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吕宋来客、嵯峨血案与京畿迷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启再临:朕即天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6AG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来自福建的贡船和吕宋弗朗机传教士的消息,如同投入汹涌波涛中的一颗小石子,并未在朱渊心中激起太多涟漪。此刻他的全部心神,都被嵯峨山锦衣卫遇伏的惊天血案和辽东日益吃紧的战局所占据。

“陛下,幸存者带到。”曹文诏的声音低沉,引着一名浑身缠满绷带、脸色惨白如纸的锦衣卫校尉走了进来。校尉腿上伤势极重,几乎是被两名侍卫架着,但眼神中仍残留着惊惧与一丝死里逃生的悍勇。

“不必多礼,赐座。”朱渊抬手制止了校尉想要下跪的动作,目光锐利而沉静,“将遇伏经过,细细道来,任何细节都不要遗漏。”

那校尉喘着粗气,忍着剧痛,断断续续地讲述起来。他们一行十人,根据线索秘密潜入嵯峨山深处,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中发现了一些疑似人工开凿的痕迹和新鲜的车辙印。正当他们准备进一步探查时,骤变突生!

弩箭如同疾风暴雨般从两侧山林中射来,瞬间就有数名兄弟中箭倒地。伏击者人数不下三十,皆黑衣蒙面,身手矫健至极,配合默契,进攻撤退颇有章法,绝非寻常山匪流寇。他们使用的弩箭力道强劲,绝非民间私造,更像是军中之物,但形制又略有不同。近身搏杀时,对方刀法狠辣犀利,招招致命,带着浓厚的江湖气息,却又隐隐有战阵合击的影子。

“他们……他们不像是一般人……”校尉声音颤抖,“像是……像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杀手,又像是……打过仗的老兵……混在一起……我们根本挡不住……”

战斗很快变成一边倒的屠杀。校尉拼死护着一名重伤的同伴突围,身中数刀,最后靠着跳下一处陡坡才侥幸捡回一条命,而那名同伴也在途中伤重身亡。

“可能看出他们武功路数?或者听到他们说什么?”朱渊追问。

校尉努力回忆,最终沮丧地摇头:“招式很杂,看不出明显路数……他们几乎不说话,偶尔几声短促的呼哨,也听不出是哪里的口音……”

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配合默契、来历不明……朱渊的心沉了下去。这伙人,绝对是专业级的武装力量。是“他们”培养的死士?还是某个与“他们”勾结的江湖势力甚至……边军败类?

“你们潜入嵯峨山的行动计划,都有谁知道?”朱渊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校尉愣了一下,道:“此次行动是骆指挥使亲自下达,命令极其隐秘,出发前才告知具体任务和目标。按理说……不应泄露……”

骆养性亲自下达?朱渊眼中寒光一闪。难道问题出在锦衣卫最高层?不,不可能。骆养性是孙承宗的人,其家族与皇室关系深厚,动机不足。那就是……锦衣卫内部被渗透了?有更高明的内鬼,能窃取到骆养性首接下达的绝密任务?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极其严重。

“朕知道了。你做得很好,先下去好生养伤,朕必有重赏。”朱渊温言安抚道。

校尉被扶下去后,朱渊立刻对曹文诏道:“文诏,你亲自去查!从骆养性下达命令开始,所有可能经手、知晓甚至猜测到此次行动的人员,给朕一个一个筛!包括骆养性身边的亲随、经历司的文吏、甚至可能偷听到谈话的人!朕要看看,这钉子到底埋得有多深!”

“是!”曹文诏领命,脸色铁青。皇帝这是连骆养性都暂时划入怀疑范围了,足见事态之严重。

嵯峨山血案像一层浓重的阴影,笼罩在朱渊心头。对手的狠辣、果决和渗透能力,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他原本以为扳倒魏忠贤后,可以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现在看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对手隐藏在更深、更暗处。

然而,辽东的战报不容他沉浸在内部的猜疑中。最新的军报显示,皇太极在攻占西平堡后,并未立刻强攻广宁,反而分兵西处扫荡广宁周边的城堡据点,同时派大量游骑切断广宁与后方的联系,似乎打算困死广宁。祖大寿在闾阳驿与后金偏师对峙,无法突破。孙承宗判断,皇太极这是在等待后续攻城器械,或者等待明军自己露出破绽。

“围点打援……皇太极好算计!”朱渊盯着地图,眉头紧锁。广宁城坚粮足,短时间内未必能攻下,但若外无援兵,内无战心,失守是迟早的事。曹文诏的援军还在路上,昌平、蓟镇的轻骑先锋更是杯水车薪。

必须再想办法!

“传旨给孙承宗,”朱渊沉声道,“令其不必拘泥于正面救援广宁。可派出精干小股部队,绕至敌后,袭扰其粮道,焚其粮草!登莱水师那边,令袁可立加大袭扰力度,若能威胁到辽南沿海,或可迫使皇太极分兵!”

这是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路,试图将战场扩大,调动敌人。

“另外,”朱渊补充道,“告诉孙承宗,朕授他临机专断之权,辽西一线所有兵马,包括即将入关的曹文诏部,皆归其统一节制!若有将领畏敌避战、阳奉阴违,朕许他先斩后奏!”

这是给予了孙承宗前所未有的信任和权力,也意味着将辽东战局的全部希望压在了这位老臣身上。

处理完最紧急的军务,朱渊才稍稍松了口气,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他揉了揉眉心,随口问王承恩:“今日还有何事?”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道:“回皇爷,通政司呈报,福建贡船抵达天津,船上有几位弗朗机传教士,请求觐见,进献奇物。内阁拟票,认为红毛番人粗鄙无礼,其所献之物恐乃奇技淫巧,不见为宜。”

弗朗机传教士?朱渊这才想起之前似乎是有这么个消息。若是平时,他或许也就随口打发了,但此刻,他心中微微一动。格物院正缺人才,缺思路,这些西方传教士往往掌握着一些这个时代先进的数学、天文、地理甚至机械知识,或许……能有点用处?

“奇技淫巧?”朱渊笑了笑,“朕倒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奇技淫巧。传旨,让他们在京师驿馆住下,着礼部主客司好生接待,择日……朕见见他们。”

“是。”王承恩虽然不解皇帝为何突然对番邦之人感兴趣,但还是恭敬应下。

或许是被格物院的事情所触动,朱渊忽然想起徐光启似乎与这些西方传教士交往颇多。他立刻吩咐:“去格物院,传徐光启来见朕。”

徐光启很快赶到,听闻皇帝询问弗朗机传教士之事,便详细禀报道:“陛下,此次来的应是耶稣会士。彼等确与寻常海商不同,多通晓算学、历法、舆地之学。臣与其中一位唤作艾儒略(Julio Aleni)的教士相识,其人对泰西格物之学颇有研究,著述亦丰。若陛下欲了解西学,此人或可一见。”

耶稣会?艾儒略?朱渊有点印象,似乎是明末比较有名的一个传教士。

“其所献‘奇物’又是何物?”朱渊好奇道。

“据臣所知,艾儒略等人此次带来的,除了一些自鸣钟、千里镜(望远镜)之类,似乎还有一套精密的……‘星盘’(Astrolabe),据言可用于测量天体运行,精确无比。”徐光启回道。

星盘?测量天体?朱渊的心中猛地一跳!又是“星”!这与“璇玑玉衡图”、“浑天仪”似乎隐隐有着某种联系!虽然东西方体系不同,但都是观测天体的工具!这些传教士,是否知道些什么?或者,他们的到来,本身就不是巧合?

一个念头突然闯入朱渊脑海:那个隐藏在幕后的组织“他们”,其技术支持和知识来源,会不会与这些早期进入东方的西方势力有关?甚至……“他们”中就有西方人的参与?

这个猜测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和警惕。

“徐师傅,你与那艾儒略相熟,便由你先去见见他们,探探虚实。看看他们带来的星盘究竟是何物,顺便……问问他们,可曾听说过‘璇玑’、‘玉衡’之类的名称,或者……某种极其精密复杂、非人力所能及的‘星图’?”朱渊吩咐道。他想用东方的概念去试探一下西方人的反应。

徐光启虽然不明白皇帝为何对“星图”如此执着,但还是领命而去。

送走徐光启,朱渊处理了几件政务,正准备歇息片刻,骆养性求见。他带来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是关于那枚鸟形铜牌的。经过多方秘密查访,终于在一个专门仿制古物、暗地里也接些私活的落魄银匠那里找到了线索。银匠承认,大约半年前,曾有人出高价让他仿制过一批类似的铜牌,要求做工粗糙,但鸟形图案必须清晰。找他的人很神秘,遮着脸,听口音像是北首隶一带的人,但具体身份不知。

北首隶?范围依然很大。但至少证明,这铜牌是批量生产的信物或标识,并非独一份。

第二个消息则让朱渊的眉头再次紧锁。骆养性动用了秘密渠道,初步核实了魏忠贤提供的部分关于辽东将领的信息。其中关于祖大寿族叔祖承训通过晋商与建虏勾结一事,竟然……似乎并非空穴来风!有迹象表明,确实有一支打着祖家旗号的商队,曾在特定时间与某些有通敌嫌疑的晋商有过接触,运输的货物也颇为可疑。但具体是否祖承训指使,是否与祖大寿有关,尚无确凿证据。

“祖承训……”朱渊念着这个名字,眼神冰冷。宁远总兵祖大寿是辽军支柱,若其家族内部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此事绝密,继续查,但绝不能惊动祖大寿本人。”朱渊下令,“重点查那个晋商范永斗!给朕把他盯死了!看看他都和哪些边将来往!”

“是!”

骆养性退下后,朱渊感到一阵心烦意乱。内外交困,疑窦丛生,仿佛每个人都不能完全信任,每件事背后都可能藏着阴谋。

他走到殿外,看着阴沉沉的天空,一场大雪似乎即将降临。寒冷的空气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

“皇爷,天冷了,加件衣服吧。”王承恩拿着一件貂皮大氅过来。

朱渊任由王承恩替他披上大氅,忽然问道:“承恩,你说,这世上最难测的是什么?”

王承恩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道:“皇爷,奴婢愚钝……奴婢觉得……是人心吧……”

“人心……”朱渊喃喃自语,是啊,人心最难测。忠奸莫辨,敌友难分。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跑来:“启禀皇爷,坤宁宫来人禀报,皇后娘娘午后突然头晕不适,呕吐了几次,太医正在诊治!”

皇后病了?朱渊心中一紧。张嫣身体一向尚可,怎么会突然病了?难道是前些日子担惊受怕,积郁成疾?还是……?

他立刻起驾赶往坤宁宫。

坤宁宫内,太医刚刚诊完脉,见到皇帝到来,连忙跪下回话:“启禀陛下,皇后娘娘脉象滑利,如盘走珠……这……这是喜脉啊!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有喜了!”

喜脉?有喜了?!

朱渊一下子愣在原地,随即巨大的喜悦冲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他要当父亲了!大明要有继承人了!

他快步走到床前,握住张嫣的手。张嫣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眼中洋溢着幸福和羞涩的光芒。

“陛下……”

“好!好!太好了!”朱渊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太医,务必精心照料!需要什么,尽管开口!皇后和龙胎若有半点差池,朕唯你是问!”

“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太医连忙保证。

坤宁宫内顿时一片喜庆气氛。皇嗣的重要性对于王朝来说不言而喻,尤其是在这内外动荡之际,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朱渊陪着张嫣说了会儿话,仔细叮嘱宫女嬷嬷好生伺候,这才心情复杂地离开。

喜悦之余,一丝隐忧却悄然浮上心头。皇后在这个节骨眼上怀孕,是巧合吗?那个神秘出现的“璇玑玉衡图”石板……会不会与皇嗣有关?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会不会对皇后和未出世的孩子下手?

他立刻下令,加派绝对可靠的人手护卫坤宁宫,所有饮食用药,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同时,严密封锁皇后有孕的消息,暂不外传。

回到乾清宫,朱渊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新生命的到来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更重的责任和担忧。

他摊开纸笔,准备给孙承宗再写一封密信,告知京中情况,让其安心御敌。

刚写了几行字,通政司又送来了最新的奏报。其中一份来自陕西的加急文书引起了他的注意——并非军报,而是陕西巡抚上报的民情:陕北流民数量激增,己有小股匪患出现,虽被当地卫所镇压,但恐非长久之计。请求朝廷速拨钱粮赈济,并派干员巡视,以防生变。

流民……又是一个火药桶。

朱渊放下笔,叹了口气。辽东战事、内部阴谋、皇嗣安危、天下民生……这重重担子,几乎要将他压垮。

但他不能倒下。

他重新拿起笔,目光变得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迷雾阴谋,他都必须走下去。

为了这大明江山,也为了那未出世的孩子。

他望向窗外,雪花,终于开始零零星星地飘落下来。

这个冬天,注定格外寒冷,也注定波澜再起。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天启再临:朕即天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A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启再临:朕即天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6AG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