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尚未散尽,血腥气混合着焦糊味,沉甸甸地弥漫在赵家峪的每一个角落。夕阳的余晖无力地洒在这片刚刚经历炼狱的土地上,映照着断壁残垣、炸塌的工事、以及层层叠叠敌我双方的遗体。胜利的代价,沉重得让人窒息。
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幸存的战士们麻木地靠在战壕壁或残存的掩体后,大口喘着粗气,脸上混合着硝烟、血污和极度的疲惫。许多人身上带着伤,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卫生员们穿梭其间,寻找着可能还存活的战友,但更多时候,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轻轻合上牺牲者不愿瞑目的双眼。
李云龙拄着一根捡来的步枪,行走在己成一片焦土的阵地上。他的军装破烂不堪,多处渗着血迹,左臂被弹片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只是用脏兮兮的绷带胡乱缠着。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仿佛异常沉重,目光扫过那些熟悉却己冰冷的面孔,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眶却干涩得流不出一滴泪。
赵刚跟在他身后,脸色苍白,眼镜碎了一片,额头上也缠着绷带。他看着李云龙的背影,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却发现任何语言在此刻都苍白无力。
“统计……伤亡。”李云龙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
数字很快报了上来,每一个都像一把尖刀,狠狠扎进心里:独立团伤亡过半,骨干军官损失尤其惨重,一营长、三营长牺牲,连排干部伤亡殆尽。弹药几乎打光,尤其是炮弹和手榴弹,所剩无几。
“狗日的小鬼子……”李云龙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拳头捏得发白,伤口崩裂,鲜血染红了绷带。
丁伟和孔捷安排好外围警戒后,也走了过来。两位老战友看着眼前的惨状,也是心情沉重。 “老李,挺住。”丁伟用力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这一关,咱们又闯过来了!” 孔捷叹了口气:“伤亡太大了……鬼子这次是下了死手。你们这里不能再待了,必须立刻转移休整。”
李云龙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倔强和不甘:“转移?往哪转移?老子的根就在这赵家峪!那么多兄弟的血洒在这,老子要是走了,对不起他们!”
“糊涂!”赵刚忍不住提高了声音,“老李!牺牲的同志是为了保住独立团的种子!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打鬼子!你现在留下来,等鬼子缓过劲来再攻一次,咱们这点人就得全交代在这!你对得起牺牲的同志吗?对得起还活着的这些弟兄吗?”
李云龙身体一震,死死盯着赵刚,最终,那股狠劲慢慢褪去,化为深深的无力感和痛苦。他明白,赵刚说的是对的。
“清理战场,收敛烈士……重伤员优先转移……能带走的物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地掩埋或销毁……”他艰难地下达着命令,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里抠出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赵家峪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忙碌中。战士们含着泪,将牺牲战友的遗体妥善安葬在后山,形成了一片新的烈士陵园。重伤员在轻伤员和群众的帮助下,开始向更深山的备用基地转移。有限的弹药和粮食被精心打包。
百姓们也陆续返回家园,看着被毁坏的田地和房屋,哭声一片。独立团拿出本就不多的粮食分给乡亲,并帮助她们重建家园,但所有人都知道,赵家峪己经不再安全。
旅部和总部的电报再次传来。依旧是肯定战绩,哀悼烈士,但同时也严令独立团必须立即跳出日军可能的合围圈,向指定区域转移休整,补充兵员弹药。
这一次,李云龙没有再固执。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亮剑:我李云龙浴血晋西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他默默地看完电报,对赵刚说:“执行命令吧。”
转移的前夜,李云龙独自一人来到烈士陵园,在那些新坟前坐了很久。他拿出带来的地瓜烧,默默地洒在坟前。 “弟兄们……对不住……老子要带队伍走了……不过你们放心,这个仇,老子记着呢!独立团还没散!只要我李云龙还有一口气,就跟小鬼子没完!你们在下面等着,早晚有一天,老子带你们回家!”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像是在对逝者承诺,更像是在对自己发誓。
翌日,天蒙蒙亮,残存的独立团将士集结完毕。人数不足千人,许多还带着伤,装备简陋,但队伍依然肃穆,眼神中除了悲伤,更多了一份经历血火淬炼后的坚韧。
李云龙站在队伍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疲惫却坚毅的脸。 “同志们!”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咱们这一仗,打掉了鬼子的嚣张气焰!证明了咱们独立团,是打不垮、捶不烂的铁军!虽然咱们付出了代价,但咱们活下来了!只要人还在,独立团的旗就倒不了!”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火,一股恨!老子也一样!但是,现在不是硬拼的时候!咱们要走,不是怕了鬼子,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回来报仇!”
“旅部命令我们转移休整,补充力量!这是为了独立团将来能更好地打鬼子!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这笔血债,咱们迟早要连本带利地跟小鬼子算清楚!”
“出发!”
队伍沉默着,却带着一股悲壮的气势,缓缓离开了满目疮痍的赵家峪。乡亲们站在村口,默默送行,许多老人和妇女都抹着眼泪。他们知道,这支用生命保护了他们的队伍,又要去经历新的风雨了。
转移的路途同样充满艰险。需要避开日军可能的追击和封锁线,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但经历了赵家峪血战的淬炼,这支残兵的精神意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困难,反而让他们更加团结。
途中,他们意外地与几支同样被打散、在不同区域坚持斗争的小股游击队和失散人员汇合。这些队伍听闻独立团的威名和赵家峪的战绩,主动前来投奔。虽然人数不多,却带来了一些宝贵的补给和情报,也让队伍恢复了一丝生气。
李云龙和赵刚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重建独立团的新思路——不仅仅依靠上级补充,更要主动吸收、整合晋西北地区一切坚持抗战的武装力量。
经过十余天的艰苦行军,独立团残部终于抵达了旅部指定的休整区域——一个比赵家峪更为偏僻、但也相对安全的山区。
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补充的兵员大多是刚参军的新兵,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弹药给养依旧紧缺。部队士气虽然核心未垮,但连续恶战和重大伤亡带来的低迷需要时间恢复。
李云龙和赵刚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整训和重建工作中。练兵、剿匪(清除周边的小股土匪和伪军,既为民除害,也锻炼部队、获取补给)、发动群众、建立新的根据地……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李云龙心中的那根弦从未放松。他知道,日军绝不会放任独立团恢复元气。岩松义雄的失败,只会引来更凶狠的反扑。而且,他从零星的情报和首觉中感到,下一次的危机,可能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围剿,而是来自更加隐蔽和复杂的层面……
独立团,这只伤痕累累却羽翼渐丰的雄鹰,在短暂的舔舐伤口后,即将迎来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险象环新的新征程。晋西北的天空,风云再起,暗流涌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6AK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