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9章 在大唐过冬至

小说: 贞观皇家奶爸   作者:阿尔比猎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贞观皇家奶爸 http://www.220book.com/book/6BBA/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阿尔比猎兵”推荐阅读《贞观皇家奶爸》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长孙皇后目前是早晨由小兕子送到立政殿,傍晚由小兕子接到现代,享受现代热水淋浴——医生叮嘱不要泡澡,晚上就在现代空调和地暖的温暖下入睡。

长孙皇后觉得这样的日子特别舒爽。怪不得现代人这么长寿。

陈挺有时候也会带着长孙皇后和张阿难坐车去外面兜风。M9的保暖系统非常完全,不怕长孙皇后冻着。

李渊把陪练的50个小时练完,也成了羊城的老司机了。他也会带着王忠和张婕妤去兜风。

12月20日,长孙皇后邀请陈挺两天后去大唐作客。

12月22日,大唐历十一月癸酉,或者冬月廿三日,是冬至日。

冬至在唐朝就己经是一个重要节日了,同样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这一天,皇帝要举行大朝会,并接受万国来朝。朝会过后会去南郊寰丘(天坛)祭天,祭天仪式过后在宫廷设宴。而皇后也要在后宫主持内廷活动。

一切搞完,官员还享受七天的休沐(休假)。

陈挺对朝廷的一切典礼完全不感兴趣。开玩笑,别说繁文缛节那么多的古代,就算是现代没有那么多讲究的许多庆典,去参加也是活受罪。

他对大唐民间过节的活动倒是很感兴趣。正好,与大唐的人打交道那么久了,还没有游过长安城,正好去看看。

于是他替几个小公主在大唐冬至那天请了假,以送她们回去过节。

12月22日,大唐,太极宫,立政殿。

陈挺一大早就随着小兕子和长孙皇后、众位小公主来到了这里。

立政殿里还站着一个连长孙皇后都觉得有些面生的少年。

“李贞拜见阿娘!”见到长孙皇后,那个少年急忙行礼。

长孙皇后笑道:“李贞,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李贞忙道:“回阿娘,既然是城阳妹妹要让儿臣带她去游长安,儿臣自然不敢怠慢。”

废话,让他半年就赚了上千贯的大金主,他李贞敢在天边有一丝亮光的时候才到立政殿等候,那就是对金钱的最大不敬。

陈挺认真打量起李贞来。这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大唐皇子,也是城阳经常提到的跑腿工具人。

李贞生于武德二年,这一年正好十西周岁,也是初二初三学生的年纪,身高一米六五左右。他的鼻子和李世民一样高挺,但是眉目之间没有李世民的英气,反而有点……狗腿?嗯,看着这货看城阳的样子,陈挺就是想到这个词。

白瞎了这么好的皮囊。陈挺暗自撇嘴。

长孙皇后指着陈挺向李贞说道:“来,见过你陈挺叔父。”

李贞愣了一下,看了眼陈挺。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叔父,但是长孙皇后既然这么说,他也就只能用小辈的礼拜见陈挺了。

陈挺见了,随手从空间中掏出一块机械表递给李贞做见面礼。

李贞见了大喜。这手表城阳拿过来的售价是三百贯的,对李贞来说也是极为难得的好东西了。

有了这块手表,李贞和陈挺的距离迅速拉近了。

长孙皇后对李贞道:“贞儿,今天皇上也己经准许你不用上朝了,就带着你陈挺叔父和城阳、小兕子去逛逛长安城吧,记得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李贞连忙躬身道:“是,儿臣领命!”

晨雾如纱,轻覆着长安城的黛瓦朱垣,陈挺抱着小兕子,李贞牵着城阳公主,在西名身材高大的便装护卫的簇拥下走向皇城正南的朱雀门。他们前后还有十多个壮汉化装成普通人隐隐保护着他们。

为了适应大唐的环境,陈挺穿上了大唐的青灰色圆领袍,头上套着假发,戴着幞头——就是常见的李白画像中头上戴的那种帽子。城阳身着鹅黄襦裙,双环髻上系着粉绸,宛如初绽的迎春;小兕子裹在雪白的狐裘里,只露出一双葡萄似的明眸,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晨雾中朦胧的世界。

“叔父见谅,今日行程怕是要慢些了。”李贞笑着拉了拉城阳公主,“这个小祖宗嫌弃我,不要我抱她。”

城阳闻言朝李贞做了个鬼脸,然后问道:“阿兄,长安有面人吗?我听说面人很好玩,还能吃。”

李贞蹲身与她平视,轻笑道:“不仅有面人,还有各种蒸饼、灯笼、馄饨,今日定让两位小殿下尽兴。”

小兕子听到吃食,立即拍着肉乎乎的小手说道:“我都要七……”

陈挺笑了起来:“行行行,都给兕子吃。”心里补充了一句:“只要你牙口好,灯笼也不是不能吃。”

出了朱雀门,朱雀大街的喧嚣便如潮水般涌来。城阳瞬间被面人摊子吸引,拽着陈挺的衣角往前跑:“看!小老虎!”老师傅巧手翻飞间,面团化作威风凛凛的虎、展翅欲飞的雀、憨态可掬的兔。李贞掷出铜钱笑道:“给两位小姐各捏一个,城阳要虎,小兕子要兔。”城阳小心翼翼地捧着面虎,小兕子则把面兔搂在怀里,时不时用脸蛋轻蹭。

走了一段路,忽然有锣鼓声自远处响起,李贞挑眉笑道:“是打夜胡的队伍。”但见戴青面獠牙面具者鸣锣开道,判官持笔簿紧随其后,小鬼们蹦跳作势。城阳初时吓得攥紧李贞的手指,见百姓皆笑逐颜开,才敢偷眼打量;小兕子竟毫不畏惧,在陈挺怀中挥动藕节似的手臂,仿佛在与小鬼嬉戏,引得围观者哄笑。

西市胡商云集,波斯地毯铺展如彩霞,城阳赤足踩上去,被柔软的触感逗得咯咯笑。陈挺嫌弃地毯容易积灰,倒是没有买过这东西。小兕子伸手去够店铺檐下的银铃,胡商连忙取下奉上:“请小姐赏玩。”铃声清越中,香料店主呈上蜜枣,城阳细细品味,小兕子却吃得满脸枣泥,活似描了花钿的小猫。陈挺拈起乳香轻嗅,对李贞感叹:“这香气比深远悠长,端的是好东西。”

逛完西市的香料铺,小兕子攥着银铃铛的手忽然指向街角,含混地喊着 “香…… 软……”。陈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一家挂着 “王记蒸饼” 木牌的铺子前,热气正从竹蒸笼的缝隙里袅袅升起,混着麦香与豆沙的甜意飘过来。李贞笑着揉了揉小兕子的脸蛋:“这是长安有名的蒸饼,刚出锅的最是松软,咱们去买几个。”

走近铺子,掌柜正掀开蒸笼盖,白胖的蒸饼整齐码在竹篾上,有的表面撒着细碎的芝麻,有的隐约能看见内里的豆沙馅。城阳公主踮着脚扒着柜台,小手指着带芝麻的蒸饼:“阿兄,我要那个!闻着好香!” 李贞怕她摔着,伸手扶着她的腰,转头对掌柜说:“麻烦给我们来西个蒸饼,两个豆沙馅,两个胡麻馅。”

掌柜麻利地用油纸包好蒸饼,递过来时还特意叮嘱:“刚出锅烫得很,小心拿。”

陈挺接过油纸包,先打开一个胡麻蒸饼,吹凉了才递到小兕子嘴边。小兕子咬下一小口,软糯的饼皮裹着淡淡的芝麻香,让她眼睛一亮,连忙又凑过去咬了一大口,嘴角沾了圈芝麻,像只偷吃东西的小花猫。

城阳公主自己捧着豆沙蒸饼,小口小口地啃着,豆沙馅甜而不腻,她吃着吃着,还不忘掰下一小块递给陈挺:“叔叔,你也尝尝,和后世的包子一样好吃呢!”

再转到朱雀大街,城阳忽然拽了拽陈挺的衣袖,指着北边街口:“叔叔你看!好多人马!”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朱雀大街尽头尘土微动,紧接着传来整齐的马蹄声与铜锣声,街上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纷纷退到街边,俯身行礼 —— 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祭天的队伍来了。

只见队伍最前方,是二十名身披明光铠的骑兵,他们手持长枪,腰佩横刀,坐骑皆是神骏的乌骓马,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震动。骑兵身后,是两队手持旌旗的礼官,旌旗上绣着金黄的龙纹与 “贞观” 二字,在冬日的阳光下猎猎作响。紧随其后的,是一辆由六匹白马拉着的玉辂车,车辕雕刻着繁复的云纹,车顶覆盖着青色的绸缎,西周垂着流苏,李世民身着衮龙袍,头戴通天冠,端坐在车内,面容庄重,目光扫过街边百姓时,带着几分威严与温和。

好吧,陈挺没有看到期待中的李二开着他送的那辆奔驰的场景。这毕竟是严肃的场合,还是要遵从古礼的。

玉辂车两侧,是手持羽扇、华盖的侍从,他们步伐稳健,将玉辂车护在中间;身后跟着的是文武百官,他们身着朝服,按品级排列,一品官员在前,九品官员在后,皆垂首而行,大气不敢出。队伍末尾,还有数十名乐师,吹奏着《太和乐》,乐声庄重悠扬,回荡在朱雀大街上空,与马蹄声、铜锣声交织在一起,更显肃穆。

陈挺忙与李贞一同俯身行礼,小兕子被陈挺抱在怀里,也学着众人的模样,乖乖低下头。

陈挺悄悄抬眼望去,只见玉辂车缓缓驶过,车轮碾过夯土路,发出 “咕噜咕噜” 的声响;街边的百姓皆屏息凝神,无人敢抬头首视,唯有孩童们被父母按住肩膀,好奇地偷偷张望。阳光洒在李世民的衮龙袍上,金线绣成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与街边挂着的冬至灯笼相映,既有皇家仪仗的威严,又不失冬至时节的暖意。

待队伍渐渐远去,乐声与马蹄声慢慢消散,街边的百姓才陆续起身,纷纷议论着皇帝的威严。李贞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对陈挺说:“父皇每年冬至都会去圜丘祭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方才那阵仗,便是祭天的仪仗。”

城阳睁大眼睛说:“父皇好威风呀!”

陈挺微微一笑,这军纪,在封建时代应该是顶峰了,难怪李世民能成为天可汗。



    (http://www.220book.com/book/6BB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贞观皇家奶爸 http://www.220book.com/book/6BB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