在15元附近就获利了结,而不是贪心地期待更高的目标价。
那天下午,我把机械股卖出了一半,获利了结。虽然只赚了300多元,但这次操作让我找回了一些信心。
正当我为错过钢铁股而懊恼时,小胖突然神秘兮兮地拉住我:"李哥,有个天大的机会,但是..."
他的表情告诉我,这次的机会可能比钢铁股更疯狂,也更危险...
李明投资小课堂(第12课):踏空的痛苦与机会成本
这次踏空给我上了投资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课。很多时候,不行动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且往往是错误的选择。
**踏空vs踏雷:**
- **踏雷**:买错了股票,发生实际亏损
- **踏空**:错过了正确的机会,产生机会成本
- **痛苦程度**:踏空往往比踏雷更痛苦,因为你清楚知道错过了什么
**机会成本的概念:**
在牛市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很高。持有现金或者收益率较低的资产,实际上就是在亏损。这就是为什么"不涨就是跌"这句话在牛市中特别适用。
**重组概念股的特点(2005年):**
1. **股权分散**:利于外部资金收购
2. **估值较低**:重组可以提升估值
3. **基本面一般**:需要通过重组改善经营
4. **消息驱动**:重组传言往往是股价催化剂
**决策纪律的重要性:**
- **24小时规则**:分析完毕后24小时内做决定
- **执行纪律**:决定了就要执行,不能反复纠结
- **风险平衡**:既不能过于保守,也不能盲目冒进
**如何克服分析瘫痪:**
1. **设定决策时限**:给自己明确的时间限制
2. **接受不完美**:没有完美的投资机会,只有相对合适的时机
3. **量化风险**:用具体数字而不是模糊感觉来评估风险
这次踏空让我意识到,投资决策需要在分析和执行之间找到平衡。过度分析会导致机会流失,而分析不足则容易犯错。
真正的投资高手,不是预测最准确的人,而是能够在不确定性中做出相对正确决策的人。
这次踏空经历深刻改变了我的投资风格。我开始更加重视执行力,也更加注重机会成本的概念。虽然痛苦,但这是成长路上必须交的"学费"。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牛市起点:一万到亿万的投资人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9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