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5章 :缸沿的豁口与未凉的茶

小说: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作者:甜弦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五章 缸沿的豁口与未凉的茶

入秋的风带了点凉,胡同里的槐树叶开始往下落,一片一片,铺在青砖地上,像给石墩围了圈黄边。李奶奶住了下来,每天清晨都和王大爷一起擦石墩——她擦正面的“囍”字,他擦侧面的新刻痕,擦完了,就往搪瓷缸里放凉白开,有时是晓棠寄来的黄山毛峰,有时是林薇托人带的杭白菊。

小宇每周都来胡同。他从师范学校带来新摘的桂花,撒在搪瓷缸沿上,说“晓棠画里总缺这点香”。李奶奶就坐在石墩上,看着他把桂花摆得整整齐齐,像在摆弄什么宝贝。“你这孩子,跟你爷爷一个样,心细。”她从兜里摸出颗糖,是橘子味的,糖纸平平整整,“晓棠上周打电话说,她画的石墩得了奖,还提了这缸里的桂花。”

小宇的耳朵红了,把糖纸叠成小方块,塞进书包夹层。那里己经攒了不少糖纸,都是李奶奶给的,每张都印着橘子瓣的图案。“她还说,南方的槐树不结果,像咱胡同的桑葚了。”他蹲下来,手指在石墩的磕角上摸了摸,“我给她寄了罐桑葚干,用咱院的玻璃瓶装的。”

王大爷往搪瓷缸里续了点热水,菊花在水里慢慢舒展开。“当年你李奶奶也爱喝桑葚干泡的水,”他的声音混着水汽,有点模糊,“她说酸里带甜,像过日子。”李奶奶轻轻拍了下他的胳膊:“老糊涂了,我那是怀娃时嘴馋。”话虽这么说,嘴角却翘着,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

这天下午,胡同里来了群戴安全帽的人,扛着尺子在石墩旁量来量去。领头的年轻人蹲在石墩上,摸了摸“囍”字的刻痕:“王大爷,我们按您说的,在石墩周围铺青石板,跟原来的胡同砖一个色。”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图纸,“牌子也订好了,就刻‘石墩上的光阴’,下面附您和李奶奶的故事。”

李奶奶从屋里端出盘刚蒸的枣糕,往年轻人手里塞:“尝尝,沾沾喜气。”年轻人咬了口,枣香混着面香,暖得人心里发涨。“奶奶,您这手艺,比城里蛋糕店的还香。”他指着搪瓷缸里的菊花,“这茶也甜,我能倒一杯不?”

“倒!倒!”王大爷把缸往他跟前推了推,“这缸水啊,就怕没人喝。”年轻人捧着搪瓷缸,蹲在石墩旁喝,阳光落在他背上,像给石墩又添了个暖乎乎的影子。

傍晚时,小宇收到晓棠的快递。是个厚厚的信封,里面装着画稿和一封信。画稿上的石墩旁,多了个穿师范校服的少年,正往搪瓷缸里撒桂花,少年的脚边,落着片完整的槐树叶。信上的字歪歪扭扭,像被风吹得晃:“我们老师说,画里得有‘盼头’。我画了桂花,画了树叶,还画了你的影子——等我回来,咱一起给石墩刻个‘满’字,好不好?”

小宇把画稿铺在石墩上,李奶奶和王大爷凑过来看。“这影子画得像,”李奶奶用指腹蹭了蹭画里的少年,“跟小宇现在一个样。”王大爷的手在画稿上的槐树叶上摸了摸,忽然说:“我昨天在石墩下埋了个小铁盒,里头放了颗糖,还有你俩的银锁照片。等明年春天,让晓棠自己挖出来。”

小宇的眼睛亮了。他蹲下来,用手指在石墩下的土里轻轻划:“埋深点,别让雨冲跑了。”李奶奶笑着拍他的背:“傻孩子,石墩在,铁盒就不会跑。”

风又吹过来,槐树叶“沙沙”响,把远处的车铃声都卷了过来。小宇把画稿折好,放进书包,和那些橘子味的糖纸放在一起。搪瓷缸里的菊花还在漂,缸沿的豁口被夕阳照得发亮,像藏着颗不会灭的星星。胡同深处,陈爷爷的修鞋机还在“嗒嗒”响,把这些细碎的、暖的声响,都缝进了砖缝里,缝进了石墩的刻痕里,也缝进了每个人的盼头里。

甜弦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