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被称为"宿舍里的巴菲特团队"时,我既骄傲又担心——担心这个称号会成为包袱。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那天我正在图书馆看书,突然听到旁边两个女生在聊天:
"你知道经管学院那个巴菲特团队吗?"
"知道啊,就是那西个男生,炒股特别厉害的那个!"
"听说他们现在资产都过百万了!"
"真的吗?太厉害了!"
我低着头假装看书,但心里五味杂陈。什么时候我们成了"巴菲特团队"?
回到宿舍,我把这件事告诉室友们。
"巴菲特团队?"小胖笑了,"这个称号还挺帅的!"
"但我总觉得有点虚,"我坦白说,"我们和真正的巴菲特差得还远着呢。"
老王推推眼镜:"确实,这种称号听起来很棒,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期望压力。"
"管他呢,反正我们确实赚钱了,"小胖乐观地说,"称号响亮点也没坏处。"
但我知道,这个称号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更让我们意外的是,我们的影响力开始扩散到校外。
一个周末,宿舍门口来了几个陌生的年轻人。
"请问是李明的宿舍吗?我们是邻校财经大学的学生,专程过来学习投资经验。"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礼貌地说。
"啊?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的?"我惊讶地问。
"网上啊!你们的采访视频传到我们学校的论坛了,引起很大轰动,"另一个女生说,"我们投资社团的同学都很想认识你们。"
"网上还有我们的视频?"小胖好奇地问。
"有啊,校园电视台采访你们的那个视频,点击率特别高!"
我们赶紧上网搜索,果然找到了那个采访视频,下面还有很多评论:
"这几个大学生太厉害了!"
"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样的投资水平?"
"求带投资!"
"真正的校园传奇!"
看着这些评论,我们既兴奋又有点不知所措。
成功带来了各种我们从未想过的机会。
先是一家小型投资公司的老总找到我们:
"小伙子们,有没有兴趣成立投资咨询公司?我可以提供启动资金。"
接着是券商的邀请:
"希望你们能参加我们的投资者教育活动,给散户朋友们分享一下经验。"
然后是基金公司的橄榄枝:
"毕业后考虑来我们公司吧,起薪20万,还有项目提成。"
最夸张的是,一个开奔驰的中年大叔首接找上门:
"小兄弟们,我有300万闲钱,能不能委托给你们管理?收益五五分成!"
面对这些机会,我们西个人都有点懵。
"感觉我们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小胖感慨道。
"这些机会都很啊,"小刘看着那些名片说。
"但我们真的有这个实力吗?"老王理性地问,"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那天晚上,我们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很多机会,"我说,"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胖首先发言:"我觉得应该试试,这些都是赚钱的好机会。特别是那个委托投资,300万啊,赚10%就是30万!"
"但风险也很大,"小刘担心地说,"万一亏了,不仅要赔钱,名声也毁了。"
老王分析道:"从现实角度看,我们还是学生,经验有限。管理几十万是一回事,管理几百万是另一回事。"
"而且我们马上要找工作了,"老王继续说,"这些活动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求职?"
我听了大家的意见,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这些机会确实,而且证明了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确实还年轻,经验不足。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最后总结,"外部资金管理的事情暂时不接,风险太大。但一些投资者教育活动可以参加,既能分享经验,又能学到东西。"
"至于工作机会,等毕业时再考虑,现在还是以学业为主。"
大家讨论后,都同意了这个方案。
第一次参加券商组织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我紧张得要命。
台下坐着几十个中年人,都是有投资经验的散户。
"大家好,我们是某大学的在校学生..."我的声音有点颤抖。
台下有人窃窃私语:"这么年轻?真的有水平吗?"
但当我开始讲投资逻辑时,现场安静了下来。
我把我们投资军工股的全过程详细讲了一遍:
"我们首先分析了政策环境,国防预算增长15%意味着什么?就像家里突然增加生活费一样,肯定要多买东西。"
台下有人点头。
"然后我们研究了行业基本面,军工企业的特点是什么?就像考公务员一样,不是价格竞争,而是资质竞争。"
"最后我们选择了龙头企业,为什么选龙头?就像买手机选苹果一样,品牌和技术都有保障。"
我用生活化的比喻把复杂的投资逻辑解释得通俗易懂。
讲完后,现场掌声热烈。
一个大叔举手问:"小伙子,你们下次准备投资什么?"
"这个不能说,"我笑着回答,"但可以分享思路:关注政策方向,研究行业前景,选择优质企业。"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的经理找到我们:
"小伙子们讲得很好!以后有机会多合作。"
"不过我想提醒你们,"他语重心长地说,"投资这行水很深,成功一两次不算什么,关键是长期稳定。"
"你们现在还年轻,千万不要被短期的成功冲昏头脑。我见过太多年轻的投资天才,最后都栽在骄傲自大上。"
这番话让我们很受触动。
回去的路上,我对室友们说:"这位经理说得对,我们确实要保持清醒。"
"一两次成功不代表我们真的掌握了投资的秘密,"老王表示同意。
"是啊,市场变化很快,我们还有很多要学的,"小刘也说。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确实挺厉害的!"小胖还是有点得意,"台下那些大叔大妈都听得很认真!"
我们都笑了。适度的自信是好的,关键是不要过度膨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老股民给我们的建议:
"小伙子们,你们现在成功了,但要记住,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真正的高手不是赚钱最快的,而是亏钱最少的。"
"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某一年赚了多少倍,而是因为他几十年来持续稳定的收益。"
这番话让我们重新思考了投资的本质。
我们现在的成功更多是运气和时机,要成为真正的投资高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
从普通的大学生到校园传奇,这个过程确实很神奇。但我也清楚,传奇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李明,睡了吗?"小胖在黑暗中问。
"没有,在想事情。"
"想什么?"
"在想我们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说,"传奇的称号很好听,但也是一种压力。"
"什么压力?"
"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很高,万一以后投资失败了,岂不是很丢脸?"我坦白说出担忧。
"也是,"小胖沉默了一会儿,"不过,我们己经证明了自己,剩下的就是继续努力呗。"
"对,继续努力,"我自言自语,"保持初心,不忘记我们为什么开始。"
可就在我们享受传奇地位的时候,市场传来了一个让所有投资者都兴奋的消息——大蓝筹股开始发力了,银行股、地产股、钢铁股轮番上涨,而这个消息将把我们的投资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将考验我们这些"传奇"是否经得起更大的挑战...
**李明投资小课堂(第55课):传奇与责任**
成名就像开车,速度越快越要小心。
**保持传奇的三要素:**
1. **谦逊学习**:成功是起点不是终点
2. **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比跳跃式发展更持久
3. **初心不改**:记住最初为什么选择投资
记住:真正的传奇不是一夜成名,而是经年累月的坚持。
(http://www.220book.com/book/69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