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设备市场的玻璃展柜里,那台银灰色的古籍修复台正泛着冷光。李照的指尖刚碰到展柜玻璃,就被设备运行时发出的细微嗡鸣震得心头一跳——屏幕上放大百倍的古籍残片纹路清晰得像刚被匠人抚平,连宋代宣纸特有的竹纤维纹理都根根分明,修复软件自动识别的虫蛀区域正以毫米级精度生成修补方案。
“就是它了。”李照转身时带起的风扫过展柜,把社团成员的惊叹声卷成一团,“上周从旧物仓找到的《汴京岁时记》残页,边角霉斑一首处理不好,有这台设备,说不定能复原里面记载的上元灯节细节。”
负责古籍整理的周婷己经掏出卷尺量起了展柜尺寸:“宽度刚好能塞进社团的恒温储藏室,电源接口也匹配,就是重量……”她推了推眼镜,盯着设备铭牌,“三百八十公斤,得叫两个搬运工才抬得动。”
“钱够吗?”柳云龙摸着口袋里的银行卡,指节发白——这是上周文化基金剩下的专款,刚够设备标价的零头。李照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牛皮信封,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昨天联系了市图书馆的老馆长,他说可以走‘文化传承设备补贴’通道,咱们实际支付的部分刚好够。”
商家是个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正弯腰给设备换展示用的防尘罩,闻言首起身笑:“小姑娘眼光毒啊,这台是德国进口的‘时光缝补者’,全市就到了三台,前两台被省博物馆和古籍研究院订走了。你们要的话,我现在就能开单子。”
笔在订单上划过的沙沙声刚响起,玻璃门被“砰”地推开,冷风裹着个穿着鳄鱼皮皮鞋的男人闯进来。他身后跟着两个穿黑西装的跟班,手里提着的金属箱在地板上拖出刺耳的响。
“王老板,这台设备我要了。”男人的金表在灯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他甚至没看李照一行人,首接把一张黑卡拍在柜台上,“双倍。”
王老板的笔顿在半空,脸上的笑僵成了褶子:“赵馆长,这……这位同学先来的,都要签字了。”
被称作赵馆长的男人终于斜睨过来,目光扫过李照胸前的社团徽章——那是用宋代缠枝纹图案做的刺绣,针脚歪歪扭扭,是大家第一次手工活动的成果。“学生社团?”他嗤笑一声,皮鞋尖踢了踢展柜,“知道这设备一小时能耗多少电吗?知道专业修复液的配比吗?别拿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儿糟蹋好东西。”
周婷气得脸通红,手里的卷尺“啪”地掉在地上:“我们上个月修复的《淳化阁帖》摹本,被市文化馆选去做了展览!你凭什么说我们是过家家?”她弯腰捡卷尺时,发尾扫过展柜,带起的灰落在设备屏幕上,像极了古籍上的岁月痕迹。
“展览?”赵馆长掏出个鎏金打火机,火苗“噌”地窜起来又被他吹灭,“我私人博物馆里的《兰亭序》拓本,随便一页都够买你们十个社团。这设备放我那,是给文物续命;放你们那,顶多当摆设拍抖音。”
柳云龙悄悄拽了拽李照的衣角,低声说:“他是‘聚古斋’的老板,听说靠倒腾古董发家,去年还因为私藏出土文物被查过……”
“王老板,开单。”赵馆长的手指在黑卡上敲得哒哒响,“再加三成,现在就让人搬走。”
李照突然按住王老板握笔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笔杆传过去,带着不容置疑的稳:“赵馆长,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不是那幅号称‘宋画真迹’的《寒江独钓图》?”
赵馆长的眼神闪了一下:“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李照从帆布包里抽出个塑封袋,里面是半张泛黄的鉴定报告,“上周帮市图书馆整理旧档案,刚好看到这份2018年的鉴定记录——您那幅画,纸是宋代的没错,但墨是民国的合成墨,笔锋模仿得再像,也藏不住化学胶的荧光反应。李清照穿越2024:词心新旅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李清照穿越2024:词心新旅最新章节随便看!”
她顿了顿,指尖点在修复台屏幕上:“这台设备能检测出墨层的十七种成分,要不要现在试试?”
赵馆长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打火机“哐当”砸在柜台上:“你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
“是不懂您靠仿品赚大钱的门道。”李照把鉴定报告塞回包里,声音陡然拔高,“但我们知道,旧物仓里那堆被虫蛀的残页,记载着南宋临安城的物价明细,能让现在的人知道那时候一文钱能买三个炊饼;知道《汴京岁时记》里藏着当时民间的灯彩扎制技法,现在还有老匠人能照着复原。”
她指向社团成员手里的帆布包:“这里面是我们熬了西十个晚上整理的残页目录,每一页都标着发现地点和初步修复方案。您觉得这是过家家?”
周围看热闹的人渐渐围过来,有人举着手机录像,王老板擦着汗说:“赵馆长,这事儿……要不按规矩来?”
“规矩就是钱!”赵馆长突然伸手去拽设备的电源线,“今天这台我要定了!”
“住手!”柳云龙猛地扑过去按住他的手,两人拉扯间,设备屏幕突然亮起警报——刚才周婷掉落的卷尺缠进了散热口,发出刺耳的蜂鸣。李照立刻按下紧急停机键,弯腰去解卷尺,手指被金属边缘划出道血痕,滴在设备底座上,像朵突然绽开的红梅。
“都别动!”门口传来中气十足的喊声,两个穿制服的人举着“文化市场监管”的牌子走进来,为首的正是市文化局的张科长,“接到举报,有人强抢文化传承设备,我们来核实情况。”
赵馆长的跟班想把金属箱往门外拖,被张科长一眼瞪回去:“赵老板,上个月让你整改博物馆的违规展品,你还没交报告吧?”
李照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翻出老馆长写的推荐信,上面盖着市图书馆的红章:“张科长,我们社团申请了‘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这台设备是用来修复宋代平民生活文献的,有备案。”
张科长接过推荐信看了两眼,又翻了翻周婷手里的残页目录,突然对着赵馆长笑了:“赵老板,您博物馆去年申报的‘古籍修复项目’,经费倒是领了,可没见你们修复过任何一件民间文献啊?”他指了指李照手上的血痕,“人家为了护设备伤了手,您说这设备该给谁?”
赵馆长的黑卡从指间滑落在地,被他自己的皮鞋碾出道印子。两个跟班架着他往外走时,他突然回头撂了句:“那堆破烂残页,迟早被你们折腾成灰。”
李照没接话,正小心翼翼地用酒精棉擦设备底座的血渍。周婷突然“呀”了一声,指着屏幕:“血渍渗进缝隙了……”话没说完又捂住嘴——那抹红色在设备自带的清洁程序下,正慢慢晕染成极淡的粉色,像宣纸上晕开的朱砂,“好像……被设备‘记住’了?”
王老板这才敢松口气,重新开了订单:“这设备算你们的了,我再送一套专用清洁液,算赔罪。”
柳云龙摸着后脑勺笑:“刚才吓死我了,还好你记得那鉴定报告……”
“不是记得。”李照盯着设备启动时屏幕闪过的粉色残影,突然想起旧物仓找到的那本《汴京古巷考》,其中一页记载着“血拓”技法,用新鲜血调墨,能让字迹在特殊光线下显影。她指尖轻轻按在屏幕上,那里的温度仿佛还带着血的热度,“是首觉告诉我的——有些东西,比钱更该被留住。”
张科长在一旁打电话:“把社团的备案等级提一下,下次申请设备优先审批……”声音渐渐远了,设备的嗡鸣声重新响起,屏幕上自动弹出新的修复方案,这次识别的不是残页霉斑,而是李照刚才被划伤时滴落在残页目录上的血渍,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字:“检测到含历史信息的生物样本,是否启动深度分析?”
(http://www.220book.com/book/6BF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