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工商银行上市首日涨幅达到5%时,我知道大象开始跳舞了。
那天是11月初的一个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查看行情。
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些平时"死气沉沉"的银行股都在上涨。
"咦,这些大银行怎么都涨了?"我好奇地自言自语。
小胖凑过来看:"真的耶,工商银行涨了5%,建设银行涨了4%。"
"以前这些银行股一年都不动一下,"小刘也注意到了,"今天怎么突然都涨了?"
老王推推眼镜,分析道:"可能是机构资金进场了。我记得最近有QFII额度增加的消息。"
"QFII是什么?"小胖问。
"Qualified Fn Institutional Ior,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老王解释,"简单说就是外国的基金公司可以进入A股市场投资了。"
"那和银行股上涨有什么关系?"我问。
"外资更喜欢投资大蓝筹股,就像去商场买东西,他们更信任知名品牌,"老王打比方说,"银行、石化、钢铁这些行业龙头,就是A股市场的'知名品牌'。"
我恍然大悟:"你是说,外资进入会改变市场风格?"
"很有可能,"老王点头。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强烈关注。
当天下午,我专门去图书馆查资料,想搞清楚这种变化的原因。
经过几个小时的研究,我发现了一些重要信息:
**第一,机构资金确实在增加。**
除了QFII,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也在增加股票投资比例。
"就像一个班级突然来了几个学霸,"我在笔记本上写道,"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都会改变。"
**第二,机构投资者偏好大盘股。**
机构管理的资金量大,只能买大盘股。就像大卡车只能在高速公路上跑,不能走小巷子一样。
**第三,监管层在倡导价值投资。**
最近几次证监会的表态都在强调价值投资理念,鼓励长期投资。
**第西,大蓝筹股确实便宜。**
以银行股为例,市盈率普遍在10倍以下,股息率超过3%,比存银行收益还高。
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我得出一个结论:市场风格可能要从小盘股转向大蓝筹了!
晚上回到宿舍,我把研究结果告诉室友们。
"你们觉得我们要不要也买点银行股?"我问。
"银行股?"小胖皱眉,"那些股票涨得好慢的,哪有军工股刺激?"
"但是稳健啊,"小刘说,"而且现在确实有上涨趋势。"
老王仔细看了我的分析:"逻辑挺清楚的,外资进入确实可能改变市场结构。"
"但问题是,"老王继续说,"我们现在的资金主要在军工股上,要买银行股就得减仓或者加资金。"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的成功主要来自军工股,现在要改变策略,多少有点冒险。
"我建议这样,"我提议,"我们可以小仓位试试,比如用20%的资金买银行股,看看效果怎么样。"
"如果银行股真的起来了,我们再加仓;如果没起来,损失也不大。"
大家讨论后,都觉得这个方案比较稳妥。
既然决定要买,下一个问题就是买哪只银行股。
我们把所有上市的银行股都研究了一遍:
工商银行:规模最大,但体量太大,股价难动
建设银行:业务全面,资产质量好
中国银行:国际化程度高,但增长稍慢
招商银行:零售银行做得好,但估值偏高
"从投资角度看,我倾向于建设银行,"我分析道。
"为什么?"小胖问。
"首先,它是西大行之一,品牌够硬,就像买手机选苹果一样,质量有保证,"我解释。
"其次,它的不良贷款率在大行中最低,盈利能力也不错,就像选女朋友要选品德好的一样。"
"最重要的是,估值便宜,市盈率只有8倍,股息率超过4%,比存银行定期划算多了。"
老王点头同意:"确实,建设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天开盘,我们按计划买入建设银行股票。
股价:3.8元
买入数量:团队资金15万,约3.95万股
我个人:8万元,约2.1万股
看着账户里多了这么多银行股,感觉还挺新鲜的。
"感觉我们现在像机构投资者了,"小胖开玩笑说,"既有成长股,又有价值股。"
"这叫资产配置,"老王专业地说,"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同的投资逻辑**
买了银行股后,我发现它和军工股的投资逻辑完全不同。
军工股主要靠题材和预期,涨起来很快,但波动也大。
银行股主要靠业绩和分红,涨得慢但比较稳,而且每年还有分红收入。
"就像追女孩子一样,"我跟室友们打比方,"军工股是一见钟情型的,来得快去得也快;银行股是细水长流型的,慢慢培养感情,但更持久。"
"哈哈,这个比喻有趣,"小胖笑道。
买入建设银行后的第三天,股价涨到了4.1元。
涨幅虽然只有8%,但对银行股来说己经不错了。
"看来我们的判断是对的,"我有些得意,"大蓝筹确实在起来。"
"而且你们看,"老王指着盘面,"其他银行股也都在涨,这应该是板块性行情。"
确实,整个银行板块都在上涨:
- 工商银行涨了6%
- 中国银行涨了5%
- 招商银行涨了10%
"这就是板块轮动,"我总结道,"以前是军工股的天下,现在轮到银行股了。"
更让我意外的是,投资银行股给了我一种不同的感觉。
以前投资军工股时,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出什么意外消息。
但投资银行股后,我觉得特别踏实。
银行是国家金融体系的基础,不可能倒闭;而且每年都有稳定的分红,就算股价不涨,也有收益保障。
"这种感觉就像找了个靠谱的女朋友,"我跟室友们说,"不用担心她突然跑了,很有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给了我更大的勇气,让我开始思考更长远的投资规划。
接下来的几天,市场继续验证我们的判断。
不仅银行股在涨,石化、钢铁、保险等大蓝筹股都开始发力。
相反,以前热门的小盘股和题材股开始降温。
"看来市场风格确实在转换,"老王观察道。
"我们这次转型转得还挺及时,"小胖得意地说。
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如果大蓝筹股真的迎来牛市,我们的收益将远不止现在这点。
可我没想到的是,大蓝筹股的威力比我想象的更大——当银行股开始连续上涨时,我不仅收获了丰厚的回报,还收获了对投资的全新认知,以及面对未来的更大勇气...
**李明投资小课堂(第56课):读懂市场风格**
市场风格就像时装潮流,会定期轮换。
**判断风格转换的信号:**
1. **资金流向**:看机构资金买什么
2. **政策导向**:听管理层说什么
3. **估值对比**:比较不同板块的性价比
记住:跟着大资金走,胜算会更大。
(http://www.220book.com/book/69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