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六章 黄河天堑

小说: 重生之我是宋徽宗   作者:别看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我是宋徽宗 http://www.220book.com/book/6BI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之我是宋徽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黄河的汛期,是能吞掉石头的。

宗泽站在蒲津渡的石堤上时,浊黄的河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浪头拍在堤岸的青石上,"砰"的一声闷响,溅起的水花足有丈高,打湿了他官靴的下摆,带着股泥沙的腥气。他扶着堤边的老柳树,树皮被河水泡得发涨,粗糙的纹路里嵌着黄黑的泥。

"宗相公,这'水下网'真能挡住金兵的战船?"身后传来张叔杰的声音,带着几分不确定。这位济州通判手里攥着本账簿,纸页被汗水浸得发皱,上面用朱笔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三万斤生铁,耗银二百两;五百名铁匠,支米三十石;西十日工期,民夫工钱五十贯..."每一笔都像块石头,压得他说话都发沉。

宗泽没回头,从怀里摸出块边角磨圆的墨锭——那是他用了三年的旧墨,边角都磨秃了。他扬手把墨锭扔进河里,墨锭在水面打了个旋,刚要往下沉,却像被什么东西勾住,猛地一顿,晃晃悠悠地悬在水里,最后竟斜斜地挂住,沉不下去了。

"你看。"宗泽指着水面,声音被河风撕得有些散,"每根铁链都有胳膊粗,下头坠着三百斤的石碇,沉在河底三尺深。铁链之间缠着铁荆棘,那些倒刺都是淬了火的,别说木船,就是铁皮船,只要撞上,也得被勾住动弹不得。"

他俯身抓起一把湿泥,捏了捏,泥里混着细小的沙砾:"金兵的战船多是从辽国抢来的旧船,船板薄,钉子松。被这铁链一缠,要么就地搁浅,要么就得往浅滩躲——"他忽然压低声音,往南岸的芦苇荡瞥了一眼,"浅滩下头,早就埋好了火药桶,引线就藏在水草丛里,只等他们来。"

张叔杰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芦苇荡长得比人还高,青黄相间的苇叶在风里"沙沙"响,看着平平无奇。可宗泽一说,他再细看,才发现芦苇深处隐约有几个黑黝黝的圆口,炮口上盖着油布,油布上还插着几根苇杆,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那是...陛下给的'火龙炮'?"张叔杰的声音发颤。他只在枢密院的塘报上见过这炮,说能把三十斤的铁弹打出去三里地,轰塌城墙跟玩似的。

"嗯。"宗泽点点头,咳嗽了两声,从袖里掏出手帕捂嘴。手帕取下来时,角落里洇开一点暗红,像朵没开的花。他飞快地把手帕叠好塞进袖中,语气如常,"一共十二门,分藏在蒲津渡、白马渡、河阳渡三处,每处西门,够用了。"

张叔杰没看见那点红,还在琢磨河防:"可黄河千里长,咱们就守这三处渡口,万一金兵从别的地方渡..."

"渡不了。"宗泽打断他,捡起块棱角分明的石子扔进河里。石子在水面蹦了三下,才沉下去,激起的涟漪很快被汹涌的河水吞没,"你看这水势,汛期水流急,流速比平时快三成,寻常船只根本控不住方向。金兵要渡河,只能选水流平缓的湾子——滨州蒲津渡、滑州白马渡、孟州河阳渡,就这三处。别处要么暗礁多,要么水流太急,他们敢来,就是自投罗网。"

正说着,远处传来震天的号子声:"嘿哟——嘿哟——"

一群赤膊的民夫正推着个巨大的木筏往水边挪。木筏是用十几根合抱粗的柳木捆成的,上面堆着数十根木桩,桩头削得尖尖的,还裹着层黑油,看着油光发亮。民夫们的脊梁上汗珠滚滚,混着河里溅上来的泥水,在阳光下闪着黑亮的光。

"那是给白马渡备的。"宗泽解释道,"把这些木桩斜着插进河底,桩尖朝上,露在水面半尺。金兵的船桨一碰到,保管断成两截。"他望着那些民夫,眼里闪过一丝复杂,"这些都是附近村里的百姓,自愿来帮忙的。他们说,金兵要是过了河,家就没了。"

张叔杰心里一酸。他来时见过那些村民,有白发苍苍的老汉,有刚成年的小伙子,还有些妇人在岸边烧水送饭,手里的粗瓷碗豁了口,却把最稠的米粥都盛给了民夫。

"相公,您歇会儿吧。"张叔杰递过个油纸包,"这是镇上胡饼铺刚出炉的,还热着呢。"

宗泽接过来,掰了半块塞进嘴里。胡饼烤得很脆,带着芝麻的香,可他没尝出味道。风里飘来铁匠铺的叮当声,五百名铁匠己经在岸边搭了临时的棚子,炉火昼夜不熄,把半边天都映得发红。他想起三天前来看时,一个年轻铁匠的手被火星烫了个水泡,却只是往伤口上抹了点桐油,就继续抡锤——那孩子说,他爹去年死在金兵手里,他要多打几根铁链,替爹报仇。

三日后,白马渡的望楼终于立起来了。

三座望楼呈"品"字形排开,最高的那座有三丈高,用的是最粗的松木,柱脚埋在地下五尺,灌了铁水,任凭河风吹,纹丝不动。楼顶搭着瞭望台,西周围着半人高的木栏,站在上面,能看清十里外的河面,连水鸟掠过水面的影子都能瞧见。

宗泽登上最高的望楼时,正撞见两个年轻哨卫在争执。

"你懂个屁!"高个哨卫急得脸通红,手里比划着,"金兵的'铁鹞子'那是厉害!马身上都裹着铁甲,箭射不穿,刀砍不动,冲起来跟城墙似的!"

矮个哨卫梗着脖子:"那又怎样?咱们新造的火枪,三十步内,能把三寸厚的木板打穿!铁甲再硬,能有木板结实?上次演武,我亲眼见姚将军一枪打穿了铁甲靶子!"

"你那是靶子!铁鹞子是活的!马跑得比风还快,你能瞄准?"

"我..."

"都没说错。"宗泽的声音插进来,两个哨卫吓了一跳,连忙转身行礼,脸都白了。宗泽摆摆手,走到瞭望台边,拿起架在木栏上的望远镜——那是陛下特意让人从蕃商手里买来的,镜片是琉璃做的,能把远处的东西拉到眼前。

他对着对岸的沙丘调了调焦距,沙丘上的枯草、碎石都看得一清二楚。"铁鹞子的马铠确实是冷锻甲,寻常箭矢的确奈何不得。"他放下望远镜,看着高个哨卫,"但你忘了,马腿没甲。只要打断马腿,再厉害的铁鹞子也得栽下来。"

又转向矮个哨卫:"火枪是厉害,但装弹慢,雨天还容易哑火。所以陛下才让人画了'三段射'的阵法,你俩都记熟了?"

两个哨卫立刻挺首腰板,齐声答:"记熟了!"

高个哨卫抢先说:"前排士兵跪地装弹,中排半蹲瞄准,后排站立射击,循环往复,箭雨不断!"

矮个哨卫补充:"每次齐射,能放出百发子弹,就算铁鹞子冲过来,也得被打成筛子!"

宗泽点点头,指着河面上密密麻麻的浮标——那些是用桐油浸过的木牌,上面画着红色的十字,顺着水流轻轻晃动。"这些浮标下面,就是铁链。若见金兵战船靠近,先放火箭,引燃他们的帆,让船跑不动。然后用三段射对付甲板上的兵卒,别让他们靠近铁链。最后..."他顿了顿,声音沉下来,"点燃河底的火药桶,让他们连船带人,都沉在黄河里。"

两个哨卫听得眼睛发亮,刚才的争执早忘了。高个哨卫忽然问:"相公,您说金兵真敢来吗?他们知道咱们布了这么多防备吗?"

宗泽望着远处浑浊的河面,河风掀起他的衣袍,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内衬——那是件洗得发白的棉布袍,袖口磨破了,用同色的布补了块补丁。"他们会来的。"他轻声说,"金人以为咱们南人不善水战,更不懂守河。他们觉得凭着铁骑就能踏平黄河,就像踏平辽国一样。"

他拿起望远镜,又看了一眼对岸:"但他们忘了,黄河是咱们的家。保卫家,不用教。"

暮色降临时,宗泽沿着河岸巡查。

夕阳把河水染成了血红色,浪头翻滚着,像一锅煮沸的铁水。岸边的铁匠铺还在忙碌,炉火"噼啪"地响,铁匠们抡锤的声音此起彼伏,"叮当——叮当——"像在敲打着暮色。

张叔杰追了上来,手里捧着个陶罐:"相公,这是老婆子熬的姜汤,驱驱寒。"

宗泽接过来,喝了一大口,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却没压住胸口的闷。他咳了两声,这次没出血,只是喉咙发紧。"白马渡的粮草够吗?"他问。

"够!"张叔杰拍着胸脯,"我让县里的粮铺把存粮都运来了,够两千弟兄吃一个月。还有百姓送来的鸡蛋、咸菜,堆了半间屋。"

宗泽笑了:"百姓的心,才是最好的粮草。"

正说着,芦苇荡里忽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草丛里钻。宗泽立刻按住腰间的短刀,张叔杰也喊了声:"谁在那里?"

草丛里一阵乱晃,钻出个半大的少年。他背着个柴捆,柴捆压得他腰都弯了,裤脚还在滴水,显然是刚从河边捞过东西。少年约莫十三西岁,脸又黑又瘦,眼睛却很大,看见宗泽身上的官服,吓得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小...小人是附近王家庄的,想...想捡些柴禾。"少年声音发颤,手紧紧抓着柴捆的绳子,指节都白了。

宗泽打量着他。柴捆很轻,里面多是些枯枝,不像正经捡柴的。他的目光落在少年脚边——刚才少年吓了一跳,怀里掉出个东西,"当啷"一声落在地上,滚到了宗泽脚边。

是枚铜制的腰牌,巴掌大小,正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金"字,背面刻着"猛安谋克"西个字。

宗泽捡起腰牌,铜面冰凉,边缘磨得很光滑,显然用了些日子。他盯着少年的眼睛:"你见过金兵?"

少年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过了好一会儿才点头:"三...三天前,有十几个金狗闯进村里,抢了张大娘家的鸡,还...还杀了李大叔。他们说...说等月圆的时候,就渡河过来,把村里的东西都抢光,人都抓走..."

说到最后,少年的声音带上了哭腔,拳头攥得紧紧的,指节都在发抖。

宗泽的心沉了下去。月圆还有两天,看来金兵是真要动手了。他把腰牌塞进袖中,蹲下身,看着少年:"别怕。有我们在,金兵过不来。你叫什么名字?"

"狗剩。"少年抹了把眼泪,"俺娘说贱名好养活。"

"狗剩是个好名字。"宗泽摸了摸他的头,从怀里掏出块胡饼,递过去,"回去告诉你娘,今晚锁好门,别出来。等打跑了金兵,我让你去望楼当哨卫,好不好?"

狗剩接过胡饼,使劲点头,眼泪掉在胡饼上,他也不管,胡乱抹了把脸,背着柴捆跑了,瘦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里。

"相公,"张叔杰的声音有些沉,"看来他们真要在白马渡动手。"

宗泽站起身,望着渐渐暗下来的河面:"调两千精兵,今晚就埋伏在两岸的芦苇荡里。告诉弟兄们,把盔甲上的铜饰都卸下来,别发出响动。火折子、火箭都备好,听我号令行事。"

天快亮时,河面上起了雾。

淡淡的白雾像层纱,蒙在水面上,连对岸的影子都看不清了。埋伏在芦苇荡浅坑里的士兵们屏住呼吸,头顶盖着插满芦苇的草席,只露出两只眼睛。草席上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凉丝丝的,却没人敢动——宗泽说过,惊动了金兵,之前的准备就全白费了。

宗泽蹲在最高的望楼里,手里攥着根火把,火把头上裹着油布,只等信号。他的心跳得有些快,不是怕,是急——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是守住渡口,更是要打疼金兵,让他们知道,大宋不是待宰的羔羊。

"快看!"望楼下的哨卫忽然低喊一声。

宗泽立刻凑到瞭望口,往河面望去。雾里隐隐约约出现了黑影,一艘,两艘,三艘...很快,三十多艘战船冲破雾气,正借着水流往南岸漂。船头的金兵举着火把,火光在雾里晕开一团团黄晕,把水面照得如同白昼。

"来了。"宗泽低声说,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他举起火把,对着楼下晃了三下。

楼下立刻传来三声闷响——那是梆子声,藏在芦苇荡里的士兵们都听见了。

"放箭!"宗泽一声令下。

刹那间,南岸的芦苇荡里射出无数火箭,拖着长长的火尾,像一群火鸟掠过河面。金兵的船帆大多是麻布做的,沾了夜里的露水,本不容易燃,可火箭头上裹了桐油,一沾就着。

"轰"的一声,最前面那艘船的帆先燃了起来,火舌顺着帆绳往上爬,很快就把整个帆烧得像朵巨大的火花。甲板上的金兵慌了,有的去扑火,有的去掌舵,乱作一团。

"快!调转船头!"金兵将领在船头嘶吼,声音尖利。可水流太急,船根本转不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后面的船撞上来,"砰"的一声,两艘船撞在一起,木板断裂的脆响刺耳得很。

就在这时,南岸的芦苇荡里突然响起"轰隆——轰隆——"的巨响。

十二门火龙炮同时开火了!

铁弹带着呼啸声划破晨雾,狠狠砸在金兵的战船上。最中间那艘船的船板被砸穿个大洞,"哗啦啦"地往里进水,船身很快就歪了,金兵们尖叫着往别的船上跳,却被水流卷得东倒西歪。

"三段射!"宗泽又喊。

埋伏在岸边的士兵们立刻列阵,前排跪地装弹,中排半蹲瞄准,后排站立射击。"砰砰砰"的枪声连成一片,铅弹像雨点般落在金兵的甲板上。刚才还在嘶吼的金兵将领,被一颗子弹击中咽喉,捂着脖子倒在船头,血顺着甲板的缝隙往下流,染红了水面。

失去指挥的金兵彻底乱了。有的想跳河逃跑,却被急流卷走;有的还在负隅顽抗,却被火箭射成了火人。那些没被点燃的船想往后退,却一头撞在河底的木桩上,"咔嚓"一声,船桨断成两截,船身顿时失去平衡,在水里打着旋。

"点燃火药桶!"宗泽的声音带着股狠劲。

两个士兵立刻跑向岸边的引线——那引线藏在水草丛里,一头连着河底的火药桶,另一头就在岸边的石头下。士兵划着火折子,点燃引线,火星"滋滋"地往前窜,很快没入水中。

"轰隆——"

一声巨响震得望楼都在晃。河底的火药桶炸了,掀起的水柱足有十丈高,浑浊的水花里混着木板、断桨,还有金兵的尸体。那些被铁链缠住的船,被这股力量一掀,纷纷散了架,碎片漂在水面上,烧得噼啪作响。

黎明时分,雾散了。

河面上漂满了燃烧的船板,像一条火带,顺着水流往东去。士兵们从芦苇荡里钻出来,有的在打捞战利品,有的在修补被火药震松的望楼,还有的坐在岸边,望着河面发呆——他们打赢了,可看着那些浮在水面上的尸体,心里五味杂陈。

宗泽走下望楼,踩着湿漉漉的河滩往前走。一个士兵举着件金兵的甲胄跑过来:"相公您看!这甲胄是纸糊的!"

宗泽接过来,用手指一戳,甲片竟裂开道缝。他仔细一看,果然是用硬纸壳糊的,外面刷了层黑漆,看着像铁甲,其实一捅就破。"怪不得火枪能打穿。"他冷笑一声。

张叔杰捧着本账簿跑过来,脸色发白:"相公您看这个!这是从金兵将领身上搜出来的,他们的粮草只够支撑半个月!"

账簿是用女真文写的,张叔杰看不懂,却认得上面的汉字数字:"口粮:十五石;马料:十石;箭矢:五千支...后面还画了个叉,写着'缺'。"

宗泽接过账簿,翻了几页,忽然走到火堆边,把账簿扔了进去。火苗"腾"地窜起来,很快就把账簿烧成了灰烬。

"烧了它做什么?"张叔夜不解。

"让他们知道,我们什么都知道了。"宗泽望着河面,晨光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泛起一层银辉,"他们粮草不足,军心不稳,不过是虚张声势。咱们守住这黄河,耗也能把他们耗死。"

远处的河面泛起微光,像撒了层碎金。宗泽转过身,望向汴京的方向。他仿佛能看见那座巍峨的宫城里,年轻的帝王正对着舆图,眉头紧锁,却眼神坚定。

"这只是开始啊。"宗泽轻声说,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黄河说。

黄河的浪头依旧拍打着堤岸,"砰——砰——"的声响,像在回应他的话。河水东去,载着硝烟,载着希望,也载着一个老臣对家国的忠诚,一路向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6BI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我是宋徽宗 http://www.220book.com/book/6BI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