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4章 :归来的脚步声

小说: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作者:甜弦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西章 归来的脚步声

李奶奶回来那天,胡同里的槐树正落着花。细碎的白瓣飘在青砖地上,像撒了把碎银子。小宇早早就搬了把竹椅放在石墩旁,用湿布擦了三遍,竹椅腿在地上蹭出轻微的“沙沙”声。

“不用擦那么亮,”王大爷站在院门口,手里攥着个蓝布包,“她坐惯了石墩,竹椅怕是嫌硌。”话虽这么说,他却往竹椅上垫了块碎花布——是李奶奶走前留下的,边角都磨毛了。

晓棠背着画板站在槐树下,指尖在画板的背带上来回蹭。林薇昨天己经走了,走前把一沓照片塞给她,说“等李奶奶回来了,替我给她看看爷爷镜头里的石墩”。照片最底下,压着张林薇画的速写:石墩上的搪瓷缸旁,多了个小小的银锁,锁身上刻着个模糊的“囍”字。

“来了来了!”胡同口传来陈爷爷的声音。小宇和晓棠都踮起脚看,只见李奶奶的儿子扶着个老太太慢慢走过来。老太太头发白了大半,背有点驼,手里攥着个布包,走两步就往石墩的方向望,眼睛亮得像落了星星。

“王大哥!”李奶奶刚走到胡同口就喊,声音有点哑,却带着股子亮堂劲儿。她挣开儿子的手,快步走到石墩旁,蹲下来就摸——先摸那道磕角,再摸侧面的“囍”字,最后手指落在石墩上的红绳上,轻轻拽了拽。

“你看你,”王大爷把竹椅往她跟前挪了挪,“刚走几步就喘,还蹲地上。”他想扶她起来,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往搪瓷缸里续了点水,“凉白开,加了薄荷叶。”

李奶奶没坐竹椅,就坐在石墩上,像三十多年前那样,背靠着粗糙的石面。她端起搪瓷缸喝了一口,眼睛忽然就红了:“还是这个味。当年你总说,凉白开解渴,我偏要往里头放糖,说要甜到心里头。”

“你走后,我就再没放过糖。”王大爷蹲在她对面,从蓝布包里掏出个小铁盒,打开来,里面是些零碎的物件:半块磨得发亮的凿子、一张泛黄的纸条、还有颗包着玻璃纸的水果糖,糖纸都脆了。“这是当年刻‘囍’字的凿子,这是你给男人写的信,没寄出去的……”

李奶奶拿起那张纸条,指尖在上面轻轻拍了拍,纸页簌簌响:“那时候总觉得有好多话要写,写了又撕,撕了又写,最后就剩一句‘石墩上的水我天天换,你早点回来喝’。”她把纸条放回铁盒,又拿起那颗糖,“这糖……是他走前给我塞兜里的,我没舍得吃。”

晓棠站在槐树下,悄悄翻开画板。林薇的照片里,石墩旁的老槐树影斜斜铺着,像当年李奶奶择菜时的模样。她忽然想起小宇昨天说的话——他去师范报到时,要在宿舍窗台上放个搪瓷缸,“等晓棠回来,缸里的水肯定还是温的”。

“奶奶,”晓棠走过去,把画板递到李奶奶面前,“这是林薇拍的照片,她爷爷是当年的邮递员林大爷。”

李奶奶看着照片里的石墩和搪瓷缸,手指在照片上的薄荷叶上摸了摸:“我认得这缸沿的豁口。当年林大哥撞坏石墩,我夜里抱着石墩哭,你王大爷就蹲在旁边磨豁口,磨到后半夜,手都磨破了。”她抬头对王大爷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你总说我傻,其实你比我还傻——守着个石墩,守了三十年。”

王大爷没说话,从铁盒里拿出那半块凿子,在石墩侧面的“囍”字旁边,轻轻划了道痕。“当年他说要刻个胖娃娃,没刻成。”他的手有点抖,刻痕歪歪扭扭的,“现在刻个小的,也算圆了愿。”

李奶奶的儿子站在一旁,掏出手机偷偷拍。镜头里,两个老人蹲在石墩旁,一个拿着凿子,一个扶着石墩,阳光落在他们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金粉。石墩上的红绳垂着,两个银锁晃了晃,正好对着新刻的那道痕。

小宇忽然拽了拽晓棠的袖子,往胡同深处指。远处的馒头铺冒起白汽,陈爷爷的修鞋机“嗒嗒”响着,林薇留下的速写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画稿背面的字——是小宇昨天写的:“石墩在,人就不会散。”

李奶奶的手搭在石墩上,和王大爷的手轻轻碰在一起。搪瓷缸里的薄荷叶漂了漂,把阳光折成细碎的亮片,落在两人的手背上,像撒了把不会化的糖。

作者“甜弦诗”推荐阅读《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