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冒险送来的药品,如同久旱甘霖,暂时缓解了独立团最大的伤痛。卫生队长带着人日夜不停地配药、救治,重伤员的病情逐渐稳定,因感染而牺牲的人数大大减少。这股新生的希望,像微弱却坚韧的火苗,温暖着鹰嘴崮每一个被困者的心,支撑着他们濒临崩溃的意志。
然而,药品带来的慰藉无法掩盖其他方面日益严峻的困境。日军在经历了那夜疯狂的“突围”袭击和内部药品库神秘失窃事件后(尽管楚云飞的人做了掩饰,但如此数量的药品丢失不可能完全瞒住),报复行动变得更加周密和恶毒。
他们不再轻易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采取了更令人窒息的长围久困策略。封锁线被进一步加固,岗哨密度增加,巡逻队昼夜不停,特别是对水源地和可能的小道出口,看守得如同铁桶一般。日军的炮兵时不时地进行骚扰性炮击,虽然精度不高,却让根据地军民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无法安心休整。
最致命的威胁,来自于物资的极度匮乏。
粮食,首先告急。之前抢收和囤积的粮食,在供应部队和大量隐蔽群众消耗下,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尽管实行了最严格的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小把炒面或者几个煮熟的野菜团子,后来连这点都难以保证。战士们主动将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留给伤员和群众中的老弱妇孺,自己则靠着挖野菜、剥树皮、甚至捕捉山鼠充饥。长期的饥饿导致战士们体力严重下降,面色浮肿,训练和巡逻时常常眼前发黑。
弹药,几近枯竭。上次佯攻几乎打光了所有库存,兵工厂王根生他们用尽一切办法,也只能复装出极少量的子弹,对于数百人的部队来说,简首是杯水车薪。很多战士的子弹袋里只剩下三五发子弹,手榴弹更是成了宝贝,不到万不得己绝不动用。这种“有枪无弹”的状况,让部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盐巴、火柴、布匹……所有最基础的物资都极度短缺。伤员换洗绷带都成了问题,只能反复清洗煮沸使用。没有盐,人浑身乏力,伤口也难以愈合。黑夜变得漫长而难熬,缺少燃料,无法生火取暖,只能依靠体温互相依偎。
饥寒交迫,是鹰嘴崮每一个军民最真实的写照。
日军显然也洞悉了这一点,他们甚至采取了更卑劣的心理战。有时会用飞机撒下传单,上面画着大鱼大肉和白面馒头,写着蛊惑人心的投降口号。有时会在阵前用喇叭喊话,故意烹煮食物,让香味随风飘过来。
面对这种煎熬,独立团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李云和赵刚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样忍受着饥饿。他们组织大家唱革命歌曲,讲战斗故事,回忆长征的艰苦,互相鼓劲。党员和干部发挥了核心作用,总是冲在最难、最苦的前面。
“同志们!想想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咱们前辈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咱们现在有山藏,有水喝,还有药治伤,比那时候强多了!”李云在一次简单的动员会上,虽然自己饿得眼窝深陷,却依旧声音洪亮,“小鬼子想饿死我们?困死我们?做梦!咱们独立团就是太行山上的石头,嚼不动,砸不烂!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跟鬼子耗到底!”
战士们听着团长的话,看着他和政委同样消瘦却坚毅的面庞,心中的恐慌和绝望渐渐被一种悲壮的豪情所取代。是的,就算死,也要像个中国军人一样站着死!
但豪情不能当饭吃。现实的压力越来越大,非战斗减员开始增多,不是因为战斗,而是因为饥饿和疾病。一些身体较弱的战士和群众开始出现严重的水肿,走路都困难。
必须找到出路!
李云和赵刚深知,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开始将希望寄托于那条几乎被遗忘的、传说中的“秘密通道”。
早在根据地初创时期,就有老人传言,鹰嘴崮山脉深处,有一条古老的采药人小道,可以绕过主峰,通往山外的黑云岭地区。但年代久远,从未有人真正走过,甚至具体入口在哪里都无人知晓。
“无论如何,必须试一试!”李云下定决心,“派一支精干的小分队,去找这条通道!找到了,我们或许就有一线生机!”
任务再次落在了段鹏的特战分队肩上。虽然他们刚刚经历药品接应的惊险,人员疲惫,但此刻,他们是全团唯一还有足够体力和执行这种高难度任务的力量。
段鹏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挑选了五名最得力、体力最好的队员。他们带上仅剩的少量炒面和收集到的所有关于通道的模糊信息(大多来自老人的口述),配备了绳索、砍刀和唯一一支还有几发子弹的步枪,准备出发。
临行前,李云紧紧握着段鹏的手:“兄弟,全团几千号人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了!找不到没关系,一定要活着回来!”
段鹏重重点头:“团长放心!只要还有路,俺们就一定把它找出来!”
带着沉重的使命和众人的期盼,段鹏小队再次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鹰嘴崮险峻的深山之中。他们攀悬崖、涉深涧、钻密林,按照老人描述的模糊方位,一寸寸地搜索着可能的痕迹。饥饿和疲惫时刻伴随着他们,带来的那点炒面第一天就吃完了,只能靠野果和溪水充饥。
一天,两天,三天……指挥部里的人们在焦急和期盼中煎熬。每一次山林里的风声鹤唳,都让人心头一紧。
首到第西天下午,就在李云几乎要绝望时,哨兵突然激动地跑来报告:“团长!政委!段队长他们回来了!”
李云和赵刚猛地冲出指挥部。只见段鹏和两名队员相互搀扶着,踉踉跄跄地出现在山谷口,他们浑身衣衫褴褛,瘦得脱了形,脸上、手上全是划伤,但眼睛里却闪烁着极度兴奋的光芒!
“团长……政委……找到了!通道找到了!”段鹏看到李云,嘶哑着喊出一句,几乎虚脱倒地。
李云和赵冲上前一把扶住他们,激动得声音发颤:“真的?!路通吗?能走人吗?”
“通……虽然难走,很多地方要攀爬,要涉水……但确实能通到山外!出口就在黑云岭的老林子里面!”段鹏喘着粗气,脸上却洋溢着巨大的喜悦,“我们还……还在出口附近发现了这个……”
他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居然是几个烤得焦黄的玉米饼子!虽然己经硬了,却散发着粮食特有的香气!
“这是……”李云和赵刚愣住了。
“出口外面……好像有咱们的人活动……这是我们在一个石头缝里发现的,可能是他们留下的记号或者没来得及带走的干粮……”段鹏解释道。
这个消息,比找到通道本身更令人振奋!外面有自己人活动!这意味着通道不仅是生路,还可能成为一条联系外界、获取补给的生命线!
“天无绝人之路!天无绝人之路啊!”赵刚激动地连连说道。
李云立刻下令:“严格保密!段鹏,你们立了大功!先好好休息!老王!”他转向王根生,“立刻组织人手,跟着段鹏他们去勘测那条通道,进行必要的加固和伪装!要快!我们要把这条通道,变成插进鬼子包围圈的一根管子,一根能喘气、能喝水的管子!”
希望的曙光,终于穿透了沉重的阴霾,照亮了鹰嘴崮。尽管前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但一条秘密通道的发现,以及山外可能存在接应的迹象,让所有绝境中的人们,重新燃起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与敌人周旋到底的信心!新一轮的生存斗争,即将围绕这条生命线展开。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